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71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饮食业产生的油烟的净化处理意识增强,对油烟的处理不再只是采用简易罩收集油烟,通过排气扇把油烟排到室外。仅收集油烟,不做净化处理,油烟去除率为0。因此,出现了多种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现有的油烟净化处理设备的净化原理有三大类别,一是碱液喷淋处理,二是物理过滤净化,三是液沫净化吸收处理,其中第三类别的处理效果最好。但是现有采用第三类的油烟净化设备大多是将其安装在抽油烟机的集烟罩的出烟口后的管道内,分体安装,增加了安装成本,且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在空间小的厨房内安装使用。而且,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在出烟口后的管道内,导致集烟罩的内壁油烟附着严重,影响集烟罩清洁的同时,附着的油烟还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不利于处在该环境内的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解决现有液沫油烟净化设备没有复合至现有的抽油烟机的集烟罩内,导致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另外增加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多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包括连通的水平集烟部和竖直出烟部,其中,还包括净化剂供给单元、净化剂回收单元和液沫支撑网,所述液沫支撑网固定设置在油烟由水平集烟部流至竖直除烟部的水平流动路径上,并随形将该水平流动路径填充完全;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的喷淋头固定在所述液沫支撑网内,将净化剂喷淋至液沫支撑网上,净化剂在液沫支撑网内形成液沫,构成液沫吸油层;所述净化剂回收单元位于所述液沫支撑网的下方,将吸油后的废液回流收集至净化剂供给单元的水箱内;所述液沫支撑网为具有三维孔隙网络的金属网框架。

具体地,所述液沫支撑网采用钛丝编织的具有三维孔隙网络的钛网框架,并控制孔隙的孔径为1~2mm。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的喷淋头采用多根一端封闭的喷射管组成,在所述喷射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喷射口,敞口端与净化剂供给管道连通;所述多个喷射管分别以嵌设在液沫支撑网的表面和内部的方式分布在所述液沫支撑网内。为液沫支撑网均匀喷洒净化剂,形成均匀的液沫净化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喷射管分别以嵌设在液沫支撑网的表面和内部的方式分布在所述液沫支撑网内。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剂回收单元包括支撑托板和回流槽,所述支撑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液沫支撑网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托板表面开设导流槽,该导流槽的流出口所在的支撑托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回流槽的边沿上;所述回流槽的槽底开设回流口,该回流口与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的水箱的回流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开设的深度由支撑托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加深,形成倾斜底面的导流槽;该导流槽的流出口所在的支撑托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回流槽的边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在支撑托板的除了与回流槽搭接的端部(记为倾斜低端)外的侧边上连接立板。并在支撑托板的倾斜低端上连接软质引流条,该软质引流条的上表面与导流槽的出口的底面平齐,其自由端探入回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槽采用长方形敞口槽,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截面呈“7”形,在竖直板部上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孔;以该“7”形隔板的竖直板部伸入长方形敞口槽内的方式,将其沿纵向固定设置在长方形敞口槽内,将该长方形敞口槽分隔为回收室和溢流室;所述回收室和溢流室的底部分别开设回流口和排污口;所述导流槽的流出口所在的支撑托板的端部(即支撑托板的倾斜低端)搭接在所述回收室的边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7”形隔板的竖直板部与横向板部的夹角优选采用钝角。方便掉落在该横向板部上的喷淋液下滑。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烟罩还包括水平集烟挡板和竖直集烟挡板,所述竖直集烟挡板连接在所述水平集烟挡板的边沿上,构成截面呈“L”形的集烟挡板;以水平集烟挡板位于水平集烟部的集烟端面上,竖直集烟挡板竖直伸入水平集烟部内部的方式,将“L”形集烟挡板扣设在所述水平集烟部内,与水平集烟部的后壁和部分顶壁构成油烟的水平流动路径;

