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4688发布日期:2018-08-07 19:3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设备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用户对于空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其中一个就是空调蒸发器和风道的凝露问题。

空调产生凝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空调区域方位内的空气湿度较大;(2)空调区域范围内由于新排风系统设置不合理,产生过大的负压,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从而提升了空调的湿度及其凝结露点;(3)空调本身采用大温差送风,而对机器本身的送风量与冷量不配备,导致冷量过大,风量过小;(4)送风口采用铝质材料,由于导热性能较好,使得出风口材料表面温度过低而凝结露水。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运行的空调,当运行时间过长后会在导板和面板上出现凝露水珠,蒸发器上也会出现大量的凝结水,在空调向室内送风时就会出现吹水和滴水的情况,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空调凝露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空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温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确定第一室外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当温差值小于预设的温差阈值、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包括:获取压缩机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室外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温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第一主控单元,用于当温差值小于预设的温差阈值、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压缩机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室外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相近、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室内含湿量大于室外含湿量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实施例(一)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实施例(一)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实施例(二)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实施例(二)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实施例(三)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实施例(三)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实施例(四)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实施例(四)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9是根据实施例(五)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0是根据实施例(五)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1是根据实施例(六)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2是根据实施例(六)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其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对具有实现新风功能的空调产品的防凝露控制。

示例性,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产品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具有一条或多条新风风道,每一新风风道的一端与室外环境相连通,另一端与室内机的进风风道相连通,该新风风道通过控制阀等装置,可控的实现新风风道的导通或者阻断,在新风风道处于导通状态时,空气通过新风风道内在室外环境和空调的进风风道之间流通,而当新风风道处于阻断状态时,空气则无法在室外环境和空调的进风风道之间流通。

相应的,空调具有启用或者关停该新风风道的新风模式,新风模式可由空调按照预设程序自动控制启停,或者,根据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控制面板等装置所输入的指令,控制新风模式的启停;在启用新风模式时,新风风道导通,此时,空调室内机运转,在新风风道的室内机一侧产生负压,引导室外环境一侧的空气经由新风风道进入室内机内部,之后,经由室内机的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中,这样,即可实现室外环境的空气向室内环境的输送。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实施例(一)所示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1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配置有一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101中即可获取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内湿度值。

或者,用户的室内环境中可配置有一独立的湿度传感器或者类似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装置,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本发明空调与该湿度传感器通过家庭局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也可从该湿度传感器获取前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

s102、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外机配置有另一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102中即可获取该设置于室外机的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或者,本发明空调通过家庭局域网络接入外部网络,并可以从空调产品服务商的服务器,或提供天气数据信息的网络平台,查找该空调的坐标位置所对应的室外环境数据,室外环境数据包括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这样,步骤s102可以经查找得到的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s103、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预存有一个或多个凝露湿度阈值,且凝露湿度阈值与当前室内温度具有映射关系,如在当前室内温度为20℃时,其映射的凝露湿度阈值为相对湿度80%;在当前室内温度为25℃时,其映射的凝露湿度阈值为相对湿度75%,等等;该映射关系表示当前室内温度条件下,空调不凝露或者凝露较少所对应的室内湿度条件,当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不超出该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空调不凝露或者凝露较少,当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超出该凝露湿度阈值时,空调会出现凝露问题;例如,在当前室内温度为20℃时,如果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为70%时,空调基本不凝露或者凝露较少,而如果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为85%时,空调则往往容易出现凝露问题。

可选的,空调预存的并不限于单一的湿度数值,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湿度范围值,每一湿度范围值对应一温度值或者温度范围值。

在进行步骤s103的判断步骤之前,一般需要先检测得到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值,之后,根据预存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当前温度值所对应的凝露湿度阈值。

这样,通过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和凝露湿度阈值的大小,可以确定室内机在当前的室内湿度条件下是否容易出现凝露问题。

s104、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5;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预存有一个或多个室外湿度阈值,一般的,室外湿度阈值小于前述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多为表示室外水汽含量较低的湿度数值较低,如相对湿度50%,相对湿度60%,等等。

