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473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包括气候室、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夹层、夹层气候调节系统、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所述的气候室的侧墙上设有保温密闭门,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及对应于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设在气候室外侧的外墙、顶板及底板围成空气夹层。本实用新型包括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夹层气候调节系统、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高温、高湿高热应力环境的模拟,也可以实现低温高冷应力环境模拟,还可以实现环境热辐射模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对室内气候进行调节与控制,模拟极端工作环境,}且环境参数稳定可控,可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气候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体在高温高湿的高热应力环境或极端低温的高冷应力环境中长时间暴露时,核心体温会升高或者降低,人体的生理反应与正常条件下有较大差异,在高冷、热应力环境中长时间生存可能会对人体引起伤害,甚至是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研究人体在高热应力或高冷应力条件下的生理反应规律,评估人体在高、低温环境中生产或生活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及保护措施,对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产生高温、高湿环境或低温环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引起的,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高温高湿以及北方地区冬季的低温严寒,都是由于气象要素变化导致的。极端环境的形成还有可能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比如矿山采掘、冶金制造、电力生产、航空航海、冷冻加工、深潜作业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极端工作环境。
[0004]由于自然气候变化产生的极端环境条件多变、不易控制,且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因而不能根据需要随时开展相关研究,而工业现场的极端环境条件复杂,大量开展相关研究可能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因此,通过人工模拟室内气候,在实验室内创造高温高湿或低温冷环境,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种模拟系统还能为相关应急装备、保障设施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而目前尚缺少这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从而限制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人体在高热应力或高冷应力条件下的生理反应规律,评估人体在高、低温环境中生产或生活的安全风险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候室、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夹层、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所述的气候室的侧墙上设有保温密闭门,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及对应于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设在气候室外侧的外墙、顶板及底板围成空气夹层;
[0007]所述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气候室送风管、送风静压箱、送风孔板、回风静压箱、气候室回风管、新风管、排风管、排风风机、风冷直膨制冷机组;所述的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内设有直膨式表面冷却器,直膨式表面冷却器与风冷直膨制冷机组连接,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进口与回风管连通,回风管上设有回风调节阀;所述的新风管连接在回风管上回风调节阀和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之间,新风管上设有新风调节阀;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出口通过气候室送风管与送风静压箱连通,送风静压箱通过送风孔板与气候室内部连通;所述的排风风机进口通过管道与气候室内部连通,排风风机的出口与排风管连通;所述的回风静压箱与回风管连通;
[0008]所述的空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包括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夹层送风管、夹层回风管、风冷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回水管;所述的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内设有表面冷却器,所述的表面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冷冻水供水管与风冷冷水机组的出口连通,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冷冻水泵,表面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回水管与风冷冷水机组的回水口连通;
[0009]所述的监测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电控柜、气候室送风控制器、夹层送风控制器、气候室温度传感器、气候室湿度传感器、夹层温度传感器及夹层湿度传感器;所述的计算机与电控柜连接,电控柜分别与气候室送风控制器、夹层送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气候室送风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候室内的气候室温度传感器、气候室湿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的夹层送风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夹层温度传感器、夹层湿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夹层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和加热器连接。
