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32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通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通风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室外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传统的开窗通风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简单的开窗通风有时甚至会加剧室内污染程度。因此送入室内的空气就必须经过净化过滤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鲜空气的要求。此外,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采用带有热回收装置的设备将大大减少建筑的能耗,此外,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享受着智能化所带来的方便和高效,因此,本实用新型欲将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在设备中,针对不同的季节以及气候状况来选择最合理的通风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能耗,为室内提供新风。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新风器通风方式单一,没有考虑到季节性变化以及通风方式的多种变化,这样不仅会以为长期不间断地运行会造成使用设备的寿命降低,同时由于通风方式的单一,使得节能效率也不是很高,仅仅在某一时期节能效果显著,且目前的通风装置很少将自动控制与智能化联系到一起。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欲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控制的通风系统,使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具有不同的通风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更有效的节约能源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无需人员手动操作,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人员操作的简单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通风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通风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上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排风出口、单片机、室内空气检测装置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第一箱体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和四个隔板,全热交换芯体位于第一箱体的中央,由全热交换芯体和四个隔板将第一箱体内分隔为室外新风进入区、新风排入室内区、室内空气排出区和空气排入室外区,新风入口与室外新风进入区连通,新风出口与新风排入室内区连通,排风入口与室内空气排出区连通,排风出口与空气排入室外区连通;排风出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新风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室外新风进入区内设有第一送风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空气过滤装置和关闭后能阻挡新风通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进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一挡板,第一送风机靠近新风入口处设置,第一空气过滤装置靠近全热交换芯体设置,第一挡板与第一电机轴连接,第一空气过滤装置与第二电机轴连接;

所述新风排入室内区内设有第二送风机,第二送风机靠近新风出口设置;

所述室外新风进入区、全热交换芯体和新风排入室内区形成新风通道;

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区内设有第一排风机,空气排入室外区内设有第二排风机;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区、全热交换芯体和空气排入室外区形成排风通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室内空气检测装置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送风机、第二送风机、第一排风机和第二排风机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排入室内区内还设有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二空气过滤装置和关闭后能阻挡空气通过第二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二挡板,第二空气过滤装置靠近全热交换芯体设置,第二挡板与第三电机轴连接,第二空气过滤装置与第四电机轴连接,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上设有连通室外新风进入区的第一通道和连通新风排入室内区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设有第三空气过滤装置、关闭后能阻挡新风通过第三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三挡板,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第三空气过滤装置与第六电机轴连接,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分别与单片机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空气检测装置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均为TVOC空气质量监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过滤装置、第二空气过滤装置和第三空气过滤装置均为HEPA高效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室内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的温度,通过室内空气检测装置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通过室外空气检测装置检测室外的空气质量,单片机根据室内外的温差和室内外的空气质量状况,确定是否启动挡板和空气过滤装置来进行空气过滤处理和空气热量交换,这一系列动作均由系统自行运行,无需人员操作,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实行不同的通风方式,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时更好更有效的节约能源,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通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通风箱第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通风箱中全热交换芯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箱体;2、新风入口;3、新风出口;4、排风出口;5、排风入口;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一电机;9、第一挡板;10、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1、全热交换芯体;12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3、第二挡板;14、第三电机;15、第一送风机;16、第二送风机;17、第一排风机;18、第二排风机;19、单片机;20、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1、第二箱体;22、第五电机;23、第三挡板;24、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5、第一通道;26、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通风箱,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上设有新风入口2、新风出口3、排风出口4、排风入口5、单片机19、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第一箱体1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11和四个隔板,全热交换芯体11位于第一箱体1的中央,由全热交换芯体11和四个隔板将第一箱体1内分隔为室外新风进入区、新风排入室内区、室内空气排出区和空气排入室外区,新风入口2与室外新风进入区连通,新风出口3与新风排入室内区连通,排风入口5与室内空气排出区连通,排风出口4与空气排入室外区连通;排风出口4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新风出口3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

所述室外新风进入区内设有第一送风机15、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和关闭后能阻挡新风通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进入全热交换芯体11的第一挡板9,第一送风机15靠近新风入口2处设置,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靠近全热交换芯体11设置,第一挡板9与第一电机8轴连接,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与第二电机轴连接;

所述新风排入室内区内设有第二送风机16,第二送风机16靠近新风出口3设置;

