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28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属于空气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用于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广泛应用于家中或办公场所。现有的加湿器的加湿方式有几种,如超声波加湿器、电加热式加湿器、浸入式电极加湿器和冷雾加湿器。其中超声波加湿器是通过超声波震荡片将液态水雾化,再通过风扇将水雾吹至空气中,从而实现空气的加湿。现有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结构单一,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小,其主要是通过将盛有清水的密封式水箱放置于主机上方,水箱内的清水流至主机的容水槽,超声波震荡片将容水槽内的清水雾化后,主机内的风扇通过出风口吹风将水雾吹起,出风口与水箱的出雾管直接相通,水雾沿水箱的出雾管涌出至空气中,即实现加湿器的运作。然而现有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为适应家庭或办公室的环境,其本身体积小、功率低,导致喷雾量约为300ml/H以下,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低,导致加湿效率不高,同时加水不方便,需要把水箱取出才能加水。

若要达到600ml/H以上的加湿量,只有使用大功率的电机、配合大体积的结构或使用多个超声波震荡片的超声波加湿器才能实现,但这些大型的超声波加湿器无法放置在一般的家庭的桌面上,只能放置在地上使用,不便移动,同时不便往水箱中加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其包括底座、容水壳体、水箱及盖体,容水壳体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且其顶部具有第一敞口,水箱活动设置于所述容水壳体内侧且其顶部具有第二敞口,盖体活动盖设于水箱的第二敞口;其中底座内设有排风组件和超声波震荡片;容水壳体的底部具有通孔和第一排风管,通孔对应设置于超声波震荡片上方,第一排风管的底端的入风口连通排风组件,其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水箱具有出雾管、第二排风管、排水孔和浮球止水装置,出雾管竖直设置于水箱内侧底部,其底端连通所述通孔,其顶部具有排雾口,第二排风管竖直设置于水箱内侧底部,且套设于第一排风管的外侧,其底部侧壁设有连通出雾管底部侧壁的开口,排水孔设置于所述水箱底部,浮球止水装置设置于水箱外侧底部并连通排水孔;盖体底部设有排雾管,排雾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其中第一管口活动连通所述排雾口,第二管口露出于水箱,排雾管的横截面面积从第一管口至第二管口递减。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浮球止水装置包括第一镂空浮球罩、容气组件及止水组件,其中第一镂空浮球罩设置于水箱外侧底部并位于排水孔下方,容气组件设置于排水孔下方并位于第一镂空浮球罩内侧,止水组件活动穿设于容气组件的中部且其一端活动抵接于排水孔,其另一端露出于第一镂空浮球罩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止水组件包括止水柱、套设于止水柱顶端的浮球胶圈及活动抵接于止水柱底端的止水板,其中浮球胶圈的上端活动抵接于排水孔,止水板枢接于第一镂空浮球罩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容水壳体内侧底部设有对应止水板的压杆,压杆对应止水板的一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过滤件,设置于水箱内侧底部并位于排水孔上方。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排雾管的一侧设有平衡块,平衡块为空心,且其底部设有排水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水箱外侧底部设有浮球感应组件,其包括第二镂空浮球罩和设置于第二镂空浮球罩内侧的磁性浮球。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排风组件包括电机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的扇叶组,底座设有位于扇叶组外侧下方的第一导风壳,容水壳体底部设有罩设于扇叶组外侧上方的第二导风壳,扇叶组、第一导风壳和第二导风壳组成风鼓,风鼓的出风口连通第一排风管的底端的入风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水箱内设有手柄和至少一个阻块,手柄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水箱的内壁,至少一个阻块设置于手柄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体积小便于摆放,适用于办公场所或居室内,同时通过容水壳体、水箱和盖体的结构,在有限的体积内延长气流的通道,并通过缩小通道增强气流在加湿器内的压力,从而加快水雾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雾速度,进而提高加湿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使得喷雾量高达800ml/H以上,同时水箱的敞口结构方便使用者直接加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容水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容水壳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风鼓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水箱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水箱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浮球止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浮球止水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侧视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请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的示意图和爆炸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加湿器包括底座1、容水壳体2、水箱3及盖体4,容水壳体2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且其顶部具有第一敞口26,水箱3从第一敞口26放置于容水壳体2内,水箱3的顶部具有第二敞口30,盖体4活动盖设于水箱3的第二敞口30。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其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示意图、容水壳体的示意图及容水壳体的另一示意图,如图所示,底座1内设有相互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1、排风组件12和超声波震荡片13,控制器11通过发送电信号来控制排风组件12和超声波振荡片13的运转,排风组件12包括电机121和连接于电机121的心轴的扇叶组122,超声波震荡片13的直径为30mm,频率2MHz,其成雾量为950ml/h至1250ml/h。其中底座1内侧还设有位于扇叶组122下方的第一导风壳14和位于扇叶组122一侧的抽风口15,其中第一导风壳14的底面为曲面,抽风口15位于第一导风壳14的一侧。

