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效蒸发冷凝水热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90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效蒸发冷凝水热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分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效蒸发热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多效蒸发将几个蒸发器串联运行的蒸发操作,利用前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的热量,对后一效蒸发器中的料液加热蒸发,使蒸汽热能得到多次利用,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进入后一效蒸发器加热物料的同时,蒸汽本身也进行冷凝过程,冷凝后的蒸汽转变成为冷凝水,而此时冷凝水的温度一般不低于60℃,且水的比热容大,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热能未被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多效蒸发冷凝水热能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效蒸发冷凝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废液池和含各效蒸发器的蒸发器组;蒸发组中的各效蒸发器包括入料口、排料口、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和冷凝水出口;前一效蒸汽管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与后一效蒸汽管的蒸汽入口连接;

还包括一个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

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连接热介质通道一端,热介质通道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冷凝水池;废液池通过带废液泵的废液管连接至冷介质通道一端,冷介质通道另一端通过废液管连接至第一效蒸发器的入料口;

废液通过废液泵从废液池抽出,并由废液管依次流经冷介质通道和第一效蒸发器的入料口。冷凝水流经热介质通道,其热量被冷介质通道的废液吸收,且废液是从废液池抽出,尚未进行蒸发作业,故废液温度低,与冷凝水的温差较大,冷凝水热量传递充分,实现了冷凝水热能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二次蒸汽进行预热、减少二次蒸汽中液沫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各效蒸发器之间的蒸汽管上设有预热器,预热器包括壳体和加热部件;壳体设有副蒸汽入口和副蒸汽出口。

带液沫的二次蒸汽从副蒸汽入口进入壳体,在加热部件的作用下,液沫进一步蒸发,实现了液沫数量的减少;二次蒸汽经加热部件作用进一步升温,为后效的蒸发提供了更多热量。

为进一步提高液沫减少的效果,所述预热器为立式预热器,加热部件设置在壳体顶部,壳体周边设有副蒸汽入口和副蒸汽出口,且副蒸汽入口竖直位置低于副蒸汽出口。当副蒸汽入口与副蒸汽出口的高度差大于立式预热器高度的1/2时,效果较好。

带有液沫的二次蒸汽从蒸汽入口进入壳体后,蒸汽受热加剧其扩散上升,液沫要随二次蒸汽上升,需要克服其自身重力,故液沫从较高位置的蒸汽出口排出更困难,减少液沫的效果更好。

为防止液沫在预热器里蒸发,其析出的物料由于重力作用沉积在预热器底部无法排出,在预热器底部设有物料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换热器对冷凝水热量的回收,对废液进行预热,实现了冷凝水热能的充分利用。

通过预热器对二次蒸汽的加热,促使二次蒸汽中的液沫蒸发,实现了液沫数量的减少;二次蒸汽经加热部件作用进一步升温,为后效的蒸发提供了更多热量。

通过立式预热器,进一步提高了液沫减少的效果,

在预热器底部设有物料收集装置,放置析出的物料沉积在预热器底部无法排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蒸发器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预热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废液池;1.1废液泵;1.2废液管;2蒸发器;2.1入料口;2.2排料口;2.3蒸汽入口;2.4蒸汽出口;2.5冷凝水出口;3蒸汽管;4换热器;4.1冷介质通道;4.2热介质通道;5冷凝水池;5.1冷凝水管;6立式预热器;6.1壳体;6.2副蒸汽入口;6.3副蒸汽出口;6.4加热管;6.5加热管座;6.6漏斗;6.7物料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多效蒸发冷凝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废液池1和含各效蒸发器2的蒸发器组;蒸发组中的各效蒸发器包括入料口2.1、排料口2.2、蒸汽入口2.3、蒸汽出口2.4和冷凝水出口2.5;前一效蒸发器的蒸汽出口2.4通过蒸汽管3与后一效蒸汽管的蒸汽入口2.3连接。

还包括一个换热器4;换热器4包括冷介质通道4.1和热介质通道4.2。

冷凝水出口2.5通过冷凝水管5.1连接热介质通道4.2一端,热介质通道4.2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冷凝水池5;废液池1通过带废液泵1.1的废液管1.2连接至冷介质通道4.1一端,冷介质通道4.1另一端通过废液管1.2连接至第一效蒸发器的入料口2.1。

实施例2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各效蒸发器2之间的蒸汽管3上设有立式预热器6,包括壳体6.1和加热部件;壳体6.1设有副蒸汽入口6.2和副蒸汽出口6.3;在立式预热器6底部设有物料收集装置。

加热部件为设有加热管6.4的加热管座6.5;物料收集装置为设置在壳体6.1底部的漏斗6.6,漏斗6.6下方设有物料收集袋6.7。

副蒸汽入口6.2竖直位置低于副蒸汽出口6.3,且副蒸汽入口6.2与副蒸汽出口6.3的高度差大于立式预热器6高度的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