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7625发布日期:2018-11-24 11: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具体是,对称面上设置加热器和冷却扇,对称面的中间设置半圆形风向喷嘴,并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可以作为电风扇、热风机、吹风机、干衣机、调风门或空气净化器等使用的一体式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电风扇和热风机的结构是,随着风扇的旋转产生的风的方向成为机器吐出的风的方向,将装配风扇的头作为转换手段向左/右侧旋转或者机器的风吐出口上装配风向调节板,将此向左/右侧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而改变风的方向。

图1中图示的其它结构的电风扇的结构是,旋转风扇安装在机器的下端部420内部,使风扇旋转,通过下端部具备的吸气孔200,从外部吸入空气后,通过圆形或椭圆形通风管140内侧后面部具备的空气吐出槽260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外部,转换风向是需利用使与主体一体化的风向吐出管向左/右旋转的结构。

所述结构是,普通电风扇或热风机被放置于地面时无法向上转换风向,仅通过一侧面的一个风扇产生的风压的风量小于通过本发明的两侧面具备的双风扇产生的风压的风量。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一个主体在一直线上的分成五份,左/右侧终端设有外部空气流入并用以固定机器的吸气帽固定把手和吸气帽,空气过滤器、吸气扇(或冷却扇)、加热器和风向喷嘴驱动电机以及控制部被设置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中央构成具备电源部和半圆形的双重设置风向喷嘴的通风管形态,吸气帽和空气过滤器之间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中央的通风管内侧也设有其它温度传感器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

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用作电风扇、热风机、吹风机、干衣机、调风门或空气净化器等时,通过模式(mode)按钮使风扇的风量、加热器的温度、湿度、风向喷嘴动作范围角度、定时器设定值、地面位置等按预先设定的值运行,或者将用户设定的值随意变更重新设置运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通风管被内部隔板分为电源部和通风管,通风管上有半圆形风向喷嘴被对称设置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半圆形风向喷嘴连接于多边形支架内部的位置控制电机,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的旋转/停止(rotate/stop)按钮的操作,转换风和方向或者使其停止在特定位置,根据交叉/同步(cross/sync)按钮的操作,风向喷嘴交叉进行风向转换动作,或者风向喷嘴在相同的位置进行风向转换动作。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使发热体和空气过滤器之间夹着的灰尘初始化的过程或者使用中,对于因加热器的电极和电极之间夹着的灰尘而耗电超过一定水平以上的状态进行监测而进行自动清洁,并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周期。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产品被并列固定时,风向喷嘴旋转时控制半圆形风向喷嘴和风压阻断板,使风向的方向以最大限度弯曲的角度排出。

半圆形风向喷嘴最大限度向内侧移动的位置上设有与各个风向喷嘴相应的风压阻断板,控制部在根据用户的设定运行初始化中执行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或者运行中主体仅切断垂直方向的风压而产品被并列固定时,可以防止一侧的水平方向风向被另一侧的垂直方向风向变更风向,同时使用在侧面吹的风的强度变得更强。

各个风向阻断板连接于风向喷嘴驱动电机的相反位置上设置的位置控制电机,根据用户的设定风向喷嘴被完全引入的状态下,决定将风向喷嘴的引入口完全堵塞还是完全打开或者置于任一位置使百分之几的风向风向喷嘴移动。

使相邻位置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之间可以通过无线共享风向喷嘴和风向喷嘴阻断板的位置信息,使各产品的半圆形风向喷嘴不单独运行,而是整体控制在统一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是提供将本发明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适合放在地面使用的多边形支架,可以根据多边形支架放置的位置控制风向半圆形风向喷嘴吐出。

内部设有空气过滤器、吸气扇、加热器和风向喷嘴驱动电机以及控制部的多边形支架的内接直径比设于中央通风管后面的电源引入口(inlet)插入状电源插头时的高度更大地设计,因此将产品按多边形支架上具备的各种角度的倾斜面放置在地面,倾斜面依然被维持,通过控制部内部具备的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使相近地面的风向喷嘴在不超过设定的最大温度范围的范围内运行,或者将风向喷嘴引入内侧,用风向阻断板阻断风向喷嘴的入口而从源头上阻挡吐出风。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中不仅确保安全,此外本发明在形态上也具有安全结构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

就是说,驱动部即风扇一次性地通过吸气扇避免接近扇翼,但就算儿童将像筷子似的细长的物体放入空气吸入口,也可以通过吸气孔内侧设置的透气性海绵和风扇入口具备的空气过滤器防止物体触及风扇的旋转翼。而且并非通过模式设置设定风扇的风量,但儿童堵住吸气帽上的吸气孔而检测到风压急剧变化时,通过控制部上的蜂鸣器(buzzer)发出警告音,并减少风扇的旋转速度,如果加热器也在运行中,则对加热器也同时并行阻断动作。

另外,使用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发热元件的普通取暖器产品是,由波纹管形态的散热片发挥电极作用,因此像筷子一样的物体通过保护网的钻孔接触到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但本发明是,两个半圆形的风向喷嘴以0.5mm的间隔被设置,从外部几乎看不到缝隙,而且使用半圆形风向喷嘴来阻断异物的进入,就算运行中将异物从半圆形风向喷嘴的风吐出口放入,但其后面没有可以直接接触到的ptc发热元件,从而提供结构更加安全的设计形状。