因此,在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室外湿度阈值时,则说明当前室外环境的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低。

s105、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这样,在步骤s103中满足室内环境的水汽含量容易导致室内机凝露,且步骤s104中室外环境的水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空调运行前述的新风模式,将室外环境中水汽含量较低、较为干燥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并与室内环境中水汽含量较高、较为湿润的室内空气相混合,以类似“中和”的方式降低混合之后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空调运行新风模式之后室内环境的湿度值降低至凝露湿度值甚至更低,以减少空调室内机的凝露量,防止出现“吹水”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105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101,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这里,一级降频为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一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一比例80%,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hz,则一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80%=960hz。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获取的是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101至s105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1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这里,二级降频为基于空调在前述一级降频之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二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二比例也80%,空调在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hz,则二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80%=768hz。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压缩机降频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操作,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1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101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步骤s102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1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2是实施例(一)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2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2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2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2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204;

s204、压缩机一级降频;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2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2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206、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207、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

s208、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rh1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15;

s209、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rh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1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15;

s210、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211、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12,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2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212、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213、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1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15;

s214、压缩机二级降频,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214中,按照80%的第二比例降低前述步骤s204中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运行频率;

s215、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图3是根据实施例(二)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也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3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内含湿量;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配置有一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301中即可获取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内湿度值。

或者,用户的室内环境中可配置有一独立的湿度传感器或者类似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装置,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本发明空调与该湿度传感器通过家庭局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也可从该湿度传感器获取前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

在步骤s301中,第一室内含湿量可通过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算法计算得到,在此不作赘述。

s302、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外含湿量;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外机配置有另一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302中即可获取该设置于室外机的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或者,本发明空调通过家庭局域网络接入外部网络,并可以从空调产品服务商的服务器,或提供天气数据信息的网络平台,查找该空调的坐标位置所对应的室外环境数据,室外环境数据包括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这样,步骤s302可以经查找得到的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s303、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303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304、判断第一室内含湿量是否大于第一室外含湿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5,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s305、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这样,在步骤s303中满足室内环境的水汽含量容易导致室内机凝露,且步骤s304中室外环境的水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空调运行前述的新风模式,将室外环境中水汽含量较低、较为干燥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并与室内环境中水汽含量较高、较为湿润的室内空气相混合,以类似“中和”的方式降低混合之后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空调运行新风模式之后室内环境的湿度值降低至凝露湿度值甚至更低,以减少空调室内机的凝露量,防止出现“吹水”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305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301,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这里,一级降频为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一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一比例80%,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hz,则一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80%=960hz。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301中获取的是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301至s305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3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这里,二级降频为基于空调在前述一级降频之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二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二比例也80%,空调在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hz,则二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80%=768hz。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压缩机降频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操作,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3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301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步骤s302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3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4是实施例(二)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4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4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4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4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4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204;

s404、压缩机一级降频;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4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2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406、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407、计算第一室内含湿量d1;

s408、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

s409、计算第一室外含湿量dp1;

s410、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rh1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11,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17;

s411、判断第一室内含湿量d1是否大于第一室外含湿量dp1,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1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17;

s412、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413、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14,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41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414、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415、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1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17;

s416、压缩机二级降频,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416中,按照80%的第二比例降低前述步骤s404中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运行频率;

s417、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室内含湿量大于室外含湿量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图5是根据实施例(三)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也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5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配置有一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501中即可获取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内湿度值。

或者,用户的室内环境中可配置有一独立的湿度传感器或者类似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装置,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本发明空调与该湿度传感器通过家庭局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也可从该湿度传感器获取前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

s502、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外机配置有另一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502中即可获取该设置于室外机的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或者,本发明空调通过家庭局域网络接入外部网络,并可以从空调产品服务商的服务器,或提供天气数据信息的网络平台,查找该空调的坐标位置所对应的室外环境数据,室外环境数据包括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这样,步骤s502可以经查找得到的室外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作为第一室外湿度值。

s503、获取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的内盘管位置配置有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内盘管的当前温度参数,步骤s503中即可获取该设置于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s504、根据所述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室内露点温度值:

te=-24.5+a*t1+28.6*rh1;

