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361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燃气热水器附加功能监控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燃气热水器功能越来越多,例如:浴缸、即热、预约、厨宝、洗衣等,有一些功能在执行完成后需要提醒用户可以洗浴或者需要关闭水流,例如浴缸功能,在浴缸放水结束后,需要提醒用户该把水流关断,可以正常泡浴了;即热功能预热完成后提醒用户可以洗浴了,目前这些提醒功能只是在操作终端显示或者蜂鸣器提醒,而操作终端一般安装位置较远,不利于提醒用户。为此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监控燃气热水器的各个运行状态信息并具提醒功能的设备成为必要。而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燃气热水器也开始步入物联时代,手机APP通过WiFi信实现对热水器的控制已经实现,同样热水器的各个运行状态信号也可以实时传输给云平台;然而提供一种更便捷方便快速感知其信息还是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控燃气热水器的各个运行状态信息并具提醒功能的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包括燃气热水器 本体及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数据云平台、智能手环,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中包含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模块连接有数据云平台,数据云平台中连接有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智能手环从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中得到相应的燃气热水器的所需的运行状态信息,向用户作提醒或监控提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无线模块是通过WIFI无线网络或手机APP连接到数据云平台。

数据云平台通过数据接口与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相连接,可以实时将热水器运行状态数据发送给智能手环的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手环内除设置有3D惯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微处理器外,还设置有微型马达,当接收到网络发出的信号时,微型马达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热水器的相应运行程序完成后将完成标志位发给云平台,再通过云平台将数据导入到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智能手环的微处理器分析后发出提醒指令,智能手环振动,实现提醒用户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器系统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1、提醒用户浴缸放水结束;

2、提醒用户即热或预约预热完成,可以使用热水;

3、通过振动提醒,不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示意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智能手环方框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手环监控提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系统,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及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数据云平台、智能手环,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中包含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模块连接有数据云平台,所述无线模块是通过WIFI无线网络或手机APP连接到数据云平台,数据云平台中连接有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数据云平台通过数据接口与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相连接,可以实时将热水器运行状态数据发送给智能手环的数据库。智能手环从智能手环数据云平台中得到相应的燃气热水器的所需的运行状态信息,向用户作提醒或监控提示。

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手环内除设置有3D惯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微处理器外,还设置有微型马达,当接收到网络发出的信号时,微型马达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热水器的相应运行程序完成后将完成标志位发给云平台,再通过云平台将数据导入到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智能手环的微处理器分析后发出提醒指令,智能手环振动,实现提醒用户的功能。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燃气热水器也开始步入物联时代,手机APP通过WiFi信号就可以实现对热水器的控制,同样热水器的各个运行状态信号也可以实时传输给云平台,

智能手环内部集成有微型马达,当接收到APP发出的信号时,微型马达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热水器的浴缸模式或者即热预热完成后将完成标志位发给云平台,再通过云平台将数据导入到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智能手环的APP分析后发出提醒指令,智能手环振动,实现提醒用户 的功能。

智能手环实现提醒功能的核心是物联网,燃气热水器通过WiFi信号实现与云台的连接,小米手环通过低功耗的蓝牙模块与手机APP进行数据交换,再通过手机的移动网络或WiFi网络与云平台连接,云平台之间又通过互联网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庞大的家庭物联网,在物联网上不仅可以监测燃气热水器的运行状态,还可以智能判定、调整运行方式,同时可以控制各执行部件动作,像提醒功能,通过对运行状态的判定,控制微型马达的启动,实现信息的传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