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653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包括:回转筒体,设置于回转筒体入口端的进料装置,设置于回转筒体出口端的出料装置和用于支撑以及驱动回转筒体转动的挡托轮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进料装置、挡托轮装置和出料装置的调整支座;通过回转筒体的回转对促使硼泥缓慢移动,并且在回转筒体外壁罩置保温外罩体,通过在保温外罩体相应位置装配对回转筒体加热的燃烧器,不同的温度配置实现预热、锻烧和冷却排出整个过程。
【专利说明】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装置,特别涉及针对硼泥进行高温煅烧,提高煅烧产物活性的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

【背景技术】
[0002]碱式碳酸镁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碱性剂面粉改良剂,酸度调节剂、抗洁剂、疏松齐U、在药品、化妆品和橡胶工业中,主要用于作填充剂和增强剂,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防火、保温材料,绝缘材料及造船等领域;且碱式碳酸镁的原料为生产硼砂排出的废渣一硼泥。
[0003]硼泥在进入化工转化前需要一个煅烧过程,且煅烧过程对火焰及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温度要求控制在550?650°C,最高煅烧温度700°C,停留时间50?65min,目前还没有一种特能够保证硼泥高标准煅烧的煅烧窑。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包括:回转筒体,设置于回转筒体入口端的进料装置,设置于回转筒体出口端的出料装置和用于支撑以及驱动回转筒体转动的挡托轮装置;
[0007]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进料装置、挡托轮装置和出料装置的调整支座;
[0008]回转筒体为倾斜装配,即进料口端高于出料口端;
[0009]调整支座包括:用于固定进料装置、挡托轮装置和出料装置的固定托板和用于支撑固定托板的高度可调支腿;
[0010]回转筒体外壁罩置有保温外罩体;
[0011]保温外罩体轴向分布有若干燃烧器装配孔;
[0012]保温外罩体每个燃烧器装配孔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燃烧器的燃烧器支架,且燃烧器与燃烧器支架为可拆卸装配,燃烧器固定在燃烧器支架上,燃烧器直接对回转筒体加温;
[0013]保温外罩体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烟口,将废气排出;
[0014]保温外罩体位于每个燃烧器装配孔相邻位置设置有用于观察燃烧器位于保温外罩体内壁与回转筒体外壁形成腔室内火焰情况的窥火孔;
[0015]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罩体和一端与进料罩体外部上端连通另一端伸入于回转筒体进料口的进料斜管;
[0016]保温外罩体轴向嵌入于进料罩体内部装配固定,且进料罩体与保温外罩体轴向方向密封采用迷宫密封结构,进料罩体与保温外罩体径向方向密封采用石墨密封结构;高度可调支腿包括:支撑底座和螺纹调整杆;
[0017]螺纹调整杆顶端与固定托板铰接,末端与支撑底座上端面板螺纹装配连接;
[0018]螺纹调整杆通过一对锁紧螺母与支撑底座上端面板锁紧定位。
[0019]进料装置对接位置的烟气温度比较高,且粉尘也比较多,进而采用迷宫与石墨盘根进行密封。
[0020]挡托轮装置,支撑部分由回转窑常用的托挡轮组件实现,动力部分可通过变频电机、减速机以及链轮与回转筒体外壁设置链轮配合传递扭矩,驱动回转筒体转动,且链轮传递扭矩形式可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扭矩替换。
[0021]保温外罩体,主是由Q235 - A的钢板焊接而成,且内壁浇筑耐火保温材料。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硼泥通过进料装置的进料斜管导向进入回转筒体入口,硼泥在回转筒体内缓慢移动,回转筒体由入口端向出口端依次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和冷却带;
[0023]预热带,位于回转筒体入口部分,具有预热烘干的作用,是由与之相连的煅烧带产生的高温气体与筒体传导过来的,硼泥的原料都有含水量,硼泥物料经过预热带的时候,经过高温气体与筒体的热传导,使硼泥的水份烘干,并进行预热;如果对预热温度要求较高,那么在包裹此部分的保温外罩体上装配燃烧器进行加热;
