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559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广泛适用于居家及办公等场所。

如图1及图2所示,目前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出风口7及进风口8均设置于室内机壳体的面板上,将室内机壳体安装于天花板1上,并在靠近室内机壳体的面板9设置吊顶隔板3。室内机壳体内设置有内部循环风叶6及驱动内部循环风叶6转动的驱动装置4,室内机壳体内具有由其侧壁2及与换热器5底端连接的隔板形成的出风通道。在调温过程中,驱动装置4带动内部循环风叶6转动,使得空气由位于面板9中间的进气口8进入室内机壳体,然后沿内部循环风叶6的径向流动经过换热器5进行换热,进入出风通道后在其引导下经过面板9边缘的出风口7流出。

但是,经过内部循环风叶做功的高速径向气流需要沿出风通道转向流动,气流的转折角度约为90°,转折角度较大,引起的沿程损失较多。并且,出风口与进风口均设置于面板上,二者之间的距离较小,极易发生进入室内机壳体的气流与流出室内机壳体的气流相互换热的情况,形成气流短路,影响换热效果。并且,在制冷状态下,冷空气直接由出风口7向下(朝向地面)流动,造成冷空气直吹人体的情况,影响制冷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制冷状态下的使用舒适性。

因此,如何减少沿程损失,增强换热效果,改善制冷效果和使用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以减少沿程损失,增强换热效果,改善制冷效果和使用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用于安装于天花板上的室内机壳体、位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内的内部循环风叶及驱动所述内部循环风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室内机壳体的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室内机壳体的侧板上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出风口的气流向下引导的辅助风叶。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辅助风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辅助风叶与内部循环风叶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面板与所述辅助风叶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辅助风叶的叶片沿所述面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连接有倾斜面板,所述倾斜面板沿靠近所述面板的方向向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内部倾斜。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辅助风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装置连接。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主动齿轮及设置于所述辅助风叶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还包括控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与分离的离合装置。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还包括驱动所述辅助风叶转动的辅助驱动部件。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具有沿水平方向 设置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远离所述内部循环风叶的一端。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优选地,上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出风通道靠近所述内部循环风叶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室内机壳体的侧板上设置出风口。经过内部循环风叶做功的高速径向气流可直接通过出风口射出,减少了气流在室内机壳体内转折并由面板流出而引起的沿程损失,出风口设置于室内机壳体的侧板上,进风口设置于室内机壳体的面板上,增大了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使得进入室内机壳体的气流与流出室内机壳体的气流方向存在一定夹角,减少了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增强了换热效果。并且,在制冷过程中,开启内部循环风叶。经过内部循环风叶做功,外部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操作后得到冷空气,然后冷空气直接沿内部循环风叶的径向流动并通过侧板上设置的出风口流出。利用流体附壁效应,使冷空气沿天花板流动较远的距离,分布于天花板上,再通过气流重力效应,冷空气向地板流动,升温吸热的空气再由进风口进入吸顶式空调室内机。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空气在房间内自然对流,形成房间环抱式且无风感送风,避免冷空气直吹人体的情况,改善制冷效果和制冷状态下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热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制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以减少沿程损失,增强换热效果,改善制冷效果和使用舒适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用于安装于天花板1上的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内具有内部循环风叶6及驱动内部循环风叶6转动的驱动装置4。内部循环风叶6带动空气由进风口8进入室内机壳体并由出风口7流出。其中,室内机壳体的面板9上设置有进风口8;室内机壳体的侧板2上设置有出风口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室内机壳体的侧板2上设置出风口7。经过内部循环风叶6做功的高速径向气流可直接通过出风口7射出,减少了气流在室内机壳体内转折并由面板9流出而引起的沿程损失,出风口7设置于室内机壳体的侧板2上,进风口8设置于室内机壳体的面板9上,增大了出风口7与进风口8之间的距离,使得进入室内机壳体的气流与流出室内机壳体的气流方向存在一定夹角,减少了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增强了换热效果。并且,在制冷过程中,开启内部循环风叶6。经过内部循环风叶6做功,外部空气由进风口8进入,经过换热操作后得到冷空气,然后冷空气直接沿内部循环风叶6的径向流动并通过侧板2上设置的出风口7流出。利用流体附壁效应,使冷空气沿天花板1流动较远的距离,分布于天花板1上,再通过气流重力效应,冷空气向地板流动,升温吸热的空气再由进风口8进入吸顶式空调室内机。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空气在房间内自然对流,形成房间环抱式且无风感送风,避免冷空气直吹人体的情况,改善制冷效果和制冷状态下的使用舒适性。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冷空气向地板流动,本实施例中,将不设置与面板9平行的吊顶隔板。如设置吊顶隔板,应至少避让出侧板2上设置的出风口7。室内机壳体包括面板9及与面板9连接的侧板2,在安装于天花板1后,室内机壳体的面板9朝下,侧板2的数量依据室内机壳体的具体结构而定。 以方形的面板9为例,侧板2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两个侧板2相互垂直,围成桶状结构。

