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933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蒸发器通常为多流路蒸发器,在蒸发器中通常只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只对其中一个流路的温度进行监控。而通常由于设计、工艺、装配的差异会造成蒸发器各流路流量分配不均,低温运行时有温度传感器的一流路温度较高,而其他路温度较低,造成蒸发器结霜而空调未启动防结霜保护,空调运行安全性差,容易导致空调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提高了空调运行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具有多个流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

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若是,则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

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若是,则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

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若是,则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

进一步的,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小值Tmin;

若第二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一速率降频;

若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二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二速率降频;

若Tmin<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且持续第一设定时间,则空调压缩机停机;

其中,第一速率<第二速率。

又进一步的,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四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频率保持不变;

若第四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三速率升频;

若Tmin≥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结霜保护模式。

更进一步的,在防冷风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小值Tmin;

若第二设定防冷风温度值≤Tmin<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室内风机以第一设定风速运转;

若Tmin<第二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室内风机停机。

再进一步的,在防冷风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Tmin≥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冷风保护模式。

优选的,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大值Tmax;

若第二设定防过热温度值≤Tmax<第三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四速率降频;第二设定防过热温度值>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

若第三设定防过热温度值≤Tmax<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五速率降频;

若Tmax≥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且持续第二设定时间,则空调压缩机停机;

其中,第四速率<第五速率。

进一步的,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Tmax≤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过热保护模式。

又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每个流路的温度值,具体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每个流路中部的温度值。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具有多个流路,所述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换热器的每个流路的温度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流路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实现了对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进行监视,并在流路温度值异常时进入保护模式,提高了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空调正常运行,避免空调损坏。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具有多个流路,即室内换热器为多流路换热器,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1所示。

步骤S1: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

在换热器的每个流路上均布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流路的温度值,实现对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监控。

为了提高获得的流路温度值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流路的中部,获取流路中部的温度值,以提高获得的流路温度值的准确性。

步骤S2: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5。

步骤S3: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4: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7。

步骤S5: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

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

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室内换热器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小值Tmin。

(2)若第二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一速率降频。

(3)若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二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二速率降频。

(4)若Tmin<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且持续第一设定时间,则空调压缩机停机。

其中,第一速率<第二速率。

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根据Tmin的不同,控制压缩机以第一速率降频、第二速率降频或者停机,减小过热度,避免换热器结霜,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提高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空调正常运行,避免空调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间为3分钟,既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的过迟停机,又避免时间过短导致的过早停机,在Tmin<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且持续3分钟时压缩机停机,避免压缩机误停机,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保护压缩机,提高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通过对压缩机进行降频或停机,Tmin会逐渐升高,因此,在防结霜保护模式中,还包括下述步骤:

(5)若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四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频率保持不变。

(6)若第四设定防结霜温度值≤Tmin<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三速率升频。

(7)若Tmin≥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结霜保护模式。

在防结霜模式中,当Tmin大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控制压缩机保持频率不变或以第三速率升频,使Tmin逐渐升高,直至Tmin≥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退出防结霜保护模式,避免提前退出防结霜保护模式,避免提前退出防结霜保护模式导致的反复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进而避免反复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导致的空调运行异常,提高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为4℃,第二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为2℃,第三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为0℃,第四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为6℃,第五设定防结霜温度值为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速率为0.2Hz/s,第二速率为1Hz/s,第三速率为0.2Hz/s,避免压缩机频率改变过大导致的运行不稳。

步骤S6: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

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

在防冷风保护模式中,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室内换热器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小值Tmin。

(2)若第二设定防冷风温度值≤Tmin<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室内风机以第一设定风速运转。

(3)若Tmin<第二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室内风机停机。

在防冷风保护模式中,根据Tmin的不同,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设定风速运转或者停机,避免吹冷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提高空调运行的稳定性。

在防冷风保护模式中,当Tmin≥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冷风保护模式,正常运行,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为36℃,第二设定防冷风温度值为16℃,第一设定风速为650转/秒,避免风速过大造成用户不适。

步骤S7: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

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

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室内换热器所有流路的温度值中的最大值Tmax。

(2)若第二设定防过热温度值≤Tmax<第三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四速率降频;第二设定防过热温度值>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

(3)若第三设定防过热温度值≤Tmax<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压缩机以第五速率降频。

(4)若Tmax≥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且持续第二设定时间,则空调压缩机停机。

其中,第四速率<第五速率。

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根据Tmax的不同,控制压缩机以第四速率降频、第五速率降频或者停机,以降低换热器温度,避免换热器温度过高损坏,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提高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空调正常运行,避免空调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间为2分钟,既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的过迟停机,又避免时间过短导致的过早停机,在Tmax≥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且持续2分钟时压缩机停机,避免压缩机误停机,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保护压缩机,提高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通过对压缩机进行降频或停机,Tmax会逐渐降低,因此,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还包括下述步骤:

(5)若Tmax≤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则空调退出防过热保护模式。

在防过热保护模式中,当Tmax≤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时空调退出防过热保护模式,避免提前退出防过热保护模式导致的反复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进而避免反复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导致的空调运行异常,提高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为42℃,第二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为44℃,第三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为46℃,第四设定防过热温度值为48℃。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速率为0.2Hz/s,第五速率为1Hz/s,避免压缩机频率改变过大导致的运行不稳。

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方法,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实现了对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进行监视,并在流路温度值异常时进入保护模式,提高了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空调正常运行,避免空调损坏。

基于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具有多个流路,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判断模块,控制模块等,参见图2所示。

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流路的中部。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用于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时,控制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

具体的空调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已经在上述空调控制方法中详述,此处不予赘述。

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系统,获取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值,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结霜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结霜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防冷风温度值时,空调进入防冷风保护模式;当存在温度值大于第一设定防过热温度值,空调进入防过热保护模式;实现了对换热器每个流路的温度进行监视,并在流路温度值异常时进入保护模式,提高了空调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空调正常运行,避免空调损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