在所述水平集烟挡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位置上开设平面集烟口;两个集烟口中间的位置开设支撑托板安装窗,所述支撑托板可拆卸地卡扣装配在该安装窗上;所述竖直集烟挡板的中间位置开设立面集烟口;在所述平面集烟口和立面集烟口上连接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液沫支撑网将平面集烟口和立面集烟口至所述竖直除烟部的进烟口之间的所述水平集烟部内的油烟流动的通道填充完全。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的喷淋头包括总接头和3个分接头,所述总接头的进液口与净化剂供给单元的进液管的出液口连接,总接头的出液口具有3个,分别与3个分接头的进液口连接;每个分接头具有与喷射管在液沫支撑网内分布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出液口;前述喷射管为多根,在所述喷射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喷射口,敞口端与分接头的多个出液口连接;所述多个喷射管分别以嵌设在液沫支撑网的表面和内部的方式分布在所述液沫支撑网内。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总控制器和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固定在靠近出烟口的所述竖直出烟部内;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抽风机的控制端和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的净化剂泵送装置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器中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总控制器与外部遥控设备的无线控制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集烟罩的水平集烟部的前端面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总控制器控制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静电除尘单元,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安装在靠近出烟口侧的所述竖直出烟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利用液沫净化原理,将液沫净化层复合装配至集烟罩内,使得一体机的外观整洁,设计简约,且不占用地面积,空间占用少。而且集烟罩内无油渍堆积,防火,清洗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可与现有的中西餐炉具配套。同时,将液沫净化层通过液沫支撑层的三维孔隙网络支撑,并形成大小适中的液沫,充分利用气液两相之间的双膜传质动力,能快速捕捉气相中的油烟等微粒,同时在油烟净化一体机的抽风机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液沫充满液沫支撑网的所有孔隙,达到良好的油烟净化效果,除油效率达到97%以上,高效除油,且运行稳定,除油效果持久,可达到低空排放的理想效果,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针对液沫支撑网的结构,设计采用多根一端封闭的喷射管组成的喷淋头,将多根喷射管嵌入液沫支撑网内部,保证均匀地喷洒净化剂,在液沫支撑网内的液沫均匀,保证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计了一种集烟挡板,油烟由两侧和立面的集烟口进入,立体吸烟,集烟效果好。并针对该集烟挡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喷淋头的结构,保证向液沫支撑网内同时定时喷洒净化剂,保证三个集烟口的液沫净化效果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还增设了总控制器,达到对抽风机和喷淋液供给单元的同时开启控制,并在总控制器内增加了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总控制器与外部遥控设备的无线控制连接,方便使用者遥控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油烟净化一体机增加静电除尘装置以达到排出的烟气完全没有可见的烟雾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增加了喷淋液供给单元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回收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喷淋头的总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7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包括集烟罩10,所述集烟罩10包括连通的水平集烟部11和竖直出烟部12,水平集烟部11采用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敞口壳体,斜边所在的平面为敞口面,即集烟端面110。在与集烟端面110相对的直角边所在的直角侧面上开设烟口111。所述竖直出烟部12为两端开口的筒体,一端口与水平集烟部11的烟口111连接,为竖直出烟部12的进烟口,另一端口为集烟罩的出烟口13,构成连通的水平集烟部11和竖直出烟部12。在集烟端面110上还可扣设挡板,在挡板上开设集烟口即可,并可在集烟口上安装涡流吸烟叶片,增加油烟的吸入力度。复合式液沫油烟净化一体机还包括集成安装在该集烟罩10内的净化剂供给单元20、净化剂回收单元30和液沫支撑网40,所述液沫支撑网40固定设置在油烟由水平集烟部11流至竖直除烟部12的水平流动路径上,并随形将该水平流动路径填充完全,保证油烟均经由液沫支撑网40通过,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喷淋头固定在所述液沫支撑网40内,将净化剂喷淋至液沫支撑网40上,净化剂在液沫支撑网40内形成液沫,构成液沫吸油层;所述净化剂回收单元30位于所述液沫支撑网40的下方,将吸油后的废液回流收集至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水箱内。所述液沫支撑网40为具有三维孔隙网络的金属网框架,具体地,采用钛丝编织的具有三维孔隙网络的钛网框架,并控制孔隙的孔径为1~2mm。所述液沫支撑网40的截面采用随形的,将水平集烟部11内的油烟通道填满,以保证油烟在进入竖直出烟部12前均通过该液沫支撑网40构成的液沫吸油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水箱21、喷淋头22和水泵23,在所述水箱21的侧壁的下部上开设出液口,在顶壁上开设回流口211;所述水箱21的出液口与所述喷淋头22通过进液管24连接,该进液管24上接入水泵23,将水箱21内的净化剂引至喷淋头22。所述水箱21的回流口211与所述净化剂回收单元30的回流口(即回流槽32的槽底开设的回流口)连接。同时,为了防止进入进液管24内的净化剂回流,在所述进液管24上连接止回阀25。其中,净化剂供给单元20中的各机构件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图4中给出的,可以依据实际安装环境进行具体位置的确定即可。