[0010]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还包括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及辐射控制系统;所述的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包括辐射板、冷水箱、热水箱、循环水泵、水温精调水箱、辐射板供水管、辐射板回水管;所述的热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泵连接,冷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热水箱与循环水泵相连接的管道上,循环水泵与水温精调水箱连通,水温精调水箱通过辐射板供水管与辐射板进水口连接;辐射板的回水口连接辐射板回水管,辐射板回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的回水口和冷水箱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的冷水箱上还设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第二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冷冻水供水管上,冷冻水泵和表面冷却器之间;所述的辐射板安装在空气夹层内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的外壁上;
[0011]所述的辐射控制系统包括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热水箱水温控制器、壁面温度传感器及热水箱水温传感器;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及热水箱水温控制器分别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的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壁面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水温精调水箱内的精调电加热器连接;所述的热水箱水温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热水箱水温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热水箱内的热水箱电加热器连接。
[0012]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所述的气候室为长方体形,其中三面侧墙、室顶及地板外侧设有空气夹层,该三面侧墙、室顶及地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空气夹层的与三面侧墙对应的三面外墙均为保温墙;另一侧墙外侧没有设置空气夹层,该侧墙为保温墙,该侧墙上装有保温密闭门和观察窗。
[0013]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气候室顶部装有吊顶,吊顶采用孔板结构,送风静压箱安装在吊顶内;气候室地板上装有回风格栅,回风静压箱与回风格栅连接;气候室的一面侧墙上装有排风口,排风口通过排风管与排风风机相连。
[0014]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所述的外侧没有设置空气夹层的侧墙上安装有电源插座、照明开关,气候室内设有防爆照明灯。
[0015]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所述的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冷冻水调节阀,第一冷冻水调节阀位于冷冻水泵和表面冷却器之间;冷冻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冷冻水调节阀;所述的冷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的管道设有第三冷冻水调节阀,冷水箱的第二回水口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冷冻水调节阀。
[0016]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所述的热水箱的出口与循环水泵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流控制阀;冷水箱的出口与第一水流控制阀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水流控制阀;辐射板回水管与热水箱的回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流控制阀,辐射板回水管与冷水箱的回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水流控制阀。
[0017]上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中,所述空气夹层中辐射板的外侧安装有保温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通过监测监控系统的控制,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高温、高湿高热应力环境的模拟,也可以实现低温高冷应力环境模拟;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可利用辐射板调节气候室壁面温度,实现环境热辐射模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对室内气候进行调节与控制,模拟极端工作环境,既可避免自然环境的随机波动影响,又不会影响工业生产,且环境参数稳定可控,可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靠。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研究人体在高冷、热应力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亦可用于相关应急防护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气候室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0022]图4是图1中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中夹层空气处理机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1中精调水箱及其控制系统不意图。
[0025]图中:气候室1、观察窗2、送风孔板3、送风静压箱4、控制线路5、气候室送风控制器6、加湿器7、加热器8、风冷直膨机组9、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新风管11、回风调节阀12、排风风机13、排风电动阀14、排风管15、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回风管17、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冷冻水供水管19、冷冻水泵20、风冷冷水机组21、循环水泵22、热水箱23、热水箱电加热器24、回风静压箱25、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空气夹层27、气候室空气温度传感器28、辐射板29、冷水箱30、第一水流控制阀31、精调水箱32、电控柜33、监控计算机34、送风管35、表面式冷却器36、新风调节阀37、夹层送风管38、夹层回风管39、冷冻水回水管40、第一冷冻水调节阀41、第二冷冻水调节阀42、辐射板供水管43、辐射板回水管44、第三水流控制阀45、第四水流控制阀46、第二水流控制阀47、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壁面温度传感器50、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51、夹层送风控制器52、热水箱水温传感器53、热水箱水温控制器54、第四冷冻水调节阀55、第三冷冻水调节阀56、风机57、供液管58、吸气管59、过滤器60、过滤器61、保温板62、风机63、加热器64、加湿器65、外墙66、保温密闭门67、照明开关68、电源插座69、防爆照明灯70、回风格栅71、精调电加热器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候室1、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夹层27、夹层气候调节系统、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如图2、3所示,所述的气候室I为长方体形,其中三面侧墙1-1、室顶及地板外侧设有空气夹层,该三面侧墙1-1、室顶及地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空气夹层的与三面侧墙1-1对应的三面外墙66均为保温墙;另一侧墙1-2外侧没有设置空气夹层,该侧墙1-2为保温墙,该侧墙1-2上装有保温密闭门67、观察窗2、电源插座69、照明开关68 ;气候室I上部装有送风孔板3,送风孔板3下装有防爆照明灯70 ;送风孔板3与气候室I的室顶、侧墙包围构成送风静压箱4。送风静压箱4的安装结构也可以是气候室I的顶部设置吊顶,吊顶采用孔板结构,送风静压箱4安装在吊顶内。气候室I地板上装有回风格栅71,回风格栅71下部与回风静压箱25相连;空气夹层27内,侧墙1_1和室顶、地板的外侧装有辐射板29,辐射板29外侧设有保温板62。
