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760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暖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的供暖时间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在供暖期间的末期大气环境温度上升,只需要供应少量热量即可满足采暖需要,对于全阳房间以及无光照房间采用的供暖设施也是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有的采暖区域内温度过高,需要通过开窗户降温,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水暖节能系统,解决现有供暖期间能源浪费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暖节能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水暖节能系统,包括泵房、泵房温度调控装置、与所述泵房连接的上水管和回水管、以及支路设施,

所述支路设施包括支路暖气、支路控制中心,所述支路暖气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门,所述支路设施的管路上设有支路上水测温器以及支路回水测温器,所述电磁阀门以及所述支路上水测温器和所述支路回水测温器与所述支路控制中心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路设施还包括支路环境测温器,所述支路环境测温器也与所述支路控制中心通讯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总控制中心,所述上水管和所述回水管上分别设有上水管测温器和回水管测温器,所述上水管测温器和所述回水管测温器与所述总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所述支路控制中心也与所述总控制中心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总控制中心还与大气测温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总控制中心与所述泵房温度调控装置通讯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路控制中心以及所述总控制中心为PLC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1、支路设施中增加控制系统,可以使支路环境温度达到自动调节,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在供暖系统中设置总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以及上水和下水管路温度的合理差值,调节泵房中热水的供应量,避免热量的无端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暖节能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泵房 11、上水管 12、回水管 13、上水管测温器 14、回水管测温器 15、泵房温度调控装置 20、支路暖气 21、电磁阀门 22、支路上水测温器 23、支路回水测温器 24、支路环境测温器 25、支路控制中心 30、总控制中心 40、大气测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暖节能系统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水暖节能系统,包括泵房10、泵房温度调控装置15、与所述泵房10连接的上水管11和回水管12、以及支路设施,所述支路设施包括支路暖气20、支路控制中心25,所述支路暖气20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门21,所述支路设施的管路上设有支路上水测温器22以及支路回水测温器23,所述 电磁阀门21以及所述支路上水测温器22和所述支路回水测温器23与所述支路控制中心25通讯连接。

由支路控制中心25根据检测到的上水测温器22以及回水测温器23的温度差值,控制电磁阀门21的开度,达到控制支路环境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支路设施还包括支路环境测温器24,所述支路环境测温器24也与所述支路控制中心25通讯连接,支路控制中心25还可以根据支路环境温度状态调整电磁阀门21的开度,进一步达到控制支路环境温度的目的,避免由于室内温度高,而持续供应热量,导致能源浪费。

进一步的,本系统还包括总控制中心30,所述上水管11和所述回水管12上分别设有上水管测温器13和回水管测温器14,所述上水管测温器13和所述回水管测温器14与所述总控制中心30通讯连接,所述支路控制中心25也与所述总控制中心30通讯连接,总管路中增设温度调节检测机构,根据上水测温器和回水测温器14的温度差值,合理调控泵房内热水供应的流量,进一步达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中心30还与大气测温器40通讯连接,控制中心还可以根据大气温度的变化对泵房10的热量供应进行调整,避免由于外界环境已经高温,暖气仍然高温供应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中心30与所述泵房温度调控装置15通讯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路控制中心25以及所述总控制中心30为PLC自动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