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884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学校中,一般的教室都装有空调,由于夏天比较炎热,学生上课时需要开启空调,而在学生下课后经常忘记关闭空调,照成空调继续运行造成电能的浪费,校园教室众多如果多个教室忘记关闭空调,教会造成较大的浪费,夏天上课时学生到了教室才开启空调,需要一定的制冷时间才没能使教室降到合适的温度,现在还不能做到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前的打开空调进行制冷,如果下节这个教室没有课也做不到自动关闭空调。。

因此,现有制冷控制系统的不足,有待于改进和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预警的系统的对人们预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根据课程表进行空调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课程表数据库、与课程表数据库连接的控制器、接控制器连接的路由器、与路由器连接的数据交换机及数据交换机连接的空调;所述课程表数据库中储存有输入的课程表信息,通过双绞线连接将课程信息输送给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设有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交换机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换机设有多个,每个教室设有一个数据交换机。

进一步的,所述路由器赋予每个数据交换机一个单独的IP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课程信息,来作出控制对应的IP的控制器,进而控制对应教室的空调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换机与空调通过无线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其优点在于:通过课程表的信息来对需要有课教室的空调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开启和关闭,使教室温度提前进行降温,并且在下课时会自动进行关闭,通过课程表数据库将整个学校的课程表集中起来,对要上课的教室进行自动的空调开启控制,对没有可得教室进行自动关闭,即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又节约学校的电能,使整个学校的空调运行起来更有效率,降低学校在制冷方面的开支,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课程表数据库10、与课程表数据库10连接的控制器20、控制器20连接的路由器30、与路由器30连接的数据交换机40及数据交换机40连接的空调50;所述课程表数据库10中储存有输入的课程表信息,将整个学校的课程表进行收集,同意管理,通过带有RJ-45水晶接口的双绞线连接将课程信息输送给控制器20。

具体的,为了接收数据交换机40中的控制信息,在所述空调50设有集成的数据接收器,所述的数据接收器要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接收数据交换机40,通过无线信息接收来自数据交换机40的控制信息。

具体的,为了多个教室的控制,在该系统中设有多个所述数据交换机40,为了以一个教室为单位的进行控制,每个教室设置一个数据交换机40,用于连接该教室的空调。

具体的,为了辨别每个教室的网络地址,所述路由器30赋予每个数据交换机40一个单独的IP地址,使控制器20根据地址为具体的教室通过数据交换机40提供控制信息。

具体的,控制器20接收课程表数据库10的课程信息和通过路由器30赋予各个教室的IP地址,进行课表与教室进行匹配,有排课的教室,控制器20发出控制信息,经由路由器30、数据交换机40传递给空调50,是空调50按照设定的时间进行开启或关闭,提前5分钟开启该教室的空调系统,使空调降到相应的温度,在下课前10分钟关闭空调,既使学生进入教室里来你能够有个好的环境,也能适当的节约电能,还防止因为忘关空调50照成的带能浪费。

具体的,为了简化数据交换机40与空调50的连接,所述数据交换机40与空调50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这样节约线材,简化安装,便于维护。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将数据交换机和空调上的数据接收器集成在一起,安装在空调上,作为空调的一个数据传递模块,更进一步简化该系统,便于安装、组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课程表的温控系统,通过设置的课程表数据库、控制器、路由器、数据交换机及空调,通过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课程表的信息来对需要有课教室的空调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开启和关闭,使教室温度提前进行降温,并且在下课时会自动进行关闭,通过课程表数据库将整个学校的课程表集中起来,对要上课的教室进行自动的空调开启控制,对没有可得教室进行自动关闭,即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又节约学校的电能,使整个学校的空调运行起来更有效率,降低学校在制冷方面的开支,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