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653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高效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送风口,包括进风法兰、上箱体、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下箱体和散流板,其中所述进风法兰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外侧,所述上箱体侧板插入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液槽内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位于所述上箱体内部的下端;所述下箱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采用断续焊接连接;所述散流板固定在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下方,所述散流板上分布有出风小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送风口,提高了送风口安装后的密封可靠性。
【专利说明】高效送风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送风口。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洁净室一般都采用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送风口作为空气过滤送风的终端设备,其安装后的密封可靠性,直接影响洁净室的可靠和安全。
[0003]在现有技术中,高效送风口的壳体均采用上、下两个箱体拼接而成,空气经过高效送风口被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洁净室内。由于上箱体侧板是由4片钣金折弯件拼接而成,这样上箱体侧板下端与下箱体结合面处就存在较长的拼缝,为了保证高效送风口的密封效果,需要采用完全密封的连续焊拼接来将这4条拼缝密封,这样才能保证只有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送入洁净室。由于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处的4条焊缝比较长,采用连续焊不但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也容易形成漏焊、虚焊、变形、开裂等缺陷,影响高效送风口的密封性,从而可能会导致没有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的空气进入洁净室内,对洁净室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另外,高效送风口采用下安装方式,整体的安装、密封比较困难,亦不可靠。同时,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所述散流板凸出于洁净室顶板面,也不能很好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送风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效送风口密封效果无法得到切实保证的问题。
[0005]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送风口,包括进风法兰、上箱体、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下箱体和散流板,其中:
[0006]所述进风法兰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外侧,所述上箱体侧板插入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液槽内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位于所述上箱体内部的下端;所述下箱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采用断续焊接连接;所述散流板固定在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下方,所述散流板上分布有出风小孔。
[000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箱体侧板由一整块钢板折弯焊接成型,仅有I条焊接拼缝。
[000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箱体的顶板上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为中空设置。
[000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内侧的下方、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
[00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下箱体第二侧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通过断续焊接的方式连接。
[00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软管和人工气溶胶(DOP)检测口,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内,并位于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上方,另外一端与所述DOP检测口连接,所述DOP检测口固定在所述下箱体的第二折边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均流板的下方,所述软管的另外一端通过直通接嘴桥接穿过所述上箱体侧板后向下折弯,并与所述DOP检测口连接。
[00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通过螺母、丝杆与焊接在下箱体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紧固在所述压块上。
[00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高效送风口采用上安装方式,所述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所述散流板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平齐。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效送风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送风口的的上箱体侧板采用方桶形结构,可以使用一整钢板折弯焊接成型,因此只有I条拼接焊缝。为保证流经空气必须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洁净室而需采用连续焊接密封处理的仅是与下箱体的第二侧边相交面以下的一小段拼缝,不长于3cm,其余拼缝均可采用断续焊接连接。该小段拼缝采用连续焊,其密封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也避免了漏焊、虚焊、变形、开裂等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提闻了闻效送风口的密封效果;
[0017]2、检测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时,不是在其上、下两个箱体接合面处另打孔安装测试配件,而是上、下箱体上分别作孔安装接嘴,用软管跨接实现,检测完毕则移除软管,接嘴堵上堵头,完全避免了泄露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了密封的效果;
[0018]3、高效送风口采用上安装方式,整体与洁净室顶板间形成自重密封,使安装、密封更方便、更可靠;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散流板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完全平齐,更好地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洁净室表面平整、光滑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汇总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效送风口的第一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效送风口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送风口,包括进风法兰11、上箱体12、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下箱体14和散流板15,其中:
[0024]所述上箱体12可以包括上箱体侧板121和上箱体顶板122,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中包含有装有密封液体的液槽131 ;