[0028]所述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气候室送风管35、送风静压箱4、送风孔板3、回风静压箱25、气候室回风管17、新风管11、排风管15、排风风机13、风冷直膨制冷机组9 ;如图4所示,所述的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包括机壳10-1、过滤器60、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风机57、加热器8和加湿器7,所述的过滤器60、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风机57、加热器8和加湿器7安装在机壳10-1内,过滤器60和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位于风机57的进风侧,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位于过滤器60和风机57之间。所述的加热器8和加湿器7位于风机57的出风侧,加热器8位于加湿器7和风机57之间。直膨式表面冷却器16与风冷直膨制冷机组9连接,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的进口与回风管17连通,回风管17上设有回风调节阀12。新风管11连接在回风管17上回风调节阀12和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之间,新风管11上设有新风调节阀37。回风管17上连接有新风管11,通过新风管11从室外吸入新鲜空气,满足气候室内人员生存需要,新风管上装有新风调节阀37,新风管11与回风管17之间为并联关系,通过新风调节阀37和回风调节阀12可分别调整新风量和回风量大小。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的出口通过气候室送风管35与送风静压箱4连通,送风静压箱4通过送风孔板3与气候室I内部连通;所述的排风风机13进口通过管道与气候室I的内部连通,排风风机13的出口与排风管15连通,排风管15上设有排风电动阀14 ;由排风风机13、排风电动阀14、排风管15依次串联连接组成气候室排风通道,排出气候室内污浊的空气,排风电动阀14可根据需要调整排风量的大小。所述的回风静压箱25与回风管17连通。
[0029]所述的空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包括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夹层送风管38、夹层回风管39、风冷冷水机组21、冷冻水泵20、冷冻水供水管19、冷冻水回水管40。如图5所示,所述的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机壳18-1、过滤器61、表面式冷却器36、风机63、加热器64和加湿器65,所述的过滤器61、表面式冷却器36、风机63、加热器64和加湿器65安装在机壳18-1内,过滤器61和表面式冷却器36位于风机63的进风侧,表面式冷却器36位于过滤器61和风机63之间。所述的加热器64和加湿器65位于风机63的出风侧,加热器64位于加湿器65和风机63之间。所述的表面冷却器36的进水口通过冷冻水供水管19与风冷冷水机组21的出口连通,冷冻水供水管19上设有冷冻水泵20和第一冷冻水调节阀41,第一冷冻水调节阀41位于冷冻水泵20和表面冷却器36之间,表面冷却器36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回水管40与风冷冷水机组21的回水口连通;冷冻水回水管40上设有第二冷冻水调节阀42。
[0030]所述的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包括辐射板29、冷水箱30、热水箱23、循环水泵22、水温精调水箱32、辐射板供水管43、辐射板回水管44 ;所述的热水箱3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泵22连接,该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流控制阀31,冷水箱30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水流控制阀31与循环水泵22之间的管道上,在冷水箱30与热水箱23和循环水泵2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水流控制阀47。循环水泵22与水温精调水箱32连通,水温精调水箱32通过辐射板供水管43与辐射板29的进水口连接;辐射板29的回水口连接辐射板回水管44,辐射板回水管44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23的回水口和冷水箱30的回水口连接,辐射板回水管44与热水箱23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流控制阀45 ;辐射板回水管44与冷水箱30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水流控制阀46。所述的冷水箱30上还设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40连接,第二出水口与冷冻水回水管40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冷冻水调节阀56。第二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冷冻水循环泵20和第一冷冻水调节阀41之间的冷冻水供水管19上,第二回水口和冷冻水供水管19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冷冻水调节阀55。所述的辐射板29安装在空气夹层27内气候室I的侧墙、室顶及地板的外壁上。第一冷冻水调节阀41、第二冷冻水调节阀42、第三冷冻水调节阀56、第四冷冻水调节阀55调节冷冻水在冷水箱30与表面式冷却器36之间分配。
[0031]所述的监测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34、电控柜33、气候室送风控制器6、夹层送风控制器52、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51、热水箱水温控制器54、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气候室温度传感器28、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壁面温度传感器50及热水箱水温传感器53 ;所述的计算机34与电控柜33连接,电控柜33分别与气候室送风控制器6、夹层送风控制器52、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51及热水箱水温控制器54连接,所述的气候室送风控制器6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候室内的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气候室温度传感器28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的加湿器7和加热器8连接,实现对气候室I送风温度、送风湿度的高低进行控制。所述的夹层送风控制器52的输入端分别与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的加湿器65和加热器64连接,实现对空气夹层27送风温度、送风湿度的高低进行控制。所述的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51的输入端与壁面温度传感器50连接,输出端与水温精调水箱32内的精调电加热器72连接,根据壁面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精调水箱内精调电加热器72的加热量,调整辐射板的供水温度,从而控制气候室壁面温度的高低。所述的热水箱水温控制器54的输入端与热水箱水温传感器53连接;输出端与热水箱23内的热水箱电加热器24连接,根据热水箱水温传感器53的温度信号,控制热水箱电加热器24的加热量大小,从而控制热水箱内水温高低。