本发明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四边形通风管为双重结构,通过加热器的温热风通过通风管的内侧管吐出到风向喷嘴,通过加热器外侧的冷风通过外侧面的其它被隔板分离的外侧管排到其它排气孔,因此使用加热器时,用户触摸通风管的主体也不会被烫伤。尽管如此,风向喷嘴相邻部分的通风管是从结构上温度比其它部分会相对变高,因此为了对此从视觉上进行显示给用户发出警报,从通风管的左/右侧开始分别到1/3的位置上沿着通风管的周围粘贴温度带或者刷温度感应涂料,通过该温度带或涂料的颜色变化指示颜色接近红色的部位温度最高。在控制部的lcd上根据空气的流动交替显示三处的温度,并按吸气帽内部温度(吸气温度)→通风管内部温度(排气温度)→风向喷嘴引入口部分的通风管温度顺序反复显示温度。

lcd的温度是需要等待至要查看的提示显示为止,需要靠近才能查看显示温度的文字,但利用温度带的颜色显示识别手段是,虽然不能显示准确的温度值,但可以及时感受到温度,因此更加有效地被应用。

吸气帽的终端中央设有吸气帽固定孔,设有固定吸气帽的吸气帽固定把手,该把手具有风扇保护罩作用,保护用户的手无法直接触及,此外设有空气过滤器收纳槽,在与冷却扇固定孔一起被固定的四边形状的吸气帽/过滤器支架的周边分支凸出,然后在吸气帽的固定装置入口通过合体部分的固定孔被固定住而使吸气帽结合到多边形支架上。

本发明的第七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设有空气吸气孔的其它托架,垂直放在该托架上使用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此时控制部上的位置传感器依然可以识别机器的放置状态。如果判断预先设定的地面位置与当前位置不同,则视为机器倒下,按预先设定的状态执行将加热器阻断,或者停止风扇的驱动,或者使风向喷嘴全部处于完全引入的状态,用风向阻断板阻断风向喷嘴入口的动作。本发明的最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升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各种固定架。

将“a”字状固定架的左/右固定面放入吸气帽和吸气帽固定把手之间,再将吸气帽固定把手固定住,因此比放在多边形帽上的狭窄水平面上时更加稳定。

“a”字型专用固定架子上部为将扩展式天线结构的固定凸块拔出的结构,因此可以将一定数量的贴近生活型空气控制装置向前/后方向固定或卸下。

可以将“h”字型固定架水平设置或者垂直设置,“h”字型固定架的中心部设有旋转装置,因此可以使放置多个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在有限范围内旋转。

技术方案

为实现所述目的所需的本发明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被所述冷却扇吸入的空气通过冷却扇、与所述冷却扇相近设置的驱动电机、内置半圆形风向喷嘴的通风管、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轴的半圆形风向喷嘴被弯曲成状排出。

还具备排列在与所述驱动电机并排位置上的发热体。

具备内置所述冷却扇和驱动电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

所述多边形支架具备: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风压传感器等传感器类的传感器部;包括电源开关和限位开关的各种输入开关部;由lcd、led、蜂鸣器组成的状态显示部;由电机、冷却扇、电源的开/关信号组成的控制信号部;以及通过连接于所述传感器部、输入开关部、状态显示部和控制信号部的微控制器组成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可以使周边温度、湿度、冷却扇的风量、加热器的温度、通风管内部温度、风向喷嘴动作范围角度、计时器设定值、地面位置、与相邻机器联机运行与否等按预先设定的值运行,或者将用户设定的值随意变更重新设置的状态运行。

所述通风管是终端上设有托架,使驱动电机的主体被固定住并结合于通风管。

所述托架连接于半圆形风向喷嘴终端设置的旋转轴,限位开关与所述半圆形风向喷嘴的中心轴相离的位置上凸出的位置感应用凸块对应地固定在托架上。

所述通风管是外皮为双重隔板的结构,由所述冷却扇的外侧流出的常温风向流入双重隔板的内侧。

所述通风管具备空气排出口,用以排出向所述双重隔板内侧流入的风。

所述通风管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风向喷嘴,各个风向喷嘴根据控制方式相互交叉以交叉方式运行或者以相互不交叉的同步方式运行。

所述通风管具备风向喷嘴遮板,半圆形风向喷嘴最大限度向内侧旋转时,风向喷嘴的空气吸入口被风向喷嘴遮板遮住。

所述风向喷嘴遮板是旋转轴连接于通风管的左/右侧终端上具备的托架,所述风向喷嘴遮板的旋转轴是连接于通风管终端上具备的驱动电机而旋转的同时可以将所述风向喷嘴的空气吸入口按一定间隔位置调整。

可以以所述多边形支架外部的任一面置于地面的状态使用。

所述多边形支架的任一面置于地面时,所述控制部的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多边形支架的放置角度检测所述风向喷嘴的方向,判断风向喷嘴朝向地面时,通过状态显示部显示该状态,使该风向喷嘴向内侧移动,用所述风向喷嘴遮板遮住而防止吐出风,或者使所述冷却扇或加热器的运行保持停止状态,使其保持安全状态。

为了防止所述多边形支架直接接触到地面而产生疤痕,且不易滑,将圆形橡胶圈圆圆地夹在多边形支架外侧并紧贴形成橡胶脚垫(rubber-foot)。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终端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冷却扇。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所述冷却扇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空气过滤器。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发挥可收纳并支撑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同时,还具备设有可固定吸气帽的吸气帽固定孔的吸气帽/过滤器支架。

所述吸气帽除了吸气帽固定孔以外,具备外部空气可以流入的多个吸气孔。

所述吸气帽是吸气帽固定把手或相机模块固定在吸气帽/过滤器支架而被防止脱离。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吸气帽和吸气帽固定孔之间可以插进其它多目的置架的固定孔并被一起固定住。

