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938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属于电磁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各种电热水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由电阻丝制成的电热管或其他电热元件直接浸入水中加热,但由于绝缘老化或材质问题或制造问题,易发生漏电,造成安全事故,产生触电的恶果。另一种是电磁加热热水器,通过电磁产生涡流加热水道里的水,达到一定的水温后再使用,由于对定量的水加热,因此使用前需要等待一定的加热时间,使用方便,并且由于每次使用的水量不确定,易产生浪费或缺水现象。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电磁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产品上,例如电磁灶、电磁加热热水器就是一种典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家用电器。其内部通过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达到加热的目的,其拥有原理、结构简单的优势,因此被广泛使用。

当前的即热式热水器就是采用了电磁加热技术,但大多数电磁加热热水器仅延续采用传统电加热锅炉或电热膜的电磁加热管作为发热体的原理构造,造成产品结构不甚合理,存在以下问题:1、仅在线圈盘一侧设有水道,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圈盘整体都会发热,不利用的另一侧线圈盘热量不仅热利用效率低,且还需要额外设置吸热、散热部件,这会进一步增加产品成本;2、水道内采用S形管式回路围绕加热体取热,此种结构对加热体吸热的有效覆盖面积不足,特别对于圆形加热体而言,因此产品的热量利用率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增大了受热面积,热利用率高,热水流出速度快,而且水道不会漏水,达到了水电分离的目的,使用安全性能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包括圆盘状的电磁线圈、导热板和水道,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导热板的下方,所述水道设置在导热板上,所述水道为平面螺旋管结构,且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中心线与导热板和电磁线圈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螺旋管结构采用银钎焊焊接在导热板上,且所述银钎焊的焊接层厚度不低于螺旋管结构外管的半径,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中心端向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外圈端部向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导热板、水道和焊接层被保温层包裹住,且所述保温层和电磁线圈留有间隙。

所述水道的结构为上水道和下水道对应焊接结构,所述上水道下端面和下水道的上端面均设置有螺旋状的凹槽水道,所述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通过真空钎焊或摩擦焊对应焊接在一起,所述凹槽水道配合形成截面呈矩形的水道,且所述水道在螺旋中心形成回流,所述水道的下端焊接在导热板上,所述上水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上水道内的凹槽水道连通形成水循环。

所述导热板、水道和保温层组成的结构单元关于电磁线圈平面对称,形成双水道加热结构,且一个水道的进水管和另一个水道的出水管连通,形成一个串接水路。

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430不锈钢,所述水道的材质为紫铜,或为DMS铝合金,或为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通过壳体装配成型的水道漏水的缺陷,将水道和电磁线圈分体设置,达到水电分离的目的,而且水道不会轻易漏水,安全性高,而且根据速热水的流量或温度,可采用双水道结构,大大提高了电磁线圈的磁能利用率,而且在水道进水管上安装水流发生器,使得进入水道内的水流速加快的同时,而且还增大了水与水道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亦即本实用新型水道为平面螺旋管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道为上水道和下水道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双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磁线圈、2为导热板、3为水道、4为焊接层、5为进水管、6为出水管、7为保温层、8为上水道、9为下水道、10为凹槽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分离的卧式电磁即热热水器,包括圆盘状的电磁线圈1、导热板2和水道3,所述电磁线圈1设置在导热板2的下方,所述水道3设置在导热板3上,所述水道3为平面螺旋管结构,且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中心线与导热板2和电磁线圈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螺旋管结构采用银钎焊焊接在导热板2上,且所述银钎焊的焊接层4厚度不低于螺旋管结构外观的半径,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中心端向上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螺旋管结构的螺道外圈端部向上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导热板2、水道3和焊接层4被保温层7包裹住,且所述保温层7和电磁线圈1留有间隙。

所述水道3的结构为上水道8和下水道9对应焊接结构,所述上水道8下端面和下水道9的上端面均设置有螺旋状的凹槽水道10,所述上水道8和下水道9之间通过真空钎焊或摩擦焊对应焊接在一起,所述凹槽水道10配合形成截面呈矩形的水道,且所述水道在螺旋中心形成回流,所述水道3的下端焊接在导热板2上,所述上水道8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与上水道8内的凹槽水道10连通形成水循环。

所述导热板2、水道3和保温层7组成的结构单元关于电磁线圈1平面对称,形成双水道加热结构,且一个水道3的进水管5和另一个水道3的出水管6连通,形成一个串接水路。

所述导热板3的材质为430不锈钢,所述水道3的材质为紫铜,或为DMS铝合金,或为铝。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通过壳体装配成型的水道漏水的缺陷,将水道3和电磁线圈1分体设置,达到水电分离的目的,而且水道3不会轻易漏水,安全性高,而且根据速热水的流量或温度,可采用双水道结构,大大提高了电磁线圈的磁能利用率,而且在水道3进水管5上安装水流发生器,使得进入水道3内的水流速加快的同时,而且还增大了水与水道3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水电分离,安全无忧,

2、电磁加热,热效率高。

3、导热板3和水道3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热传导系数高,均热效果好。

4、采用新型的水道设计,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传导效果。

5、应用涡旋管道水流发生器使水与发热体最大面积热传导,增强热效率。

6、最大限度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热损失,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7、根据所需热水流量可组合不同类型水道组合方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