内部循环风叶6为轴流风叶,在工作状态下,内部循环风叶6的转轴竖直设置,使得气流由内部循环风叶6的中心处对应的进风口8进入并由内部循环风叶6的边缘处径向流出。

由于适应用户需求,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多具有制冷及制热两种控温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中,还包括用于将出风口7的气流向下引导的辅助风叶11。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或者电机间接带动齿轮、齿条驱动辅助叶片。结合图4所示可知,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天花板1上,通过辅助风叶11将出风口7的气流向下引导,以便于将出风口7的气流朝向地面输送,以便于将气流送至用户活动的区域。在制热过程中,开启辅助风叶11及内部循环风叶6。经过内部循环风叶6做功,外部空气由进风口8进入,经过换热操作后得到热空气,然后热空气直接沿内部循环风叶6的径向流动并通过侧板2上设置的出风口7流出。流出的热空气通过辅助风叶11的作用强制将热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更改,向下引导热空气流动。利用气流射流效应,将热空气输送至人体活动区域,有效避免了热空气滞留房间上层(靠近天花板1的区域)的问题,改善制热效果,提高用户在制热状态下的使用舒适性。

优选地,辅助风叶11由驱动装置4驱动转动。即,驱动装置4驱动辅助风叶11及内部循环风叶6,有效减少了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内零部件的数量,便于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风叶11与内部循环风叶6为一体式结构。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4驱动内部循环风叶6转动;由于内部循环风叶6与辅助风叶11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内部循环风叶6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简化了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便于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加工及组装。

处于方便设置的考虑,面板9与辅助风叶11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即, 内部循环风叶6、面板9与辅助风叶11为一体式结构,面板9与侧板2相互独立。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简化了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且便于辅助风叶11与内部循环风叶6的一体式设计。也可以使面板9与侧板2相互连接,仅将辅助风叶11与内部循环风叶6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辅助风叶11的叶片沿面板9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辅助风叶11的转动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室内机壳体的侧板2靠近面板9的一侧连接有倾斜面板10,倾斜面板10沿靠近面板9的方向向室内机壳体的内部倾斜。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辅助风叶11的叶片与侧板2相互干涉,并且,倾斜面板10对辅助风叶11引导出风口7的气流向下流动起到了有益效果,避免了出风口7的气流受到侧板2的阻碍。

也可以使辅助风叶11与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及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于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从动齿轮设置于辅助风叶11上。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辅助风叶11以从动齿轮的转轴作为轴心转动。

进一步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与分离的离合装置。通过上述可知,在制冷状态下,冷空气可以通过气流重力效应向地板流动。因此,在制冷状态下,可以通过离合装置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分离,即,驱动装置4仅带动内部循环风叶6转动,而不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在制热状态下,通过离合装置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驱动装置4带动内部循环风叶6及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

其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可以根据内部循环风叶6及带动辅助风叶11的具体传动需求而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吸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辅助风叶11转动的辅助驱动部件。即,通过另外设置辅助驱动部件控制辅助风叶11转动,达到了辅 助风叶11单独转动的需求。在不制冷及制热时,仅启动辅助驱动部件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实现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作为吊扇使用的功能,提高了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广泛性;并且,也可以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停止内部循环风叶6,仅通过辅助驱动部件带动辅助风叶11转动,维持房间内空气的循环,节能省电。

为了便于扩大冷空气沿天花板1流动的距离,室内机壳体上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出风通道,出风口7位于出风通道远离内部循环风叶6的一端。

进一步地,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5位于出风通道内。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换热器5与内部循环风叶6发生干涉,提高了吸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紧凑性。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换热效果,换热器5位于出风通道靠近内部循环风叶6的一端。即,经过换热器5的空气在出风通道流动一定距离后再由出风口7流出,使换热器5远离出风口7,使得出风通道内流动的空气均匀流过换热器5,不受出风口7处的导风因素(如辅助风叶11的引导作用)的影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顶式空调室内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