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315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城市中各种重工业、制造业、各种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对空气的污染越加严重。污染空气尤其是近几年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不良影响,人们为了尽量少的呼吸污染空气,大多尽量躲于关闭门窗的屋内。在寒冷或炎热天气环境下,人们通常是开启屋内的空调,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同时也能尽量减少吸入污染空气,为了使空调达到较佳效果,一般均需要关闭空调所在房间的门窗,当空调所在的室内人数较多时,由于空调是吸入室内空气然后经过制冷或制热后再进行输出的,因此室内空气较为浑浊、室内空气得不到转换,有害气体被人们反复吸入,各种病毒和细菌互相感染以及易滋生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在1983年测试,关门关窗者比开窗开门者平均寿命缩短5年左右。因此,如何能在关闭门窗的条件下,使室内的人们呼吸到新鲜无有害物体的空气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户外空气经过净化后输入至室内与空调配合的空气净化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输出至室内,包括空气滤清罩、空气管、脱碳液箱、内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调;所述空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空气滤清罩连通,下端设于所述脱碳液箱内,在空气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旋转导流至所述空气滤清罩内的导流结构,导流至空气滤清罩内的空气高速旋转,将空气中较大的颗粒从滤清罩的空隙中甩出,经过空气滤清罩进行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空气管流向脱碳液箱;所述脱碳液箱内装有用于对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的脱碳液,所述空气管的下端埋入所述脱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具有与所述脱碳液箱连通的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的输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对经过所述脱碳液箱第二次净化的空气进行第三次净化,并将第三次净化后的空气输出至所述空调,所述空调用于向室内输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
[0005]作为优化,所述空气滤清罩上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中的尘粒甩出的颗粒甩出孔,所述空调产生吸力后,空气管的上端通过空调产生的吸力向内吸入空气,空气经导流结构进入空气滤清罩内,因吸力而产生旋转,由此将空气中的颗粒通过颗粒甩出孔甩出。
[0006]作为优化,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若干导流叶片,若干导流叶片在所述空气管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空气管的上端。
[0007]作为优化,每一导流叶片均呈向下倾斜状,每一导游叶片与所述空气管之间的夹角为25度?60度,每相邻的两个导流叶片之间具有间隙。
[0008]作为优化,在所述脱碳液箱内设置有断面与所述脱碳液箱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滤网,所述滤网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脱碳液的水平面。
[0009]作为优化,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孔以及能够封堵该加液孔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孔以及能够封堵该放液孔的第二封堵件。
[0010]作为优化,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入端连通的输出孔,在所述脱碳液箱的内壁上高于所述脱碳液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脱碳液因空调的吸力而从所述输出孔流向活性炭室的挡板。
[0011]作为优化,所述活性炭被设计为与所述活性炭室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的层状结构,多层活性炭将所述活性炭室隔离成多个子腔,进入所述活性炭室的空气依次经过多层活性炭后,流向空调。
[0012]作为优化,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以使得空调吸入经过净化后的空气,空调将净化后的空气制冷或制热后输出。
[0013]作为优化,在所述空调的吸气口上罩设有一空气入口罩,在所述空气入口罩上开设有与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出端连通的输入孔。
[0014]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系统,空气管上端因空调的吸力而产生吸力,位于上端附近的空气通过导流结构旋转进入空气滤清罩内,空调的吸力足够使空气高速旋转后甩出尘粒(能使空气中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从颗粒甩除孔排出),通过空气滤清罩上的颗粒甩出孔将尘粒甩出空气滤清罩外,经过空气滤清罩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因吸力而从空气管的上端进入空气管,从空气管的下端进入脱碳液中进行第二净化(此过程能将空气中的碳粒特别是雾霾中的微小碳粒融化到脱碳液中,由于脱碳液呈碱性,还能把空气中的一些酸性物质中和掉)。经过第二次净化后的空气因为吸力流向活性炭室进行第三次净化(空气经活性炭,便将其中存在的一些氨气等有害气体分解转化成新鲜空气,其活性炭滤网在使用半年或一年可更换一次),如此,经过三道净化程序后形成新鲜空气输送至空调中,空调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输出至室内,从而完成在不打开窗户的前提下,将室外的空气转换为新鲜无害空气后输送至室内的过程,避免室内的用户吸入户外的浑浊有害的空气,同时也解决了室内空调只能吸入室内浑浊空气,而不能吸入室外新鲜空气的问题。通过上述空气净化系统,用户在室内即可呼吸经过净化后的新鲜空气。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输出至室内,包括空气滤清罩1、空气管2、脱碳液箱3、内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4以及空调;所述空气管2的上端与所述空气滤清罩I连通,下端设于所述脱碳液箱3内,在空气管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旋转导流至所述空气滤清罩I内的导流结构5,导流至空气滤清罩I内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罩I进行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空气管2流向脱碳液箱3;所述脱碳液箱3内装有用于对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的脱碳液,所述空气管2的下端埋入所述脱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4具有与所述脱碳液箱3连通的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的输出端,所述活性炭室4用于对经过所述脱碳液箱3第二次净化的空气进行第三次净化,并将第三次净化后的空气输出至所述空调,所述空调用于向室内输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