容水壳体2的底部具有通孔21、第一排风管22及第二导风壳23,第一排风管22设置于通孔21的一侧,第一排风管22的底端具有入风口221,其顶部的侧壁设有出风口222,第一排风管22的顶部呈弧形;第二导风壳23设置于第一排风管22的一侧,并与其连通,第二导风壳23的顶面为曲面。

请一并参阅图6,其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风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容水壳体2设置于底座1时,通孔21对应超声波震荡片13,第二导风壳23罩设于扇叶组122的上方,由于第一导风壳14罩设于扇叶组122的下方,扇叶组122、第一导风壳14和第二导风壳23组成风鼓5,第一导风壳14的底面的弧度与第二导风壳23的顶面的弧度在一条渐变线上,以扇叶组122的中心为圆心,渐变线的半径逐渐变大,当扇叶组旋转时,气流在渐变线所在的路径上流动并随之变大,即此风鼓5结构可以加快气流的流速。风鼓5的出风口51对应第一排风管22的入风口221。其中第一排风管22的顶部为曲面,其弧度在上述渐变线的延长线上,当气流进入第一排风管22并逐渐上升至第一排风管22的顶部后,气流沿顶部的弧度从其顶部的侧壁的出风口222甩出,从而避免减缓气流的流速。

请参阅图7和图8,其分别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水箱的示意图和水箱的另一示意图,如图所示,水箱3呈水桶状,其容量为四升。水箱3内侧具有出雾管31、第二排风管32及排水孔33,水箱3外侧底部设有浮球止水装置34。出雾管31竖直设置于水箱3内侧底部,其顶部具有排雾口311;第二排风管32竖直设置于水箱3内侧底部,并与出雾管31的侧壁相切,其底部侧壁设有连通1出雾管31底部侧壁的开口321;排水孔33穿透水箱3底部,浮球止水装置34设置于水箱3外侧底部并对应排水孔33。

