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式空调机及其制储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59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蓄冷式空调机及其制储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储冰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蓄冷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如今,空调几乎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必备电器,通过空调制冷来抵御酷暑的炎热已然成为人们习惯的做法;而随着空调在全国各地的大量普及,不少落后地区的用电系统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

以现有的空调为例,现有的空调是通过持续开启压缩机来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的;每到夏天时,家家户户的空调长时间运行压缩机制冷,会给区域内的电力供应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供电瘫痪。因此,只能通过压缩机持续运行来实现制冷的空调对于区域内的供电系统的条件比较苛刻,适用范围比较局限,而我国很多落后地区的供电系统在用电高峰期时是无法承受巨大数量的压缩机同时运行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用电高峰期不运行压缩机也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的蓄冷式空调机及其制储冰装置来解决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储冰装置,以确保用电高峰期不运行压缩机也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式空调机,在用电高峰期不运行压缩机也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制储冰装置,设于蓄冷式空调机的机身内,包括位于所述机身内的储冰容器、位于所述机身内的水箱、位于所述储冰容器对应上方的槽体、位于所述槽体对应上方并与所述蓄冷式空调机中的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蒸发器、位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水管、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位于所述机身内的旋转电机和位于所述机身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结冰探头。所述储冰容器的开口朝上布置,所述水箱与所述储冰容器并排布置,所述水箱的开口朝上布置;所述槽体具有上下倾斜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贯通所述槽体的上端部、左端部及右端部,所述输送槽的右端部伸至所述水箱之开口对应的上方;所述蒸发器呈上下倾斜的布置并与所述槽体邻设,所述蒸发器还与所述蓄冷式空调机中的压缩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第二端伸至所述输送槽对应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管上,所述水泵使所述水箱的水沿着所述第一水管流至所述输送槽处再由所述水箱的开口回流至所述水箱内,所述蒸发器对所述输送槽内的水进行降温以形成冰块;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槽体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选择性地驱使所述槽体翻转至所述输送槽的上端部朝向所述储冰容器之开口的位置,则所述输送槽内的冰块掉落于所述储冰容器内;所述结冰探头与所述输送槽邻设。

较佳地,所述输送槽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至20度。

较佳地,所述水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低的液面传感器及用于控制外界的管道往所述水箱输送水的电控阀,所述液面传感器及电控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控阀安装于所述管道上。

较佳地,所述输送槽的横截面为v字型。

较佳地,所述储冰容器的侧壁向上延伸出支撑架,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较佳地,所述储冰容器与所述水箱相紧贴。

较佳地,所述储冰容器的底部连接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将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液体水回流至所述水箱内。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种蓄冷式空调机,包括控制器、用于室内的室内机、用于室外的压缩机及前述的制储冰装置。所述室内机包含湿帘、布水器、循环泵、循环管、风机及具有中空结构的机身,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具有进气口和出风口的封闭空间,所述湿帘设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布水器设于所述机身并位于所述湿帘的上方;所述制储冰装置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布水器连通,所述循环泵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并使所述水箱内的水流至所述布水器处,所述蒸发器还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机身,室内空气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封闭空间再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湿帘下方设有用于对由所述湿帘流出的水进行收集的集水器,所述集水器通过回收管与所述水箱连通,以使所述集水器的水回流至所述水箱。