所述固定架具备周边空气可流入所述吸气帽上具备的吸气孔的其它多个吸气孔。

所述固定架具备可以固定至少一个以上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固定装置。

所述控制部还具备无线输入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相邻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之间风向喷嘴的转向动作相互同步。

所述控制部是检测到一个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且两个半圆形风向喷嘴被设定成以交叉方式运行的状态时,对于向内侧引入的风向喷嘴,用风向喷嘴遮板将该风向喷嘴的空气吸入口遮住,使风仅从相邻的所有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凸出的风向喷嘴吐出,从而使风向通过矢量原理向折弯方向一起被增强吹出。

所述发热体是使用ptc发热元件上结合电极一体式散热片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是使用排列有六角形微通风孔的陶瓷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是使用被卷绕成圆形形态的线圈的发热体。

所述通风管是具备风向喷嘴的开口部的相反侧上设有电源部,电源部和风向喷嘴开口部之间设有分离空间的隔板或可具备隔板的槽。

沿着所述隔板上的槽被引导的分离板是中间在通风管的纵剖面形成倾斜面,将由冷却扇流出的大部分风引到通风管的同时提升风压。

由冷却扇的翼端部分流出的风通过所述分离板和通风管之间的狭窄空间流入。

被形成所述隔板的分离板分离的通风管的开口部相反侧上排列有可以排出外部空气的排气槽。

所述半圆形的风向喷嘴是通过可分离/结合的单元半圆形风向喷嘴的结合形成。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根据所述单元半圆形风向喷嘴的结合数,所述通风管的长度成比例地增加或减少的形态。

至少一侧面以上具备冷却扇、驱动电机和发热体。

所述控制部是检测到电源开关被输入而打开电源时,如果被设置成自动清洁模式,则使所述通风管内侧的具备的两侧半圆风向喷嘴向内侧移动,使半圆形风向喷嘴的通风口被风向喷嘴遮板遮住以后,仅使一侧的冷却扇驱动一定时间而使相反侧具备的加热器、驱动民机、冷却扇和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向外侧喷出,然后停止冷却扇的运行,重新使相反侧的冷却扇驱动一定时间而使该风扇相反侧具备的加热器、驱动电机、冷却扇和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向相反侧的外侧喷出,从而执行自动清洁灰尘动作。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初始化动作以后正常运行状态下检测到耗电水平超过一定水平以上时,停止正常运行动作,执行自动清洁动作以后,重新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所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执行自动清洁动作以后,将至少一个以上被遮住的半圆形风向喷嘴的通风口和风向喷嘴遮板分离后,使停止状态的冷却扇启动,进而由自动清洁模式转为正常运行模式。

所述通风管是外部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根据温度变化的颜色变化显示装置。

所述半圆形风向喷嘴是外部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根据温度变化的颜色变化显示装置。

所述发热体为多个ptc元件的两面结合电极兼用散热片并形成排列形态的ptc加热器时,对按ptc元件的排列顺序的电极以一定时间间隔循环施加驱动电压而使预热。

所述发热体为多个ptc元件的两面结合电极兼用散热片并形成排列形态的ptc加热器时,对于ptc元件排列的各个电极上施加的驱动电压,在预热阶段以低电压驱动,预热以后阶段是以施加正常驱动电压的方式运行。

所述发热体为多个ptc元件的两面结合电极兼用散热片并形成排列形态的ptc加热器时,对于ptc元件排列的各个电极上施加的驱动电压以pwm方式进行on/off控制时,以预热阶段使施加于ptc元件电极的电压时间较短地驱动,预热以后阶段使施加于ptc元件电极的电压时间较长地驱动的方式运行。

所述发热体为多个ptc元件的两面结合电极兼用散热片并形成排列形态的ptc加热器时,将对ptc元件被排列的各个电极被施加的电压进行控制的驱动方式混合运行。

还具备安装至少一个或其以上的无线接口模块的外置型传感器系统。

所述外置型传感器系统具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及/或空气质量传感器。

通过从所述外置型传感器系统所处地点检测到的传感器以用户位置优先方式运行。

根据由外部输入的相机控制位置输入值对控制部的相机驱动电机实施控制,进而相机模块左/右方向旋转。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从固定在多边形支架内部的冷却扇流出的风经过发热体流入被引至狭窄空间的通风管,流入通风管风是通过风压沿着半圆形风向喷嘴上的空气吐出管排到外部。

此时根据是否控制发热体,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可以成为普通的电风扇,也可以成为热风机。

风向喷嘴朝上的状态下,将多边形支架放在干充架下方的地面则成为干衣架,水平设置在镜子上端则成为固定型吹风机。

在门厅或者出入门入口的上端设置则可以作为调风门使用,或者也可以不需其它施工方式,如吊起荧光灯般,使用固定手段装在天花板上使用。

将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放在排列空气吸入孔的其它托架上则成为立式电风扇或热风机。

吸气帽内部的固定在多边形支架的冷却扇外侧的吸气帽/过滤器支架上具备空气过滤器,因此可以将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作为空气净化器使用。就是说,一般作为需求风量较多的固定型吹风机使用时,只有粗灰尘被过滤,使用可吸入丰富风量的过滤器,但作为空气净化器提升其性能时,可以装配可以过滤微尘的高密度过滤器使用。

