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在每个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在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并且,

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还通过各自的第三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还通过各自的第四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连通管与冷却水进水母管连通,冷却水进水母管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进水母管还通过第六连通管与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

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连通管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冷却水出水母管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出水母管还通过第五连通管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进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逆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六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切换阀,

其中,在采暖季,关断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上的切换阀,打开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管路上的切换阀,热网的回水经冷却水进水母管分别进入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对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在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中经过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汇集到冷却水出水母管中,由冷却水出水母管向热网供应热水,

当用户侧总的热负荷需求下降时,冷却水出水母管中的冷却水分流出一部分进入热源厂外冷却塔,在热源厂外冷却塔中换热降温后,再由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加压送至冷却水进水母管;

在非采暖季,打开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上的切换阀,关断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热源厂外冷却塔的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管路上的切换阀,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冷却水经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加压后进入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对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排出的冷却水返回热源厂内冷却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采暖季,联合利用系统的冷却水水质采用软化水,

在非采暖季,联合利用系统的冷却水水质采用普通工业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热网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出水母管与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的连通点设置在热网循环水泵的上游,热网的补水点设置在热网循环水泵入口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