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4743发布日期:2019-02-15 22:32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住宅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复式住宅日益增多,为了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往往需要在大厅的挑空部分安装楼板。由于住宅的双层结构,楼板对空气热对流产生阻挡,无论采用地板供暖系统或吊顶供暖系统,都难以对上下两层居室同时起到较好的供暖效果。如果同时在上下两个楼层设置两套供暖系统,则会大大增加该住宅供暖系统的成本。此外,无论地板供暖系统或是吊顶供暖系统,施工过程都比较复杂,难以将供暖系统与建筑结构完全整合,从而简化施工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复式住宅上下两个楼层之间的供暖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包括支撑板、支撑层,加热带、踢脚板;所述支撑板至少为一个;

所述支撑板为波浪形结构,交替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和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加热带包括第一加热带、第二加热带;所述第一加热带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带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的顶部;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支撑板两端均固连有踢脚板;所述踢脚板与凹槽两端开口相连,且踢脚板上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踢脚板与侧墙之间设有热对流通道,所述热对流通道与第一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将第一凹槽与下层房间相连通。

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截取支撑板;

步骤2、在支撑板的第一凹槽底部开设第二通气孔;

步骤3、黏贴加热带:将第一加热带贴附于支撑板每个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将第二加热带贴附于支撑板每个第二凹槽内的顶部;将第三加热带贴附于支撑板每个第一凹槽内的内侧表面;

步骤4、在支撑板的第一凹槽底部外表面喷涂发射率≥0.85的涂料;

步骤5、在第一加热带上端以及第二加热带下端贴附反射层;

步骤6、安装踢脚板:按照支撑板的尺寸,计算出准备铺设在梁上的支撑板的每一个第一凹槽的位置,并将此位置在两面相对墙体上标出;将踢脚板的底部焊接于贴邻墙体处的梁体上侧,使踢脚板下部的每一个第一通气孔均与两面相对墙体上标出的支撑板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并在踢脚板与墙体之间留有热对流通道;

步骤7、将支撑板均匀紧密地铺设于上层房间与下层房间之间的梁体上部;

步骤8、将支撑层铺设于支撑板之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将加热带和楼板进行整合,使楼板具有供暖功能。

(2)本发明的楼板既能以对流和辐射方式向上层房间进行供暖,又能以辐射方式向下层房间进行供暖,一次施工过程,可同时完成了对楼上和楼下两个房间的供暖工作,大大降低了复式住宅安装供暖系统所需的成本。

(3)本发明利用压型钢板的凹槽,结合钢制踢脚板的第一通气孔和与墙面之间的热对流通道,对热空气进行导流,形成上层房间内的热空气自然对流,使房间内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增强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感觉。

(4)本发明的楼板安装的时候,加热带的安装也一次到位,大大简化了复式住宅安装供暖系统的施工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楼板横剖面图。

图2为楼板纵剖面图。

图3为楼板平面示意图。

图4为楼板横剖面的传热原理图。

图5为楼板纵剖面的传热原理图。

图6为上层房间和下层房间加热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楼板安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图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包括支撑板1、支撑层4,加热带2、踢脚板9;所述支撑板1至少为一个;

所述支撑板1为波浪形结构,交替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和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加热带2包括第一加热带2a、第二加热带2b;所述第一加热带2a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带2b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的顶部;所述支撑层2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两端均固连有踢脚板9,所述踢脚板9将支撑板1与侧墙14连接;所述踢脚板9与凹槽两端开口方向相连,且踢脚板9上设有第一通气孔11,第一通气孔11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踢脚板9与侧墙14之间设有热对流通道12,所述热对流通道12与第一通气孔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13,第二通气孔13将第一凹槽与下层房间16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1为矩形波浪形结构,便于加工成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也可为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波浪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热对流通道12上端还设有防尘网10,用于防止灰尘进入热对流通道12。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气孔(13)的数量为一个,位于第一凹槽底部的正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带2还包括第三加热带2c,所述第三加热带2c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两侧面,以进一步增大凹槽内部的热对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带2采用硅胶加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带2两端配置电源线,电源线连接电源开关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带2a上端以及第二加热带2b下端均设有反射层3,所述反射层3将加热带的热量反射,从而使加热作用集中于上、下层房间。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3为铝箔层,具有高反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第一凹槽底部外表面喷涂有发射率≥0.85的涂料7;优选的,所述涂料7可选择碳化硅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采用压型钢板,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楼板可由单个压型钢板构成,也可由多个压型钢板拼接而成。