吸气帽/过滤器支架上装配的过滤器的侧面设有用以控制部区分过滤器种类的反光带,因此控制部可以根据装配的过滤器种类,判断装配普通过滤器时可以设定每次打开电源同时执行过滤器自动清洁动作的标签(flag),或者保持释放的状态(高密度过滤器),该设定状态下是可以由用户在lcd上重新变更设置,进而决定每次打开电源时是否执行自动清洁功能;

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可以通过多边形支架上的滑动槽使独立装置成为一体,但可以通过各种其它专用固定架,将更多数量的机器向不同方向装配;

冬天可以在门厅的出入口入口上端使风向喷嘴朝下固定设置,则出入口每次开启时发挥调风门功能,阻断外部冷空气流入;

本发明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是具有安全结构,冷却扇或发热体没有暴露在外,在外部看不到,此外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或场所,作为电风扇、热风机、干衣机、空气净化器、吹风机和调风门等用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塔式电风扇的装置透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另一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实施例的发热装置即ptc发热体的平面及侧面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内部的主要配件配置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替代吸气帽固定把手的相机模块和分解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内部隔板的通风管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贴近生活型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下称“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

首先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的主体的结构包括:通风管10、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吸气帽40和固定该吸气帽40的吸气帽固定把手50。

通风管10是在外面看,内部装配有两个半圆形风向喷嘴12,左/右侧终端上分别结合有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左/右侧终端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内部具备的冷却风扇26流入通风管10内部的气压通过半圆形或风向喷嘴12排到外部。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是,可以使构成主体的多边形支架20的任一面置于地面,但可以将结合于吸气帽40的其它支撑架60在该支撑架60的下端用吸气帽固定把手50固定住后可以垂直立着使用。图2a中图示只有一侧终端上具备支撑架60,但相反侧也可以结合相同形状的支撑架60横向使用,此时四边形支撑架60的左/右各一侧面置于地面,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是中心轴被提升到支撑架60的中心轴高度的状态下,在支撑架60内旋转而被使用。

如果不使用支撑架60,只将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主体放平的状态下使用时,多边形支架20容易滑,而且地面接触面上容易产生疤痕。

为解决所述问题,将圆形的橡胶圈(无图示)在多边形支架20的外侧周围圆圆地夹住使其紧贴,形成橡胶脚垫(rubber-foot),保护多边形支架20的接触面,橡胶圈(无图示)可以采用多种颜色的圈,从设计侧面提升其艺术性。

本发明中提示了图2b中图示的条的左/右侧面部形状不同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2,但比所述图2a的大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内部设置的主要配件即加热器24、冷却扇26和空气过滤器42的设置相同。但图2a中图示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主要配件收纳外径比图2b的四边形支架21大,因此图2a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可以具备更大的加热器24、冷却扇26和空气过滤器42,从而提升发热量、风压/风量和空气过滤能力。

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一侧设有控制板27,内部设有电源开关32、控制各种动作和设置状态的lcd34以及操作开关36,同时设有监测外部空气温度/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无图示)。

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外侧面周围吸气孔阵列29,可以增加从吸气帽40上具备的吸气孔44流入的空气的量。

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是通过冷却扇26的固定孔与冷却扇26一起被固定住,内部的排列有塑料材质的又薄又长的肋(rib)的外侧上具备可收纳空气过滤器42的槽(无图示),用来装配空气过滤器42,同时中央支架上具备的吸气帽固定孔上可以通过转动吸气帽固定把手40锁住或解锁的方式将吸气帽40简单地进行装卸。

图2b的四边形支架21是比起所述图2a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控制板27的安装面种狭窄,因此去掉lcd,取而代之的是用操作开关和led替代的操作和状态显示部30。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加热器或发热装置24的一个实施例,是ptc发热体的平面和侧面装配图。

ptc发热加热器24是通过边角的四个固定孔241固定在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或多边形支架21上具备的第二支撑架28上。

作为发热元件的ptc元件249是通过波纹板固定式的单元散热片245并通过导电粘合部件(无图示)如图3图示的平面图被装配起来。此时波纹板固定式单元散热片245中凸出的电源端子243通过其它线束(无图示)结合在电源板15上的电源端子(无图示)。

给排列的ptc元件249施加电源的方法是,标为p1、p2、p3和p4的电源端子243通过线束(无图示),p1和p3以同样极性连接于控制板,p2和p4以同样极性连接于控制板。

如图3的右侧视图上所示,波纹板固定式的单元散热片245是,为了加倍提升对空气流动的散热特性,在波纹板的侧面上形成凹窝的冷却用凸块247。

图3中以由ptc发热元件和可以作为电极兼用的放热板构成的发热体24为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发热体还可以用六角形的多孔排列形成的蜂窝结构的陶瓷发热水器体构成,简单地,还可以用将具有弹簧圈状的发热线圈重新卷绕成圆形的发热体构成。

图4是显示用于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上的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内部透视的配件剖面的主要配件图,是为了显示主要配件的层压配置关系而加以显示的侧面装配图。

首先根据图4的侧视图,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按相邻通风管10的顺序,与加热器24并排设有驱动电机22、23和减速齿轮25,冷却扇26设于其右侧。加热器24和冷却扇26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8的固定用铁板上的固定孔(无图示)上。

冷却扇26的右侧设有内侧空气过滤器42,并作为对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做表面处理的手段,旋风图案的吸气孔44被透射的形态的吸气帽40被吸气帽固定把手50固定的方式,完成对主要配件的设置和形状对接。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上具备的两个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之一上,电源开关32和可监测机器各种状态的lcd34和长度方向设置在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侧面部,电源开关32和lcd34的下端部上设有安装一系列操作开关36的控制板27。

