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50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屋顶、钢化夹胶玻璃、水箱、循环泵和多块板状集热器,屋顶具有第一、第二坡面,钢化夹胶玻璃设置在所述屋顶的第一坡面上,多块板状集热器并排在该屋顶的第二坡面上,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该管道与水箱相连接,并设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将板状集热器、钢化夹胶玻璃与房屋本体相结合,形成一体结构、不透风雨的屋顶,充分利用了屋顶空间来安装板状集热器,不仅满足人们对热水的需求,还降低了建设时对屋顶部分的投资成本,即在屋顶收集太阳能的同时还作为建筑物屋顶,真正实现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造型美观,易于实现,利于广泛推广。
【专利说明】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多,作为不能再生的煤和石油等能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电力也更趋紧张。
[0003]目前,已知的太阳能建筑,都是在建筑物建成后,后安装上去的,是与建筑物完全分离的,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而形成一体化。现有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无非就是在向阳住宅用户的阳台上设置阳台机或是将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向阳住宅用户的南立面墙或是放置于屋顶上,虽然能达到提供热水等功能,但都没能全面做到与建筑物结合成一体,也没达到与建筑物的结构、保温层、维护结构等共用,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利用浪费,而且建筑物顶部面积不能充分满足建筑物所需热负荷所安装集热器面积,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与建筑结为一体,并充分利用了屋面空间,在满足建筑对热水需求的基础上,还降低了建设时对屋面部分的投资成本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及设置在该房屋本体顶部的屋顶,该屋顶具有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其还包括钢化夹胶玻璃、水箱、循环泵和多块板状集热器,所述钢化夹胶玻璃设置在所述屋顶的第一坡面上,多块板状集热器并排在该屋顶的第二坡面上,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该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接,并设有所述的循环泵。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坡面朝向北。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坡面朝向南。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板状集热器包括彩钢背板、保温板、太阳能集热板和盖板玻璃,所述太阳能集热板通过方钢固定在所述第二坡面上,所述盖板玻璃固定在所述方钢上,并能将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罩住,所述彩钢背板设置在太阳能集热板的下方位置,所述保温板张贴在该彩钢背板靠近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表面上,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上设有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之间通过双头卡套串联。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之间通过可曲挠卡套串联。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盖板玻璃与方钢之间设有结构密封胶。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盖板玻璃为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将板状集热器、钢化夹胶玻璃与房屋本体相结合,形成一体结构、不透风雨的屋顶,充分利用了屋顶空间来安装板状集热器,不仅满足人们对热水的需求,还降低了建设时对屋顶部分的投资成本,即在屋顶收集太阳能的同时还作为建筑物屋顶,真正实现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造型美观,易于实现,利于广泛推广。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局部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局部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可曲挠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I及设置在该房屋本体I顶部的屋顶2,该屋顶2具有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其还包括钢化夹胶玻璃3、水箱、循环泵和多块板状集热器4,所述钢化夹胶玻璃3设置在所述屋顶2的第一坡面上,多块板状集热器4并排在该屋顶2的第二坡面上,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该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接,并设有所述的循环泵。
[0023]所述第一坡面朝向北,而第二坡面朝向南。即将钢化夹胶玻璃3作为屋顶2的北坡屋面,而板状集热器4作为屋顶2的南坡屋面,采光效果更佳。采用方钢组合安装为南、北坡屋面钢结构支架。使得太阳能与建筑连接为一体而形成一不透风雨的屋顶2,在屋顶2收集太阳能的同时还作为建筑物屋顶2,真正实现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具体安装时,该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安装太阳能所在地区当地纬度进行相应配置安装,以达到更佳的采光效果。
[0024]具体的,所述板状集热器4包括彩钢背板41、保温板42、太阳能集热板43和盖板玻璃44,所述太阳能集热板43通过方钢5固定在所述第二坡面上,所述盖板玻璃44固定在所述方钢5上,并能将所述太阳能集热板43罩住,所述彩钢背板41设置在太阳能集热板43的下方位置,所述保温板42张贴在该彩钢背板41靠近所述太阳能集热板43的表面上,所述太阳能集热板43上设有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
[0025]参见图1和图3,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43之间通过双头卡套6串联。所述太阳能集热板43上的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的接口尺寸一致,且设有外螺丝。该双头卡套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外螺丝相适配的连接螺母,中部为连接管。
[0026]也可以在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43之间通过可曲挠卡套7串联。优选的方案是,当太阳能集热板43数量超过五组时才用可曲挠卡套7进行串联,即在第五组与第六组的太阳能集热板43连接处设置可曲挠卡套7,用以补偿和抵消太阳能集热板43的收缩和膨胀量。参见图6,该可曲挠卡套7与双头卡套6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中部设有弹性伸缩管71,两端同样设有与所述外螺丝相适配的连接螺母72。
[0027]具体的,太阳能集热板43的内部设有吸热管路,分别在太阳能集热板43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吸热管路相连接的接口,即接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接口均与吸热管路相连接,这样大大方便连接安装工序。参见图1和图5,安装时,只需通过堵头9将其中两个接口堵住,而另两个接口相应形成所述的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然后在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上安装有单头卡套8,参见图1和图4,该单头卡套8 一端设有与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安装结构,如螺纹、螺母、卡口、法兰之类,方便与管道相连接。管道则与水箱内的盘管相连接。循环泵安装在该管道上,实现导热媒介的循环。单头卡套8、堵头9、双头卡套6和可曲挠卡套7均穿过方钢5,并固定在该方钢5上,优选在其与方钢5的承插处用挡风圈10绝热。
[0028]彩钢背板41是指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当屋顶2内部空气湿度大,彩钢背板41温度较低时,便会有凝结水在背板上生成,在彩钢背板41的下方设置集露槽,将流下的凝结水通过集露槽排至建筑排水系统中,具有防结露作用。
[0029]优选的,在所述盖板玻璃44与方钢5之间设有结构密封胶,不仅达到防止漏水的目的,还大大增强整个建筑的耐候性能。
[0030]优选的,所述盖板玻璃44为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该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具有耐寒冷,抗冲击的特性,防止盖板破损导致室内漏水,该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可以直接在市面上购买。
[003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与建筑物浑然天成的彻底结合,造型美观,充分利用了屋顶2空间,在充分满足人们对热水的需求下,还降低了建设时对屋面部分的投资。南坡屋面盖板玻璃44为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与幕墙玻璃具有一样的强度与性能,在作为建筑屋顶2时既能满足屋面各种荷载要求,又能对气候的变化与物体的冲击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既能充分满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要求,又能满足《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的要求。
[0032]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建筑,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包括房屋本体及设置在该房屋本体顶部的屋顶,该屋顶具有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钢化夹胶玻璃、水箱、循环泵和多块板状集热器,所述钢化夹胶玻璃设置在所述屋顶的第一坡面上,多块板状集热器并排在该屋顶的第二坡面上,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该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接,并设有所述的循环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朝向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面朝向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集热器包括彩钢背板、保温板、太阳能集热板和盖板玻璃,所述太阳能集热板通过方钢固定在所述第二坡面上,所述盖板玻璃固定在所述方钢上,并能将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罩住,所述彩钢背板设置在太阳能集热板的下方位置,所述保温板张贴在该彩钢背板靠近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表面上,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上设有进媒介口和出媒介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之间通过双头卡套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太阳能集热板之间通过可曲挠卡套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与方钢之间设有结构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为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755567SQ20142012339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张家慧 申请人:张家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