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23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回收系统,特别是一种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在夏季利用排风的冷量传递到热管蒸发器给新风降温,在冬季利用排风的热量传递到热管蒸发器给新风预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竭的,人类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与浪费和能源的不断减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不断的探索尝试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开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节流,也不断地探索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够大幅度节约社会资源,据统计根据各国的科技发展程度能源利用水平不同,有43%-70%的能源主要以废热的形式丢失,这说明即使利用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有30%的能源被浪费掉了,在利用率低的国家,则接近60%的能源以废热的形式浪费掉了,因而,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空调方面,空调由于使用数量大,不仅每个家庭都会用到,而且像酒店、超市等公共场所及工厂车间等都有极高的使用率与使用量,同时空调工作功率高,几方面的原因使空调消耗着极多的能源,但同时空调能源的利用率却并不高,因此如何调高空调能源利用率对节约能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通过内、外循环热管子系统夏天时,连续不断地将冷量从冷凝器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蒸发器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冷量,使进入新风风道24的新风实现预冷,冬天时,连续不断地将热量从冷凝器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蒸发器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热量,使进入新风风道24的新风实现预热,以此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主体结构包括内循环热管子系统和外循环热管子系统,能够有效回收废热中的能量,在夏天,对进入新风风道的新风进行预冷,在冬天对进入新风风道的新风进行预热,提供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排风风道、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新风风道出口、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排风风道出口、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第一排风风机、温度传感器、温度信号传输线、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排风风道入口、第二排风风机、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新风风道入口、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温度控制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新风风道和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新风风道的左侧开有新风风道入口,新风风道内靠近新风风道入口处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的右侧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的右侧置有第二排风风机,第二排风风机位于新风风道内靠近新风风道出口处;新风风道右侧置有排风风道,其左侧开有排风风道入口,排风风道靠近排风风道入口处固定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其右侧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的右侧固定置有第一排风风机,第一排风风机位于排风风道内靠近排风风道出口处。

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左侧壁与下端的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的上端右侧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上端左侧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的一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的右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的左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的右侧壁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的下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左侧壁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上侧壁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右侧壁与温度控制器的一端管路连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排风风道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排风风道中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至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改变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转速来调节其中的循环溶液量。

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左侧壁与下端的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的上端右侧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上端左侧通过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的一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的右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的左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的右侧壁固定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的下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左侧壁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的上侧壁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管路连接,构成了整个内循环系统的连接管路;内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夏天,连续不断地将冷量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冷量,使排风风道的新风实现预冷,在冬天,连续不断地将热量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热量,使排风风道的新风实现预热,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换热效率稳定,换热效率能够60~70%,能源利用率高,结构设计巧妙,不容易脏堵,同时进、排气流分隔严密,不会造成交叉污染;制造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其主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应用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恒温恒湿空调中的热管式热回收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排风风道1、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2、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3、新风风道出口4、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5、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6、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8、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9、排风风道出口10、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1、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13、第一排风风机14、温度传感器15、温度信号传输线16、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17、排风风道入口18、第二排风风机19、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0、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1、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2、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3、新风风道入口24、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5、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6、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7、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8、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29、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30、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1、温度控制器32、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3、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34、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35、新风风道36和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37;新风风道36的左侧开有新风风道入口24,新风风道36内靠近新风风道入口24处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9,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9的右侧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的右侧置有第二排风风机19,第二排风风机19位于新风风道36内靠近新风风道出口4处;新风风道36右侧置有排风风道1,其左侧开有排风风道入口18,排风风道1靠近排风风道入口18处固定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其右侧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1,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1的右侧固定置有第一排风风机14,第一排风风机14位于排风风道1内靠近排风风道出口10处。

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9左侧壁与下端的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3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3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6的上端右侧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6上端左侧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2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2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1的一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1的另一端通过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17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29的右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29的左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8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8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6的下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9的右侧壁固定置有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8,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8的下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2的一端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2的另一端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3的左侧壁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3的上侧壁与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29管路连接,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3的右侧壁与温度控制器32的一端管路连接,温度控制器32的另一端与排风风道1内的温度传感器15连接,温度传感器15用以测量排风风道1中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至温度控制器32,温度控制器32发出控制信号改变外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3的转速来调节其中的循环溶液量。

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左侧壁与下端的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1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两相流输送管束21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5的上端右侧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5上端左侧通过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输送管5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3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态工质母管3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的一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的另一端通过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37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30的右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30的左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7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压力调节阀27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气液分离器25的下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的右侧壁固定置有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13,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13的下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0的一端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分液器20的另一端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1的左侧壁管路连接,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循环溶液泵31的上侧壁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储液罐30管路连接,构成了整个内循环系统的连接管路;内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夏天,连续不断地将冷量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冷量,使排风风道24的新风实现预冷,在冬天,连续不断地将热量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蒸发器7接触的空气中传递到与内循环热管子系统的冷凝器12接触的空气中,高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热量,使排风风道24的新风实现预热,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