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258发布日期:2018-08-03 08:5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席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



背景技术:

席草(matgrass),俗称石草,古称蔺,系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席草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十分适于编席。

席草一般于6月份收割,收割过程一般是:先齐泥割草,并及时洗草,抖去枯黄草;然后将席草捆扎成草把,运输回程后进行晾晒或烘干。

由于席草草茎较长,目前的种植户主要以自然晾晒为主,少有用机械设备进行烘制。如申请号为201510444134.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收割:每年的6月20日~7月10日之间进行收割,收割时不能带草根;(2)分拣:除去长度在90公分以下的席草;(3)扎捆:将席草分别扎成直径为20~25公分的草把子,先浸泡5~6个小时,并用清水清洗沥干;(4)烘干:将草把子放入到烘箱内,草根侧向下并排排列,先在80℃温度下烘干2小时,再在60℃温度下烘干4小时,然后再在50~30℃温度下烘干6小时,且将草把子的水分含量降低到2.5%以下;(5)包装:用黑色塑料袋进行包装。

该烘干工艺设置了三个温度段对席草草把进行持续烘干,以避免烘制温度骤变影响席草内部色素的变性,从而能够较为持久地保护席草颜色。但该烘干工艺仍存在如下不足:烘干时直接将直径为20~25公分的草把子放入烘箱,由于草把子直径较大,且结构较为紧实,导致烘干过程中草把子内外的烘制进程不一,烘干程度不一;这就导致该工艺中需要对处于草把子外层的席草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如在烘干前将草把子浸入比重为1.2的浅灰白色粘质磁土胶体内,如降低烘干温度延长烘干时间,等等。不仅导致整个烘干工艺十分复杂,而且十分耗时、耗力、耗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该收割烘干工艺一气呵成,省时省力,而且收割效率和烘干效率较高。

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包括:

(1)将收割且清洗后的席草用席草自动捆扎设备捆扎成草把,竖直放置草把,沥干水分;

所述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筒状的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与基座转动配合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座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驱使中心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中心轴外套装有捆扎筒,所述捆扎筒随中心轴同步转动;

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长条形的席草入口,在所述席草入口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捆绑装置;

所述席草自动捆扎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次地用于驱使所述捆绑装置将捆扎带的一端固定在捆扎筒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电机工作、用于驱使所述捆绑装置在捆扎带随捆扎筒旋转一周后将捆扎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捆扎筒上,获得草把;

(2)将各个草把的捆扎筒从中心轴上取出后,将草把竖直放入预热至85~90℃的烘箱中,先烘制20~25min,再降温至60~70℃,继续烘制3~4h后,自然降至室温,取出草把,烘干完成。

本发明的收割工艺中,采用特制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将席草捆扎成草把,不必采用人工进行席草捆扎,大大加快了捆扎速度,提高了捆扎效率。

并且,本发明的烘干工艺中,采用两段温度控制进行烘干,第一段温度较高、烘干时间短,这能够对席草进行类似“杀青”的处理,使得席草色素不会在长时间的较低温度烘制环境中被破坏,避免席草由绿色变为黄色;在封存和定格了席草的颜色后,第二段温度较低、烘干相对时间较长,缓慢且均匀地将席草中的水分蒸干。这个烘干步骤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席草原本的颜色。

本发明的收割工艺与烘干工艺连接十分顺畅,收割工艺中席草自动捆扎设备使用到的捆扎筒也适用于烘箱,事实上本发明使用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和烘箱都是围绕捆扎筒设计的,捆扎筒可以用于席草自动捆扎设备中用于捆扎席草,捆扎后席草均匀分摊在筒体外周,筒体是中空结构,避免草把中席草和席草之间压得过于紧密,使得草把内外空气流通顺畅,不会存在草把内外温度不一致的情况;捆扎后将草把沥干,直接将草把竖直放置在烘箱内进行烘制,由于草把中捆扎筒的存在,不仅草把能够在竖直状态下被烘干,烘干速度快,而且草把在竖直状态下也具备更好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捆扎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周设有至少两列分隔棒,所述分隔棒内设有与筒内空间相连通的第一中空腔,所述筒体和分隔棒外周均设有通风孔。中空的分隔棒以及筒体和分隔棒上通风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草把内外的空气流通率,不仅便于在烘干前更快地沥干草把水分,而且在烘干过程中热风在草把内外不停穿梭,能够大大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均匀度,烘干效率高,避免人为破坏席草品质。

