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546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热水器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热水器进水系统,包括内胆和安装在内胆内的电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设置在内胆壁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内胆内的底部,其中,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段平行于内胆下壁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末端封堵,出水端管壁间隔分布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方设有防止冷水向上流动的挡水片,挡水片与出水端管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出水孔的上方设置挡水片能够使冷水从出水孔流出后沿挡水片与内胆下壁间的间隙水平向出水端两侧流动,防止水流对内胆内部热水产生扰动,冷水与内胆中的热水混合,破坏冷热水分层,影响到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
【专利说明】热水器进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水器进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储水式电热水器是预先将热水储存在热水器内胆中,当人们使用时,通过电热水器的进、出水管,将热水从热水器内胆中取出。由于通过进水管的冷水带有压力,呈喷射状流入内胆中,水流对内胆内部热水产生扰动,冷水与内胆中的热水混合,破坏冷热水分层,影响到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目前,我国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水平普遍不是很高,仍有很大的提闻空间。
[0003]CN 201539971U公开了一种提高出水率的电热水器进水管,能显著提高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是对现储水式电热水器进水管结构的改进,包括:水箱、T形进水管、变向罩、网格板、O型密封圈、橡胶平垫、出水管,冷水由T形进水管流入并在其出水口流出,经变向罩隔阻、变向、缓冲后,在网格板喷射至水箱底部,网格板的网孔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故经网格板的水流呈花洒状,能使进水水流在各个方向较均匀的流出,在水箱底部形成冷水层,然后将热水层往上顶压沿出水管流出。该实用新型能将水流冲击力有效降低,水流方向可事先设定,出水口实现网格式的多流道,能有效减少水箱中冷热水器的混合层,大幅度提高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0004]CN203561043U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其包括进水管和加热管,进水管沿其外壁的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出水孔,进水管套装有将出水孔罩住的进水导流罩,进水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和凸设于导流罩本体上的挡水部,进水导流罩上带有基于挡水部的出水通道,导流罩本体开设有供进水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因此,凸设于导流罩本体上的多个挡水部可以对从进水管的出水孔快速流出的冷水进行多层阻挡,使流经由挡水部之间形成的出水通道中的水流产生紊流,从而减小冷水进入内胆的流速,同时进水挡水罩上设置的出水通道还增大了冷水的过流面积,进一步减小了冷水进入内胆的流速,因此,减缓或避免了冷水对热水层的冲击,提高了热水输出率和节约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储水式电热器存在热水输出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出水率的电热水器进水系统。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热水器进水系统,包括内胆和安装在内胆内的电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设置在内胆壁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内胆内的底部,其中,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段平行于内胆下壁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末端封堵,出水端管壁间隔分布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方设有防止冷水向上流动的挡水片,挡水片与出水端管壁相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冷水由进水管的出水端的出水孔流出后,挡水片将冷水限制在挡水片与内胆下壁之间的扁形缝隙中,缓解了水流的压力。冷水只能沿内胆下壁呈面状分布,冷水不断上升,使得热水杯冷水往上排挤,并从出水管排出。这样能够防止水流对内胆内部热水产生扰动,冷水与内胆中的热水混合,破坏冷热水分层,影响到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
[0009]挡水片为与出水端轴线平行的平面或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由与出水端管壁连接处向侧边向下弯曲,弧形面两侧与内胆下壁之间间隔设置。
[0010]挡水片弧形面的设置能够防止冷水水流过大时,冷水流出后与内胆侧壁之间形成回流,对上层热水产生扰动,影响热水产出。弧形面两侧与内胆下壁之间存在间隙,冷水就从该间隙沿内胆底部向挡水片两侧呈片状流出。进一步降低了冷水层的高度,防止了冷水与热水的混合。
[0011]出水孔沿出水端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在出水端两侧的管壁上,挡水片设置在出水端上方的管壁上。
[0012]挡水片的中部与出水端上方的管壁相连接。
[0013]进水管包括水平部分、倾斜部分和出水端,所述水平部分和出水端平行与内胆下壁设置,所述水平部分穿过内胆侧壁,水平部分一端设置在内胆的外部,另一端设置在内胆的内部,倾斜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部分和出水端平滑过渡连接,挡水片的长度与出水端的长度相同。
[0014]电加热管设有与出水端平行的水平加热管,所述水平加热管的长度大于出水端,所述水平加热管位于挡水片的上方。
[0015]电加热管为U型,电加热管两臂一端分别与内胆侧壁连接,电加热管两臂另一端分别设有水平加热管,两个水平加热管末端相连,挡水片的宽度大于电加热管两水平加热管间的距离。
[0016]电加热管的两臂与进水管相匹配设置。
[0017]电加热管的两臂对称设置在进水管两侧的上方。
[0018]挡水片焊接或粘贴在出水端出水孔上方的管壁上。