如图4的下端部所图示,根据从圆形或者多边形支架20的入口往内部查看的本平面图,冷却扇26从面积上盖住位于下端中央部的加热器24的大部分,同时盖住左侧的驱动电机22、23。冷却扇26的翼端部分比加热器24稍微更长,而从翼的末端部排出的相对较冷的风沿着通风管10上具备的内侧隔板109和外皮面111之间形成的空隙103流动。沿着空隙103流动的相对较冷风因通过中间的排气孔(无图示)排出外部结构而防止加热器24驱动时发生的热空气直接传递到通风管10的外皮面111,进而在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运行的状态下,触摸或接触到通风管10也不会被烫伤。

图4中图示出作为给半圆形风向喷嘴12传递动力的手段的,外部使用其它传递动力齿轮25的更小大小的驱动电机22,以及传递动力电机内置于电机内部的驱动电机23,但优选地,使用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是适合齿轮内置型驱动电机23,使用四边形支架21的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2是适合使用传递运动力齿轮25被分离的类型即更小的驱动电机22,但根据产品的设计条件,不需特别区分,可以选择适当的驱动电机22、23装配。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上使用的内侧空气过滤器42、冷却扇26、加热器24、驱动电机22、23等主要配件是,为了便于维修,将盖住四边形支架21或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的吸气帽40、41通过将吸气帽固定把手50、51松开的动作将吸气帽40、41分离后,按照上述的主要配件的层压顺序拆卸和装配。

图5是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假设垂直使用的状态,将全部构件按结合顺序排列的示意图。

图5中提出了下端的支撑架60为释迦塔(或哥特)形的底座上具备可放置吸气帽40的槽的形态,但埃菲尔铁塔形态的支撑架60结构也可以。

埃菲尔铁塔形态的支撑架60是底座的四面侧面部开放的结构,且底座下端部边角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可以作为更加稳定的支撑架60使用。

下端部的多边形支架20的主要内部构件是与上端部的多边形支架20相同,故图5的分解透视图中下端部支架20为被分解的形态,并没有暴露出各个构件。

下端部多边形支架20上端结合有通风管10,通风管10的内部通过分离板18分割成两个区域,通风管侧面开口部侧的分离板向通风管10的后面部方向形成倾斜面,将从冷却扇26引入的风的大部分向半圆形风向喷嘴12侧提升风压,使仅仅一部分的风量从通风管10的后面部通过而冷却电源板15或电池(或燃料电池)13。

通风管10的前面部开口部设有结合于多边形支架20的第一托架19上的驱动电机22、23的各个轴上连接的半圆形风向喷嘴12,后面部是分离板18上凸出的电路板支架(无图示)上具备电源板15和电池(或燃料电池)13,为了装配和维修,各个对应位置上具备通风管后面部盖33。

通风管10后面部的一侧面设有电源引入口(powerinlet)57和电源切断开关59。

上端部多边形支架20是与下端部的不同,控制板27和无线模块31被设在侧面部内侧。

多边形支架20的内侧中央设有第二托架28,第二托架28下端面固定有加热器24,上端面固定有冷却扇26。

冷却扇26的上端设有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1,通过冷却扇26的四个边角上具备的固定孔和同样位置的固定孔结合于第一托架28。

内侧空气过滤器42是插进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1的内侧具备的空间。

吸气帽40是以下端插进外侧空气过滤器39的状态,通过吸气帽固定把手50被固定在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1上端部的固定孔。

上述的外侧空气过滤器39用以收集从外部引入的粗灰尘,内侧空气过滤器42用以收集较小的灰尘或微尘,并装配符合使用目的的灰尘过滤器。

图6是显示的是替代所述多边形支架20上端的吸气帽40固定把手50的模块54即内置于一侧垂直剖面上的相机(无图示)透镜55。

相机模块54是连接于被固定成被引入过滤器和吸气帽动架46-2上端的形态的相机模拟旋转用电机52的轴而结合于向吸气帽40上端凸出的旋转轴支架53的同时固定住吸气帽40也一起不脱离。

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2下端部的结构与图5的同样,但图6中冷却扇26下端的过滤器24为了倍增发热容量而被设置成两层层压结构,但根据需求设置一层加热器24也可以。

加热器24下端设有用以驱动由左/右侧一组构成的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驱动电机22、23。

控制板27的外侧方向上,电源开关32、lcd34、led35和操作开关36向外凸出。

图6中与吸气帽40相邻的操作开关36旁边设有两个led,其一作为岔开/同步(cross/sync)显示手段,用以显示构成一组的两个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驱动方向岔开或者同时向同一方向运行,其二是用以显示半圆形风向喷嘴12旋转状态或停止状态(rotate/stop)的手段。

详细动作是在图9的框图中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2的分解透视图,图中详细显示了上述的各种主要配件的配置关系乃至装置结构所需的各种具体构件的连接和配置关系。

首先是通风管10,通风管10是一侧面的中央开口式的以拉拔或挤压方式成型的长方体形态,更详细的剖面形状是在下述的图8中叙述。

通风管10的后面具备电源引入口57和可插入电源切断开关59的其它四角孔,同时具备从内置的电源模块15产生的热量在通风管10终端的后面被从冷却扇26传过来的相对较冷的风排出的一系列排气孔(无图示)。

