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329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冰蓄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



背景技术:

现有冰蓄冷技术中,为了保证管道的通畅,通常要保证管道内流通的水不会结成冰,尤其在制冷主机进行制冰之前。水在流经换热器时,需要保持为液态。一般的做法是在水进入换热器之间,加装预热器对水进行升温。这种做法增加了电力负担、浪费了能源。而供冷之后的回水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回水会直接流回蓄冰池,这部分热量散失到蓄冰池中,而蓄冰池依靠制冷主机进行蓄冰,消耗的电量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其能够依靠供冷端回水对制冰水进行预热,减少了双倍的能耗,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包括蓄冰池和回水池,所述蓄冰池的顶部和回水池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蓄冰池的底部设置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穿过回水池,所述取水管和回水池不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水管一端伸入蓄冰池中,此端部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限流管,限流管上部封闭、下部开口,所述限流管下部设置有浮动球。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水管下部设置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和浮动球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浮动球上设置有柱状的限流塞,所述限流塞的外径和限流管的内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流塞上设置有导正塞,所述导正塞呈锥形,导正塞的底面设置在限流塞上,所述导正塞的上部伸入限流管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取水管处于回水池中的部分弯曲盘绕呈螺旋状的换热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外设置有换热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的出水口处于蓄冰池的中心。

作为优选的,所述取水管的取水口处于浮动球遮挡区域。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三根拉索,所述拉索均匀分布在浮动球的周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回水池,将温度相对较高的回水储存在回水池中,利用回水池中的回水对制冰水进行预热,不仅减少了预热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温度相对较高的回流水制冷所消耗的能源,使系统耗电量更低、蓄冷更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喇叭口处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蓄冰池,10-蓄冰池入口,2-回水池,20-回水池入口,3-回水管,30-喇叭口,31-浮动球,310-限流塞,311-导正塞,32-固定件,33-限流管,4-取水管,40-换热管,41-换热片,5-冰层,51-制冰水,52-回流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包括蓄冰池1和回水池2。蓄冰池1上部开设有蓄冰池入口10,蓄冰池入口10用于注入冰水。回水池2上部开设有回水池入口20,回水池入口20用于注入回流水52。

上述回水池2的底面设置在高于蓄冰池1中冰层5的高度上,蓄冰池1的顶部和回水池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回水管3,回水管3使得蓄冰池1和回水池2连通,回水池2内的回流水52可以自由的注入蓄冰池1中。

上述回水管3伸入蓄冰池1的那一端端部设置有限流管33,限流管3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位于位于蓄冰池1的中心。限流管33的上部封闭、下部开口,流经限流管33的回流水52流向变成竖直向下。

上述限流管33的出口处设置有喇叭口30,喇叭口30的收缩口和限流管33相连。流经喇叭口30的回流水52向周围扩散,减小回流水52的冲击力,防止冰层5冲刷至蓄冰池底部。

上述喇叭口30的下部设置有浮动球31,浮动球31为空心的轻材质球,其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浮力。浮动球31上设置有柱状的限流塞310,限流塞310的外径和限流管33的内径相同,其在浮动球31上浮后能够堵塞限流管33,使回流水52无法继续注入蓄冰池1中。限流塞310上设置有锥形的导正塞311,导正塞311的底面设置在限流塞310上,导正塞311的收缩端伸入限流管33中。导正塞33能够对回流水52进行第一次分流,使回流水52向周圈扩散,同时能够扶正浮动球31的位置,使限流塞310能够顺利堵塞限流管33。浮动球31进一步扩散回流水52,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冲击力,避免冰层5被冲到蓄冰池1底部。

上述喇叭口30和浮动球31之间设置有限位件32,限位件32包括三根拉索,三根拉索均匀的分布在浮动球31的周圈,三根拉索能够限制浮动球31下落的位置,即使浮动球31自由下垂,导正塞311也处于限流管33内,保证导正塞311能够实现导正。

上述蓄冰池1的底部设置有取水管4,取水管4的入口处于限流管33出水时浮动球31的遮挡区域,使得进入取水管4的制冰水51包含的冰极少,使得流通顺畅。取水管4穿过回水池2,其与回水池2不连通。取水管4处于回水池2中的部分弯曲盘绕呈螺旋状的换热管40,换热管40外设置有换热片41。换热管40和换热片41使得流经回水池2的低温制冰水51与温度较高的回流水52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升高制冰水51的温度,降低回流水52的温度,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热与制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消耗。

工作过程:取水管4取水,制冰水51流经回水池2进行预加热;蓄冰池1内的制冰水51水位下降,浮动球31下降,限流管33导通;回水池2中的回流水52流入蓄冰池1中,蓄冰池1的水位上升,浮动球31上升,限流管33流量逐渐减小,实现自动调整蓄冰池1和回水池2的储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预热冰蓄冷池,包括蓄冰池和回水池,所述蓄冰池的顶部和回水池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蓄冰池的底部设置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穿过回水池,所述取水管和回水池不连通。其能够依靠供冷端回水对制冰水进行预热,减少了双倍的能耗,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高菱蓄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4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