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储能制冷、供暖、热水联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63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余热储能制冷、供暖、热水的联供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由于排烟温度高于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度,这部分热量未被利用而造成的损失,显然降低排烟温度可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使供电煤耗下降,电厂每年排出大量高温烟气,回收利用这部分能量具有很大的价值,相变储能技术则是利用相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热或冷量或向环境释放热量或冷量,从而达到能量的储存或释放的目的,目前利用储存的能量可单独用于制冷系统或供暖系统,但是利用余热储能进行制冷、供暖以及热水的联供装置还是十分匮乏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余热储能进行制冷、供暖、热水的联供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储能制冷、供暖、热水联供装置,包括烟气余热管道、相变交换室、冷凝器、蒸发器、水室、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盘管和循环泵,烟气余热管道通入相变交换室,相变交换室内填充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中穿插水管管路,相变交换室一侧伸入冷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与水管管路连通,并与相变交换室另一侧的热水出水管连接,热水出水管通过节流阀分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风机盘管和循环泵连接,另一条支路连接至水室,并与水室内的热水管连接,设置在水室内的冷凝器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又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室内的冷凝器,热水出水管上还分出一条连接有水轮机的支路,支路末端连接至热水管,水轮机电连接压缩机。

所述的水室开有热水出水口。

所述的热水出水管经换热器与经水室后在冷水进水管处汇聚。

所述的相变交换室的内壁上设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工业烟气余热,使用相变储能材料储热,加热冷水,连接换热器对末端设备进行供暖,连接水室提供热水并形成循环制冷体系对需要制冷环境进行制冷,为集制冷、供暖和热水于一体联供装置,节约能源,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烟气余热管道;2-相变储能材料;3-热水出水管;4-换热器;5-风机盘管;6-循环泵;7-节流阀;8-水室;9-压缩机;10-蒸发器;11-相变交换室;12-冷水进水管;13-保温材料;14-冷凝器;15-热水出水口;16-水管管路;17-热水管;18-水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余热储能制冷、供暖、热水联供装置,包括烟气余热管道1、相变交换室11、冷凝器14、蒸发器10、水室8、压缩机9、换热器4、风机盘管5和循环泵6,烟气余热管道1通入相变交换室11,相变交换室11内填充相变储能材料2,相变储能材料2中穿插水管管路16,相变交换室11一侧伸入冷水进水管12,冷水进水管12与水管管路16连通,并与相变交换室11另一侧的热水出水管3连接,热水出水管3通过节流阀7分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换热器4连接,换热器4与风机盘管5和循环泵6连接,另一条支路连接至水室8,并与水室8内的热水管17连接,设置在水室8内的冷凝器14通过管路与压缩机9连接,压缩机9与蒸发器10连通,蒸发器10又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室8内的冷凝器14上,热水出水管3上还分出一条连接有水轮机18的支路,支路末端连接至热水管17,水轮机18电连接压缩机9。

所述的水室8开有热水出水口15。

所述的热水出水管3经换热器4与经水室8后在冷水进水管12处汇聚。

所述的相变交换室11的内壁上设保温材料13。

应用时,工业锅炉的烟气余热沿烟气余热管道1通入相变交换室11内,相变储能材料2将热能储存,温度从常温可直达几百度的高温,冷水进水管12向水管管路16内通入冷水,冷水与相变储能材料2进行热交换,升温成热水,从热水出水管3流出,当开启通向换热器4的支路时,在负载需要热量供给时,由耐高温的循环风机盘管5提供循环高温空气,当开启通向另一条支路时,水室8内的水被加热提供热水,同时水室8内设置的冷凝器14与压缩机9和冷凝器10形成制冷循环,开启水轮机18支路时,液体流经水轮机18进入热水管17,水轮机18输出轴功,带动压缩机9做工,制冷循环开始工作,输出冷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