[0018]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系统用于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输出至室内。空气滤清罩
1、空气管2、脱碳液箱3、活性炭室4等设置于室外,空调设置于室内。空气滤清罩I的作用是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尘粒,以对空气进行第一步净化。本具体的实施中,空气滤清罩I的结构呈向下的敞口状结构,在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颗粒甩出孔11。
[0019]在使用空气滤清罩I进行过滤时,需要将空气引入空气滤清罩I内,并使空气在空气滤清罩I内高速旋转(以一定速率旋转,以使空气中的尘粒通过高速旋转而被甩出空气滤清罩I外,该旋转速率可以根据多次实验而得到,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可以采用现有任何技术将空气吸入空气滤清罩I内,再通过一个导流结构5来达到空气被旋转吸入空气滤清罩I内,通过吸力的大小来决定空气旋转速度,也可以采用现有中的任何一种能够将空气吸入至容器内的装置。
[0020]本实施例中,吸力的产生来自于空调。空调设置于室内,本空调可以是空调6,空调6的吸气口与活性炭室4的输出端密闭连通,以保证空调6的吸气口只能吸入通过活性炭室4输出的空气。可以利用一个断面为半圆弧形的空气入口罩61设于空调6的吸气口上,空气入口罩61与空调6原本的吸气口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然后在空气入口罩61上开设与所述活性炭室4的输出端连通的输入孔,当用户打开空调6时,空调6通过吸气口吸气,而与吸气口依次连通的活性炭室4、脱碳液箱3、空气管2以及空气滤清罩I开始工作,空气管2上端因空调6的吸力而产生吸力,位于上端附近的空气通过导流结构5旋转进入空气滤清罩I内,空调6的吸力足够使空气高速旋转后甩出尘粒(能使空气中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从颗粒甩除孔排出),通过空气滤清罩I上的颗粒甩出孔11将尘粒甩出空气滤清罩I外,经过空气滤清罩I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因吸力而从空气管2的上端进入空气管2,从空气管2的下端进入脱碳液中进行第二净化(此过程能将空气中的碳粒特别是雾霾中的微小碳粒融化到脱碳液中,由于脱碳液呈碱性,还能把空气中的一些酸性物质中和掉)。经过第二次净化后的空气因为吸力流向活性炭室4进行第三次净化(空气经活性炭,便将其中存在的一些氨气等有害气体分解转化成新鲜空气,其活性炭滤网在使用半年或一年可更换一次),如此,经过三道净化程序后形成新鲜空气输送至空调6中,空调6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输出至室内,从而完成在不打开窗户的前提下,将室外的空气转换为新鲜无害空气后输送至室内的过程,避免室内的用户吸入户外的浑浊有害的空气,同时也解决了室内空调6只能吸入室内浑浊空气,而不能吸入室外新鲜空气的问题。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5包括若干导流叶片,若干导流叶片沿所述空气管2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空气管2的上端。每一导流叶片均呈向下倾斜状,每一导流叶片与所述空气管2之间的夹角在25?60度之间,每相邻的两个导流叶片之间具有间隙。每一导流叶片的一侧均呈向下倾斜状,另外一侧呈向上倾斜状,能够将迎面的空气通过相邻两个导流叶片之间的空隙处进入空气滤清罩I。
[0022]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脱碳液箱3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孔31以及能够封堵该加液孔31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脱碳液箱3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孔32以及能够封堵该放液孔32的第二封堵件。第一及第二封堵件均可以是封堵盖、堵塞等等能够密封所述脱碳液箱3的部件。
[0023]在所述脱碳液箱3内设置有断面与所述脱碳液箱3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滤网33,所述滤网33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脱碳液的水平面。所述过滤网33可以采用泡沫过滤网,其作用是细化脱碳液与空气的全面接触,达到最大的净化效果。
[0024]在所述脱碳液箱3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活性炭室4的输入端连通的输出孔,在所述脱碳液箱3的内壁上高于所述脱碳液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脱碳液因空调的吸力而从所述输出孔流向活性炭室4的滤网34。所述滤网34位于所述输出孔的下方,正好能够遮挡住输出孔,避免脱碳液进入输出孔。
[0025]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个形状与所述活性炭室4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的栅栏41制成网状隔离栏,每相邻的两个栅栏41夹持活性炭,同时对活性炭起到定型作用。见图1,本方案采用四个栅栏41,每相邻两个栅栏41夹持一层活性炭(可直接采用市售的包装好的活性炭),四个栅栏41夹持三层活性炭,多层活性炭紧密堆叠在一起,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更好。由于空气通过活性炭会有一定阻力,可根据流通阻力大小适当调整该室4的大小。空气经活性炭,便将其中存在的一些甲醛、苯、氨、TV0C、异味等有害气体分解转化成新鲜空气输送至所述空调6,空调6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输出。若在寒冷的冬季,可利用现有空调6经过净化后的空气加热,防止进入室内的空气太凉,影响室内温度。若在炎热的夏季,能把室外热气变成冷气送人室内,整个空气流动是由空调6蒸发器上风扇作用的结果。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所述活性炭被设计为与所述活性炭室4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的层状结构,多层活性炭将所述活性炭室4隔离成多个子腔,进入所述活性炭室4的空气依次经过多层活性炭后,流向空调。