当水箱3放置于容水壳体2内时,出雾管31的底端连通容水壳体2的通孔21,第二排风管32套设于第一排风管22的外侧,使得第一排风管22位于第二排风管32内壁和出雾管31的外壁之间,第一排风管22的外壁与出雾管31的外壁及第二排风管32的内壁围城一条通风道,当气流从第一排风管22顶部侧壁的出风口222甩出后,气流受到第二排风管32的阻碍而改变流向,沿第二排风管32的内壁下行,再从第二排风管32底部侧壁的开口321流出,进而进入出雾管31的底部,到达通孔21的上方,即水雾产生的位置,继而将水雾从出雾管31挤出。气流从第一排风管22进入第二排风管32,再进入出雾管31,流动期间受到各管壁间的挤压,增大了气流于水箱内的压力,从而迫使水雾的流动速度加快。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其是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浮球止水装置的爆炸图和剖面图,如图所示,浮球止水装置34包括第一镂空浮球罩341、容气组件342及止水组件343,其中第一镂空浮球罩341的底部的一侧具有凹槽3411,容气组件342设置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内侧,止水组件343位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内侧并活动穿设于容气组件342的中部其另一端露出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底部。进一步地,容气组件342包括环形的上盖3421和下盖3422,即其中部为中空状,上盖3421和下盖3422盖合形成充满空气的密封空心腔室,容气组件342由ABS制成,空心腔室的结构使其密度小于水,容气组件342即可浮于水面上。止水组件343包括止水柱3431、套设于止水柱3431顶部外侧壁的浮球胶圈3432及抵接于止水柱3431底端的止水板3433,止水柱3431可在容气组件342的中部活动,止水板3433的中部枢接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的底部,枢接处构成一支点,止水板3433可以支点为圆心而活动,止水板3433的一端设置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的底部的凹槽3411处,其另一端抵接止水柱3431的底端,当止水板3433以支点为圆心活动时,其一端沿支点上翘时受限于凹槽3411顶壁的阻挡,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当浮球止水装置34设置于水箱3外侧底部后,第一镂空浮球罩341罩设于排水孔33,浮球胶圈3432的顶端抵接排水孔33,浮球胶圈3432贴合于排水孔33起到进一步密封排水孔33的作用,防止水箱3内的水流出。当水箱3放置于容水壳体2后,容水壳体2的底部设有压杆25,压杆25对应抵接于止水板3433的一端,使得止水板3433的一端上翘至与凹槽3411的顶壁抵接,止水板3433的另一端沿支点下落,从而与止水柱3431分离,止水柱3431失去支撑而下落,浮球胶圈3432失去支撑亦脱离排水孔33,水箱3内的水即可流出至容水壳体2中。浮球止水装置34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对水箱的止水和排水,浮球止水装置34的各组件采用ABS注塑成型,ABS无毒且不透水,具有优良机械性能,浮球止水装置34可承受20公斤的水的重力,即浮球止水装置34可应用于水量上限为20公斤的水箱3。

优选地,水箱3内还设有手柄35和至少一个阻块36,手柄35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水箱3的内侧壁,即手柄35为可活动的,便于使用者通过手柄35提起或放下水箱3;至少一个阻块36设置于手柄35的一侧,本申请包括两个阻块36,分别位于手柄35的两侧,当手柄35沿水箱3的内侧壁自由落下时,手柄35下落至阻块36的上方,手柄35受阻从而不能进一步下落,阻块36即可实现防止手柄35放下时滑落至水箱3底部的作用。

优选地,水箱3内侧设有过滤件37,过滤件37罩设于水箱3的排水孔33的上方,当水箱3内的水从排水孔33流出之前,先经过过滤件37的过滤,除去杂质和灰尘,确保干净的水流入容水壳体2内,进而确保干净的水雾喷至空气中。

优选地,水箱3底部设有多个支撑杆38,容水壳体2底部设有多个固定孔24,多个支撑杆38对应插设于多个固定孔24内,从而固定水箱3在容水壳体2内的位置,防止水箱3移位。