所述室外新风进入区、全热交换芯体11和新风排入室内区形成新风通道;

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区内设有第一排风机17,空气排入室外区内设有第二排风机18;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区、全热交换芯体11和空气排入室外区形成排风通道;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分别与单片机19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第一送风机15、第二送风机16、第一排风机17和第二排风机18分别与单片机19的输出端连接。

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设置在箱体1上室内一侧,室外空气监测装置设置在箱体1上室外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排入室内区内还设有第三电机14、第四电机、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和关闭后能阻挡空气通过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的第二挡板13,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靠近全热交换芯体11设置,第二挡板13与第三电机14轴连接,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与第四电机轴连接,第三电机14和第四电机分别与单片机19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3所示,本智能通风箱使用全热交换芯体11为ERD系列热交换芯体,换热片表面做了强化传热的螺旋波纹冲压成形处理,大大增加传热面积,促进热交换芯体的热传递,两股空气呈交叉且相对逆向进入通道,可实现更高换热效率,热交换芯体交换效率可实现60%~80%。

第一箱体1安装在窗户上,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位于第一箱体1的室内一侧,室外空气监测装置可以安装在第一箱体1内的新风入口处。

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均采用MIK-ST500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为-40~85℃,精度≤0.1℃。

单片机19为AT89C51单片机,可编程,功能强大,性能稳定。

单片机19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的温差来判断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当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大于5℃时,当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同时室外空气监测装置检测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时,需要进行热交换,同时需要进行空气过滤处理时,单片机19控制第一电机8启动第一挡板9开启,同时单片机19控制第三电机14启动第二挡板13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一送风机15、第二送风机16、第一排风机17和第二排风机18启动,室内污浊空气从排风入口5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从排风出口4排出,同时新风从新风入口2进入,经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全热交换芯体11和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从新风出口3排入室内,新风在过滤过程中与室内污浊空气在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时进行热交换,污浊空气散热,新风吸热。

当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大于5℃时,当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时,同时室外空气监测装置检测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时,需要进行热交换,但不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时,单片机19控制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挡板9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三电机14带动第二挡板13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四电机带动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一送风机15和第二送风机16、第一排风机17和第二排风机18启动,新风从新风入口2进入,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从新风出口3排入室内,室内空气从排风入口5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从排风出口4排出,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在全热交换芯体11中进行换热。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箱体21,第二箱体21上设有连通室外新风进入区的第一通道25和连通新风排入室内区的第二通道26,第一通道25和第二通道26之间设有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关闭后能阻挡新风通过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的第三挡板23,第五电机22和第六电机,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与第六电机轴连接,第五电机22和第六电机分别与单片机19输出端连接。

当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小于5℃时,当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同时室外空气监测装置检测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时,不需要进行热交换,也不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时,单片机19控制第五电机22带动第三挡板23开启,单片机19控制第六电机带动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开启,同时单片机19控制第一送风机15、第二送风机16、第一排风机17和第二排风机18启动,新风从新风入口2进入,经过第一通道25进入第二箱体21,从第二通道26回到第一箱体1内,从新风出口3排入室内,室内空气从排风入口5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从排风出口4排出。

当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小于5℃时,当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同时室外空气监测装置检测室外空气质量也较差时,不需要进行热交换,但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时,单片机19控制第五电机22带动第三挡板23开启,同时单片机19控制第一送风机15、第二送风机16、第一排风机17和第二排风机18启动,新风从新风入口2进入,经过第一通道25进入第二箱体21内,经过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过滤再经过第二通道26进入第一箱体1后从新风出口3排入室内,室内空气从排风入口5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1从排风出口4排出。

在不需要进行热交换时,新风在第二箱体内进行过滤即可,可以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行换热的室内外温差可以提前设定在单片机的程序中。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空气检测装置20和室外空气监测装置均为TVOC空气质量监测仪。

德国上市公司AMS的TVOC检测模块可检测室内和室外空气的甲醛浓度含量、PM10、PM2.5含量,TVOC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室内空气的优劣,当综合指数在0~0.99时,定义空气质量良好,此时通风是为了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过滤装置关闭;当综合指数在1.00~1.99时,定义空气质量较差,当综合指数大于2.00时,定义空气污染严重。

进一步地,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0、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和第三空气过滤装置24均为HEPA高效过滤网。

HEPA高效过滤网的特点:风阻小,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