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66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发明涉及供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愈发提高,水地暖因安装、使用成本低,供暖面积大,供暖时间长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水地暖通常采用电磁加热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完成水体加热,其原理:高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在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时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交变磁力线通过加热体时会在加热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加热体发热来加热水体。常规手段通常是将加热体放置于水体中来进行水体加热,虽然可以起到加热效果,但也存在着热交换效率不高,水体温度提升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水体升温均匀的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发明提供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其特点在于,包括:水箱上部100,水箱下部200,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加热体400。

所述水箱上部100为圆柱结构水箱,水箱上部100的顶部设有回水管101,自动补水阀102。

所述回水管101上设置有水泵101-1。

所述水箱下部200为倒圆台结构水箱,其顶面设有出水管201。

所述出水管201上设置有水流感应装置201-1。

所述水箱中部连接管300为圆管结构,其一端与水箱上部100的底部连接并贯通,另一端与水箱下部200底面连接并贯通。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外壁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301。

所述加热体400为导磁材料的单螺旋形静态混合器,其由多个扭转180°的螺旋板串联构成,且相邻的螺旋板为左旋和右旋。加热体400设置在水箱中部连接管300的内腔,与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同轴。

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发明将电磁感应线圈分别设置于水箱中部连接管外壁处,做到了水电分离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加热体为单螺旋形静态混合器结构,水流通过加热体时会被多次分割、旋转、混合,使水体加热更均匀。

3.发明在出水口处设置了水流感应装置,当水流动时水箱才进行加热,防止水箱干烧,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主视图;

图2电磁感应线圈,水箱中部连接管及加热体三者位置关系图;

图3加热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其特点在于,包括:水箱上部100,水箱下部200,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加热体400。

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上部100为圆柱结构水箱,水箱上部100的顶部设有回水管101,自动补水阀102。

如图1所示,所述回水管101上设置有水泵101-1。

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下部200为倒圆台结构水箱,其顶面设有出水管201。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201上设置有水流感应装置201-1。

如图1-2所示,所述水箱中部连接管300为圆管结构,其一端与水箱上部100的底部连接并贯通,另一端与水箱下部200底面连接并贯通。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外壁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301。

如图2-3所示,所述加热体400为导磁材料的单螺旋形静态混合器,其由多个扭转180°的螺旋板串联构成,且相邻的螺旋板为左旋和右旋。加热体400设置在水箱中部连接管300的内腔,与水箱中部连接管300同轴。

发明的工作原理:当待加热的水在水泵101-1的带动下经回水管101,水箱上部100,水箱中部连接管300,水箱下部200及出水管201形成流动循环水,当水流感应装置201-1感应到水流动,电磁感应线圈301被供电,电磁感应线圈301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交变磁力线通过加热体400时会在加热体400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加热体400发热来加热水体,由于加热体400为单螺旋形静态混合器结构,水流通过加热体时会被多次分割、旋转、混合,可以使水体加热更加均匀,水箱上部100和水箱下部200由若干水箱中部连接管300连接,形成多个水道加热,提升了加热的效率。高温水经循环蒸发后会减少,自动补水阀102可以根据水位情况不定时的给水箱补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供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所述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包括:水箱上部,水箱下部,水箱中部连接管,加热体。本发明将电磁感应线圈分别设置于水箱中部连接管外壁处,做到了水电分离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加热体为单螺旋形静态混合器结构,水流通过加热体时会被多次分割、旋转、混合,使水体加热更均匀。出水口处设置了水流感应装置,当水流动时水箱才进行加热,防止水箱干烧,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彭鹏;宋小敏;王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贝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