作为优选,在其中一列分隔棒中,有至少两个分隔棒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捆扎带的柔性垫,这些分隔棒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捆扎筒的其中一端,所述筒体的端部带有处于筒体外圆周上的防污挡板;所述防污挡板呈圆环状,所述防污挡板的宽度与所述分隔棒的长度相当。

本发明中,所述捆绑装置有至少两个,所有捆绑装置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并且捆绑装置与柔性垫的位置一一对应。

步骤(1)中,所述捆绑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

捆扎带卷绕筒,所述捆扎带上设有沿捆扎带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条压线,所述压线将捆扎带分割为有效带和分别处于有效带两侧的残带;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用于将所述有效带钉在所述柔性垫上的钉带单元;

残带卷绕筒,所述残带卷绕筒用于带动所述捆扎带前行并卷

绕所述残带,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使残带卷绕筒旋转的第二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内设第二中空腔,所述钉带单元包括:

安置于所述第二中空腔内的钉带钉组以及驱使钉带钉组的前端始终抵靠第二中空腔内壁的推钉器;

开设于所述固定座底部且与所述第二中空腔相连通的下钉槽,所述有效带处于下钉槽下方;

与第二中空腔内壁滑动配合的压钉板,所述压钉板的底部设有用于驱使钉带钉组中最前端的钉带钉进入下钉槽中的刀片;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压钉板下压的气缸。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烘箱包括带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顶面设有热源,所述箱体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顶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捆扎筒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台带有第三中空腔,所述定位柱带有与所述第三中空腔相连通的通气道;所述第三中空腔内设有若干引风机,一个引风机的进风端朝向一个定位柱的通气道,所述第三中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

作为优选,步骤(2)中,将草把竖直放入预热至90℃的烘箱中,先烘制20min,再降温至60℃,继续烘制4h后,自然降至室温,取出草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的收割工艺中,采用特制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将席草捆扎成草把,不必采用人工进行席草捆扎,大大加快了捆扎速度,提高了捆扎效率。

(2)本发明的烘干工艺中,采用两段温度控制进行烘干,第一段温度较高、烘干时间短,这能够对席草进行类似“杀青”的处理,使得席草色素不会在长时间的较低温度烘制环境中被破坏,避免席草由绿色变为黄色;在封存和定格了席草的颜色后,第二段温度较低、烘干相对时间较长,缓慢且均匀地将席草中的水分蒸干。这个烘干步骤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席草原本的颜色。

(3)本发明的收割工艺与烘干工艺连接十分顺畅,收割工艺中席草自动捆扎设备使用到的捆扎筒也适用于烘箱,事实上本发明使用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和烘箱都是围绕捆扎筒设计的,捆扎筒可以用于席草自动捆扎设备中用于捆扎席草,捆扎后席草均匀分摊在筒体外周,筒体是中空结构,避免草把中席草和席草之间压得过于紧密,使得草把内外空气流通顺畅,不会存在草把内外温度不一致的情况;捆扎后将草把沥干,直接将草把竖直放置在烘箱内进行烘制,由于草把中捆扎筒的存在,不仅草把能够在竖直状态下被烘干,烘干速度快,而且草把在竖直状态下也具备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席草收割烘干工艺中使用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捆扎筒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固定座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固定座在一个捆扎操作中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固定座在一个捆扎操作中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固定座在一个捆扎操作中的第三工作状态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所使用的捆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席草收割烘干工艺中使用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底座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席草收割烘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清洗后的席草,剔除枯黄草、断草、短草等不合格席草后,用席草自动捆扎设备捆扎成草把,竖直放置草把,沥干水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水平设置有筒状基座11,基座11的顶部设有长条形的席草入口12。基座11内设有与基座11转动配合的中心轴13,中心轴13的延伸方向与基座11的延伸方向相同,基座11的其中一端安装有用于驱使中心轴13转动的第一电机14,另一端则安装有可开启的端盖15。

