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扩充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026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扩充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扩充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对于有些空间较大的场所,要求空气净化器具有较大的空气净化量。然而,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只能往上层叠过滤模块,而当过滤模块达到一定数量时,人们就难以再继续层叠,因此现有的空气净化器远远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扩充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多个过滤模块和过滤筒,多个过滤模块依次层叠,多个过滤模块中最靠近所述过滤筒的过滤模块与所述过滤筒形成固定,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具有风机,所述过滤模块的内部具有滤芯,所述风机与所述滤芯正对,所述过滤筒的侧壁由滤网形成,所述过滤模块的外壳由多个模块边框组成,所述模块边框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上具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相邻的两个模块边框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被同一个螺栓或螺丝贯穿,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的第一定位孔相互对齐,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的第二定位孔相互对齐;所述过滤筒由多个滤筒边框组成,所述滤筒边框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上具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相邻的两个滤筒边框的第三定位孔或第四定位孔被同一个螺栓或螺栓贯穿,所述过滤筒的第三定位孔与所述过滤模块的第一定位孔相互对齐,所述过滤筒的第四定位孔与所述过滤模块的第二定位孔相互对齐。

优选地,所述模块边框的内壁具有四个第一延伸杆,其中两个第一延伸杆位于所述模块边框的上端,另外两个第一延伸杆位于所述模块边框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滤筒边框的内壁具有四个第二延伸杆,其中两个第二延伸杆位于所述滤筒边框的上端,另外两个第二延伸杆位于所述滤筒边框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过滤模块的一端的边缘具有第一凸环,所述过滤筒的一端的边缘具有第二凸环。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通风盖,所述通风盖的中部具有导风板和防尘网,所述通风盖的一端的边缘具有内环,所述通风盖的另一端的边缘具有外环。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底盘,所述过滤筒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的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所述过滤筒的第三定位孔与所述过滤模块的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的第二定位孔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所述过滤筒的第四定位孔与所述过滤模块的第二定位孔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客户需要增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处理量时,只需要通过增减模块边框和滤筒边框的数量即可。上述空气净化器可扩充空气净化量,操作便捷,使用自由度高,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块边框的端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滤筒边框的端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净化器包括:通风盖1、多个过滤模块2、过滤筒3和底盘4。通风盖1覆盖在过滤模块2上,多个过滤模块2依次层叠,多个过滤模块2中最靠近过滤筒3的过滤模块2与过滤筒3形成固定,过滤筒3固定在底盘4上。

过滤筒3、过滤模块2和通风盖1的半径相等,底盘4的半径大于过滤筒3的半径,底盘4能防止空气净化器晃动。

通风盖1大致呈三角形的形状,通风盖1的中部具有导风板11和防尘网12,通风盖1的一端的边缘具有内环13,通风盖1的另一端的边缘具有外环14。导风板11可摆动设置,可通过摆动导风板11调节空气流动的方向。防尘网12可阻隔一定量的灰尘,使灰尘附着在防尘网12上。内环13和外环14用于与过滤模块2接合。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2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过滤模块2a、第二过滤模块2b和第三过滤模块2c。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滤模块2可以小于或大于三个。

请继续参考图2,过滤模块2的内部具有滤芯21和风机22,滤芯21与风机22正对。过滤模块2的一端的边缘具有第一凸环24,一个过滤模块2的第一凸环24嵌在相邻的另一个过滤模块2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三个过滤模块2的滤芯21包括:活性炭滤芯21a、吸潮剂滤芯21b和纤维滤芯21c。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滤芯21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或者为同一种材料。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机22设置在过滤模块2内部,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机22也可以设置在过滤筒3内部,或者在其他位置,只要风机22位于空气净化器内部并且与滤芯21正对即可。

如图3所示,过滤模块2的外壳由多个模块边框20组成,模块边框20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延伸杆23,第一延伸杆23上具有第一定位孔231和第二定位孔232。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2的外壳由三个模块边框20组成,相邻的两个模块边框20的第一定位孔231被同一个螺栓或螺丝贯穿。此外,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2的第一定位孔231相互对齐并通过上述螺栓或螺丝连接。

过滤筒3的侧壁由滤网形成,可阻隔一定量的灰尘,使灰尘附着在滤网上。过滤筒3由多个滤筒边框30组成,如图4所示,过滤筒3的一端的边缘具有第二凸环31,过滤筒3的第二凸环31可嵌入过滤模块2的一端。滤筒边框31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延伸杆32,第二延伸杆32上具有第三定位孔321和第四定位孔322。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由三个滤筒边框30组成,相邻的两个滤筒边框30的第三定位孔321被同样一个螺栓或螺栓贯穿。此外,过滤筒3的第三定位孔321与过滤模块2的第一定位孔231相互对齐并通过上述螺栓或螺丝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模块边框20的内壁具有四个第一延伸杆23,两个第一延伸杆23位于模块边框20的上端,两个第一延伸杆23位于模块边框20的下端。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多螺栓和螺丝的长度需求,增强接合稳定性。

此外,滤筒边框31的内壁具有四个第二延伸杆32,两个第二延伸杆32位于滤筒边框31的上端,两个第二延伸杆32位于滤筒边框31的下端。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空气净化器包括:通风盖1’、多个过滤模块2’、过滤筒3’和底盘4’。通风盖1’呈圆形,通风盖1’覆盖在过滤模块2’上,多个过滤模块2’依次层叠,多个过滤模块2’中最靠近过滤筒3’的过滤模块2’与过滤筒3’形成固定,过滤筒3’固定在底盘4上。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2’的外壳由四个模块边框20组成,相邻的两个模块边框20的第二定位孔232被同一个螺栓或螺丝贯穿。此外,相邻的两个过滤模块2’的第二定位孔232相互对齐并通过上述螺栓或螺丝连接。

过滤筒3’由四个滤筒边框30组成,相邻的两个滤筒边框30的第四定位孔322被同样一个螺栓或螺栓贯穿。此外,过滤筒3’的第四定位孔322与过滤模块2’的第二定位孔232相互对齐并通过上述螺栓或螺丝连接。

当客户需要增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处理量时,只需要通过增减模块边框和滤筒边框的数量即可。可见,上述空气净化器可扩充空气净化量,操作便捷,使用自由度高,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