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8409发布日期:2019-03-19 23:1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墙纸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碳纤维的远红外发热取暖技术领域,该发热墙纸制作工艺简单、性能优异、环境友好,且取暖安全舒适。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取暖方式有电烤炉、城市集中供热及地暖。而电烤炉因采用金属材质的发热丝通电发热,发热量大,耗电量高,发热取暖范围小,电磁辐射大,安全性差极易引起火灾事故,对人的安全健康影响较大;地热供暖则需在房屋建成装修时安装好地面设施,对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屋则不适用,且施工安装及后期维护都十分复杂,不方便。因此需要新的取暖方式、设备来代替传统的取暖方式,发热墙纸作为一款既具有装饰美感又有安全取暖的新产品得到关注和发展。目前市场上发热墙纸产品不多,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

发明专利cn205531118u提出的一种由墙纸底层(包括绝缘橡胶层或塑料层)、导电材料层、红外线层、绝缘层、防水层装饰面构成的发热墙纸,其保温效果不好热量散失快,存在导电材料层及红外线层所用材料不清楚的情况。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发热面积大、发热均匀,保温效果好,安全舒适;能释放远红外线,改善人体循环,促进细胞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安全性差、施工维护工艺复杂、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性能优异、环境友好且装饰美感和取暖功能共存的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用的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优异的拉伸性能及热学、电学性能的优点,尤其是它的远红外电-热辐射转换率高于70%,放射出5um-20um的远红外线,这是适应人体血液循环,具有保健功能的远红外波。隔热层及反射层的使用可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散失;发热层两面粘接的绝缘防水材料防止漏电,减少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或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金属膜复合材料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绝缘防水材料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打浆度控制为40°sr-60°sr,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1:1~10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1:1~5:1比例加入水中,加入分散剂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一定质量的直径为2nm-40nm的碳粉、导电聚合物、分散剂、有机溶剂和水溶性粘合剂混合制成碳粉混合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0%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低于15%后在温度(30℃-300℃)和压力(1mpa-100mpa)下处理10s-6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绝缘防水材料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2、所述的隔热层是由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或聚氯乙烯板组成,厚度0.5cm~1.5cm。

3、所述的隔热层通过树脂粘接固定在墙面。

4、所述的反射层金属膜复合材料为铝膜无纺布复合反射膜或发泡聚乙烯镀铝膜或铝膜牛皮纸复合反射膜,厚度为0.5mm~2.0mm。

5、所述的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及沥青基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分散剂为peo(聚氧化乙烯)或者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或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为桉树纤维的1%-5%。

6、所述的碳粉分散液中的导电聚合物由聚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有机溶剂为乙醇或者乙酸乙酯或者二甲亚砜;分散剂为硬脂酰胺或者己烯基双硬脂酰胺或者硬脂酸单甘油酯;水溶性粘合剂为环氧树脂或者丙烯酸树脂或者聚氨酯树脂。

7、所述的构成发热层的两层绝缘防水材料为耐200℃的pvc软质膜。

8、所述的防火装饰层采用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耐温120℃,耐火等级b1,厚度0.15mm~0.5mm。

9、所述的粘接过程使用的树脂为无毒环氧树脂。

10、所述的智能温控仪包括控制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及温度调节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该发热墙纸发热面积大、发热均匀,保温效果好。

