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224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冷却塔出口处的湿热空气近似于饱和空气,当和外界环境混合时,温度降低,湿空气的吸水能力降低,导致大量的水析出,形成白雾。白雾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还增加了局部空气湿度,从而增加了雾霾出现的概率,还影响着周围群众的生活,也增加了企业的环保压力。

为了解决白雾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高冷却塔出口空气温度,通过在塔内布置翅片管束,让从疏水器处出来的湿热空气在经过两层高温翅片管束,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这种消雾装置不能收水,所以除雾效果就不好。还有一种是把翅片管束放在塔的两侧,通过降低换热,降低水在塔内的喷淋温度,之后让两股风混合,降低相对湿度,从而达到消雾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蒸发量,但是蒸发的水没有回收,还是不能很好的达到消雾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用于冷却塔除雾,采用超导铝合金材质, 让外界冷空气和塔内湿热空气不接触换热,不仅消雾还能节水,且对管内管外进行氧化防腐处理,与传统不锈钢椭圆管相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这种组合式结构的超导铝合金椭圆管缝隙严密,不会产生穿风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包括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为独立可拆分、组合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本体组合后截面为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部分边缘处设有与右侧部分连接的左连接部,位于左侧部分两个边缘处的左连接部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右侧部分边缘处设有与左侧部分连接的右连接部,位于右侧部分两个边缘处的右连接部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部包括竖向并朝向换热管内部弯折的竖挡,所述竖挡末端设有倾斜设置且与竖挡弯折方向相反的斜挡,所述斜挡末端设有朝向竖挡方向弯折的扣勾,所述扣勾末端设有朝向换热管内部弯折的导引片。

作为优选,所述右连接部包括位于右侧部分内壁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靠近右侧部分的边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平行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竖向设置,第一挡板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斜挡与竖挡之间夹角为100±5°,所述导引片与斜挡之间的夹角为20±5°。

作为优选,左、右侧部分连接后,第一挡板远离右侧部分的末端与扣勾处接触,导引片的末端延伸至第二挡板临近第一挡板的侧壁上,且临近第二挡板的末端。

作为优选,右侧部分管壁边缘与左侧部分的竖挡连接,且与左侧部分管壁形成一个椭圆形换热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管左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管右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管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组合式椭圆形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左侧部分1和右侧部分2,所述左侧部分1和右侧部分2为独立可拆分、组合的结构;所述左侧部分1和右侧部分2之间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均为通过一次成型而成的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一体的结构,所述换热管组合后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左侧部分1边缘处设有与右侧部分2连接的左连接部;所述右侧部分2边缘处设有与左侧部分1连接的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包括竖向并朝向换热管内部弯折的竖挡3,所述竖挡3末端设有倾斜设置且与竖挡3弯折方向相反的斜挡4,所述斜挡4末端设有朝向竖挡3方向弯折的扣勾5,所述扣勾5末端设有朝向换热管内部弯折的导引片6;所述右连接部包括位于右侧部分2内壁的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7靠近右侧部分2的边缘,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平行设置,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均竖向设置,第一挡板7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8的长度;所述斜挡4与竖挡3之间夹角为100±5°,所述导引片6与斜挡4之间的夹角为20±5°;左、右侧部分连接后,第一挡板7远离右侧部分2的末端与扣勾5处接触,导引片6的末端延伸至第二挡板8临近第一挡板7的侧壁上,且临近第二挡板8的末端;右侧部分2管壁边缘与左侧部分1的竖挡3连接,且与左侧部分1管壁形成一个椭圆形换热管;位于左侧部分1两个边缘处的左连接部对称设置,位于右侧部分2两个边缘处的右连接部对称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