根据图7的分解透视图,半圆形风向喷嘴12是风向喷嘴旋转轴14夹在单元风向喷嘴12终端的旋转轴导块16上的各形贯通孔(无图示),多个风向喷嘴12以一个装配的形态,分别被向左/右方向设置,通风管的大小是根据单元半圆形风向喷嘴24由几个结合来决定长度,进而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总体空气吐出面积增减,与此成比例地,冷却扇26的外形大小和风扇的厚度以及间距也会变得不同。

向装配的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终端凸出的风几喷嘴旋转轴14通过第一托架并通过传递动力用减速齿轮25连接于驱动电机22,或者通过其它连接手段(无图示)直接连接于驱动电机23。

虽然图7中没有具体显示,但驱动电机22、23是在旋转轴被设置的面具备其它凸出的托架和固定孔(无图示),通过此直接连接于第一托架19,第一托架19是以连接于通风管10上的拧结孔101的方式使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排气孔122朝向外部地被牢固地固定在通风管10内侧。

在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吸气孔121入口具备风向喷嘴12通过驱动电机22、23被引入内侧的状态下可以开关该吸气孔121的风向喷嘴遮板17。

图7中,为了不把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吸气孔121全部遮住,只图示一部分的风向喷嘴遮板17,但原来的风向喷嘴遮板17是与半圆形风向喷嘴12同样长度,两侧终端夹在第一托架19上的固定孔(无图示),与半圆形风向喷嘴12一直被牢固地固定住,风向喷嘴遮板17的旋转轴是通过其它风向喷嘴遮板控制用驱动电机、螺线管或向外凸出的简单的机构杆在为了驱动风向喷嘴12而设置的驱动电机21、22被结合的第一托架19的相板侧第一托架上的与加热器24并排位置上被结合而被驱动。

图7的半圆形风向喷嘴12下端图示的分离板18是沿着通风管内侧具备的分离板用导槽105在两侧终端面分别插入通风管10内侧。分离板18的倾斜面之终端面是被与加热器24的外侧面一致地设计而发挥可更加压缩通过冷却扇26的风压并贯通加热器24的波纹管式散热片245内部喷出的热空气的效果,同时使从冷却扇26的翼部分传过来的相对较冷的空气不经过加热器24,而是直接流入设有电源板15的分离板的下端面。以分离板18为边界,半圆形风向喷嘴12所在的上端侧是高热下形成高风压,下端侧是常温下形成低风压的气流流动。

如此形成的分离板18的上端侧气流是通过高风压,不管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旋转位置,通过风向喷嘴遮板17,半圆形风向喷嘴12的吸入口121开放时,通过该吸入口121,沿着形成半圆形风向喷此12曲面的排出口并通过纵剖面的排气孔122吐出,分离板18下端侧的气流是使在电源板15上产生的热气随着气流的缓慢流动,沿着通风管10后面部的一连串排气孔(无图示)排出。

第一托架19上固定的驱动电机22、23旁并排设置的加热器24和设在该加热器24外侧的冷却扇26是分别固定在四边形支架21或者圆形或多边形支架20上外侧面被结合的图4中图示的第二托架28上的固定孔(无图示)。

冷却扇26的外侧设有内侧空气过滤器42,此时内侧空气过滤器42是按照图7中图示的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3的形状使用,因此其外形尺寸与冷却扇26一致,四个边角也都是圆形。

上述形状的内侧空气过滤器42是,以将边角对准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的圆形固定轴引入的形态触及冷却扇,对准冷却扇26的四个边角将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固定住而一起被固定住。

但通过图7中图示的过滤器和吸气帽支架46-3的结构支撑内侧空气过滤器46,则每次更换空气过滤器时需解下固定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的四个边角的固定螺丝,因此内侧空气过滤器46的更换不易。

作为相关的解决方法需要基它形态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1、46-2,但这也是将图5或图6中图示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1、46-2翻过来的形态,向四处固定轴分岔的肋(rib)朝向冷却扇26,形成中央分岔点的圆形状轴与肋形成水平面。

与冷却扇26的边角被固定一致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3的四处固定轴是与冷却扇26的下端面一致地被延长长度,不再对准冷却扇26的固定孔被固定住,而是第二托架28上具备可在第二托架28上旋转45度角度的状态下被固定的固定孔(无图示)而被固定住。

因此内侧空气过滤器42可以与冷却扇26一致的尺寸被插进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3的外侧。

而且向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3的外侧分岔的圆形助各自向左/右侧分岔而在中心部被连接,中心部的正中央与之前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同样具备固定孔,使其对应吸气帽固定把手51。

向新形状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1、46-2外侧分岔后重新汇集到中央的形态的圆形肋内侧设有可以压住内侧空气过滤器42的薄板状弹簧(无图示),因此不需将新形态的过滤器/吸气帽支架46-1、46-2整体分离,也可以将空气过滤器42在没有分岔的肋的侧面空间用滑动方式推进或拔出而使空气过滤器42方便更换。

空气过滤器42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可区分装配的空气过滤器42种类的反光带(无图示),控制板27上设有可区分此的led和由光电晶体管(无图示)构成的检测有无空气过滤器42以及种类的传感器。

图8是本发明的设有内部隔板的通风管10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通风管10是外形上一面的中央为开口孔的形状,具备分离板18插入用导槽105而使由热空气形成气流的空间和由常温空气形成气流的空间相互分离。

分离板插入用导槽105下侧具备用以推入电源板15的导槽107。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上使用的通风管10是在左/右侧面和开口部具备内侧隔板109而在其之间形成空隙103。

如此形成的空隙103内侧提供由冷却扇26的翼端部分产生的常温的风流入而抵消通风管10的外皮111被以分离板18为准的通风管10的上端部形成的热气流导热的现象的结构。