如图3所示,中心轴13外安装有捆扎筒2,捆扎筒2包括套装在中心轴13外的筒体21,筒体21内壁带有沿筒体21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22,中心轴13上则开设有与该凸条22相适应的第一凹槽16,凸条22和第一凹槽16配合使得筒体21和中心轴13之间不会发生周向转动,使得捆扎筒2能够随中心轴13同步转动。

筒体21外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两列分隔棒23,每列分隔棒23均沿着筒体21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设置了四列分隔棒23,且四列分隔棒23均匀分布在筒体21外圆周上。分隔棒23的长度与筒体21的外径之和与筒状基座11的内径相适应,但应保证捆扎筒2能在基座11内自由转动,基座11内壁不与分隔棒23端部发生摩擦。

并且,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列分隔棒23中,有至少两个分隔棒23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捆扎带的柔性垫24,这些分隔棒23沿筒体2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选用了三个分隔棒23用于设置柔性垫24,分别用于捆扎席草的根部、茎部和梢部。

分隔棒23的长度可以是20~40cm,本实施例设置了30厘米长的分隔棒23。

如图4和图10所示,在捆扎筒2的其中一端,筒体21的端部带有处于筒体21外圆周上的防污挡板25;防污挡板25呈圆环状,防污挡板25的宽度w与分隔棒23的长度l相当。

如图10和图12所示,分隔棒23内设有与筒内空间26相连通的第一中空腔27,筒体21和分隔棒23上均设有通风孔28。

如图2和图3所示、结合图1可见,在基座11的席草入口12处,基座11上安装有捆绑装置3。捆绑装置3有至少两个,所有捆绑装置3沿筒状基座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设置了三个捆绑装置3,三个捆绑装置3分别用于捆绑席草长度方向的三个位置;捆绑装置3的位置与带有柔性垫24的分隔棒23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捆绑装置3包括固定在基座11上的支架31,支架31上设有捆扎带卷绕筒32,捆扎带卷绕筒32上卷绕有未使用过的捆扎带4;支架31上还设有残带卷绕筒33以及驱使残带卷绕筒33旋转的第二电机34,捆扎带4的头端固定在残带卷绕筒33上,在捆扎过程中,由残带卷绕筒33带动捆扎带4前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捆扎带4上设有沿捆扎带4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条压线41,这两条压线41将捆扎带4分割为有效带42和分别处于有效带42两侧的残带43。同时,在有效带42上还设有沿有效带42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分割压线44(分割压线44不延伸至残带43上),相邻两根分割压线44之间的距离与草把的直径相适应;分割压线44将有效带42分割成长度相等的若干段,每段有效带42分别用于捆扎一个席草草把。

如图3和图5所示,支架31上还安装有固定座5,固定座5内设有第二中空腔51,第二中空腔51内安装有推钉器,推钉器与第二中空腔51内壁之间安置有钉带钉组52,推钉器不仅用于固定钉带钉组52的位置,还用于使钉带钉组52的最前端始终抵靠在第二中空腔51内壁上;在与钉带钉组52中最前端的钉带钉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座5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中空腔51相连通的下钉槽53;在下钉槽53的两端,固定座5上分别设有使捆扎带4经过下钉槽53的导向轮54;固定座5内还安装有与第二中空腔51内壁滑动配合的压钉板55,压钉板55的底部设有用于驱使钉带钉组52中最前端的钉带钉进入下钉槽53中的刀片56;并且,在固定座5上方,支架3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使压钉板55下压的气缸57。