由于液沫支撑网40为三维孔隙网络结构,因此,为了保证净化剂均匀地喷洒至液沫支撑网40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对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喷淋头22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2和图4所示,喷淋头22采用多根一端封闭的喷射管220组成,在所述喷射管220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喷射口,敞口端与净化剂供给管道(即进液管24)连通;所述多个喷射管220分别以嵌设在液沫支撑网40的表面和内部的方式分布在所述液沫支撑网40内。其中,喷射口的开设以保证经由该喷射口喷射出的净化剂喷向液沫支撑网40上即可。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喷淋头22,所述泡沫支撑网40的表面和内部均开设喷射管220的安装槽孔,保证净化剂的均匀喷洒,进而保证液沫层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净化剂回收单元30的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支撑托板31和回流槽32,所述支撑托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液沫支撑网40的底面上,即对液沫支撑网40起到支撑作用;在所述支撑托板31表面开设导流槽311,所述导流槽311开设的深度由支撑托板3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加深,形成倾斜底面的导流槽311。该导流槽311的流出口(倾斜低端口)所在的支撑托板31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回流槽32的边沿上;所述回流槽的槽底开设回流口,该回流口与所述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水箱21的回流口211连接。

液沫支撑网40内的液沫在吸油后会消泡形成含油废液并滴落至支撑托板31上,因此,为了防止滴落的含油废液流出,在支撑托板31的除了与回流槽32搭接的端部(记为倾斜低端)外的侧边上连接立板312。并在支撑托板31的倾斜低端上连接软质引流条313,该软质引流条313的上表面与导流槽311的出口的底面平齐,其自由端探入回流槽32内,起到引流作用的同时,防止含油废液由支撑托板31的倾斜低端与回流槽32的搭接位置处渗出,发生漏液,影响一体机的运行。

在油烟量大,净化剂消耗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回流的含油废液溢出回流槽32的情况发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回流槽32设计为回流室和溢流室的双腔室结构,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回流槽32采用长方形敞口槽,在该长方形敞口槽内增设隔板33,所述隔板33的截面呈“7”形,该“7”形隔板33的竖直板部331与横向板部332的夹角优选采用钝角,方便掉落在该横向板部332上的喷淋液下滑;在竖直板部331上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孔333;以该“7”形隔板33的竖直板部331伸入长方形敞口槽32内的方式,将其沿纵向固定设置在长方形敞口槽32内,将该长方形敞口槽32分隔为回收室323和溢流室322;所述回收室323的底部开设回流口321,将喷淋下来的喷淋液回流至水箱21中。所述溢流室322的底部开设排污口,该排污口连接排污管34,将溢流至溢流室322内的油污混合物排出。所述支撑托板31的倾斜低端搭接在所述回收室323的边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上述将液沫净化系统集成复合安装得到的集烟罩10,对集烟罩10的集烟端面110上安装的集烟挡板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集烟罩还包括水平集烟挡板14和竖直集烟挡板15,所述竖直集烟挡板15连接在所述水平集烟挡板14的边沿上,构成截面呈“L”形的集烟挡板,水平集烟挡板14和竖直集烟挡板15的夹角不限于直角,以实际集烟罩10的结构确定即可。以水平集烟挡板14位于水平集烟部11的集烟端面110上,竖直集烟挡板15竖直伸入水平集烟部11内部的方式,将“L”形集烟挡板扣设在所述水平集烟部11内,与水平集烟部11的后壁和部分顶壁构成油烟的水平流动路径。同时,竖直集烟挡板15与水平集烟部11的前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112,作为立面集烟口151的吸油烟的通道。在所述水平集烟挡板14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位置上分别开设平面集烟口141;两个集烟口141中间的位置开设支撑托板安装窗142,所述支撑托板31可拆卸地卡扣装配在该安装窗142上。所述竖直集烟挡板15的中间位置开设一个立面集烟口151;在所述平面集烟口141和立面集烟口151上连接设置过滤网。过滤网采用本领域常规采用的过滤网即可。油烟的吸入口在不同的面上,实现立体吸烟,吸烟效果好。

