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85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

(二)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的风机盘管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主要依靠风机的强制作用,使空气通过加热器表面时被加热,因而强化了散热器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作用,能够迅速加热房间的空气,被广泛运用在大型的宾馆、酒店、医院、高档写字楼和居民住宅中。其工作原理是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通常,新风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以满足空调房间新风量的需要。

由于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污染越来越大,机动车、工业废气排放、非清洁能源的使用,均加重了城市污染,使原来认为清洁、健康的新风本身变成了污染空气;此外,风机盘管机组使用周期较长,会在管道内繁殖大量的有害细菌,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与此同时,人们对空调下的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不具备净化功能的风机盘管机组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净化效果优异、清洁便利的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包括机壳,在机壳底部左侧设有一新风口,在机壳内上部设有一风机,在与风机出风口相对应的机壳顶部右侧设有一出风口,在出风口与风机出口之间的机壳内设有冷热源机和接水盘,在机壳底部右侧设有一回风口,在新风口、出风口及回风口处的机壳上均设有风阀,在与新风口相对应的机壳内设有一罩设于新风口上的过滤网;在过滤网右侧的机壳前后内侧壁上相对设有两向下向右侧倾斜设置的紫外杀菌灯管;在过滤网上方的机壳内部左侧壁上通过连接管支撑设有若干个喷嘴,在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及风阀均与外部控制器电相连;机壳内底壁呈从右向左向下倾斜设置,在机壳左侧壁底端设有一排水管。

在紫外杀菌灯管上方的机壳内设有一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外周设置边框,在与边框前侧相对应的机壳前侧壁上设有一开口,在与边框左右两端相对应的机壳内侧壁上设有两滑槽,所述滑槽与纳米二氧化钛与边框左右两端相配合设置,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通过边框与滑槽的配合在机壳内抽拉设置,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的边框前侧铰接设有拉片,在拉片下方的机壳前侧壁上设有与拉片锁紧相连的锁紧件。

在拉片上设有一圆孔,所述锁紧件为与拉片上圆孔卡接相连的凸块。

所述喷嘴沿过滤网布置方向在机壳内从前向后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过滤网沿新风进入机壳内方向依次设置为过滤孔径依次递减的第一过滤网层、第二过滤网层和第三过滤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对新风净化效果优异,通过新风口位置附近的过滤网设置,能保证进入机壳内的新风经过滤网的三层过滤,逐层阻隔细小颗粒、灰尘等空气中杂质物,形成新风口的初级过滤;倾斜设置的紫外灯管设置,能对进入机壳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保证初级过滤后空气的洁净,紫外灯管倾斜设置,光辐射面积大,杀菌效果好;由于在过滤网上方设置了喷嘴,可定期对附着了灰尘、杂质的过滤网进行喷射清洗,清洗废水也可经机壳底端的排水管方便的排出;由于在风机进口前的机壳内设置了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可对新风初级过滤、杀菌后进一步进行三次净化,实现新风空气中有机污染物及部分无机物的净化、进一步杀菌并增加负氧离子浓度;通过将该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设置为可抽拉式,能方便定期更换,保证净化效果,该抽拉式设置更换方便且不影响机壳美观及效用,设计科学;喷嘴一方面能起到清洁过滤网的功能,另一方面,其清洗后,待过滤网干燥,内部空气湿度会有一定程度上升,从而能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净化功能的发挥;该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净化效果优异、清洁便利。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新风口,3风机,4出风口,5冷热源机,6接水盘,7回风口,8过滤网,9紫外杀菌灯管,10连接管,11喷嘴,12电磁阀,13排水管,14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5边框,16开口,17滑槽,18拉片,19锁紧件,81第一过滤网层,82第二过滤网层,83第三过滤网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中所示,该暖通空调末端净化机构,包括机壳1,在机壳1底部左侧设有一新风口2,在机壳1内上部设有一风机3,在与风机3出风口相对应的机壳1顶部右侧设有一出风口4,在出风口4与风机2出口之间的机壳1内设有冷热源机5和接水盘6,在机壳1底部右侧设有一回风口7,在新风口2、出风口4及回风口7处的机壳上均设有风阀,在与新风口2相对应的机壳1内设有一罩设于新风口2上的过滤网8;在过滤网8右侧的机壳前后内侧壁上相对设有两向下向右侧倾斜设置的紫外杀菌灯管9;在过滤网8上方的机壳1内部左侧壁上通过连接管10支撑设有若干个喷嘴11,在连接管10上设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及风阀均与外部控制器电相连;机壳1内底壁呈从右向左向下倾斜设置,在机壳1左侧壁底端设有一排水管13。

在紫外杀菌灯管9上方的机壳1内设有一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外周设置边框15,在边框前侧相对应的机壳1前侧壁上设有一开口16,在边框左右两端的机壳1内侧壁上设有两滑槽17,所述滑槽17与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的边框左右两端相配合设置,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通过所述滑槽17在机壳内抽拉设置,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的边框15前侧铰接设有拉片18,在拉片18下方的机壳前侧壁上设有与拉片锁紧相连的锁紧件19。

在拉片18上设有一圆孔,所述锁紧件19为与拉片上圆孔卡接相连的凸块。

所述喷嘴11沿过滤网8布置方向在机壳内从前向后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过滤网8沿新风进入机壳内方向依次设置为过滤孔径依次递减的第一过滤网层81、第二过滤网层82和第三过滤网层83。

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外周的边框15一体设计,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与边框内沿可卡结相连,便于拆装、更换。

为保证通风良好,边框前侧与机壳开口处可设置密封圈。

所述过滤网8可以为不锈钢丝过滤网等。

边框上的拉片18与机壳1前侧壁的连接,除了上述的拉结固定外,还可以采用锁扣、挂钩等其他连接结构。

与喷嘴相连的连接管10可与外部水源相连,保证喷嘴清晰供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一般情况下,新风口2处的风阀处于关闭状态,出风口4和回风口7处的风阀处于开启状态,风机3启动后,对室内空气形成循环制冷或制热,空气由回风口7进入机壳1内,经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过滤、净化,保证室内长时间循环的空气质量的稳定。

当需要通风换气,由外部控制器关闭回风口7的风阀,开启新风口2的风阀,外部空气由新风口2进入机壳1,首先经过滤网8的第一过滤网层81、第二过滤网层82,第三过滤网层83进行初过滤,过滤除去空气中灰尘及随风携带的杂质,初过滤的空气在进入机壳内后,在紫外杀菌灯管9的作用下杀菌除菌、净化,再经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的光触媒作用,进一步净化空气,提升空气质量,经冷热源机5的热交换,将获得的净化风由出风口4排出进入室内。

当新风口多次进风使用后,过滤网8上粘附灰尘,进风效果下降,此时,可通过外部控制器在保证新风口处风阀关闭状态时,开启连接管10上的电磁阀12,由喷嘴11向过滤网8喷射刷洗自来水,冲掉其上附着的灰尘杂质,冲下来的废液由机壳底壁左部流入排水管13排出。

为了方便对机壳1内用于空气净化处理的的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进行更换,可将卡紧在锁紧件19上的拉片18抬起,然后水平抽出边框15,方便的更换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更换完毕,直接将边框15沿滑槽17推入机壳1内,向下翻动拉片18,使其上的圆孔卡在锁紧件即凸块上卡结,完成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滤网14方便而快速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