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123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干燥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



背景技术:

红外线干燥也叫辐射干燥,是指利用红外线辐射使干燥物料中的水分汽化的干燥方法,红外线干燥方式在工业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干燥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等特点,红外线干燥箱正是一种基于红外线干燥原理用来对各种物件进行干燥处理的设备。

现有的红外线干燥箱在运行时,通常会打开干燥箱内两侧的内壁上多个红外灯进行辐射干燥,因此现有的红外线干燥箱运行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以维持红外灯的辐射干燥,不仅如此,在对一些红外线穿透性不强且中心处设有腔体的物件(如由陶瓷制成的茶杯、茶壶等)进行干燥时,红外灯仅能对物件的外表面进行辐射干燥,物件内外接收红外线不均匀,外部干燥快,而腔体内部干燥慢,冷热不均还会影响物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包括底板、加热箱、补热箱和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分别设置在底板上方的两侧,所述加热箱架设在两个支柱上,所述补热箱设置在加热箱的上方,所述加热箱上设有开关、显示屏、扬声器和若干控制按键;

所述补热箱内设有补热机构,所述补热机构包括升降杆、第一红外灯、套环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第一红外灯的顶端固定在升降杆的底端,所述套环固定在补热箱的底部且套设在第一红外灯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泵、气缸、活塞、第一连杆和铰接块,所述气泵和气缸均固定在补热箱两侧的内壁上,所述气泵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铰接块铰接,所述铰接块固定在升降杆上;

所述加热箱内设有托板和两个调向机构,两个所述调向机构分别设置在托板的两侧,所述调向机构包括固定杆、套管、竖板、反光罩、第二红外灯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加热箱内的底部,所述套管套设在固定杆上且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罩固定在竖板上,所述第二红外灯设置在反光罩内,两个所述伸缩单元分别设置在竖板的两侧且与竖板传动连接;

所述托板的上方设有定位机构和两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两侧且与托板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单元,两个所述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托板的两侧,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紧固组件、框架、平移组件、第四连杆、夹板、滑杆和两个定位环,所述紧固组件与框架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u形,两个所述定位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两端且套设在滑杆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框架内且与滑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滑杆的一侧且远离平移组件,所述夹板固定在第四连杆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竖板转动,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伸缩管和两个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加热箱内的底部且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伸缩管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伸缩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管内的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伸缩管的上下两侧且固定在竖板上。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托板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缓冲块、第二驱动轴、转盘和拉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缓冲块均固定在托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轴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和缓冲块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盘固定在第二驱动轴上,所述拉线的一端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箱内的顶部。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拉线的强度和韧性,所述拉线为碳素线。

作为优选,为了使夹板紧靠干燥物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紧固单元,两个所述紧固单元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两侧,所述紧固单元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托板上且与第二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与框架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干燥物件移动,以便物件的墙体中心正对第一红外灯,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支杆、第四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条形齿,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通过支杆与框架固定连接且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条形齿固定在滑杆的一侧且靠近框架,所述条形齿与驱动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加热箱内的温度,所述加热箱内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确认加热物件的位置,所述加热箱内的顶部还设有摄像头。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遥控操作,所述加热箱内设有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活塞的移动方向,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补热箱内的顶部且套设在活塞上。

该红外线干燥箱运行时,为了能节约能源损坏,在加热箱内部仅增设两个第二红外灯,两个第二红外灯分别位于两个调向机构中,通过调向机构运行改变红外光辐射加热方向,以实现减少红外灯数量和红外灯的能源损耗,在调向机构中,竖板两侧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转动,使伸缩管沿着第一驱动轴方向移动,通过控制伸缩管的位移以实现竖板的转动,从而带动反光罩和第二红外灯角度的照射方向,对物件从不同的方向辐射加热,实现干燥的目的。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两个调向机构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红外灯的角度变化,对物件从不同方向干燥的同时减少了红外灯的数量,从而较少了电能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对一些红外线穿透性不强且中心处设有腔体的物件进行干燥时,首先由定位机构内紧固组件中的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转动,使框架靠近物件,并由夹板夹住物件,而后平移组件运行,由第四驱动电机调动驱动齿轮转动,使驱动齿轮与条形齿作用,带动滑杆滑动的同时,使物件移动,直至物件腔体处于第一红外灯的下方,而后在补热箱内部的补热机构中,由气泵增加气缸中的气压,使活塞通过第一连杆推动升降杆向下移动,使第一红外灯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而后第一红外灯发射红外光,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补热机构使第一红外灯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两个调向机构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红外灯的角度变化,对物件从不同方向干燥的同时减少了红外灯的数量,从而较少了电能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不仅如此,通过补热机构使第一红外灯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加热箱和补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调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的平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柱,3.加热箱,4.补热箱,5.显示屏,6.控制按键,7.扬声器,8.开关,9.托板,10.定位机构,11.升降机构,12.调向机构,13.温度传感器,14.摄像头,15.气泵,16气缸,17.活塞,18.限位环,19.第一连杆,20.铰接块,21.升降杆,22.第一红外灯,23.套环,24.固定杆,25.套管,26.竖板,27.反光罩,28.第二红外灯,29.第一驱动电机,30.第一驱动轴,31.伸缩管,32.固定板,33.第二驱动电机,34.缓冲块,35.第二驱动轴,36.转盘,37.拉线,38.第三驱动电机,39.第二连杆,40.第三连杆,41.框架,42.平移组件,43定位环,44.第四连杆,45.夹板,46.支杆,47.第四驱动电机,48.驱动齿轮,49.条形齿,50.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包括底板1、加热箱3、补热箱4和两个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分别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两侧,所述加热箱3架设在两个支柱2上,所述补热箱4设置在加热箱3的上方,所述加热箱3上设有开关8、显示屏5、扬声器7和若干控制按键6;