这里,te为室内露点温度值,-24.5为计算常量,a和28.6为计算系数,t1为当前室内温度值(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rh1为第一室内湿度值;

s505、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6,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内盘管温度可以反映室内换热器的当前表面温度情况,内盘管温度不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容易出现凝露问题,内盘管温度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不易出现凝露问题。

s506、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5,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506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507、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8,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507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4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508、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这样,在步骤s505和s506中满足室内环境的水汽含量容易导致室内机凝露,且步骤s507中室外环境的水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空调运行前述的新风模式,将室外环境中水汽含量较低、较为干燥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并与室内环境中水汽含量较高、较为湿润的室内空气相混合,以类似“中和”的方式降低混合之后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空调运行新风模式之后室内环境的湿度值降低至凝露湿度值甚至更低,以减少空调室内机的凝露量,防止出现“吹水”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节流装置的开度小,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508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501,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这里,一级降频为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一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一比例80%,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hz,则一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80%=960hz。

和/或,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节流装置的初始阀度。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节流装置的阀度,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501中获取的是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501至s508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3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这里,二级降频为基于空调在前述一级降频之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二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二比例也80%,空调在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hz,则二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80%=768hz。

和/或,再次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在前述第一次提高的节流装置的阀度的基础上的二次阀度调节。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提高节流装置阀度,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压缩机降频(和/或阀开度提高)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操作、阀开度调节,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508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501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步骤s502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508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6是实施例(三)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6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6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6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6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6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604;

s604、压缩机一级降频和/或者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节流装置的阀度提高50步数;

s6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6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606、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607、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

s608、获取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

s609、计算室内露点温度值te;

在实施例中,室内露点温度值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te=-24.5+a*t1+28.6*rh1;

这里,te为室内露点温度值,-24.5为计算常量,a和28.6为计算系数,t1为当前室内温度值(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610、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te,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11,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8;

s611、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rh1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8;

s612、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rh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8;

s613、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614、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5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6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615、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616、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17,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8;

s617、压缩机二级降频,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617中,按照80%的第二比例降低前述步骤s604中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运行频率;

阀度再次提高50步;

s618、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露点温度值、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室内含湿量大于室外含湿量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图7是根据实施例(四)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也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7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温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配置有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步骤s701中即可获取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内温度值。

或者,用户的室内环境中可配置有一独立的温度传感器或者类似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装置,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本发明空调与该温度传感器通过家庭局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也可从该温度传感器获取前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温度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控制面板等装置所设定的期望空调运行所能达到的室内温度,例如用户在制冷模式下所输出的制冷温度25℃、28℃,等。

s7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s703、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和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三)的相关流程步骤,在此不作赘述。

s704、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露点温度值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s505,在此不作赘述。

s705、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6,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本发明将室内温度和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温差值与预设的温差阈值进行比较,防止在温差值过大时采用降频调节方式对室内制冷效果的不利影响,保证制冷模式下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s706、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7,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内盘管温度可以反映室内换热器的当前表面温度情况,内盘管温度不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容易出现凝露问题,内盘管温度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不易出现凝露问题。

s707、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8,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707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708、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9,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708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4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709、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这样,在步骤s706和s707中满足室内环境的水汽含量容易导致室内机凝露,且步骤s708中室外环境的水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空调运行前述的新风模式,将室外环境中水汽含量较低、较为干燥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并与室内环境中水汽含量较高、较为湿润的室内空气相混合,以类似“中和”的方式降低混合之后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空调运行新风模式之后室内环境的湿度值降低至凝露湿度值甚至更低,以减少空调室内机的凝露量,防止出现“吹水”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节流装置的开度小,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709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703,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节流装置的初始阀度。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节流装置的阀度,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703中获取的是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701至s709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3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在前述第一次提高的节流装置的阀度的基础上的二次阀度调节。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提高节流装置阀度,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阀开度提高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阀开度调节,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709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703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709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8是实施例(四)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8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8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8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8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8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804;

s804、压缩机一级降频和/或者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节流装置的阀度提高50步数;

s8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8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806、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温度值t1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tn;

s807、计算第一室内温度值t1和目标温度值tn的温差值△t1;

s808、判断温差值△t1是否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t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822;

