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079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领域的空气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空气中的雾霾尘埃,加上室内装修造成的环境污染致人病、残、死亡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这些污染气体经科学证实对人体影响极大。因此对室内的空气净化十分重要。

目前,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大部分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做到既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又能确保室内足够的新风量,为保证冬季新风净化机组的安全运行,保证新风的送风温度,确保机组不被冻坏,通常会设置液体循环式热回收装置对室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但在寒冷或严寒地区,仅通过回收室内热量对传热介质加热后再用于加热新风,新风的送风温度还比较低,为保证室内温度,通常做法是在新风侧再设置空气加热器,将经过热回收处理后的新风进一步加热后送入室内;或者通过在管道上设置电加热器,将经过热回收处理的传热介质进一步加热后用于新风净化机组,这种设置空气加热器或电加热器的方式安全性不高,当加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新风机组和热回收装置及加热器都可能冻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其结构合理,性能安全可靠,不仅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保证向室内提供足够的新风量,而且在冬季可以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和室内回风温度,确保冬季新风净化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防冻型换热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壳的一端设置着回风进风口,另一端设置着回风出风口,在回风进风口侧的机壳内设置着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设置着第二表面式换热器,在第二表面式换热器出风侧通过设置的回风机将回风排出,其中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着热水供水管,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液口连接着热水回水管,第二表面式换热器设置的供液管通过安装的循环泵连接着新风装置中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液口,第二表面式换热器设置的回液管连接着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液口,室外新风或者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的混合空气经第三表面式换热器换热后送出。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通过热水,热水将回风加热,回风温度升高后用于第二表面式换热器加热传热介质,利用温度较高的回风加热的高温传热介质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供液管进入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第三表面式换热器通过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低温空气经过高温传热介质加热后由新风出风口送出,温度降低的传热介质通过回液管回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循环加热,通常第一表面式换热器通过市政供暖热水加热室内回风,确保冬季时机组安全运行,不被冻坏。

改进效果

1、室内空气先经过温度较高的热水加热,新风送风温度较高;

2、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风是室内温度较高的回风,避免了冬季时换热器被冻坏;

3、防冻型换热装置可以与新风装置合为一体或分开设置,布置灵活,结构紧凑;

4、当低温回液温度较低时,为避免热回收机组结霜结露,开启旁通出风管,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在热回收机组循环运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性能安全可靠,不仅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保证了向室内提供足够的新风量,而且在冬季可以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确保冬季新风净化机组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冻型换热装置及其新风装置,如图1所示,防冻型换热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壳的一端设置着回风进风口1,另一端设置着回风出风口,在回风进风口1侧的机壳内设置着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的出风侧设置着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在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 出风侧通过设置的回风机4将回风排出,其中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的进液口连接着热水供水管5,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的出液口连接着热水回水管6,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设置的供液管7通过安装的循环泵9连接着新风装置中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进液口,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设置的回液管8连接着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出液口,室外新风或者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的混合空气经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换热后送出。

如图2所示,在新风装置内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出风侧设置着送风机12,送风机12将经过换热后的空气由新风装置的出风口送出,防冻型换热装置与新风装置分体设置或者防冻型换热装置与新风装置组合为一体。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与防冻型换热装置设置为一体,这种机组结构管路连接短,机组结构紧凑,易于建筑配合,确保了建筑物内各部分的冬季新风要求,这里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进出风侧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空气处理装置。

如图3所示,防冻型换热装置与新风装置为分体装置,在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连接着设置有循环泵9的供液管7和回液管8上,并联连接着两台以上新风装置中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制取的高温传热介质可以通过供液管供多台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加热新风,这种情况可以为建筑物内多个区域提供新风。

传热介质为水或乙二醇等类型的防冻溶液,确保了在室外温度较低地区新风机组的安全运行。

如图4所示,在新风装置内的进风口11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之间设置着空气过滤器13。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进风口侧设置空气过滤器13,对新风加以过滤净化处理,新风送入室内的空气品质高。

空气过滤器13为不同过滤等级或/和过滤功能的过滤器:如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或静电除尘器等的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过滤器的结构形式为:板式过滤器或/和折板式过滤器或/和筒形过滤器等,空气过滤器的组合使用方式可以为合体式或分体式方式。

如图5、6所示,在防冻型换热装置内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进风侧设置有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或/和回风过滤器15。在防冻型换热装置内的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与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之间设置着回风过滤器15或者在防冻型换热装置内的回风进风口1与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之间设置着回风过滤器15。在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的进风口侧设置空气过滤器13,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设置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的目的是在夏季时,第一表面式换热器2停止工作,室内空气经过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与水进行直接蒸发制冷降温,温度降低的室内空气通过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冷却温度较高的载冷介质,载冷介质的温度降低后通过供液管7,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用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0冷却室外温度较高的空气,温度降低的空气由新风出口送出,温度升高的载冷介质通过回液管8回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循环降温利用,可以实现室内全年的新风运行。防冻型换热装置内设置有回风过滤器15,设置回风过滤器15的目的是对进入第一表面换热器2的回风经过过滤净化处理,确保表面式换热器表面不被堵塞,提高换热效率,回风过滤器15可以设置在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的出风侧,也可以设置在直接蒸发制冷装置14的进风侧。

如图7所示,在防冻型换热装置回风机4的出风管上设置着控制阀门,在排风管管壁设置的侧口上设置着装有控制阀门的旁通出风管16。回风机4的出风口设置旁通出风管,这里的回风出风管将回风排至室外,旁通出风管16的作用是:在冬季时,传热介质需要加热的新风温度太低,长时间运行时,会导致回液温度低于回风的露点温度,可能会引起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结露结霜,此时室内回风直接经过第二表面式换热器3后由回风机4的旁通出风管16送入室内,新风暂时不进入温度较低的新风,使得回液管8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以达到化霜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