如图3和图5~8所示,捆扎开始时,控制器控制气缸57下行,压钉板55和刀片56将钉带钉组52中最前端的钉带钉下压,钉带钉将一段有效带42的起始端钉在柔性垫24上,而残带43则继续在第二电机34的作用下被卷绕到残带卷绕筒33上;有效带42的起始端被钉在柔性垫24上后,控制器控制气缸57上行、第一电机14启动,捆扎筒2随中心轴13转动(转动方向与捆扎带4的前行方向相一致,两者的运行速度也一致),从而有效带42与捆扎筒2之间即形成一个席草兜;此时将席草从席草入口12处不断放入席草兜内,待捆扎筒2旋转一周后,控制器再次驱动气缸57下行,将有效带42的末尾端钉在柔性垫24上,席草即被有效带42束缚在捆扎筒2周围,形成一个草把,最后打开端盖15,将捆扎筒2从中心轴13上取出即可。

(2)将各个草把的捆扎筒从中心轴上取出后,将草把竖直放入预热至85~90℃的烘箱中,先烘制20~25min,再降温至60~70℃,继续烘制3~4h后,自然降至室温,取出草把,烘干完成。

步骤(2)中,烘箱是针对上述捆扎筒特别设计的。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烘箱包括带门的箱体6,箱体6内顶面设有热源61,箱体6内设有底座62,底座62上设有旋转台63,旋转台63的顶面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筒1的若干定位柱64,所有定位柱64绕旋转台63的中心轴均匀布置在旋转台63的顶面。定位柱64的数量可以根据箱体6的容积大小具体设置。

定位柱64用于固定本发明的捆扎筒2,因此定位柱64的外径与筒体21的内径是相适应的。定位柱64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捆扎筒2内外的空气流通;一般地,定位柱64的高度可以设置为筒体21长度的1/20~1/10。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1的高度为筒体21长度的1/15。

如图10和图12所示,旋转台63带有第三中空腔65,定位柱64带有与第三中空腔65相连通的通气道66;第三中空腔65内设有若干引风机67,一个引风机67的进风端朝向一个定位柱64的通气道66,第三中空腔65的侧壁上也设有通风孔28。

引风机67能够将烘箱内的热空气从筒体21顶部、筒体21和分隔棒23上的通风孔28经定位柱64的通气道66吸入旋转台63的第三中空腔65内,再从旋转台63的通风孔28逸出,从而在烘箱内形成若干个循环的空气流,使得烘箱内的热空气不断在草把内外穿梭,加快烘制进程,保证草把内外、草把上下端烘干程度均匀一致。

如图10所示,第三中空腔65内还设有用于驱使旋转台63相对于底座62旋转的第三电机68,不断旋转的旋转台63能够进一步保证烘干过程更为均匀。

如图11所示,定位柱的外圆周上还设有条形的第二凹槽69,该第二凹槽69与筒体21内的凸条22相适应。

烘制时,先开启烘箱,预热至90℃;然后将捆扎有席草的捆扎筒2依次安置到各个定位柱64上,开启第三电机68,缓慢转动旋转台63,将捆扎筒2放满烘箱;打开热源61,打开引风机67,关闭烘箱门,进行烘制;20min后将烘箱内温度迅速降至60℃,继续烘制4h后,关闭热源61,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取出草把,完成烘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席草烘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清洗后的席草,剔除枯黄草、断草、短草等不合格席草后,用席草自动捆扎设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席草自动捆扎设备)捆扎成草把,沥干;

(2)将草把竖直放入预热至85℃的烘箱(与实施例1相同的烘箱)中,先烘制25min,再降温至70℃,继续烘制3h后,自然降至室温后,即可取出草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