而且通风管10的外壁周围设置随着通风管的温度变颜色的温度带或涂料等温度感应颜色显示装置11,不需直接确认通过lcd34显示成文本的温度,也可以从远处直接确认通风管的哪个部分热成哪种程度或者哪个部分温度最高,引导用户在外部可以确认运行中的状态,并能抓住不热的部分。

图8中提示的通风管10由使用铝或耐热性工程塑料材质(pps)的拉拔或挤压方式形成时,对于开口部的间隔无法按一定误差以内的精密度来加工,因此对于形成开口部最短距离的面和面之间,尽量以厚度薄的连接面相互连接粘合加工后,用机械手段将有意粘过的开口部之间的连接面除去而保持精密度的同时制作出具有图8所示形状的剖面的通风管10。

图9是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驱动所需的框图,其结构包括:构成分为电源部72、控制部81、驱动部91和无线接口部71的主体的四个主要结构框和,作为与主体的无线连接所需的外部配件即无线集线器(hub)251以及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

电源部72由ac/dc转换部73、dc/dc转换部75、消耗电力监测部77以及电压/电流监测部79等具体区块组成,这些是在图6中图示的电源板15上实现。

ac/dc转换部73是被输入通过通风管10后面部的电源输入接口(无图示)连接的外部ac输入电源后,经过全波整流和平滑电路部生成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所需的dc电源。

通过本ac/dc转换部73生成的dc电源是根据输入于冷却扇26或驱动电机22、23的dc输入电压成为+12v,或者成为+24v。

dc/dc转换部75是将通过ac/dc转换部73生成的dc电压作为输入电压,生成控制部81使用的逻辑电路的驱动所适应的低电压的dc电压的区块,主要生成+3.3v或+5v。

耗电监测部77是用以监测本发明的多目的控制装置1、2的使用中或使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力的区块,利用专用ic元件实时监测输入到ac/dc转换部73的ac引入线的电流和电压后算出实时电力消耗,然后将该结果值通过i2c接口等串行传输方式传输到控制部81上具备的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83,或者用专用ic元件的指定输出引脚实时转换成dc电压输出,将此连接到mcu83的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端口的方式传输。

电压/电流监测部79是监测电源部72主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另一手段,将经过全波整流器输出的电压联动至光电耦合器(photocoupler)而连接至控制部81上具备的mcu83的adc输入引脚。在控制部81的mcu83是监测输入到adc引脚的电压,作为将在50hz或60hz等输入为任一频率的ac电压成为零(0)的部分(zero-crossdetect(zcd,零交叉点检测))输入到加热器24的ac电压向加热器24侧施加或阻断的动作的执行基准应用。

另外为了监测输入的ac电源上流动的电流,将从具有一定匝数比的线圈输出的电压作为在控制部81的mcu83上利用adc端口检测的电压而掌握电流量。

利用通过上述手段掌握的外部ac输入电压和电流作为使ac输入电压不超过加热器24额定驱动条件的实时数据应用。

控制部81由mcu83、状态显示部85、传感器部87和开关部89等具体区块组成。

prom82为可编程存储器,是如eeprom或flashprom等可再编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用户通过开关部89的操作或者由无线接口部71传送的各种寄存器信息。

mcu83是连接于控制部81的其它具体组成区块即状态显示部85、传感器部87、转换部89和电源部75的耗电检测部77以及电压/电流监测部78而监测各种状态,在状态显示部85输出各种状态信息,执行对驱动部91侧具体区块的各种控制。

mcu83是连接无线接口部71,在外部开/关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的电源,或者执行风量、温度、使用时间等各种控制。

尤其mcu83是判断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上装配的空气过滤器42为用以清除灰尘的普通空气过滤器42而非空气净化器专用的高密度空气过滤器42,且自动清洁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状态下,每次电源被打开时,作为执行初始化动作的一环,将所有风向喷嘴12向内侧完全移动的状态下,风向喷嘴遮板17遮住风向喷嘴12内侧的吸气孔121之后,使一侧风扇强力旋转较短时间而将相反侧的加热器24、冷却扇26和空气过滤器42上堆积的灰尘吹向外侧,然后运行中的冷却扇26停止运行后,使相反侧的冷却扇强力旋转较短时间而执行将位于面对方向的加热器24、冷却扇26、空气过滤器42上堆积的灰尘向外侧吹出的自动清洁功能以后,随着之前prom82中存储的寄存器的设定状态执行动作。

自动清洁功能是不仅在初始化过程,在使用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也由mcu83对因夹在加热器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灰尘而电力过度消耗状态进行检测而执行自动清洁功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耗电的同时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周期。

状态显示部85将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的各种状态信息用文字或符号在lcd上显示状态信息,通过led和蜂鸣器,用光或声音显示各种状态信息或设置信息。

传感器部87是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组成。温度传感器(无图示)是设置在控制板27上的冷却扇26的吸气口附近,用以检测吸进的空气温度,其它温度传感器(无图示)是设置在加热器24和第一托架19之间和通风管10内侧的风向喷嘴入口部分,在加热器24被启动时用来检测温度传感器被设置的位置的温度。

湿度传感器(无图示)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邻地设置在控制板27上冷却扇26的吸气口附近,或者所述温度传感器被温/湿度兼用的一体式传感器取代设置。

尤其湿度传感器(无图示)是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用作干衣机时,监测清洗衣物被卷进同时湿度减少,进而使加热器24停止运行或冷却扇26也与加热器24一起停止运行地进行控制的基础。

