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除霾新风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57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顶除霾新风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顶除霾新风机,包括具有中空内部腔体的新风壳体,在新风壳体上设有与中空内部腔体连通的室内新风进风口和室外新风进风口,在室内新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上或者室外新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上设有电机、风扇和双层滤网;在中空内部腔体中还设有相互连接的内外循环控制电机和内外循环连杆机构;新风壳体的底部为面板,在面板上设有面盖栅页风口。本实用新型整机采用机体与面盖分体设计,使得机体吊装及面盖安装更快捷方便,面盖采用流线设计;双层滤网容尘率高,提升滤网使用寿命;维护盖板可以实现分秒间快速完成滤网的维护切换;设计有滤网状态提示;采用面盖栅页风口直接回风,减少了安装工作量和系统运行阻力及能耗。
【专利说明】—种吸顶除霾新风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顶除霾新风机。

【背景技术】
[0002]保持室内环境的良好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空调新风机存在如下缺陷:比如,无法根据室外空气质量好坏切换内外循环,影响到进入室内空气的新风质量;再比如,现有的新风机普遍采用管道回风,安装繁琐,系统运行阻力与能耗大;又比如,现有技术中,新风机一般不设置滤网状态提示,需要人工定期查看,且滤网更换操作不便,增加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顶除霾新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吸顶除霾新风机,其中,包括具有中空内部腔体的新风壳体,在所述新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中空内部腔体连通的室内新风进风口和室外新风进风口,在所述中空内部腔体中的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上或者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上设有电机、风扇和双层滤网;在所述中空内部腔体中还设有相互连接的内外循环控制电机和内外循环连杆机构;所述新风壳体的底部为面板,在所述面板上设有面盖栅页风口,所述内外循环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和所述面盖栅页风口 ;所述内外循环控制电机连接外部控制部件。
[0006]上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中,还包括滤网状态提示装置,所述滤网状态提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滤网检测装置和滤网状态指示灯。
[0007]上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中,所述双层滤网包括LM滤网和银离子滤网。
[0008]上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中,在所述面板上设有维护盖板,所述维护盖板设于所述双层滤网的下方。
[0009]上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中,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和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新风壳体的不同外侧面上。
[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整机采用机体与面盖分体设计,使得机体吊装及面盖安装更快捷方便,面盖采用流线设计,美观大气;
[0012]-采用高效LM滤网,容尘率高,前置银离子滤网进行粗效过滤,可以提升LM滤网使用寿命;
[0013]-采用快捷维修小翻盖,搭扣锁定,轻按面板搭扣处,维护盖板即可翻开,实现快速维护切换;
[0014]-新风设备设计有滤网状态提示;
[0015]-采用面盖栅页风口直接回风,减少了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少了系统运行阻力与能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顶除霾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顶除霾新风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吸顶除霾新风机包括具有中空内部腔体的新风壳体I,在新风壳体I上设有与中空内部腔体连通的室内新风进风口 11和室外新风进风口12,在中空内部腔体中的室内新风进风口 11的进风通道上或者室外新风进风口 12的进风通道上设有电机13、风扇和双层滤网14。在中空内部腔体中还设有相互连接的内外循环控制电机15和内外循环连杆机构16。
[0022]新风壳体I的底部为面板17,在面板17上设有面盖栅页风口,内外循环连杆机构16分别连接室内新风进风口 11、室外新风进风口 12和面盖栅页风口。内外循环控制电机15连接外部控制部件。
[0023]当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时,通过外部控制部件实现运行外循环,此时室外新风进风口 12处挡板打开,面盖处栅页风口挡板关闭,新风从室外新风进风口 12进入主机,经过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双层滤网14),最后从室内新风进风口 11进入室内;当室外空气质量差时,通过外部控制部件运行内循环,此时室外新风进风口 12处挡板关闭,面盖处栅页风口挡板打开,新风从面板17进入主机,经过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双层滤网14),最后从室内新风进风口 11重新进入室内。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双层滤网14包括LM滤网和银离子滤网,实现高效过滤PM2.5,高效LM滤网容尘率高,而前置的银离子滤网进行粗效过滤,可以提升LM滤网使用寿命。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滤网状态提示装置,滤网状态提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滤网检测装置和滤网状态指示灯00,当滤网检测装置检测到滤网需要更换时,当滤网工作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滤网状态指示灯00闪烁,可以是红灯提醒。
[0026]在面板17上设有维护盖板18,维护盖板18为翻折结构,设于双层滤网14的下方,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看图2所示,室内新风进风口 11和室外新风进风口 12分别位于新风壳体I的不同外侧面上,具体位置和布置角度和内部的滤网、电机、风扇的位置相对应,并考虑整个安装环境的需要。
[0027]本实用新型整机采用机体与面盖分体设计,使得机体吊装及面盖安装更快捷方便,面盖采用流线设计,美观大气,提升了空气新风过滤质量,同时减少了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少了系统运行阻力与能耗。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顶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内部腔体的新风壳体(1),在所述新风壳体(I)上设有与所述中空内部腔体连通的室内新风进风口(11)和室外新风进风口(12),在所述中空内部腔体中的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11)的进风通道上或者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12)的进风通道上设有电机(13)、风扇和双层滤网(14);在所述中空内部腔体中还设有相互连接的内外循环控制电机(15)和内外循环连杆机构(16);所述新风壳体(I)的底部为面板(17),在所述面板(17)上设有面盖栅页风口,所述内外循环连杆机构(16)分别连接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11)、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12)和所述面盖栅页风口 ;所述内外循环控制电机(15)连接外部控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状态提示装置,所述滤网状态提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滤网检测装置和滤网状态指示灯(O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滤网(14)包括LM滤网和银离子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17)上设有维护盖板(18),所述维护盖板(18)设于所述双层滤网(1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顶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新风进风口(11)和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12)分别位于所述新风壳体(I)的不同外侧面上。
【文档编号】F24F13/28GK204128077SQ201420477636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金春林, 季为民, 沈建良 申请人: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