[0024]煅烧带,这部份回转筒体在煅烧室内,通过在包裹此部分的保温外罩体上装配多个燃烧器对筒体直接进行加热,并有温度控制,我们采用燃气煅烧器进行对筒体加热,根据物料(硼泥)的加热温度,进行对燃烧器进行均匀布置,使煅烧带筒体受热均匀,物料(硼泥)经过煅烧带时,在筒体的高温热传导下,即物料的高温煅烧进行反应与分解,硼泥在煅烧带的温度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进而在燃烧室内设置热电阻测试温度,进而对燃烧器进行自动温度控制,使回转筒体此部分的温度保持恒定;
[0025]此过程中煅烧主要是将硼泥中的MgCo3分解及其中一些有机杂质分解除去。MgCo3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解的产特介于无定形状态和晶质状态之间,晶格发育不完善,活性较高。煅烧后的硼泥呈现白色。
[0026]冷却带是经过高温煅烧的硼泥物料在此带自然冷却,出料时,硼泥的温度有所下降低。整个回转筒体的筒体内有翻料装置(采用回转窑常用内置翻料装置),使进入筒体的物料煅烧均匀。
[0027]综上,本实用新型形成一个完整的硼泥由预热,煅烧和冷却排出的煅烧炉,可对各个部分的温度进行调节的高成品率的回转煅烧炉。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本实用新型共8幅附图,其中: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外罩体内部装配回转筒体后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外罩体内部装配回转筒体以及燃烧器后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支座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筒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挡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进料装置,1.1、进料罩体,1.2、进料斜管,1.3、迷宫密封结构,1.4、石墨密封结构,2、回转筒体,3、出料装置,4、挡托轮装置,5、调整支座,5.1、固定托板,5.2、高度可调支腿,5.3、支撑底座,5.4、螺纹调整杆,5.5、锁紧螺母,6、保温外罩体,6.1、燃烧器装配孔,6.2、燃烧器,6.3、燃烧器支架,6.4、排烟口,6.5、窥火孔,A、预热带,B、煅烧带,C、冷却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所示的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包括:回转筒体2,设置于回转筒体2入口端的进料装置1,设置于回转筒体2出口端的出料装置3 (如图1和图8所示)和用于支撑以及驱动回转筒体2转动的挡托轮装置4 ;
[0040]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进料装置1、挡托轮装置4和出料装置3的调整支座5 ;
[0041]回转筒体2为倾斜装配,即进料口端高于出料口端;
[0042]调整支座5包括:用于固定进料装置1、挡托轮装置4和出料装置3的固定托板5.1和用于支撑固定托板5.1的高度可调支腿5.2,如图1和图5所示。
[0043]回转筒体I外壁罩置有保温外罩体6 ;
[0044]保温外罩体6轴向分布有若干燃烧器装配孔6.1 ;
[0045]保温外罩体6每个燃烧器装配孔6.1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燃烧器6.2的燃烧器支架6.3,且燃烧器6.2与燃烧器支架6.3为可拆卸装配,燃烧器6.2固定在燃烧器支架6.3上,燃烧器6.2直接对回转筒体2加温;
[0046]保温外罩体6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烟口 6.4,将废气排出;
[0047]保温外罩体6位于每个燃烧器装配孔6.1相邻位置设置有用于观察燃烧器6.2位于保温外罩体6内壁与回转筒体2外壁形成腔室内火焰情况的窥火孔6.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0048]如图1和图4所示,进料装置I包括:进料罩体1.1和一端与进料罩体1.1外部上端连通另一端伸入于回转筒体2进料口的进料斜管1.2 ;
[0049]保温外罩体6轴向嵌入于进料罩体1.1内部装配固定,且进料罩体1.1与保温外罩体6轴向方向密封米用迷宫密封结构1.3,进料罩体1.1与保温外罩体6径向方向密封米用石墨密封结构1.4 ;高度可调支腿5.2包括:支撑底座5.3和螺纹调整杆5.4 ;进料装置I对接位置的烟气温度比较高,且粉尘也比较多,进而采用迷宫与石墨盘根进行密封。
[0050]螺纹调整杆5.4顶端与固定托板5.1铰接,末端与支撑底座5.3上端面板螺纹装配连接;
[0051]螺纹调整杆5.4通过一对锁紧螺母5.5与支撑底座5.3上端面板锁紧定位。
