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15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厂的高温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变为高温乏汽,而高温乏汽中具有大量热能,未经余热回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乏汽在排出到大气中之前一般都会经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能源回收利用,回收后的乏汽可以利用凝汽器用来为热用户进行供热,即低真空供热。现有的低真空供热装置的结构不够优化,加热性能及实用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以优化结构,提高加热性能及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包括汽轮机组、凝汽器、加热器、热用户、冷却塔以及回水箱;

所述汽轮机组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以及乏汽出口,所述凝汽器设有乏汽入口、凝结水出口、循环水入口以及循环水出口,所述汽轮机组的乏汽出口与所述凝汽器的乏汽入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所述回水箱连接,所述回水箱与所述汽轮机组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循环水出口连接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汽轮机组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加热器通过供水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入水口及所述热用户的入水口,所述冷却塔的入水口及所述热用户的入水口均设有阀门,所述凝汽器的循环水入口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及所述热用户的出水口,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箱连接;

所述凝汽器包括壳体、冷凝管道、隔热层以及导热架,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所述隔热层,所述冷凝管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热架环绕所述冷凝管道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所述乏汽入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凝结水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循环水入口及所述循环水出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且通过所述冷凝管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冷却塔与回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采用吸收式热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设有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水箱处设有水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凝汽器设有循环水泵。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包括汽轮机组、凝汽器、加热器、热用户、冷却塔以及回水箱;汽轮机组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以及乏汽出口,凝汽器设有乏汽入口、凝结水出口、循环水入口以及循环水出口,汽轮机组的乏汽出口与凝汽器的乏汽入口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回水箱连接,回水箱与汽轮机组连接,凝汽器的循环水出口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汽轮机组的蒸汽出口相连,加热器通过供水管道分别连接冷却塔的入水口及热用户的入水口,所述冷却塔的入水口及所述热用户的入水口均设有阀门,凝汽器的循环水入口分别连接冷却塔的出水口及热用户的出水口,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回水箱连接;凝汽器包括壳体、冷凝管道、隔热层以及导热架,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冷凝管道设于壳体的内部,导热架环绕冷凝管道设置于隔热层的内侧,乏汽入口设于壳体的顶部,凝结水出口设于壳体的底部,循环水入口及循环水出口分别设于壳体的两侧,且通过冷凝管道相连通;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汽轮机组做功后的乏汽可以作为热量的来源,利用凝汽器可以充分利用乏汽的热量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后输出,利用加热器可以将汽轮机组的低压蒸汽的热量传递到循环供水中,提高供水温度,利用冷却塔的入水口及热用户的入水口设置的阀门可以在供热期对热用户进行供热,在非供热期将热用户的入水口处的阀门关闭,将冷却塔的入水口处的阀门打开从而对水进行降温处理,利用冷却塔可以在非供热时期降低水温,利用回水箱可以将凝汽器中蒸汽液化后的凝结水收集起来用作后续使用,利用凝汽器的壳体可以起到支承及连接的作用,利用冷凝管道可以将循环水通入进行加热升温,利用隔热层可以减少凝汽器内的温度流失,使加热过程更加稳定,利用导热架可以使冷凝管道内的循环水更好的加热,充分利用乏汽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冷却塔与回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冷却塔与回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可以根据凝结水的水量对回水箱内的水量进行调整,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加热器采用吸收式热泵;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可以在回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循环水的温度,提高低真空供热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加热器设有开关;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供热期及非供热期的需要对加热器的工作进行开启或关闭,充分利用资源,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回水箱处设有水泵;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回水箱处设置的水泵可以更好的将水抽到回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凝汽器设有循环水泵;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循环水泵可以保证循环水的正常流动与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凝汽器提高了加热性能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凝汽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汽轮机组,2、凝汽器,21、壳体,22、冷凝管道,23、隔热层,24、导热架,3、回水箱,4、加热器,5、冷却塔,6、热用户,7、水泵,8、循环水泵,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包括汽轮机组1、凝汽器2、加热器4、热用户6、冷却塔5以及回水箱3;汽轮机组1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以及乏汽出口,利用汽轮机组1做功后的乏汽可以作为热量的来源,凝汽器2设有乏汽入口、凝结水出口、循环水入口以及循环水出口,利用凝汽器2可以充分利用乏汽的热量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后输出,汽轮机组1的乏汽出口与凝汽器2的乏汽入口连接,凝汽器2的凝结水出口与回水箱3连接,回水箱3与汽轮机组1连接,凝汽器2设有循环水泵8,利用循环水泵8可以保证循环水的正常流动与工作,凝汽器2的循环水出口连接有加热器4,加热器4与汽轮机组1的蒸汽出口相连,利用加热器4可以将汽轮机组1的低压蒸汽的热量传递到循环供水中,提高供水温度,加热器4采用吸收式热泵,利用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可以在回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循环水的温度,提高低真空供热的能力,加热器4设有开关,可以根据供热期及非供热期的需要对加热器4的工作进行开启或关闭,充分利用资源,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加热器4通过供水管道分别连接冷却塔5的入水口及热用户6的入水口,所述冷却塔5的入水口及所述热用户6的入水口均设有阀门9,利用冷却塔5的入水口及热用户6的入水口设置的阀门9可以在供热期对热用户6进行供热,在非供热期将热用户6的入水口处的阀门9关闭,将冷却塔5的入水口处的阀门9打开从而对水进行降温处理,凝汽器2的循环水入口分别连接冷却塔5的出水口及热用户6的出水口,利用冷却塔5可以降低水温,冷却塔5的出水口与回水箱3连接,利用回水箱3可以将凝汽器2中蒸汽液化后的凝结水收集起来用作后续使用,回水箱3处设有水泵7,利用回水箱3处设置的水泵7可以更好的将水抽到回水箱3中;

本实施例中凝汽器2包括壳体21、冷凝管道22、隔热层23以及导热架24,利用凝汽器2的壳体21可以起到支承及连接的作用,壳体21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23,利用隔热层23可以减少凝汽器2内的温度流失,冷凝管道22设于壳体21的内部,利用冷凝管道22可以将循环水通入进行加热升温,使加热过程更加稳定,导热架24环绕冷凝管道22设置于隔热层23的内侧,利用导热架24可以使冷凝管道22内的循环水更好的加热,充分利用乏汽的热量,乏汽入口设于壳体21的顶部,凝结水出口设于壳体21的底部,循环水入口及循环水出口分别设于壳体21的两侧,且通过冷凝管道2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冷却塔5与回水箱3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9,利用冷却塔5与回水箱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的阀门9,可以根据凝结水的水量对回水箱3内的水量进行调整,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