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308发布日期:2018-06-01 20:5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湿度的要求更高,促使加湿器广泛应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往往较低,而且由于室内空调的广泛使用,很容易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干燥的环境会导致水分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因此,秋冬季节加湿器的使用非常的普遍。现目前的加湿器,加湿的来源均是水,通过将水装入加湿器的储水罐中,大容量的加湿器,一般储水较多,由于一般加湿器会从顶部开始就作为储水罐的位置,这样就造成了头种脚轻的问题,使得加湿器放置不稳定,容易倾倒。而水是一种导电物质,需要专门的手段来保证其安全,一旦倾倒很可能会出现触电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包括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顶部的湿气排出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底部的下壳体、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供电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底部端面内的吸固装置,所述吸固装置包括设置所述下壳体下端开设有吸固腔,所述吸固腔中设置有吸固盘,所述吸固盘上端固定设置有吸固连头,所述吸固连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固腔上端且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配合,所述吸固连头内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底部端与所述连通孔顶部端相连通设置的主气通槽,所述主气通槽左右两侧的所述下壳体内分别设有插接腔体A和插接腔体B,所述插接腔体A左右两侧端壁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入气槽A,所述入气槽A左侧延伸末端贯穿所述下壳体左侧外端面,所述入气槽A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主气通槽左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插接腔体A与所述主气通槽之间的所述入气槽A内设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插接腔体A之间的所述入气槽A内设有排气止回阀,所述插接腔体B左右两侧端壁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入气槽B,所述插接腔体B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主气通槽右侧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入气槽B右侧延伸末端贯穿所述下壳体右侧外端面,所述主气通槽与所述插接腔体B之间的所述入气槽B内设有入气止回阀,所述上壳体底部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伸入所述插接腔体A内的插接体A以及伸入所述插接腔体B内的插接体B,所述插接体A内贯穿设有与所述入气槽A相连通设置的贯通孔A,所述插接体B内贯穿设有用以与所述入气槽B相连通设置的贯通孔B,所述入气槽A上侧的所述插接腔体A内设有与所述插接体A外表面密闭配合连接的密闭圈A,所述入气槽B上侧的所述插接腔体B内设有与所述插接体B外表面密闭配合连接的密闭圈B,所述湿气排出机构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蒸汽口,所述蒸汽口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上壳体相连通配合连接,所述蒸汽口右侧内壁内设有通滑槽,所述通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的闭合滑块,所述闭合滑块右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右侧延伸末端与闭合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闭合驱动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通滑槽右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壳体中的U型供电腔,所述U型供电腔底部端贯穿所述上壳体底部端面且与所述下壳体顶部端面相对设置,所述U型供电腔内顶壁固设置有导电块A,所述导电块A与设置于上壳体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U型供电腔中设置有U型供电块,所述U型供电块具有导电性,所述U型供电块与所述抽气泵电性相接,所述U型供电块上端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导电块A相连通设置的导电块B,所述U型供电块的U型臂上环绕设有推压弹性件,所述U型供电块底部末端伸入所述下壳体顶部端面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U型供电块底部末端与所述下壳体顶部端相连接处设有弹性垫圈。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止回阀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内空腔,所述主机体右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内空腔相连通设置的通口A,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内空腔相连通设置的通口B,所述内空腔右侧内壁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凹口槽,所述内空腔中设置有活滑块,所述活滑块与所述内空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活滑块右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且用以与所述凹口槽插接配合连接的凸接部, 所述活滑块内部开设有中气腔, 所述中气腔上下两侧的所述活滑块内对称设置有侧气腔,所述中气腔与所述侧气腔之间的所述活滑块内设置有连通所述中气腔与所述侧气腔的通气口B,所述侧气腔右侧的所述活滑块的右侧端面设有贯穿设有与所述侧气腔相通的通气口A,所述中气腔左侧的所述活滑块的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中气腔相通的通气口C,所述活滑块左侧端面上固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顶推弹力件,所述顶推弹力件远离所述活滑块一侧末端与所述所述内空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配合。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供电装置左侧的所述上壳体底部端面内与所述下壳体顶壁端面内相对设有开口腔,所述上壳体内的所述开口腔与所述下壳体内的所述开口腔之间配合连接连接有复位弹力件,所述复位弹力件顶部末端与所述上壳体内的所述开口腔内顶壁固定连接配合,所述复位弹力件底部末端与所述下壳体内的所述开口腔内底壁固定连接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本装置放置在桌面上,由于上壳体的重力作用,上壳体克服复位弹力件的弹力并向下移动,此时,设置于上壳体左侧的插接体A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A逐渐下移并逐渐向一侧入气槽A靠近,同时,使设置于上壳体右侧的插接体B逐渐沿插接腔体B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B逐渐远离入气槽B一侧,同时,由于受到上壳体的重力作用,进而使U型供电块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最大程度滑入插接腔体A内以及插接体B最大程度滑动至插接腔体B内时,进而使入气槽A与贯通孔A完全相连通配合连接,同时,使贯通孔B最大程度位于入气槽B下侧的所述插接腔体B内,进而使入气槽B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导电块A与导电块B实现电性相抵接配合连接,此时,控制抽气泵工作,使吸固盘与桌面之间的空气依次经连通孔、主气通槽、入气槽A、抽气泵、排气止回阀、贯通孔A排出,由于吸固盘与桌面之间处于真空状态,进而保证了本装置处于不会倒的状态,当需要本装置脱离桌面时,握住上壳体并向上移动,此时,使插接体A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使插接体B逐渐沿插接腔体B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带动贯通孔A位于入气槽A上侧的插接腔体A内,同时,使插接体B带动贯通孔B与入气槽B处于相连通状态,此时,使入气槽A处于关闭状态,同时,使入气槽B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使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贯通孔B、入气止回阀、主气通槽和连通孔后进入吸固盘内,此时本装置可被轻易拿起,本装置可有效防止本装置由于误碰倾倒,从而导致杯内的水倒出后溅湿桌面物品,大大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向气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供电装置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湿气排出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小型室内加湿器装置,包括上壳体11、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顶部的湿气排出机构12、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底部的下壳体13、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3之间的供电装置61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3底部端面内的吸固装置,所述吸固装置包括设置所述下壳体13下端开设有吸固腔21,所述吸固腔21中设置有吸固盘22,所述吸固盘22上端固定设置有吸固连头25,所述吸固连头25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固腔21上端且与所述下壳体13固定连接配合,所述吸固连头25内部设置有连通孔24,所述下壳体13内设有底部端与所述连通孔24顶部端相连通设置的主气通槽14,所述主气通槽14左右两侧的所述下壳体13内分别设有插接腔体A46和插接腔体B35,所述插接腔体A46左右两侧端壁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入气槽A43,所述入气槽A43左侧延伸末端贯穿所述下壳体13左侧外端面,所述入气槽A43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主气通槽14左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插接腔体A46与所述主气通槽14之间的所述入气槽A43内设有抽气泵71,所述抽气泵71与所述插接腔体A46之间的所述入气槽A43内设有排气止回阀45,所述插接腔体B35左右两侧端壁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入气槽B33,所述插接腔体B35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主气通槽14右侧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入气槽B33右侧延伸末端贯穿所述下壳体13右侧外端面,所述主气通槽14与所述插接腔体B35之间的所述入气槽B33内设有入气止回阀36,所述上壳体11底部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伸入所述插接腔体A46内的插接体A41以及伸入所述插接腔体B35内的插接体B31,所述插接体A41内贯穿设有与所述入气槽A43相连通设置的贯通孔A44,所述插接体B31内贯穿设有用以与所述入气槽B33相连通设置的贯通孔B34,所述入气槽A43上侧的所述插接腔体A46内设有与所述插接体A41外表面密闭配合连接的密闭圈A42,所述入气槽B33上侧的所述插接腔体B35内设有与所述插接体B31外表面密闭配合连接的密闭圈B32,所述湿气排出机构12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蒸汽口121,所述蒸汽口121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上壳体11相连通配合连接,所述蒸汽口121右侧内壁内设有通滑槽122,所述通滑槽122内滑动配合连接的闭合滑块123,所述闭合滑块123右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125,所述调节螺杆125右侧延伸末端与闭合驱动电机124动力连接,所述闭合驱动电机124外表面嵌于所述通滑槽122右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