所述补热箱4内设有补热机构,所述补热机构包括升降杆21、第一红外灯22、套环23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第一红外灯22的顶端固定在升降杆21的底端,所述套环23固定在补热箱4的底部且套设在第一红外灯22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泵15、气缸16、活塞17、第一连杆19和铰接块20,所述气泵15和气缸16均固定在补热箱4两侧的内壁上,所述气泵15与气缸16连通,所述活塞17的一端设置在气缸16内,所述活塞1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19与铰接块20铰接,所述铰接块20固定在升降杆21上;

所述加热箱3内设有托板9和两个调向机构12,两个所述调向机构12分别设置在托板9的两侧,所述调向机构12包括固定杆24、套管25、竖板26、反光罩27、第二红外灯28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固定杆24的底端固定在加热箱3内的底部,所述套管25套设在固定杆24上且与竖板26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罩27固定在竖板26上,所述第二红外灯28设置在反光罩27内,两个所述伸缩单元分别设置在竖板26的两侧且与竖板26传动连接;

所述托板9的上方设有定位机构10和两个升降机构11,两个所述升降机构11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10的两侧且与托板9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10包括两个定位单元,两个所述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托板9的两侧,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紧固组件、框架41、平移组件42、第四连杆44、夹板45、滑杆50和两个定位环43,所述紧固组件与框架41传动连接,所述框架4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u形,两个所述定位环43分别固定在框架41的两端且套设在滑杆50上,所述平移组件42设置在框架41内且与滑杆50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44的一端固定在滑杆50的一侧且远离平移组件42,所述夹板45固定在第四连杆44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竖板26转动,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9、第一驱动轴30、伸缩管31和两个固定板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9固定在加热箱3内的底部且与第一驱动轴30传动连接,所述伸缩管31套设在第一驱动轴30上,所述第一驱动轴30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伸缩管31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管31内的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30上的外螺纹相匹配,两个所述固定板32分别设置在伸缩管31的上下两侧且固定在竖板26上。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托板9升降,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3、缓冲块34、第二驱动轴35、转盘36和拉线3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3和缓冲块34均固定在托板9上,所述第二驱动轴35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33和缓冲块34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3与第二驱动轴35传动连接,所述转盘36固定在第二驱动轴35上,所述拉线37的一端设置在转盘36上,所述拉线37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箱3内的顶部。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拉线37的强度和韧性,所述拉线37为碳素线。

作为优选,为了使夹板45紧靠干燥物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紧固单元,两个所述紧固单元分别设置在框架41的两侧,所述紧固单元包括第三驱动电机38、第二连杆39和第三连杆40,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8固定在托板9上且与第二连杆3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9通过第三连杆40与框架41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干燥物件移动,以便物件的墙体中心正对第一红外灯22,所述平移组件42包括支杆46、第四驱动电机47、驱动齿轮48和条形齿49,所述第四驱动电机47通过支杆46与框架41固定连接且与驱动齿轮48传动连接,所述条形齿49固定在滑杆50的一侧且靠近框架41,所述条形齿49与驱动齿轮48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加热箱3内的温度,所述加热箱3内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3。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确认加热物件的位置,所述加热箱3内的顶部还设有摄像头14。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遥控操作,所述加热箱3内设有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活塞17的移动方向,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固定在补热箱4内的顶部且套设在活塞17上。

该红外线干燥箱运行时,为了能节约能源损坏,在加热箱3内部仅增设两个第二红外灯28,两个第二红外灯28分别位于两个调向机构12中,通过调向机构12运行改变红外光辐射加热方向,以实现减少红外灯数量和红外灯的能源损耗,在调向机构12中,竖板26两侧的第一驱动电机29带动第一驱动轴30转动,使伸缩管31沿着第一驱动轴29方向移动,通过控制伸缩管31的位移以实现竖板26的转动,从而带动反光罩27和第二红外灯28角度的照射方向,对物件从不同的方向辐射加热,实现干燥的目的。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两个调向机构12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红外灯28的角度变化,对物件从不同方向干燥的同时减少了红外灯的数量,从而较少了电能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对一些红外线穿透性不强且中心处设有腔体的物件进行干燥时,首先由定位机构10内紧固组件中的第三驱动电机38带动第二连杆39和第三连杆40转动,使框架41靠近物件,并由夹板45夹住物件,而后平移组件42运行,由第四驱动电机47调动驱动齿轮48转动,使驱动齿轮48与条形齿49作用,带动滑杆50滑动的同时,使物件移动,直至物件腔体处于第一红外灯22的下方,而后在补热箱3内部的补热机构中,由气泵15增加气缸16中的气压,使活塞17通过第一连杆19推动升降杆21向下移动,使第一红外灯22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而后第一红外灯22发射红外光,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补热机构使第一红外灯22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受热均匀的节能型红外线干燥箱通过两个调向机构12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红外灯28的角度变化,对物件从不同方向干燥的同时减少了红外灯的数量,从而较少了电能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不仅如此,通过补热机构使第一红外灯22伸入物件的腔体内部,从内部对物件进行加热干燥,从而保证了物件干燥时内外受热均匀。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