具体地,可拆卸地卡扣装配方式采用现有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如,在支撑托板31的边框的侧边上开设卡槽,在托水板安装窗142的相应位置的内侧上装配可伸缩凸块,该伸缩凸块连接在弹簧上,弹簧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时,该凸块突出,卡扣在支撑托板31的卡槽内,将支撑托板31固定。需要将支撑托板31取下时,通过设置在托水板安装窗142的表面上的控制按钮,控制压缩弹簧,弹簧压缩并带动凸块退出卡槽,卡扣失效,支撑托板31取下。可方便地将支撑托板31取下并清洗。

在上述具有两个平面集烟口141和一个立面集烟口151的实施方式中,则在水平集烟部内的油烟流动的水平流动路径有3个方向,由两个平面集烟口141至竖直除烟部12的进烟口之间的两个相对方向的水平流动路径,还有一个是立面集烟口151至竖直除烟部12的进烟口之间的水平流动路径。因此,所述液沫支撑网40分三部分分别设置在上述的三个方向的水平流动路径上,并随形填充完全。该三部分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整体连接形成整体,依实际情况确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在采用上述截面呈“L”形的集烟挡板的结构时,液沫支撑网40需要分三部分进行设置,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喷淋头22的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喷淋头22包括总接头221和3个分接头222,所述总接头221的进液口与净化剂供给单元20的进液管24的出液口连接,总接头221的出液口具有3个,分别与3个分接头222的进液口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总接头221可以采用四通接头,其中一个接口作为进液口2211,另外三个作为出液口2212,进液口上还可依据集烟罩内部结构连接一端随形管道作为进液管2213。每个分接头222具有与喷射管220在液沫支撑网40内分布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出液口2221。具体地,所述分接头222可以采用多根管道连接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中,在启动该油烟净化一体机的抽风机52的同时,即要同时开启喷淋净化系统;为了实现通过一个控制按钮即实现两者同步运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增加了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抽风机52的控制端和所述喷淋液供给单元的喷淋液泵送装置(即,水泵23)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抽风机52固定设置在出烟口13的所述竖直出烟部12内。通过触发总控制器的启动按钮,控制器即同时控制抽风机52和水泵23开启,抽排油烟的同时,进行喷淋净化处理。

具体地,所述总控制器中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抽风机的控制端和所述喷淋液供给单元的喷淋液泵送装置(即,水泵23)的控制端连接。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净化一体机的远程遥控控制,该总控制器内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实现中央处理模块与外部遥控设备的无线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控制面板51,方便对一体机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面板51安装在集烟罩10的水平集烟部11的前端面上,且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保证了一体机的整体性,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静电除尘单元(图未示),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安装在靠近出烟口侧的所述竖直出烟部内。即,静电除尘单元的安装位置高于喷淋液供给单元20的喷淋头22的位置,放置喷淋液对静电除尘功能的影响。达到排出的烟气完全没有可见的烟雾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