[0052]挡托轮装置4,支撑部分由回转窑常用的托挡轮组件(如图7所示)实现,动力部分可通过变频电机、减速机以及链轮与回转筒体2 (如图6所示)外壁设置链轮配合传递扭矩,驱动回转筒体2转动,且链轮传递扭矩形式可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扭矩替换。
[0053]保温外罩体6,主是由Q235 — A的钢板焊接而成,且内壁浇筑耐火保温材料。
[005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硼泥通过进料装置I的进料斜管1.2导向进入回转筒体2入口,硼泥在回转筒体2内缓慢移动,回转筒体2由入口端向出口端依次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和冷却带;
[0055]预热带A,位于回转筒体2入口部分,具有预热烘干的作用,是由与之相连的煅烧带产生的高温气体与筒体传导过来的,硼泥的原料都有含水量,硼泥物料经过预热带的时候,经过高温气体与筒体的热传导,使硼泥的水份烘干,并进行预热;如果对预热温度要求较高,那么在包裹此部分的保温外罩体6上装配燃烧器6.2进行加热;
[0056]煅烧带B,这部份回转筒体2在煅烧室内,通过在包裹此部分的保温外罩体6上装配多个燃烧器6.2对筒体直接进行加热,并有温度控制,我们采用燃气煅烧器进行对筒体加热,根据物料(硼泥)的加热温度,进行对燃烧器进行均匀布置,使煅烧带筒体受热均匀,物料(硼泥)经过煅烧带时,在筒体的高温热传导下,即物料的高温煅烧进行反应与分解,硼泥在煅烧带的温度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进而在燃烧室内设置热电阻测试温度,进而对燃烧器6.2进行自动温度控制,使回转筒体2此部分的温度保持恒定;
[0057]此过程中煅烧主要是将硼泥中的MgCo3分解及其中一些有机杂质分解除去。MgCo3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解的产特介于无定形状态和晶质状态之间,晶格发育不完善,活性较高。煅烧后的硼泥呈现白色。
[0058]冷却带C是经过高温煅烧的硼泥物料在此带自然冷却,出料时,硼泥的温度有所下降低。整个回转筒体的筒体内有翻料装置(采用回转窑常用内置翻料装置),使进入筒体的物料煅烧均匀。
[0059]综上,本实用新型形成一个完整的硼泥由预热、煅烧以及冷却排出的煅烧炉,可对各个部分的温度进行调节的高成品率的回转煅烧炉。
[006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包括:回转筒体(2),设置于回转筒体(2)入口端的进料装置(I),设置于回转筒体(2)出口端的出料装置(3)和用于支撑以及驱动回转筒体(2)转动的挡托轮装置⑷;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进料装置(I)、挡托轮装置(4)和出料装置(3)的调整支座(5);所述回转筒体(2)为倾斜装配,即进料口端高于出料口端; 所述调整支座(5)包括:用于固定进料装置(I)、挡托轮装置(4)和出料装置(3)的固定托板(5.1)和用于支撑固定托板(5.1)的高度可调支腿(5.2); 所述回转筒体(I)外壁罩置有保温外罩体(6); 所述保温外罩体(6)轴向分布有若干燃烧器装配孔(6.1); 所述保温外罩体(6)每个燃烧器装配孔(6.1)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燃烧器(6.2)的燃烧器支架(6.3),且燃烧器(6.2)与燃烧器支架(6.3)为可拆卸装配; 所述保温外罩体(6)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烟口(6.4); 所述保温外罩体(6)位于每个燃烧器装配孔(6.1)相邻位置设置有用于观察燃烧器(6.2)位于保温外罩体(6)内壁与回转筒体(2)外壁形成腔室内火焰情况的窥火孔(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I)包括:进料罩体(1.D和一端与进料罩体(1.D外部上端连通另一端伸入于回转筒体(2)进料口的进料斜管(1.2); 所述保温外罩体(6)轴向嵌入于进料罩体(1.1)内部装配固定,且进料罩体(1.1)与保温外罩体(6)轴向方向密封采用迷宫密封结构(1.3),进料罩体(1.1)与保温外罩体(6)径向方向密封采用石墨密封结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泥回收自动控温焙烧窑,其特征在于:高度可调支腿(5.2)包括:支撑底座(5.3)和螺纹调整杆(5.4); 所述螺纹调整杆(5.4)顶端与固定托板(5.1)铰接,末端与支撑底座(5.3)上端面板螺纹装配连接; 所述螺纹调整杆(5.4)通过一对锁紧螺母(5.5)与支撑底座(5.3)上端面板锁紧定位。
【文档编号】F27B7/20GK204027299SQ201420508649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刘洪国, 刘亚泉 申请人:刘洪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