有益地,所述供电装置61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壳体11中的U型供电腔64,所述U型供电腔64底部端贯穿所述上壳体11底部端面且与所述下壳体13顶部端面相对设置,所述U型供电腔64内顶壁固设置有导电块A62,所述导电块A62与设置于上壳体11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U型供电腔64中设置有U型供电块66,所述U型供电块66具有导电性,所述U型供电块66与所述抽气泵71电性相接,所述U型供电块66上端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导电块A62相连通设置的导电块B65,所述U型供电块66的U型臂上环绕设有推压弹性件67,所述U型供电块66底部末端伸入所述下壳体13顶部端面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U型供电块66底部末端与所述下壳体13顶部端相连接处设有弹性垫圈68。

有益地,所述排气止回阀45包括主机体451,所述主机体451内部设置有内空腔463,所述主机体451右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内空腔463相连通设置的通口A453,所述主机体451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内空腔463相连通设置的通口B462,所述内空腔46右侧内壁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凹口槽452,所述内空腔463中设置有活滑块458,所述活滑块458与所述内空腔463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活滑块458右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且用以与所述凹口槽452插接配合连接的凸接部454, 所述活滑块458内部开设有中气腔464, 所述中气腔464上下两侧的所述活滑块458内对称设置有侧气腔465,所述中气腔464与所述侧气腔465之间的所述活滑块458内设置有连通所述中气腔464与所述侧气腔465的通气口B457,所述侧气腔465右侧的所述活滑块458的右侧端面设有贯穿设有与所述侧气腔465相通的通气口A456,所述中气腔464左侧的所述活滑块458的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中气腔464相通的通气口C461,所述活滑块458左侧端面上固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顶推弹力件459,所述顶推弹力件459远离所述活滑块458一侧末端与所述所述内空腔463左侧内壁固定连接配合。