较佳地,所述室内机还包含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湿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制储冰装置包括位于机身内的储冰容器、位于机身内的水箱、位于储冰容器对应上方的槽体、位于槽体对应上方并与蓄冷式空调机中的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蒸发器、位于机身内的第一水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位于机身内的旋转电机和位于机身内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结冰探头,故在非用电高峰期时,此时的水泵工作,使水箱内的水沿着第一水管流至输送槽内,再沿着输送槽从水箱的开口回流至水箱内的循环过程;而在该循环过程中,蒸发器内的冷媒介质不断与输送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当输送槽内的水达到冰点而结冰留于输送槽内,而未达到冰点的水将再次回流至水箱内,从而降低水箱内的水温度;当上述的循环过程不断进行,直到结冰探头检测到输送槽内的冰块已足量,此时结冰探头将信号反馈于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同时,还控制旋转电机工作,由工作的旋转电机带动槽体旋转至使输送槽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之开口的位置,此时的输送槽内的冰块便自动的掉落于储冰容器内储存,直接储冰容器储存足够的冰块为止。当处于用电高峰期时,此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由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工作,由旋转的旋转电机带动槽体旋转至使输送槽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之开口的位置;与此同时,控制器还控制水泵工作,使水箱内的水沿着第一水管直接流至储冰容器内(这是由于输送槽的上端部朝向储水容器之开口而无法再承载第一水管所输送来的水),使储冰容器的冰块遇水溶化而吸走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制储冰装置能确保用电高峰期不运行压缩机也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蓄冷式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蓄冷式空调机中的制储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蓄冷式空调机100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用于室内的室内机20、用于室外的压缩机10及制储冰装置30。室内机10包含湿帘21、布水器22、循环泵23、循环管24、风机25及具有中空结构的机身26。中空结构形成具有进气口261和出风口262的封闭空间263,湿帘21设于机身26上并位于进气口261处,以对由进气口261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布水器22设于机身26并位于湿帘21的上方,以将水淋于湿帘21上形成水帘效果。

如图1及图2所示,制储冰装置30位于封闭空间263内,制储冰装置30包括位于机身26内的储冰容器31、位于机身26内的水箱32、位于储冰容器31对应上方的槽体33、位于槽体33对应上方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蒸发器34、位于机身26内的第一水管35、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36、位于机身36内的旋转电机37和位于机身26内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结冰探头38。储冰容器31的开口朝上布置,水箱32与储冰容器31并排布置,较优的是,储冰容器31与水箱32相紧贴,以使得它们所占用的空间更小,布置更紧凑,但不以限于此;水箱32的开口朝上布置;槽体33具有上下倾斜的输送槽331,输送槽331贯通槽体33的上端部、左端部及右端部,输送槽331的右端部伸至水箱32之开口对应的上方,以便于输送槽331内的水回流至水箱32内;较优的是,输送槽331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至20度,一方面便于结冰,另一方面便于输送槽331内的水回流至水箱32内;且可选择的是,输送槽331的横截面为v字型,以便于冰块掉落于储冰容器31内,但不限于此。蒸发器34呈上下倾斜的布置并与槽体33邻设,以便于输送槽331内的水结冰,蒸发器34还与压缩机10电性连接。第一水管35的一端与水箱32连通,第一水管35的第二端伸至输送槽331对应的上方;水泵36安装于第一水管35上,水泵36使水箱32的水沿着第一水管35流至输送槽331处,再由水箱32的开口回流至水箱32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蒸发器34对输送槽331内的水进行降温以形成冰块。旋转电机37的输出端与槽体33连接,旋转电机37选择性地驱使槽体33翻转至输送槽331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31之开口的位置,例如,旋转电机37使输送槽331翻转180度,但不以此为限,则输送槽331内的冰块在自重下自动地掉落于储冰容器31内;结冰探头38与输送槽331邻设,用于检测输送槽331内的结冰情况。循环管24的一端与水箱32连通,循环管24的另一端与布水器22连通,循环泵23安装于循环管24上并使水箱32内的水流至布水器22处,再由布水器22均匀地流至湿帘21以形成水帘效果;风机25安装于机身26,室内空气在风机25的作用下由进气口261进入封闭空间263再由出风口262排出,实现蓄冷式空调机100与室内空气的交换过程。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水箱32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32内的水位高低的液面传感器39a及用于控制外界的管道70往水箱32输送水的电控阀39b,液面传感器39a及电控阀39b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控阀39b安装于管道70上,以自动往水箱32补偿水源。

同时,储冰容器31的侧壁向上延伸出支撑架311,旋转电机37安装于支撑架311上,对旋转电机37进行可靠的支撑。湿帘21下方设有用于对由湿帘21流出的水进行收集的集水器40,集水器40通过回收管50与水箱32连通,以使集水器40的水回流至水箱32。