[0025]所述上箱体侧板121由一整块钢板折弯焊接成型,仅有I条拼接焊缝;
[00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法兰11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122外侧的上方,上箱体顶板122与所述进风法兰11相对应的位置为中空设置,这样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进风法兰11进入上箱体12内;
[0027]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位于所述上箱体12内部的下端,所述上箱体侧板121插入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的液槽131内,所述液槽131内灌装有密封液体,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紧固在压块16上,所述压块16通过螺母、丝杆与焊接在下箱体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所述下箱体14上;
[0028]所述下箱体14的第一侧边141在安装时固定在所述洁净室顶板17上,第二侧边142与上箱体侧板121连接,所述上箱体侧板121和所述下箱体第二侧边142相接触的部分采用折边结构,即所述下箱体第二侧边142与所述上箱体侧板121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折边1421,第一折边1421与上箱体侧板121采用断续焊接连接,所述上箱体侧板121与下箱体第二侧边142连接的位置以下的部分也可以叫做刀架密封框,为保证流经空气必须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洁净室,上箱体侧板121仅刀架密封框部分焊缝需作连续焊接密封处理,其余拼缝均采用断续焊接连接;
[0029]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的下方还设置有散流板15,所述高效送风口在安装后,所述散流板15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齐平,所述散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箱体14上。
[00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法兰11、上箱体12、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下箱体14和散流板15形成了一个空气流径,空气通过进风法兰11进入上箱体12后,在正压作用下,空气只能通过上箱体12下部的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过滤后进入下箱体14,再通过散流板15进入洁净室,从而保证了洁净室的可靠、安全运行。
[00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所述下箱体的第一侧边141与所述洁净室顶板17上顶面连接,整体与洁净室顶板17间形成自重密封,使安装、密封更方便、更可靠;所述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所述散流板15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平齐,更好地满足GMP对洁净室表面平整、光滑的要求。
[0032]在本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该高效送风口还包括均流板18,所述均流板18位于所述上箱体顶板122内侧的下方,与所述进风法兰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均流板18通过螺栓181与焊接在上箱体顶板122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122上,所述均流板18上分布出风小孔,通过进风法兰11进入上箱体12的空气,在均流板18的阻挡和缓冲后,可以更加平缓的进入上箱体12,均流板18上的出风小孔可以是均匀分布。
[0033]在本实施例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高效送风口还可以包括软管19和DOP检测口20等检测装置,软管19的一端位于所述上箱体12内部,并位于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13的上方,另外一端通过设置在上箱体侧板121上的直通接嘴桥接穿过上箱体侧板121后向下折弯,并与所述DOP检测口 20连接,所述DOP检测口 20固定在所述下箱体14的第二折边1422上,所述软管19可以是高压软管。高效过滤器检测完毕,则可移除软管19的箱体外露跨接部分,同时DOP检测口 20和直通接嘴用密封堵头堵上,避免了泄漏的可能性。
[00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谓的中空设置,即特定位置是空的;所谓部件A固定在部件B上,或者部件A与部件B固定连接,仅仅是表示的部件A和部件B的连接方式,其固定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可以使用螺栓、螺母、螺钉、铆钉、粘接、焊接等一切可以用来实现固定连接功能的部件。
[003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已,任何人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前提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细节作各种补充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法兰、上箱体、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下箱体和散流板,其中: 所述进风法兰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外侧,所述上箱体侧板插入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液槽内,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位于所述上箱体内部的下端;所述下箱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采用断续焊接连接;所述散流板固定在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下方,所述散流板上分布有出风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侧板由一整块钢板折弯焊接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顶板上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为中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固定在所述上箱体顶板内侧的下方、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第二侧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上箱体侧板通过断续焊接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软管和DOP检测口,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内,并位于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的上方,另外一端与所述DOP检测口连接,所述DOP检测口固定在所述下箱体的第二折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均流板的下方,所述软管的另外一端通过直通接嘴桥接穿过所述上箱体侧板后向下折弯,并与所述DOP检测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送风口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通过螺母、丝杆与焊接在下箱体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液槽密封高效过滤器紧固在所述压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高效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送风口采用上安装方式安装,所述高效送风口安装在洁净室后,所述散流板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平齐。
【文档编号】F24F13/28GK204115172SQ20142050867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程斌, 解骥, 张贤康 申请人: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