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8971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烘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烘干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产量占50%,商品粮占50%以上。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水稻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目前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环节中,并没有涵盖水稻烘干环节,而事实上,水稻烘干环节对于减少水稻产后损失、实现良好储存至关重要。稻谷安全贮藏的重要条件是使其含水量由收获时的24%~26%,经过干燥处理降到l2%~l4%,并使空气的相对湿度达50%~75%,这样才能长期贮藏。因此,稻谷人库前应先进行干燥。稻谷安全水分的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而定,一般籼稻在13%以下,粳稻在l4%以下。

我国水稻种植户大多采用自然干燥的方法,效率低、效果差、易污染、损失大。每年水稻收获后由于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造成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5%的标准,而在这些损失中,因气候潮湿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高达5%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谷物收获后机械化干燥率达95%,损失率在1%左右。若能使我国谷物收获后机械化干燥率提高到50%,则可将谷物总体损失降低到3%以下。即使丰产丰收后遇上灾害性天气,机械化烘干也可使水稻及时干燥,降低霉变损失。

另外,作为储备用粮,水稻干燥后的含水率直接关系到储备时间及安全,如按稻谷含水率14.5%的收购标准,在常温下储存1 a就会导致严重的陈化损失,机械化烘干可将稻谷水分降低到12.0%~13.0%,储存2~4a不会陈化,这从水稻安全储备方面来说意义重大;另外,机械化烘干还有利于减少晒场占地,可节省这些晒场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摒弃公路晒粮陋习,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机械化烘干还有利于改善水稻品质,自然晾晒用时长且干燥不均,难以保证安全含水率,同时破碎率也会相应增高,采用机械化干燥可以弥补自然干燥的不足,通过清选、装料、干燥、冷却、装袋等工序干燥后的粮食能够达到国库收购标准,防止土石混入,提升稻米品质,增加卖粮收益5%以上。

因此,有必要重视水稻烘干环节机械化的发展,以增加粮食产后经济效益,保证粮食长期安全储藏。由于水稻烘干机械化使用成本较高,运营方式简单,导致推广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降低烘干作业成本和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水稻烘干机械化顺利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双重烘干优点的水稻烘干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烘干机,具备双重烘干的优点,解决了水稻在收割脱粒后,常因各种原因而堆积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导致其发霉变质,影响稻粒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烘干机,包括第一烘干箱和第二烘干箱,所述第二烘干箱顶部的右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二烘干箱内腔的底部嵌有加热板,所述第二烘干箱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活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叶,所述第二烘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二烘干箱底部的右端与第一烘干箱顶部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第一烘干箱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第一烘干箱外表面左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烘干箱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烘干箱外表面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第一烘干箱外表面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热风机开关、电机开关、真空泵开关和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热风机开关、电机开关、真空泵开关和温度调节旋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热风机开关的输出端与热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开关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节旋钮的输出端与加热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顶部的右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和通管的内腔均活动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与支撑板的连接处以及电机与第二烘干箱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干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挡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烘干箱的底部设置了加热板,可对稻粒进行初级烘干,同时螺旋搅拌叶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稻粒的初级烘干效率,在第一烘干箱的顶端设置了热风机,可对稻粒进行第二级烘干,同时通过真空泵的作用,可使第一烘干箱内部有一个低压的环境,有效降低了稻粒在烘干过程中染菌的机会以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提高了稻粒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套筒与支撑腿之间设置了弹簧,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本烘干机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烘干箱、2第二烘干箱、3螺旋搅拌叶、4加热板、5支撑杆、6出料口、7挡料板、8套筒、9支撑腿、10热风机、11滚轮、12弹簧、13支撑板、14真空泵、15控制器、151热风机开关、152电机开关、153真空泵开关、154温度调节旋钮、16通管、17阀门、18搅拌轴、19电机、20盖板、21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水稻烘干机,包括第一烘干箱1和第二烘干箱2,第二烘干箱2顶部的右端开设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顶部的右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20,第二烘干箱2内腔的底部嵌有加热板4,可对稻粒进行初级烘干,第二烘干箱2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轴活动安装有搅拌轴18,搅拌轴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叶3,有效提高了稻粒的初级烘干效率,第二烘干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第二烘干箱2底部的右端与第一烘干箱1顶部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通管16,第一烘干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挡料板7,第一烘干箱1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0,可对稻粒进行第二级烘干,第一烘干箱1外表面左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和通管16的内腔均活动安装有阀门17,第一烘干箱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套筒8,套筒8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12活动连接有支撑腿9,弹簧12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本烘干机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支撑腿9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1,且活动安装有固定踏板,方便人们对本烘干机的移动和固定,第一烘干箱1外表面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真空泵14,可使第一烘干箱1内部有一个低压的环境,有效降低了稻粒在烘干过程中染菌的机会以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提高了稻粒质量,真空泵14与支撑板13的连接处以及电机19与第二烘干箱2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降低设备工作过程中噪音的强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噪音对人们听觉的伤害,第一烘干箱1外表面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5,控制器15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热风机开关151、电机开关152、真空泵开关153和温度调节旋钮154,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热风机开关151、电机开关152、真空泵开关153和温度调节旋钮15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热风机开关151的输出端与热风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机开关152的输出端与电机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真空泵开关153的输出端与真空泵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调节旋钮154的输出端与加热板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人们将待烘干的稻粒从进料口21倒入第二烘干箱2内,并打开温度调节旋钮154和电机开关152,在对稻粒进行初级烘干的同时,也提高了稻粒的初级烘干效率,然后,经过初级烘干的稻粒从通管16进入第一烘干箱1内,并通过热风机10的作用,可对稻粒进行第二级烘干,同时开启真空泵开关153,可使第一烘干箱1内部有一个低压的环境,有效降低了稻粒在烘干过程中染菌的机会以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提高了稻粒质量,在套筒8与支撑腿9之间设置了弹簧12,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本烘干机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水稻烘干机,通过加热板4、螺旋搅拌叶3、热风机10和真空泵14的作用,解决了水稻在收割脱粒后,常因各种原因而堆积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导致其发霉变质,影响稻粒质量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