所述踢脚板9采用钢制材料,便于与支撑板1及墙体主梁连接,例如采用焊接方式与主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4为钢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孔11的大小略小于凹槽的横截面积,同一侧相邻第一通气孔11的中心距等于相邻第一凹槽中心距相邻。

优选的,所述热对流通道12的宽度为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4上端还设有垫层5,所述垫层5上端还设有地板层6;优选的,所述垫层5为泡沫垫层,地板层6为木地板。

进一步的,所述踢脚板9高出地板层6的高度为120mm-150mm。

结合图4-图6,本发明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的保温原理为: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的加热带2通过电源开关盒的控制,可同时用于对上层房间15和下层房间16的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带2a通过热传导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凹槽的底部,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下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下表面喷涂有发射率≥0.85的涂料7,有助于增加向下层房间16的辐射热量。所述第一加热带2a上表面所贴附的反射层3有助于将热量向下方反射,从而使加热作用集中于下层房间16。所述第二加热带2b通过热传导作用将热量传递给上方的地板层6,然后通过对流传热作用加热上层房间15的空气。所述第二加热带2b下表面所贴附的铝箔层3有助于将热量向上方反射,从而使加热作用集中于上层房间15。所述第三加热带2c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对第一凹槽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自然对流的作用下,热空气经过第二通气孔13,沿着第一凹槽从中部向两端流动,穿过所述钢制踢脚板9上的所述第一通气孔11,流向所述钢制踢脚板9和所述侧墙14之间的热对流通道12,通过所述热对流通道12顶部的开口流入上层房间15,以自然对流的方式对上层房间15进行加热。第二通气孔13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部的正中间,有利于增加空气在第一凹槽中流动的路程,从而增强第一凹槽中加热带对空气的加热效果。热气流从上层房间15两侧贴着墙面上升的过程中,会逐渐向房间中心部位扩散,使房间内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增强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感觉。所述热对流通道12顶部的防尘网10用于防止清洁地面时灰尘进入所述热对流通道12。所述支撑板1上方的支撑层4用于承载其上方的所述垫层5。所述垫层5采用泡沫垫层,起到减震的作用。

结合图7,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复式住宅的供暖楼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截取支撑板:

按照房屋两面相对墙体之间的距离,计算并截取支撑板1的长度;

步骤2、在每个支撑板1的第一凹槽底部开设第二通气孔13;优选的,在第一凹槽底部中间开设一个第二通气孔13。

步骤3、黏贴加热带2:

步骤3.1、将第一加热带2a贴附于支撑板1每个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将第二加热带2b贴附于支撑板1每个第二凹槽内的顶部;黏贴第一加热带2a注意避开第二通气孔13。

步骤3.2、将第三加热带2c贴附于支撑板1每个第一凹槽内的内侧表面。

优选的,将加热带2贴附于压型钢板表面时,均采用热压喷胶复合技术。

步骤4、在支撑板1的第一凹槽底部外表面喷涂发射率≥0.85的涂料7;

步骤5、在第一加热带2a上端以及第二加热带2b下端贴附反射层3;

贴附反射层3时必须贴紧,尽量减少反射层3和加热带2之间的空气间隙。

步骤6、安装踢脚板9:

步骤6.1、按照支撑板1的尺寸,计算出准备铺设在梁上的支撑板1的每一个第一凹槽的位置,并将此位置在两面相对墙体上标出。将踢脚板9的底部焊接于贴邻墙体处的梁体上侧,使踢脚板9下部的每一个第一通气孔11均与两面相对墙体上标出的支撑板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并在踢脚板9与墙体之间留有热对流通道12;

踢脚板9的长度可根据支撑板1的宽度及数量进行设定,同时踢脚板9上可预先加工好第一通气孔11。

优选的,热对流通道12的宽度为10-20mm。

步骤6.2、在热对流通道12顶部安装防尘网10;

步骤7、将支撑板1均匀紧密地铺设于上层房间与下层房间之间的梁体上部;

铺设时需将支撑板1的每个第一凹槽与踢脚板9的每个第一通气孔11相对应。支撑板1与梁体之间采用栓焊连接,支撑板1之间采用咬边连接;

步骤8、将支撑层4铺设于支撑板1之上。

优选的,支撑层4和支撑板1采用点焊连接。

步骤9、采用木地板安装通用技术,将垫层5铺设于支撑层4之上,将地板层6铺设于垫层5之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