在本实施例中,温差阈值△tn为2℃,当△t1大于2℃,则后续的调节过程不应再对空调压缩机的频率进行降频,以保证空调的制冷量。

s809、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810、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

s811、获取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

s812、计算室内露点温度值te;

在实施例中,室内露点温度值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te=-24.5+a*t1+28.6*rh1;

这里,te为室内露点温度值,-24.5为计算常量,a和28.6为计算系数,t1为当前室内温度值(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813、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te,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1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821;

s814、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rh1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1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821;

s815、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rh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1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821;

s816、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817、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18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81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818、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819、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2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821;

s820、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820中,阀度再次提高50步;

s821、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室内含湿量大于室外含湿量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图9是根据实施例(五)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也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9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温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外机配置有另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步骤s901中即可获取该设置于室外机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外温度值。

或者,本发明空调通过家庭局域网络接入外部网络,并可以从空调产品服务商的服务器,或提供天气数据信息的网络平台,查找该空调的坐标位置所对应的室外环境数据,室外环境数据包括室外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这样,步骤s901可以经查找得到的室外环境的当前温度参数作为第一室外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温度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控制面板等装置所设定的期望空调运行所能达到的室内温度,例如用户在制冷模式下所输出的制冷温度25℃、28℃,等。

s902、计算第一室外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s903、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和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三)的相关流程步骤,在此不作赘述。

s904、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露点温度值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s505,在此不作赘述。

s905、判断温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温差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6,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本发明将室内温度和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温差值与预设的温差阈值进行比较,在温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说明室外温度与目标温度相近,则引入室外新风可以加快室内环境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速度,有效降低空调的运行功耗。

s906、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7,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内盘管温度可以反映室内换热器的当前表面温度情况,内盘管温度不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容易出现凝露问题,内盘管温度大于室内露点温度值时,则不易出现凝露问题。

s907、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8,如果否,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907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908、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9,则流程结束;

在实施例中,步骤s908的判断流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4相同或者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909、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这样,在步骤s906和s907中满足室内环境的水汽含量容易导致室内机凝露,且步骤s908中室外环境的水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空调运行前述的新风模式,将室外环境中水汽含量较低、较为干燥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并与室内环境中水汽含量较高、较为湿润的室内空气相混合,以类似“中和”的方式降低混合之后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空调运行新风模式之后室内环境的湿度值降低至凝露湿度值甚至更低,以减少空调室内机的凝露量,防止出现“吹水”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节流装置的开度小,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508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903,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这里,一级降频为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一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一比例80%,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hz,则一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80%=960hz。

和/或,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节流装置的初始阀度。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节流装置的阀度,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903中获取的是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901至s909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3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这里,二级降频为基于空调在前述一级降频之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二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二比例也80%,空调在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hz,则二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80%=768hz。

和/或,再次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这里,提高的阀度是基于空调在前述第一次提高的节流装置的阀度的基础上的二次阀度调节。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提高节流装置阀度,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压缩机降频(和/或阀开度提高)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操作、阀开度调节,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909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903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909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0是实施例(五)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10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10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10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0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10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1004;

s1004、压缩机一级降频和/或者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节流装置的阀度提高50步数;

s10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0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1006、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温度值tp1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tn;

s1007、计算第一室外温度值tp1和目标温度值tn的温差值△t2;

s1008、判断温差值△t2是否小于预设的温差阈值△t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0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22;

在本实施例中,温差阈值△tp为5℃,当△t2小于5℃,则说明室外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相近,开启新风模式向室内引入室外空器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温度尽快达到目标温度。

s1009、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1010、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

s1011、获取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

s1012、计算室内露点温度值te;