2、该发热纸相比传统的地暖式供热及电热取暖器具有工艺简单、性能优异、环境友好和安全舒适等特点,且装饰美感和取暖功能共存。

3、使用碳纤维和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发热纸抗拉强度强度性能好,能释放远红外线,改善人体循环,促进细胞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电源开关、2智能温控系统、3、防火装饰层4、绝缘防水材料5、发热纸6、反射层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无纺布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绝缘防水材料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10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3:2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1%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10nm的碳粉、聚噻吩、硬脂酰胺、乙醇和环氧树脂按2:1:1:3: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8%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位12%后在温度100℃和压力2mpa下处理2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6%、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2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发泡聚乙烯镀铝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绝缘防水材料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9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1:1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1%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8nm的碳粉、聚吡咯、硬脂酰胺、乙醇和环氧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9%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3%后在温度105℃和压力2mpa下处理4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6%、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05%,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3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牛皮纸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98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4:3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9nm的碳粉、聚噻吩、硬脂酰胺、乙酸乙酯和环氧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4%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7%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2%后在温度110℃和压力2mpa下处理5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7%、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05%,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4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无纺布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95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3:2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8nm的碳粉、聚吡咯、硬脂酰胺、乙醇和丙烯酸树脂按1:1:1:3: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4%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8%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2%后在温度115℃和压力3mpa下处理15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8%、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5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发泡聚乙烯镀铝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8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1:1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2%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10nm的碳粉、聚苯胺、硬脂酰胺、乙酸乙酯和丙烯酸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8%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3%后在温度110℃和压力3mpa下处理6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6%、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6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牛皮纸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10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2:3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3%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8nm的碳粉、聚苯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乙酸乙酯和环氧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4%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9%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2%后在温度115℃和压力3mpa下处理35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8%、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7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无纺布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7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3:4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7nm的碳粉、聚吡咯、硬脂酸单甘油酯、乙酸乙酯和聚氨酯树脂按2: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8%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3%后在温度125℃和压力2mpa下处理45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7%、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8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泡聚乙烯镀铝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8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1:1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8nm的碳粉、聚噻吩、硬脂酸单甘油酯、二甲亚砜和聚氨酯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9%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3%后在温度120℃和压力3mpa下处理25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7%、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5%,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9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牛皮纸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90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3:2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4%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9nm的碳粉、聚吡咯、硬脂酸单甘油酯、乙酸乙酯和丙烯酸树脂按2: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3%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8%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4%后在温度105℃和压力3mpa下处理3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7%、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2%,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10

一种可供室内供暖的发热墙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墙纸包括四层:从下往上第一层为聚氯乙烯板构成的隔热层;第二层为铝膜无纺布复合反射膜制成的反射层;第三层由桉树纤维、石墨烯及碳纤维抄造成纸,再浸渍或涂布碳粉分散液经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发热纸,将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第四层为pvc(聚氯乙烯)材料作为防火装饰层。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桉树纤维的打浆:利用pfi磨浆机将桉树纤维进行疏解打浆处理,使得纤维上的羟基充分暴露;

(2)碳纤维及石墨烯的混合:将碳纤维和石墨烯按980:1比例混合,作为发热纸的核心骨架;

(3)原纸抄造:将步骤(2)的混合纤维与步骤(1)的桉树纤维木浆按2:3比例加入水中,加入桉树纤维量的3%的聚氧化乙烯后再高速乳化混合抄造成纸;

(4)碳粉分散液的制备:将直径为7nm的碳粉、聚苯胺、己烯基双硬脂酰胺、二甲亚砜和聚氨酯树脂按1:1:1:2:1比例制成占原纸质量5%的碳粉分散液;

(5)溶液处理工艺:将步骤(3)抄造的原纸干燥至含水率为9%后均匀浸渍或涂布步骤(4)制备的碳粉分散液,形成碳粉混合层,构成多功能发热基体;

(6)平压工艺:将步骤(5)经溶液处理后的原纸进行溶剂干燥挥发至含水率为13%后在温度110℃和压力2mpa下处理400s,即可得到表面致密、光滑和层次较好的发热纸;

(7)发热层的制备:在制备好的发热纸两面各粘接上一层与发热纸幅面大小一致的耐200℃的pvc软质膜构成发热层,发热纸一端接上通电导线即可;

(8)发热墙纸的粘接:将幅面大小一致的不同材料结构构成的隔热层、反射层、发热层及防火装饰层按顺序用树脂粘接好,通过发热层的通电导线接上智能温控仪及电源备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热墙纸,电-热辐射转换率是98%、辐射面温度不均匀程度为0.15%,电能转换速度快;所选材料耐火等级b1以及智能控温系统控制,安全有保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