[0032]高温高湿高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
[0033]通过计算机34设定需要控制的气候室I内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空气夹层27内所需要控制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当模拟高温高湿环境时,空气夹层27内空气温度可以设定得高一些,以减少气候室的热损失,并有利于减少气候室内温湿度波动。开启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开启电加热器8、加湿器7为气候室I送风加热、加湿,开启加热器64、加湿器65对空气夹层送风进行加热、加湿。开启气候室排风风机13、电动排风调节阀14对气候室进行排风,并根据气候室内人员的多少,调节新风调节阀37、回风调节阀12,确保室内需要的新风量。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分别实时监测空气夹层27内的温度和湿度,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所测得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通过控制线路传送给夹层送风控制器52,分别与空气夹层内的温度、湿度设定值相比较,利用二者的差值,分别作为加热器64、加湿器65的调节信号,调节加热器64、加湿器65的加热量和加湿量,直到夹层温度传感器48、夹层湿度传感器49的测量值达到其相应的设定值,并稳定在设定值的控制范围内,以维持气候室稳定的周边环境。气候室I内的气候室温度传感器28和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分别实时监测气候室I内的温度和湿度,气候室温度传感器28和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所测得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通过控制线路传送给气候室送风控制器6,分别与气候室的温度、湿度设定值相比较,利用二者的差值,分别作为加热器8和加湿器7的调节信号,调节加热器8和加湿器7的加热量和加湿量,直到气候室I内的气候室温度传感器28和气候室湿度传感器26的测量值达到其相应的设定值,并稳定在设定值的控制范围内,以维持气候室内需要的高温高湿环境。
[0034]低温高冷应力室内气候模拟:
[0035]同样通过计算机34设定需要控制的气候室I内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空气夹层27内所需要控制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模拟低温冷环境时,空气夹层27内的空气温度可以设定得低一些,以减少气候室的冷损失,并减少气候室内温度波动。开启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并开启风冷直膨机组9、风冷冷水机组21及冷冻水泵20,为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10、夹层空气处理机组18提供冷源。开启加热器8、加湿器7为气候室I送风进行加热和加湿,以控制气候室内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开启加热器64、加湿器65对空气夹层27送风进行加热、加湿,以控制空气夹层27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样通过开启气候室排风风机13、电动排风调节阀14,以及调节新风调节阀37、回风调节阀12,确保室内需要的新风量和必要的排风量。气候室I和空气夹层27内的温、湿度控制原理与控制过程与高温高湿环境模拟相类似。
[0036]气候室环境热辐射模拟:
[0037]气候室环境热辐射是通过改变气候室壁面温度来实现的。通过计算机34设定需要控制的气候室I的每一面墙壁温度,开启辐射板循环水泵22,并根据设定的壁面温度,通过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31、第二水流控制阀47、第三水流控制阀45及第四水流控制阀46,使得水流在热水箱23和冷水箱30之间切换。当辐射板29需要使用热水时,第二水流控制阀47及第四水流控制阀46关闭,第一水流控制阀31、第三水流控制阀45打开,水流通过辐射板循环水泵22在热水箱23和辐射板29之间循环;同时通过计算机34设定热水箱23需要的热水温度,开启热水箱电加热器24,热水箱水温控制器54根据热水箱水温传感器53测量的水温信号,控制热水箱电加热器24的加热量,使热水箱23内水温维持在设定温度。当辐射板29需要使用冷水时,第二水流控制阀47及第四水流控制阀46打开,第一水流控制阀31、第三水流控制阀45关闭,水流通过辐射板循环水泵22在冷水箱30和辐射板29之间循环,同时开启风冷冷水机组21和冷冻水泵20,以及开启第四冷冻水调节阀55、第三冷冻水调节阀56,使冷水箱30内水温维持在较低的温度。无论是使用冷水还是热水,壁面温度传感器50实时检测壁面温度高低,其测量值通过控制线路传给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51,通过比较壁面温度传感器50的测量值与壁面温度的设定值,其差值作为精调水箱32内的精调电加热器72的输入信号,调整精调电加热器72的电加热量,最终维持气候室I的壁面温度在设定值的容许误差范围内波动。
[0038]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出的各种修改、补充,或者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不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候室、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夹层、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所述的气候室的侧墙上设有保温密闭门,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及对应于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设在气候室外侧的外墙、顶板及底板围成空气夹层;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气候室送风管、送风静压箱、送风孔板、回风静压箱、气候室回风管、新风管、排风管、排风风机、风冷直膨制冷机组;所述的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内设有直膨式表面冷却器,直膨式表面冷却器与风冷直膨制冷机组连接,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进口与回风管连通,回风管上设有回风调节阀;所述的新风管连接在回风管上回风调节阀和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之间,新风管上设有新风调节阀;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出口通过气候室送风管与送风静压箱连通,送风静压箱通过送风孔板与气候室内部连通;所述的排风风机进口通过管道与气候室内部连通,排风风机的出口与排风管连通;所述的回风静压箱与回风管连通; 