在实施例中,室内露点温度值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te=-24.5+a*t1+28.6*rh1;

这里,te为室内露点温度值,-24.5为计算常量,a和28.6为计算系数,t1为当前室内温度值(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1013、判断第一内盘管温度值tp1是否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te,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1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21;

s1014、判断第一室内湿度值rh1是否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1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21;

s1015、判断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是否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rh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1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21;

s1016、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1017、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18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01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1018、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1019、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21;

s1020、压缩机二级降频,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1020中,阀度再次提高50步;

s1021、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在满足室外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相近、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室内含湿量大于室外含湿量的条件下,通过切换为新风模式运行,可以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六)

图11是根据实施例(四)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也可用于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运行新风模式引入室内新风的方式降低空调的凝露量;具体的,该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

s1101、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内含湿量;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配置有一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步骤s1101中即可获取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湿度参数,并作为第一室内湿度值。

或者,用户的室内环境中可配置有一独立的湿度传感器或者类似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装置,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本发明空调与该湿度传感器通过家庭局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也可从该湿度传感器获取前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参数。

在步骤s1101中,第一室内含湿量可通过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算法计算得到,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是单位体积室内空气的含湿量,根据预存或者用户设定的室内空间体积,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室内空间的总含湿量。

s1102、获取空调设定的目标室内湿度值,确定目标室内含湿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室内湿度值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控制面板等装置所设定的期望空调运行所能达到的室内湿度,例如用户在制冷模式下所设定的目标室内湿度值为相对湿度40%、50%,等。

类似的,目标室内含湿量可按照步骤s1101的计算方式得到,并可以进一步得到目标室内湿度条件下的室内空间的目标总含湿量。

s1103、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外含湿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湿度值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101,在此不作赘述。

类似的,第一室外含湿量可按照步骤s1101的计算方式得到,这里,第一室外含湿量为单位体积室外空气的含湿量。

s1104、根据所述第一室内含湿量和所述目标室内含湿量的含湿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室外含湿量,确定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引入室内的室外新风量;

这里,含湿量差值为前述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总含湿量与目标总含湿量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新风量与前述的第一室外含湿量相除得到的商值即为室外新风量。

s1105、根据所述室外新风量,控制所述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换热器上的凝露量不仅受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流经其的冷媒的温度影响;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低,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越多,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越高,则换热器上的凝露量就越少,这样,通过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也可以达到改变空调凝露量的目的。

空调的冷媒温度主要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高,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多,冷媒温度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则其输出的冷媒所蕴含的热量少,冷媒温度较低,这样,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流经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进一步实现对空调凝露量的控制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凝露问题一般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时,空调多以制冷模式运行,本发明即是检测制冷模式下的初始室内湿度值;这里,空调尚未运行步骤1105中的新风模式;

在实施例中,初始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1101,在此不作赘述。

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这里,一级降频为基于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一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一比例80%,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hz,则一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1200*80%=960hz。

这样,在空调根据室内外湿度参数判断是否运行新风模式之前,可以通过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室内阈值的比较结果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对空调的凝露量进行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新风模式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扰动影响,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平稳性。

在实施例中,步骤s1101中获取的是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这样,可以在压缩机的频率调节未能解决空调凝露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1101至s1105的控制流程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含湿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至空调不凝露或者少凝露的湿度状况。

较佳的,第一设定时长为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提高新风模式下空调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精准性,本发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湿度值的检测方式参照步骤s1101,第二设定时长优选为10~15分钟;

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这里,二级降频为基于空调在前述一级降频之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的第二比例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如设定的第二比例也80%,空调在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hz,则二级降频后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960*80%=768hz。

这样,在新风模式下再次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将引入干燥室外新风和压缩机降频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在减少室内空气含湿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室内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内机可以不凝露或者少凝露。

较佳的,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不仅可以对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操作,同时,还可以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如步骤s11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为中风风档,则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可以将空调的新风模式由中风风档提高至高风风档,以提高空调向室内环境输送室外空气的速率,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小于凝露湿度阈值时,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

