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152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地下站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际(市域)铁路地下站公共区通风主要通过设置在公共区的通风系统来实现,由于地下站存在较多的楼梯口和与室外相通的出入口,导致楼梯口和出入口区域的通风效果较好,而远离楼梯口和出入口区域的通风效果较差,存在排风死角等问题。而隧道内存在较大的列车活塞风,活塞风是由列车在隧道内行驶产生,利用活塞风进行通风不会产生额外的能耗,但由于公共区与隧道通过屏蔽门隔断,无法直接利用活塞风对公共区进行通风。

针对这一现状,很有必要对传统的城际(市域)铁路地下站公共区通风系统进行改进,提高整个地下站公共区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地下站公共区通风系统无法直接利用活塞风对公共区进行通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包括排风井、连通排风井和地下站公共区的排风管道以及设于排风管道上的排风机,位于屏蔽门上方的隔墙上设有连通地下站公共区和隧道轨行区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风口开闭的电动风阀,该系统还包括设于地下站公共区内的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与所述排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机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箱,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具有多个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道上设有多个排风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包括:

在未使用空调的通风时段,开启电动风阀,通过通风口将地下站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相连;同时,环境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环境状况,当监测的环境状况值超过设定的上限值,则联动开启排风机,当监测的环境状况值低于下限值,则联动关闭排风机。

进一步地,在使用空调的时段或者隧道轨行区发生火灾时,则关闭电动风阀,关断地下站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当监测的地下站公共区温度和co2浓度中任一指标超过了其设定的上限值,则联动开启排风机;当地下站公共区温度和co2浓度两个指标均低于其设定的下限值,则联动关闭排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通过充分利用隧道列车产生的活塞风,机械通风仅作为补充通风,从而降低通风系统运行能耗,实现地下站的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的另一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排风井、12-第二排风井、21-第一排风管道、22-第二排风管道、31-第一排风机、32-第二排风机、4-排风口、5-屏蔽门、6-隔墙、7-通风口、8-电动风阀、9-环境监测装置、10-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城际(市域)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用于城际(市域)铁路的地下站公共区通风,城际(市域)铁路的地下站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通过屏蔽门5以及位于屏蔽门5上方的隔墙6隔断,该系统包括分别设于车站两端的第一排风井11和第二排风井12、连通第一排风井11和地下站公共区的第一排风管道21、连通第二排风井12和地下站公共区的第二排风管道22以及设于第一排风管道21上的第一排风机31和设于第二排风管道22上的第二排风机32,位于屏蔽门5上方的隔墙6上设有连通地下站公共区和隧道轨行区的通风口7,通过所述通风口7可以实现利用隧道活塞风对地下站公共区进行通风。所述通风口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风口7开闭的电动风阀8,以在使用空调的时段或者隧道轨行区发生火灾等情况时将所述通风口7关闭。该系统还包括设于地下站公共区内的环境监测装置9,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与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电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用于监测地下站公共区的环境状况,从而根据监测的环境状况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进行辅助通风。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包括温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地下站公共区内的温度,所述co2浓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地下站公共区内的co2浓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还可以包括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或者二者同时包括,从而使得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监测的环境状况更为全面。

如图1所示,作为上述根据监测的环境状况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均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箱,即现有的一种带控制箱的排风机,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通过数据线10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从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能够将实时监测的环境状况值传输给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进一步将监测的环境状况值与设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的启闭。

如图1和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地下站公共区的所述通风口7具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使得地下站公共区利用隧道活塞风进行通风时通风更加全面和均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风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风管道22上均设有多个排风口4,使得地下站公共区利用排风机进行通风时通风更加快速和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城际铁路地下站公共区复合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一般来说,铁路地下站公共区通风控制的时间段包括使用空调进行通风的空调时段以及未使用空调的通风时段,该方法包括:

在未使用空调的通风时段,开启电动风阀8,通过通风口7将地下站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相连,利用隧道内列车产生的活塞风对地下站公共区进行通风;同时,设定地下站公共区各种环境状况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环境监测装置9实时监测环境状况,包括温度、co2浓度、湿度、压力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监测的各项环境状况值中的任一指标超过其设定的上限值,则联动开启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利用排风机辅助通风,当监测的各项环境状况值均低于下限值,则联动关闭所述第一排风机31和所述第二排风机32,仅利用隧道活塞风对地下站公共区进行通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隧道活塞风对地下站公共区进行通风,且在利用隧道活塞风进行通风无法满足要求时利用排风机进行辅助通风,即能够节能,又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效果。

进一步地,在使用空调的时段或者隧道轨行区发生火灾时,则关闭电动风阀8,使得通风口7关闭,关断地下站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之间的连通,防止空调风进入到隧道轨行区或者火灾产生的烟雾进入到地下站公共区。

更具体地,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包括温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当地下站公共区温度和co2浓度中任一指标超过了其设定的上限值,则联动开启排风机,利用排风机辅助通风;当地下站公共区温度和co2浓度两个指标均低于其设定的下限值,则联动关闭排风机,仅利用隧道活塞风对地下站公共区进行通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