[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活性炭的更换,所述活性炭室4由两个相对的半腔室可拆卸的对接形成,两个半腔室可以采用内外螺纹的方式配合,在连接处可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垫进行密封以防止空气从连接处流出。
[0028]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系统,配合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可以使室内的用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由于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降低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解决传统技术中,用户若开空调只能呼吸室内浑浊的空气的问题,特别是室内人口较多的情况下,室内空气越浑浊,采用本空气净化系统,可以解决该问题。
[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输出至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罩、空气管、脱碳液箱、内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调;所述空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空气滤清罩连通,下端设于所述脱碳液箱内,在空气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旋转导流至所述空气滤清罩内的导流结构,导流至空气滤清罩内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罩进行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空气管流向脱碳液箱;所述脱碳液箱内装有用于对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的脱碳液,所述空气管的下端埋入所述脱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具有与所述脱碳液箱连通的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的输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对经过所述脱碳液箱第二次净化的空气进行第三次净化,并将第三次净化后的空气输出至所述空调,所述空调用于向室内输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罩上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中的尘粒甩出的颗粒甩出孔,所述空调产生吸力后,空气管的上端通过空调产生的吸力向内吸入空气,空气经导流结构进入空气滤清罩内,因吸力而产生旋转,由此将空气中的颗粒通过颗粒甩出孔甩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若干导流叶片,所述若干导流叶片沿所述空气管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空气管的上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导流叶片呈向下倾斜状,每一侏叶片与所述空气管之间的夹角为25度?60度,每相邻的两个导流叶片之间具有间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碳液箱内设置有断面与所述脱碳液箱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滤网,所述滤网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脱碳液的水平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孔以及能够封堵该加液孔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孔以及能够封堵该放液孔的第二封堵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碳液箱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入端连通的输出孔,在所述脱碳液箱的内壁上高于所述脱碳液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脱碳液因空调的吸力而从所述输出孔流向活性炭室的挡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被设计为与所述活性炭室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的层状结构,多层活性炭将所述活性炭室隔离成多个子腔,进入所述活性炭室的空气依次经过多层活性炭后,流向空调。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以使得空调吸入经过净化后的空气,空调将净化后的空气制冷或制热后输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的吸气口上罩设有一空气入口罩,在所述空气入口罩上开设有与所述活性炭室的输出端连通的输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滤清罩、空气管、脱碳液箱、内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调;所述空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空气滤清罩连通,下端设于所述脱碳液箱内,在空气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导流旋转至所述空气滤清罩内的导流结构,经过空气滤清罩进行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空气管流向脱碳液箱;脱碳液箱内装有用于对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的脱碳液;所述活性炭室具有与所述脱碳液箱连通的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空调的吸气口连通的输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对经过所述脱碳液箱第二次净化的空气进行第三次净化,并将第三次净化后的空气输出至所述空调,所述空调用于向室内输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
【IPC分类】F24F13/28, F24F3/16
【公开号】CN205383715
【申请号】CN201620211075
【发明人】周佰和, 夏文祥, 周天娇, 周铎, 贾兰, 周天明, 苏德发, 朱真兵, 王涛, 马灵睿, 周健, 白镒华
【申请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