在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小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少,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高的风速档位,以提高室外空气的输送量;当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较大时,单位体积的室外空气能够将室内空气“中和”至凝露湿度阈值的量较多,因此可以将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较低的风速档位,以减少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额外功耗,节能降耗。

例如,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为小于或等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高风风档;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二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大于20%相对湿度时,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确定为中风风档,等等。

这样,可根据步骤s1101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步骤s1103中所获取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步骤s1105中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2是实施例(六)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s1201、空调制冷运行;

一般的,空调的凝露问题是在空调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发生,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即是在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防凝露操作;

s1202、获取初始室内湿度值rh0;

初始室内湿度值rh0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初始室内湿度rh1为相对湿度85%;

s1203、判断初始室内湿度值rh0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2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202;

在本实施例中,凝露湿度阈值rhn为相对湿度80%,则步骤s1202中检测得到的初始室内湿度值85%大于凝露湿度阈值80%,执行步骤s1204;

s1204、压缩机一级降频;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80%的第一比例降低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1205、判断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20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20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

s1206、获取第一室内湿度值rh1,计算第一室内含湿量d1;

第一室内湿度值rh1由空调自身配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s1207、获取目标室内湿度值rhe,确定目标室内含湿量de;

s1208、获取第一室外湿度值rhp1,计算第一室外含湿量dp1;

s1209、计算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引入室内的室外新风量;

s1210、控制空调以中风风档运行新风模式;

s1211、判断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212,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2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长为10min;

s1212、获取第二室内湿度值rh2;

s1213、判断第二室内湿度值rh2是否大于凝露湿度阈值rh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21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215;

s1214、压缩机二级降频,新风模式调整至高风风档,流程结束;

在步骤s1214中,按照80%的第二比例降低前述步骤s1204中一级降频之后得到的运行频率;

s1215、维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流程结束。

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空调所处空间的室内和室外湿度状况,确定运行新风模式可以补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风量,从而将室外环境中的湿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及水汽含量,进而减少空调在循环输送室内空气时的水汽凝结量,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3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3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和第一室外湿度值;

第一主控单元1320,用于当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

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二。

如图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4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4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内含湿量;

第二获取单元142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确定第一室外含湿量;

第一主控单元1430,用于当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内含湿量大于第一室外含湿量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

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运行频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三。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5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5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第一确定单元1520,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第一主控单元1530,用于当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压缩机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四。

如图1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6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6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温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

第一确定单元1620,用于确定第一室内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163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1640,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第一主控单元1650,用于当温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五。

如图1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7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7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以及设定的目标温度值;

第一确定单元1720,用于确定第一室外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温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173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第一室外温度值以及空调的第一内盘管温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1740,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确定室内露点温度值;

第一主控单元1750,用于当温差值小于预设的温差阈值、第一内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室内露点温度值、第一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且第一室外湿度值小于预设的室外湿度阈值时,控制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压缩机一级降频运行和/或节流装置阀度提高第一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和/或提高节流装置的阀度。

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室内湿度值与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五。

如图1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六)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装置18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81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第一确定单元1820,用于确定第一室内含湿量;

第二获取单元1830,用于获取空调设定的目标室内湿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1840,用于确定目标室内含湿量;

第三获取单元1850,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湿度值;

第三确定单元1860,用于确定第一室外含湿量;

第四确定单元187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室内含湿量和所述目标室内含湿量的含湿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室外含湿量,确定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引入室内的室外新风量;

第一主控单元1880,用于根据所述室外新风量,控制所述空调运行新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初始室内湿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初始室内湿度值与预设的凝露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主控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室内湿度值大于所述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一级降频;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压缩机以一级降频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所述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内湿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运行所述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之后,所述空调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内湿度值;

第三主控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室内湿度值大于所述凝露湿度阈值时,控制对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进行二级降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提高所述新风模式的风速档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室内湿度值与所述第一室外湿度值的湿度差值,确定所述新风模式的初始风速档位。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