有益地,所述供电装置61左侧的所述上壳体11底部端面内与所述下壳体3顶壁端面内相对设有开口腔51,所述上壳体11内的所述开口腔51与所述下壳体3内的所述开口腔51之间配合连接连接有复位弹力件52,所述复位弹力件52顶部末端与所述上壳体11内的所述开口腔51内顶壁固定连接配合,所述复位弹力件52底部末端与所述下壳体3内的所述开口腔51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

初始状态时,U型供电块66受到回位弹簧67顶压力,使U型供电块66底部端面与下壳体13上端面处于相抵接状态,此时,使导电块A62的底部末端最大程度远离导电块B65的顶部末端,同时,抽气泵71处于停止状态,此时,使贯通孔A44位于入气槽A43上侧的插接腔体A46内,进而使入气槽A43处于关闭状态,同时,贯通孔B34与入气槽B33处于连通状态,进而导通入气槽B33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使外界的空气能依次经主气通槽14和连通孔24后进入吸固盘22内,同时,使插接体A41底部末端最大程度远离插接腔体A46内的内底壁以及使插接体B31底部末端最大程度远离插接腔体B35内的内底壁。

当需要固定本装置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桌面上,由于上壳体11的重力作用,上壳体11克服复位弹力件52的弹力并向下移动,此时,设置于上壳体11左侧的插接体A41逐渐沿插接腔体A46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A44逐渐下移并逐渐向一侧入气槽A43靠近,同时,使设置于上壳体11右侧的插接体B31逐渐沿插接腔体B35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B34逐渐远离入气槽B33一侧,同时,由于受到上壳体11的重力作用,进而使U型供电块66克服回位弹簧67的弹力逐渐沿插接腔体A46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41最大程度滑入插接腔体A46内以及插接体B31最大程度滑动至插接腔体B35内时,进而使入气槽A43与贯通孔A44完全相连通配合连接,同时,使贯通孔B34最大程度位于入气槽B33下侧的所述插接腔体B35内,进而使入气槽B33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导电块A62与导电块B65实现电性相抵接配合连接,此时,控制抽气泵71工作,使吸固盘22与桌面之间的空气依次经连通孔24、主气通槽14、入气槽A43、抽气泵71、排气止回阀45、贯通孔A44排出,由于吸固盘22与桌面之间处于真空状态,进而保证了本装置处于不会倒的状态,当需要本装置脱离桌面时,握住上壳体11并向上移动,此时,使插接体A41逐渐沿插接腔体A46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使插接体B31逐渐沿插接腔体B35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41带动贯通孔A44位于入气槽A43上侧的插接腔体A46内,同时,使插接体B31带动贯通孔B34与入气槽B33处于相连通状态,此时,使入气槽A43处于关闭状态,同时,使入气槽B33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使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贯通孔B34、入气止回阀36、主气通槽14和连通孔24后进入吸固盘内,此时本装置可被轻易拿起;另外,通过闭合驱动电机124控制并带动调节螺杆125正反转动,进而由调节螺杆125带动闭合滑块123的左右滑动工作,从而实现蒸汽口121的自动开启和闭合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本装置放置在桌面上,由于上壳体的重力作用,上壳体克服复位弹力件的弹力并向下移动,此时,设置于上壳体左侧的插接体A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A逐渐下移并逐渐向一侧入气槽A靠近,同时,使设置于上壳体右侧的插接体B逐渐沿插接腔体B内的底部方向滑动,进而,使贯通孔B逐渐远离入气槽B一侧,同时,由于受到上壳体的重力作用,进而使U型供电块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最大程度滑入插接腔体A内以及插接体B最大程度滑动至插接腔体B内时,进而使入气槽A与贯通孔A完全相连通配合连接,同时,使贯通孔B最大程度位于入气槽B下侧的所述插接腔体B内,进而使入气槽B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导电块A与导电块B实现电性相抵接配合连接,此时,控制抽气泵工作,使吸固盘与桌面之间的空气依次经连通孔、主气通槽、入气槽A、抽气泵、排气止回阀、贯通孔A排出,由于吸固盘与桌面之间处于真空状态,进而保证了本装置处于不会倒的状态,当需要本装置脱离桌面时,握住上壳体并向上移动,此时,使插接体A逐渐沿插接腔体A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使插接体B逐渐沿插接腔体B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插接体A带动贯通孔A位于入气槽A上侧的插接腔体A内,同时,使插接体B带动贯通孔B与入气槽B处于相连通状态,此时,使入气槽A处于关闭状态,同时,使入气槽B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使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贯通孔B、入气止回阀、主气通槽和连通孔后进入吸固盘内,此时本装置可被轻易拿起,本装置可有效防止由于误碰翻到,从而导致本装置内部的水倒出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以及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