再者,室内机20还包含过滤网27,过滤网27设于湿帘21上,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最后,储冰容器31的底部连接有一回流管39c,回流管39c上安装有回流泵39d,回流泵39d将储水容器31内的液体水回流至水箱32内,以在储冰容器31储冰过程中保持没液体水的干扰。

结合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蓄冷式空调机的原理进行说明:

在用电非高峰期时,本发明的蓄冷式空调机100的压缩机10开启,水泵36开启,使水箱32内的水沿着第一水管35流至输送槽331处,蒸发器34内的冷媒介质与流经输送槽331的水不断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输送槽331内的冰块逐渐增加;当结冰探头38检测到输送槽331内的冰块足量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水泵36停止工作,还使旋转电机37带动槽体33旋转180度,从而使得槽体33的输送槽331之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31的开口,此时的输送槽331内的冰块自动地掉落于储冰容器31内;然后旋转电机37再带动槽体33复位,为重新开始制备冰块做准备。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储冰容器31的冰块装满为此。且在此过程中,控制器使循环泵23开启,水箱32的水在循环泵23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湿帘21上方的布水器22中,藉由布水器22喷洒,使水流经湿帘21而大部分被湿帘21吸收,然后风机25开启使室内机20的机身26内外产生压差,室内的热空气经过过滤网27和湿帘21后变成湿润低温的冷空气,冷空气与蒸发器34的发生冷热交替后产生冷凝水,并由湿润的冷空气变成稍微干燥的更冷的空气,最后由风机25将冷气由出风口262排出,以降低室温。

而在用电高峰期时,压缩机10关闭,水泵36及旋转电机37进行工作,工作的旋转电机37带动槽体33使输送槽331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31的开口,此时的水泵36使水箱32内的水沿第一水管35直接流入储冰容器31内,与大量的冰块接触以使冰块不断融化,从而产生大量的冷空气;然后在风机25的作用下将冷空气继续输送至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制冷效果;同时,循环泵23开启,室内的热空气经过湿帘21进行预降温,然后在风机25作用下与储冰容器31中冰块融化而产生的大量冷空气混合进行二次降温变成更低温度的冷空气,最后输送至室内,进一步保持室内的低气温。对于流至储冰容器31内的水,或由冰块溶化产生的水,通过回流泵39d及回流管39c回流至水箱32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制储冰装置30包括位于机身26内的储冰容器31、位于机身26内的水箱32、位于储冰容器31对应上方的槽体33、位于槽体33对应上方并与蓄冷式空调机100中的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蒸发器34、位于机身26内的第一水管35、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36、位于机身26内的旋转电机37和位于机身26内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结冰探头38,故在非用电高峰期时,此时的水泵36工作,使水箱32内的水沿着第一水管35流至输送槽331内,再沿着输送槽331从水箱32的开口回流至水箱32内的循环过程;而在该循环过程中,蒸发器34内的冷媒介质不断与输送槽33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当输送槽331内的水达到冰点而结冰留于输送槽331内,而未达到冰点的水将再次回流至水箱32内,从而降低水箱32内的水温度;当上述的循环过程不断进行,直到结冰探头38检测到输送槽331内的冰块已足量,此时结冰探头38将信号反馈于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水泵36停止工作,同时,还控制旋转电机37工作,由工作的旋转电机37带动槽体33旋转至使输送槽331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31之开口的位置,此时的输送槽331内的冰块便自动的掉落于储冰容器31内储存,直接储冰容器31储存足够的冰块为止。当处于用电高峰期时,此时压缩机10停止工作,由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37工作,由旋转的旋转电机37带动槽体33旋转至使输送槽331的上端部朝向储冰容器31之开口的位置;与此同时,控制器还控制水泵36工作,使水箱32内的水沿着第一水管35直接流至储冰容器31内(这是由于输送槽331的上端部朝向储水容器31之开口而无法再承载第一水管35所输送来的水),使储冰容器31的冰块遇水溶化而吸走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制储冰装置30能确保用电高峰期不运行压缩机10也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