[0019]通过电加热管和进水管的配合设置,能够提高冷水的加热速率,提高热水的出水效率。
[0020]挡水片焊接或粘贴在出水端出水孔上方的管壁上。
[002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水流对内胆内部热水产生扰动,更好的使冷水和热水分层,提高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管和电加热管的俯视图
[0024]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水器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进水管 2、电加热管 3、出水管4、内胆 5、水平部分
[0028]6、倾斜部分 7、出水端 8、水平加热管 9、挡水片 10、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进水系统,包括内胆4和安装在内胆4壁上的电加热管2、进水管I和出水管3,进水管3的一端设置在内胆4壁的外部为进水口,进水管3的另一端设置在内胆4内部,进水管I的另一端设有一段平行于内胆4下壁的出水端7,出水端7靠近内胆4下壁设置,也就是出水端7设置在内胆4的底部。出水端7管壁间隔分布有出水孔10,出水孔10上方设有防止冷水向上流动的挡水片9,挡水片9与内胆4下壁之间形成扁平缝隙,挡水片9与出水端7管壁相连接。挡水片9将从出水孔10流出的冷水限制在挡水片9与内胆4下壁之间的扁平缝隙中,沿内胆4底部向进水管I两侧缓慢流动,并将热水向上挤出,以使冷水和热水分层明显,能够有效的防止冷水对上层热水产生扰动,使冷水和热水混合,影响出水效率。
[0030]进一步的,挡水片9可以为与出水端7轴线平行的平面,也可以为与出水端7轴线平行的弧形面,弧形面由与出水端7管壁连接处向侧边向下弯曲,弧形面两侧与内胆下壁之间间隔设置。挡水片9焊接或粘贴在出水端7出水孔10上方的管壁上。
[0031]进一步的,出水端7的出水孔10沿出水端7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在出水端7两侧的管壁上,挡水片9设置在出水端7上方的管壁上。这样能够使出水口 10流出的冷水保持水平方向平缓的流动,防止水流在内胆4下壁以及挡水片9之间发生扰动,影响整个内胆4中的冷水和热水的分层。
[0032]进水管I可以包括水平部分5、倾斜部分6和出水端7三部分,水平部分5和出水端7平行与内胆4下壁设置,水平部分5穿过内胆4侧壁,水平部分5 —端设置在内胆4的外部,另一端设置在内胆4的内部,倾斜部分6的两端分别与水平部分5和出水端7平滑过渡连接。进水管I倾斜部分6向下弯曲至内胆4底部后,沿内胆4下壁向前延伸形成出水端7。水平部分5可以直接穿过内胆4的侧壁,也可以在内胆4的侧壁上安装有法兰盘,水平部分5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内胆4的侧壁上。优选的,挡水片9为长度与出水端7长度相同的长方形平面或弧形面。长方形平面或弧形面的中部与出水端7的管壁上部相连接。也就是挡水片9相对于出水端7的轴线对称。
[0033]如图2、图4所示,电加热管2设有与出水端7平行的水平加热管8,水平加热管8的长度大于出水端7,水平加热管8位于挡水片9的上方。与出水端7平行的水平加热管8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冷水热水的分层效果,出水孔10流出的冷水水平向上挤出,经过挡水片9上方的水平加热管8加热后进入挡水片9上方的热水层。
[0034]电加热管2优选为U型,电加热管2两臂端部可以直接与内胆4侧壁连接,也可以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内胆4侧壁上。电加热管2两臂另一端分别设有水平加热管8,两个水平加热管8末端相连,挡水片9的宽度大于电加热管2两水平加热管8间的距离。
[0035]电加热管2的两臂也可以与进水管I相匹配设置。也就是电加热管2的两臂沿水平部分5向内胆4内部延伸,然后沿倾斜部分6向下弯曲,最后沿出水端7向前延伸形成水平加热管8。优选的,电加热管2的两臂对称设置在进水管I两侧的上方,这样能够使从挡水片9下方流出的冷水经过均匀加热后进入上层的热水层,使整个内胆4内部的冷水和热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也保持明显的分层,提高热水器的出水率。
[00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热水器进水系统,包括内胆和安装在内胆内的电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设置在内胆壁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内胆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段平行于内胆下壁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末端封堵,出水端管壁间隔分布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方设有防止冷水向上流动的挡水片,挡水片与出水端管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为与出水端轴线平行的平面或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由与出水端管壁连接处向侧边向下弯曲,弧形面两侧与内胆下壁之间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孔沿出水端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在出水端两侧的管壁上,挡水片设置在出水端上方的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的中部与出水端上方的管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水平部分、倾斜部分和出水端,所述水平部分和出水端平行与内胆下壁设置,所述水平部分穿过内胆侧壁,水平部分一端设置在内胆的外部,另一端设置在内胆的内部,倾斜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部分和出水端平滑过渡连接,挡水片的长度与出水端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设有与出水端平行的水平加热管,所述水平加热管的长度大于出水端,所述水平加热管位于挡水片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为U型,电加热管两臂一端分别与内胆侧壁连接,电加热管两臂另一端分别设有水平加热管,两个水平加热管末端相连,挡水片的宽度大于电加热管两水平加热管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加热管的两臂与进水管相匹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的两臂对称设置在进水管两侧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焊接或粘贴在出水端出水孔上方的管壁上。
【文档编号】F24H9/00GK204084863SQ20142046678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彩霞, 孙强, 赵雪森, 王锦超, 蔡想周 申请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