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火焰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487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焰壁炉,尤其涉及一种3D火焰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仿真火焰壁炉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光源照射至旋转的反光叶,再投影火焰成像屏上,部分产品还在火焰成像屏前端设置仿真炭,更进一步的营造燃烧氛围,但是该类产品的仿真炭均由仿真炭壳和位于仿真炭壳内的灯组成,灯将仿真炭照射使其呈现出类似于燃烧炭的状态,但是其上面缺乏炭燃烧时的动态火苗,近看时逼真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3D火焰效果、并且外壳三面设窗观看同一仿真炭组件的3D火焰壁炉。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火焰壁炉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仿真火焰组件、仿真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仿真炭组件包括仿真炭壳、设在所述仿真炭壳内的炭内灯、设在所述仿真炭壳前侧的炭外灯以及用于将炭外灯的光线反射至所述仿真炭壳上的仿真炭反光叶组件,所述外壳前端至后端的距离为50mm-150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火焰壁炉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仿真火焰组件包括镂空火焰板、位于所述镂空火焰板一侧的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与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配合的火焰光源灯和设在所述镂空火焰板另一侧的火焰成像板,所述火焰成像板为所述外壳的后侧板。所述仿真炭壳包括第一仿真炭壳和第二仿真炭壳,所述第一仿真炭壳位于所述第二仿真炭壳的上方,所述炭内灯位于所述第一仿真炭壳内,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仿真炭壳的下方,所述第二仿真炭壳的后壁为所述镂空火焰板。所述镂空火焰板的所在平面与所述后侧板的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5度。所述仿真炭反光叶组件包括仿真炭反光叶片柱,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包括仿真火焰反光叶片柱,所述仿真炭反光叶片柱和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片柱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炭内灯、所述炭外灯和所述火焰光源灯均为LED灯。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机和设在所述风机出风口的发热体。所述外壳前端设有前视窗,所述前视窗设有前视玻璃,所述前视玻璃上设有多条交叉的凹槽。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左视窗、所述外壳的右侧设有右视窗。所述仿真炭壳位于所述外壳中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火焰壁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仿真炭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炭内灯将仿真炭壳照亮,使仿真炭壳呈现出燃烧时内部焰心的效果,同时通过仿真炭反光叶组件将炭外灯的光线反射至仿真炭壳的外表面,使仿真炭壳表面呈现出炭火燃烧时的动态火苗,配合仿真火焰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火焰效果近距离观赏时依旧清晰逼真;其次,仿真火焰组件结构简单、部件少,通过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将火焰光源灯的光线反射至外壳的后侧板,在外壳1的后侧板上呈现出仿真火焰的效果,人们观赏到的火焰为外壳的后侧板直接反射的光线,与现有技术中设在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的前方设置投影板,光线从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反射到投影板一侧,人们在投影板的另一侧观赏仿真火焰的效果相比,上述方案的火焰成像效果更佳逼真、清晰,并且使外壳中部留出了大量空间,该方案还有助于将壁炉外壳做的更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火焰壁炉实施例,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仿真火焰组件、仿真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仿真炭组件包括仿真炭壳、设在所述仿真炭壳内的炭内灯21、设在所述仿真炭壳前侧的炭外灯22以及用于将炭外灯22的光线反射至所述仿真炭壳上的仿真炭反光叶组件23。所述外壳前端至后端的距离为50mm-1500mm,本实施例优选为277mm。本实用新型中的仿真炭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炭内灯21将仿真炭壳照亮,使仿真炭壳呈现出燃烧时内部焰心的效果,同时通过仿真炭反光叶组件23将炭外灯22的光线反射至仿真炭壳的外表面,使仿真炭壳表面呈现出炭火燃烧时的动态火苗,配合仿真火焰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火焰效果近距离观赏时依旧清晰逼真。图3中上部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下部的箭头表示光照方向。参见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仿真火焰组件包括镂空火焰板32、位于所述镂空火焰板32一侧的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与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配合的火焰光源灯31和设在所述镂空火焰板32另一侧的火焰成像板,所述火焰成像板为所述外壳1的后侧板14。上述仿真火焰组件结构简单、部件少,通过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将火焰光源灯31的光线反射至外壳1的后侧板14,在外壳1的后侧板14上呈现出仿真火焰的效果,人们观赏到的火焰为外壳1的后侧板14直接反射的光线,与现有技术中设在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的前方设置投影板,光线从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反射到投影板一侧,人们在投影板的另一侧观赏仿真火焰的效果相比,上述方案的火焰成像效果更佳逼真、清晰,并且使外壳中部留出了大量空间,该方案还有助于将壁炉外壳做的更薄。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仿真炭壳包括第一仿真炭壳24和第二仿真炭壳25,所述第一仿真炭壳24位于所述第二仿真炭壳25的上方,所述炭内灯21位于所述第一仿真炭壳24内,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位于所述第二仿真炭壳25的下方,所述第二仿真炭壳25的后壁为所述镂空火焰板32。第二仿真炭壳25由部分火焰光源灯31的光线和部分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反射的光线照射,其亮度大于第一仿真炭壳24的亮度,符合炭火燃烧时下端炭火燃烧更亮的效果,再次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逼真度,将第二仿真炭壳25的后壁设为镂空火焰板32,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装配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镂空火焰板32的所在平面与所述后侧板14的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5度。本实施例优选为17度,该种结构能够在不影响外壳1的后侧板14实现火焰成像效果的同时,将镂空火焰板32的面积缩小,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仿真炭反光叶组件23包括仿真炭反光叶片柱,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组件33包括仿真火焰反光叶片柱,所述仿真炭反光叶片柱和所述仿真火焰反光叶片柱的旋转方向相同。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炭内灯21、所述炭外灯22和所述火焰光源灯31均为LED灯。火焰效果更加清晰逼真,节能效果好。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机41和设在所述风机41出风口的发热体51。加热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将加热装置设在外壳1顶部取暖效果好。参见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前端设有前视窗11,所述前视窗11设有前视玻璃5,所述前视玻璃5上设有多条交叉的凹槽51。凹槽51的设置使前视玻璃5上呈现出多条类似窗梁的痕迹,在前视玻璃5上设置多条交叉的凹槽51,能够产生火焰仿佛映射在前视玻璃5上的效果,再次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火焰的逼真度。参见图2、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有左视窗12、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有右视窗13。观赏者可以通过左视窗12和右视窗13观看外壳1内的同一仿真炭壳,即通过左视窗12可以观看到仿真炭壳的左侧,通过右视窗13可以观看到仿真炭壳的右侧,当然通过前视窗11可以观看到仿真炭壳的前侧,与现有技术中三个窗口观看到的并非同一仿真炭壳相比,本实用新型火焰效果近距离观赏时依旧清晰逼真。所述左视窗12的宽度与所述外壳1左侧面的宽度之比为1:5-3:4,本实施例优选为1:2。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仿真炭壳位于所述外壳1中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仿真火焰组件采用外壳1的后侧板14作为火焰成像板,得以将外壳1中部空出用于设置仿真炭壳,与现有技术中的外壳1中设有火焰投影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火焰效果更加逼真。同时将仿真炭壳设在外壳1中部,便于装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