所述的夹层气候调节系统包括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夹层送风管、夹层回风管、风冷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回水管;所述的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内设有表面冷却器,所述的表面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冷冻水供水管与风冷冷水机组的出口连通,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冷冻水泵,表面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回水管与风冷冷水机组的回水口连通; 所述的监测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电控柜、气候室送风控制器、夹层送风控制器、气候室温度传感器、气候室湿度传感器、夹层温度传感器及夹层湿度传感器;所述的计算机与电控柜连接,电控柜分别与气候室送风控制器、夹层送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气候室送风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候室内的气候室温度传感器、气候室湿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的夹层送风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夹层温度传感器、夹层湿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夹层空气处理机组的加湿器和加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及辐射控制系统;所述的气候室壁面辐射系统包括辐射板、冷水箱、热水箱、循环水泵、水温精调水箱、辐射板供水管、辐射板回水管;所述的热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泵连接,冷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热水箱与循环水泵相连接的管道上,循环水泵与水温精调水箱连通,水温精调水箱通过辐射板供水管与辐射板进水口连接;辐射板的回水口连接辐射板回水管,辐射板回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箱的回水口和冷水箱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的冷水箱上还设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第二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冷冻水供水管上,冷冻水泵和表面冷却器之间;所述的辐射板安装在空气夹层内气候室的侧墙、室顶及地板的外壁上; 所述的辐射控制系统包括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热水箱水温控制器、壁面温度传感器及热水箱水温传感器;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及热水箱水温控制器分别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的精调水箱水温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壁面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水温精调水箱内的精调电加热器连接;所述的热水箱水温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热水箱水温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热水箱内的热水箱电加热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候室为长方体形,其中三面侧墙、室顶及地板外侧设有空气夹层,该三面侧墙、室顶及地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空气夹层的与三面侧墙对应的三面外墙均为保温墙;另一侧墙外侧没有设置空气夹层,该侧墙为保温墙,该侧墙上装有保温密闭门和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候室顶部装有吊顶,吊顶采用孔板结构,送风静压箱安装在吊顶内;气候室地板上装有回风格栅,回风静压箱与回风格栅连接;气候室的一面侧墙上装有排风口,排风口通过排风管与排风风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没有设置空气夹层的侧墙上安装有电源插座、照明开关,气候室内设有防爆照明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冷冻水调节阀,第一冷冻水调节阀位于冷冻水泵和表面冷却器之间;冷冻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冷冻水调节阀;所述的冷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的管道设有第三冷冻水调节阀,冷水箱的第二回水口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冷冻水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箱的出口与循环水泵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流控制阀;冷水箱的出口与热水箱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水流控制阀;辐射板回水管与热水箱的回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流控制阀,辐射板回水管与冷水箱的回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水流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夹层中辐射板的外侧安装有保温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候室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机壳、过滤器、直膨式表面冷却器、风机、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的过滤器、直膨式表面冷却器、风机、加热器和加湿器安装在机壳内,过滤器和直膨式表面冷却器位于风机的进风侧,直膨式表面冷却器位于过滤器和风机之间,所述的加热器和加湿器位于风机的出风侧,加热器位于加湿器和风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机壳、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风机、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的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风机、加热器和加湿器安装在机壳内,过滤器和表面式冷却器位于风机的进风侧,表面式冷却器位于过滤器和风机之间,所述的加热器和加湿器位于风机的出风侧,加热器位于加湿器和风机之间。
【文档编号】F24F5/00GK204026886SQ20142043931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谢湘, 郝小礼, 陈晓, 王海桥, 殷维, 李聪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