进一步地,水箱3外侧底部设有浮球感应组件39,其包括第二镂空浮球罩391和活动设置于第二镂空浮球罩391内侧的磁性浮球392,磁性浮球392可在第二镂空浮球罩391内上下活动。磁性浮球392的本体为发泡聚乙烯,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遇水可以浮于水面,磁性浮球392内设磁铁,从而可以磁性感应底座1内的控制器11。当容水壳体2内有水时,浮球感应组件39浸入水中,磁性浮球392在第二镂空浮球罩391内浮动至水面,磁性浮球392受到浮力而与控制器11分离,此时控制器11即发出信号控制本申请的加湿器进入工作状态;当容水壳体2内水量不足时,磁性浮球392随水位下降至与控制器11磁性接触,控制器11即发出信号控制加湿器停止工作,确保安全并节约用电。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其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侧视图和仰视图,如图所示,盖体4底部设有排雾管41,排雾管4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管口411和第二管口412,其中第一管口411连接出雾管31顶端的排雾口311,第二管口412露出于水箱3。第一管口411为圆形,第二管口412为扁平长方形,第二管口412的长度大于第一管口411的直径,第二管口412的宽度小于第一管口411的直径,即排雾管41的横截面的形状由圆形渐变至椭圆形直至扁平的长方形,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在实际应用中,即可实现对水雾的压力逐渐增大,促使水雾快速排出。优选地,为保持盖体4的平衡,排雾管41的一侧设有平衡块42,使得盖体4可以水平放置于水箱3上,平衡块42为空心,从而节省材料,平衡块42的底部设有排水口421,防止水气滞留于平衡块42内。

在实际应用中,水箱3的装水方式有多种,可以由使用者提起水箱3至水源处装水,或者直接由其他容器装水后从第二敞口30倒至水箱3中,由于水箱3的敞口式设计,即使本申请的加湿器在工作中亦可加水,无需停止工作并挪动水箱3,方便快捷。待水箱3装入适量水后,水箱3置于容水壳体2内,容水壳体2的内侧底部的压杆25的顶端抵接于止水板3433的一端,使得止水板3433的一端上翘,则止水板3433的另一端随支点相应下移,止水板3433的另一端与止水柱3431的下端脱离,此时止水柱3431和浮球胶圈3432受到水箱3内水的重力而从排水孔33中挤出,止水柱3431脱离排水孔33,水箱3内的水通过排水孔33流至容水壳体2内。与此同时,随着容水壳体2内的水的增多,水位上升,容气组件342在第一镂空浮球罩341所罩覆的范围内浮动,止水组件343则在容气组件342的中部上下活动,从而限制了止水组件343的活动范围,避免止水组件343被水流冲散后无法复位。

当水流入容水壳体2内后,水箱3底部的浮球感应组件39内的磁性浮球392随水位上升而浮起,磁性浮球392远离控制器11,控制器11即发出信号而启动本申请的加湿器工作。超声波震荡片13通过容水壳体2底部的通孔21与水接触,发出超声波将液态水震荡成水雾。与此同时,排风组件12的电机121转动,电机121的转速为2000转/分钟至2400转/分钟,电机121的心轴带动扇叶组122旋转,从底壳1底部的抽风口15抽取空气,扇叶组122带动空气定向旋转从而产生气流,风鼓5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速。气流从风鼓5的出风口51进入第一排风管22,气流顺着第一排风管22上移后从其顶部的侧壁的出风口222流出,顶部的弧形设计避免减缓气流的流速,气流随着弧度从侧壁甩出,继而进入第二排风管32内,再在第一排风管22内下行至容水壳体2底部,从而将容水壳体2底部的水雾吹动。容水壳体2底部随着气流的涌入,其底部压力骤增,水雾顺势沿着出雾管31向上挤出,出雾管31上端的排雾口311与盖体4的排雾管41的第一管口411相通。水雾从第一管口411流至排雾管41内,排雾管41的口径逐渐缩小并渐变至扁平状,水雾在排雾管41内所受到的压力骤增,然后从第二管口412喷出。加湿器内的结构使得气流和水雾所受到的压力持续上升,从而促进水雾在单位时间内可更为快速的涌出,无需配备大功率的电机和大体积的结构,只需单个超声波震荡片13即可实现800ml/H至900ml/H的喷雾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小型超声波加湿器体积小便于摆放,适用于办公场所或居室内,同时通过容水壳体、水箱和盖体的结构,在有限的体积内延长气流的通道,并通过缩小通道增强气流在加湿器内的压力,从而加快水雾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雾速度,进而提高加湿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使得喷雾量高达800ml/H以上,同时水箱的敞口结构方便使用者直接加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