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能集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43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新型光能集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光能集热器,结构箱体位于结构外壳的前端,冷媒加热体位于结构外壳的末端,多根真空集热管排布在结构外壳内,位于结构箱体和冷媒加热体之间;真空集热管包括集热真空管体、集热片、传热铜管和固定夹,集热片贴附于集热真空管体的内壁上,传热铜管插入在集热真空管体内并采用多个固定夹对其固定。本光能集热器,采用真空集热管对光能进行吸收,为热泵提供能源供应,既保护环境又节省资源。热泵中使用的制冷剂在集热器中能二次吸热,整体提升了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另外也增强了制冷剂的蒸发效果,防止在热泵系统中回压缩机的制冷剂液体过多,杜绝压缩机液击的隐患。
【专利说明】新型光能集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的集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开发光能作为新能源已经是很多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热泵作为使用这一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应运而生,热泵作为综合利用太阳能及空气能的高效率制热系统,使用光能集热器去吸收太阳光热,用于制取热量。热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压缩机从气液分离器中吸进低温低压制冷剂汽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阀后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高压中温液体,经节流阀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汽体,之后制冷剂进入光能集热器,经过在光能集热器的作用后的制冷剂汽体进行气液分离后进入压缩机再一次进行压缩,不断循环工作制热。
[0003]但是现有的热泵的使用中由于要使用大量的制冷剂在其内部循环工作,在最后一步制冷剂从集热器中再次进入压缩机内会对压缩机产生冲击,从而使得压缩机液击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热泵的正常工作。
[0004]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用于热泵的光能集热器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光能集热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型光能集热器,包括结构外壳和置于结构外壳内的结构箱体、真空集热管、冷媒加热体,所述结构箱体位于所述结构外壳的前端,所述冷媒加热体位于所述结构外壳的末端,多根所述真空集热管排布在所述结构外壳内,位于所述结构箱体和所述冷媒加热体之间;
[0007]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集热真空管体、集热片、传热铜管和固定夹,所述集热片贴附于所述集热真空管体的内壁上,所述传热铜管插入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内,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内的所述传热铜管采用多个固定夹进行固定。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热铜管内填充有丙二醇作为导热介质,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热片为钛基镀膜集热片。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媒加热体包括加热体本体、冷媒进口、冷媒出口和加热筒体,多个所述加热筒体均匀排布安装在所述加热体本体上,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均与所述加热筒体连接,每根所述传热铜管的末端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加热筒体内。
[0011]本实用新型新型光能集热器,本光能集热器主要用于在热泵系统中汲取光能,制冷剂从冷媒加热体的冷媒进口进入,再导入加热筒体内,制冷剂在冷媒加热体的加热筒体内进行第一次吸热。利用集热真空管体内的集热片收集光照中的光热量,通过传热铜管内的导热介质将这部分的热量传递到制冷剂里,使制冷剂起到二次蒸发吸热的效果,汽化后的制冷剂从冷媒加热体的冷媒出口输出再次进入压缩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光能集热器,采用真空集热管对可再生资源光能进行吸收,为热泵提供能源供应,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省了资源,可持续使用。热泵中使用的制冷剂在集热器中能二次吸热,整体提升了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另外也增强了制冷剂的蒸发效果,使其蒸发完全,防止在热泵系统中回压缩机的制冷剂液体过多,杜绝压缩机液击的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光能集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光能集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光能集热器的左面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结构外壳,2-结构箱体,3-真空集热管,4-冷媒加热体,5-集热真空管体,6-集热片,7-传热铜管,8-固定夹,9-加热体本体,10-冷媒进口,11-冷媒出口,12-加热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新型光能集热器,新型光能集热器,包括结构外壳I和置于结构外壳I内的结构箱体2、真空集热管3、冷媒加热体4,所述结构箱体2位于所述结构外壳I的前端,所述冷媒加热体4位于所述结构外壳I的末端,多根所述真空集热管3排布在所述结构外壳I内,位于所述结构箱体2和所述冷媒加热体4之间;所述真空集热管3包括集热真空管体5、集热片6、传热铜管7和固定夹8,所述集热片6贴附于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的内壁上,所述传热铜管7插入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内,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内的所述传热铜管7采用多个固定夹8进行固定。所述传热铜管7内填充有丙二醇作为导热介质,所述集热片6为钛基镀膜集热片6。所述冷媒加热体4包括加热体本体
9、冷媒进口 10、冷媒出口 11和加热筒体12,多个所述加热筒体12均匀排布安装在所述加热体本体9上,所述冷媒进口 10和所述冷媒出口 11均与所述加热筒体12连接,每根所述传热铜管7的末端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加热筒体12内。
[0019]本实施例新型光能集热器,本光能集热器主要用于在热泵系统中汲取光能,制冷剂从冷媒加热体4的冷媒进口 10进入,再导入加热筒体12内,制冷剂在冷媒加热体4的加热筒体12内进行第一次吸热。利用集热真空管体5内的集热片6收集光照中的光热量,通过传热铜管7内的导热介质将这部分的热量传递到制冷剂里,使制冷剂起到二次蒸发吸热的效果,汽化后的制冷剂从冷媒加热体4的冷媒出口 11输出再次进入压缩机。
[0020]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光能集热器,采用真空集热管对可再生资源光能进行吸收,为热泵提供能源供应,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省了资源,可持续使用。热泵中使用的制冷剂在集热器中能二次吸热,整体提升了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另外也增强了制冷剂的蒸发效果,使其蒸发完全,防止在热泵系统中回压缩机的制冷剂液体过多,杜绝压缩机液击的隐患。
【权利要求】
1.新型光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外壳(I)和置于结构外壳(I)内的结构箱体(2)、真空集热管(3)、冷媒加热体(4),所述结构箱体(2)位于所述结构外壳(I)的前端,所述冷媒加热体(4 )位于所述结构外壳(I)的末端,多根所述真空集热管(3 )排布在所述结构外壳(I)内,位于所述结构箱体(2)和所述冷媒加热体(4)之间; 所述真空集热管(3)包括集热真空管体(5)、集热片(6)、传热铜管(7)和固定夹(8),所述集热片(6 )贴附于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 )的内壁上,所述传热铜管(7 )插入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内,在所述集热真空管体(5)内的所述传热铜管(7)采用多个固定夹(8)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铜管(7)内填充有丙二醇作为导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6)为钛基镀膜集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体(4)包括加热体本体(9 )、冷媒进口( 10 )、冷媒出口( 11)和加热筒体(12 ),多个所述加热筒体(12 )均匀排布安装在所述加热体本体(9)上,所述冷媒进口(10)和所述冷媒出口(11)均与所述加热筒体(12)连接,每根所述传热铜管(7)的末端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加热筒体(12)内。
【文档编号】F24J2/05GK203980670SQ2014204227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江志坚, 洪志中 申请人:江苏双志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