位置传感器(无图示)是用以显示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所处当前位置,将机器放在地面并使mcu83识别其状态后,发生超过位置传感器(无图示)倾斜范围的状态时,mcu83视为机器颠倒并阻断整体运行,这与普通取暖设备通过产品反指定的向地面外凸出的颠倒开关检测机器颠倒状态存在差异。

开关部89是用以操作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由电源开/关、指定风量(冷却扇)温度(加热器)/风向(风向喷嘴偏向角度)/设备的放置位置、自动清洁功能等的模式开关、调节模式开关指定项目强/弱的强/弱(high/low)调节开关、指定设定模式或强/弱的设定(set)开关、对风向喷嘴12的旋转/停止开关、指定两个风向喷嘴运行方向交叉或同一方向运行的交叉/同步(cross/sync)开关等组成。

组成驱动部91的具体区块包括冷却扇93、风向喷嘴驱动电机95、风向喷嘴遮板驱动电机97、加热器99等。

这些驱动部91的具体区块是由于驱动电压和由mcu83输出的控制电压不同而使用专用半导体元件来驱动各个具体区块。

如果使用的冷却扇26或驱动电机22、23使用+12v电压,则可以通过fet或电机驱动用ic和外围电路设计实现,但ac电源被施加的加热器24是,优选地,将triac等元件作为加热器驱动块99的主要驱动元件使用。

无线接口部71是与外部接口种类对应,至少具备一个或其以上的天线,但根据内置的rf用ic种类,可以支持wi-fi、zigbee或bluetooth等无线标准。

从rf用ic输入输出的数字信号是连接于mcu83。

无线接口部71可以根据设定状态与wifi接口标准的外部无线网络集线器(hub)251和内置wifi用rfic的无线模块直接连接,或者无线网络集线器251和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之间可以以wifi方式,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和主体的无线接口部71之间可以以zigbee或蓝牙方式连接。

尤其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中内置温/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传感器类(无图示)而用户携带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或者置于用户所处地点时,将传感器所处部分的温/湿度或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过无线接口部71传递给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的mcu83,从而执行用户地点为优先的动作。

作为一例,普通取暖器产品是,根据由机器主体检测的温度自动调温,而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是可以通过机器主体的自动调温方式运行,但与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一起使用,且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被检测到的状态下,以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为优先方式设定动作时,可以以由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相离位置的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传递的用户位置指定地点为优先运行。

mcu83是可以将由无线接口部71输出的数据存储到内部寄存器,根据存储的寄存器的设定bit,将由所述开关部89操作过的项目直接应用操作。

尤其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是,多个机器将外部的外置型传感器系统253检测的各种传感器的状态检测值通过各机器的无线接口部71,将mcu83的寄存器设定值通过收发天线相互共享,此时使这些机器之间共享风向喷嘴12的位置信息而物理上相离,但使各个机器的风向喷嘴12位置朝面同一方向,从而使由风向喷嘴12吐出的风的强度倍增。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在多层置架上装配成一列并以增设的容量(风力,温度)运行的环境下的风向喷嘴12的运行方式如下。

首先,风向喷嘴12的旋转动作被设定在具有主动(master)作用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的状态由从动运行的其它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共享。如果风向喷嘴12为交叉(cross)模式,设置为旋转状态时,移至内侧的风向喷嘴12的吸气孔121的入口被风向喷嘴遮板17遮住而机器的垂直方向上不会吐出风,只有向外部凸出的风向喷嘴12的水平方向吐出风,进而相邻的机器均向同一方向吹出风而风的强度会增加的设置的机器数量的倍数。

本发明的多目的空气控制装置1、2中,作为发热体,以由图3中图示的ptc发热元件和可以兼用为电极的散热板构成的发热体为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使用基于ptc发热元件的加热器24时,从ptc发热元件的特性上,常温下显示电阻值低,因此打开电源时,ptc发热元件上流动浪涌电流,因此在一般家诞可能会发生跳闸现象。

为防止这些问题,将如下三种方法分别使用或者混合使用。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铝质的加热片245兼用电极243,使ptc加热器24的一部分运行一定时间,使ptc元件249的温度上升某种程度而使电阻值随着ptc元件温度的上升得以提升。

在此使ptc加热器24的一部分运行的方法是,优选地,使电极243p1~p2运行一定时间,然后切断p1,使p2~p3运行一定时间,然后接着切断p2,使p3~p4运行一定时间而使循环运行,进而使结合于各个电极的ptc元件249的温度缓慢上升。

第二个方法是,对于连接于ptc元件243的p1、p2、p3、p4电极被施加的ac输入电压,将驱动元件即triac的gate电压以预热动作用电压和普通动作用电压分别施加,使triac的输出电压以更低电压输出并施加到各个电极。

最后第三个方法是,对于施加到各个电极的电压,基于上述的zcd(zero-crossdetect,过零检测)动作以pwm(pulsewidthmodulation)方式控制on/off的方式。

此时电源被施加的on区段和电源被切断的off区段的时间可以由mcu83设定,通常将时间100毫秒到1秒之间,在预热阶段,电源被施加on区段驱动较短,在预热以后阶段,on区段被驱动较长。

上述三种方法上,可以将实施预热动作的动作区段以预先设定在mcu83的时间指定运行,但根据机器的使用条件,周围温度不同,因此优选地,由通风管10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mcu83的寄存器上的温度的瞬间,从预热动作转换成普通动作,从而将ptc加热器24更加安全地驱动。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变更;而这些修改或者变更,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