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18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的质量,室内空气污染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人们改善空气质量首要的考虑方面。空气净化设备逐渐在市场上普及,空气净化器更多是在入住后才会购买、使用,且由于风量不足,难以达到真正的全屋净化。因此,如果能将空气净化与空调室内机相结合,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可行方案。但是如果在空调室内机面板上直接增加空气净化模块,将大大影响空调运行性能,具体而言,会影响空调的进出风风量,导致空调调节空气温度的性能、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保证空调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除尘加湿功能。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包含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包含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调器具有换热风道,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导引风机和水处理模块,所述导引风机和所述水处理模块分别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横向延伸,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水容器和施水件,所述水容器与所述施水件相连以向所述施水件供水,所述施水件被构造成朝向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施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由于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处理风道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风道相隔离,因此在空气处理装置在进行空气处理时不会对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水件被构造成朝下喷水。

具体地,所述施水件位于所述水容器的上方,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设在所述水容器内的抽水件,所述抽水件与所述施水件相连以将所述水容器内的水抽向所述施水件。

具体地,所述施水件形成为水平延伸的平板形状,所述施水件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口,所述施水件的顶壁和/或侧壁设有与所述水容器相连的进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基座,所述施水件和所述水容器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的竖直周壁上设有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部分的进风侧和出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净化模块,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单元,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位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加湿模块,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下游。

具体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风道和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分别设在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内,所述空气入口包括新风入口和室内风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部分,所述室内换热部分包括外壳、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室内换热部分上。

根据本发用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室内换热部分吹出的气流与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气流互不干扰,且经由室内换热部分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经由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对室内空气进行除尘和加湿的作用,空调室内机既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又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且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的同时并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将室外的空气换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立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

室外换热部分,所述室外换热部分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设在所述室外换热部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可以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通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8是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

外壳10、第一空间110、进风口111、出风口112、第二空间120、室内风通入口121、室内风通出口122、新风通入口123。

室内风机20、

室内换热器30、

空气处理装置40、水处理模块410、施水件411、水容器412、抽水件413、

导引风机420、进风侧421、出风侧422、

净化模块430、加湿模块450、壳体460、空气入口461、新风入口461a、空气出口462、温度调节单元4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2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40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40,空调室内机具有换热风道,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壳体46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分别设在壳体460内,壳体460上设有空气入口461和空气出口462,壳体460内设有与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空气处理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横向延伸,水处理模块410包括水容器412和施水件411,水容器412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向施水件411供水,施水件411被构造成朝向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施水。

可以理解的是,进入空调室内机的空气气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换热风道,另一部分进入空气处理风道。由于换热风道与空气处理风道相互隔离,因此两部分空气并不会互相干扰。换热风道的空气气流经制冷/制热吹向室内,在空气处理风道内的空气气流经水处理模块410时,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可以对流经的空气气流进行除尘、加湿,经过除尘和加湿的空气气流可以在导引风机420的作用下从空气出口462流出。

根据上述叙述,经由换热风道内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经由空气处理风道内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对室内空气进行除尘和加湿的作用。由于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风道相互隔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40在进行空气处理时不会对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40,由于空气处理装置40的空气处理风道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风道相隔离,因此在空气处理装置40在进行空气处理时不会对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施水件411被构造成朝下喷水。从而使得施水件411的结构简单。

具体地,施水件411位于水容器412的正上方,水处理模块410还包括设在水容器412内的抽水件413,抽水件413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将水容器412内的水抽向施水件411。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水容器412还可以位于施水件411的上方以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得水容器412中的水进入到施水件411中。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节抽水件413的工作效率以控制进入施水件411的水流流量。例如,当室内空气较为干燥时,可以增大抽水件413的功率,这样可以使得从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更多,在对空气气流除尘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当室内空气较为湿润时,可以降低抽水件413的功率,这样可以减少从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使得经由导引风机420吹出的气流中水汽的含量降低。综上所述,在水处理模块410中增加抽水件413能够调节施水件411喷出的水量,从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施水件411形成为水平延伸的平板形状,施水件411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口,施水件411的顶壁和/或侧壁设有与水容器412相连的进水口。这样可以使得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较为均匀地下落,提升除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处理模块410还包括基座,施水件411和水容器412设在基座上,基座的竖直周壁上设有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部分的进风侧421和出风侧422。由此,气流流动的方向与水滴滑落的方向大体垂直,持续下落的水滴形成为一道“水帘”,空气气流经过水帘时,水帘可以充分地起到“冲刷”空气气流的作用,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40的除尘效果。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座的竖直周壁上设有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部分的进风侧421,水平周壁上设有空气处理风道的竖向延伸部分出风侧422。由此,气流流动的方向与水滴滑落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得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能够与空气气流充分接触,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40的除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还包括净化模块430,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净化模块430位于水处理模块410的上游。可以理解的是,室内的空气中除了灰尘可能还会混有其他物质,例如甲醛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设置净化模块430可以去除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冲刷”不掉的化学物质,由此可以增加空气处理装置40的净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还包括温度调节单元470,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温度调节单元470位于水处理模块410的上游。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换热风道与空气处理风道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在制热模式下,经由空气处理风道吹出的空气气流的温度较低,降低了用户使用舒适度;在制热模式下,经由空气处理风道吹出的空气气流的温度较高,降低了用户使用舒适度。因此,在水处理模块410的上游设置温度调节单元470,可以对经由空气处理风道吹出的空气气流进行温度调节,提升用户使用舒服度。

可选地,温度调节单元470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元件,利用Peltier效应完成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温度调节单元470还可以仅具有制热功能或者制冷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还包括加湿模块450,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加湿模块450位于水处理模块410的下游。可以理解的是,水处理模块410的主要作用为除尘,虽然具有一定加湿作用,但是加湿作用有限。因此,设置加湿模块450能够提高空气处理装置40的加湿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加湿模块450包括加湿膜。其中加湿膜可以放置在水槽中以利用水槽的水进行加湿,或者可以往加湿膜上施水以实现加湿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加湿膜上的水的来源不限于此,只要可以实现加湿的目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40分别设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内,空气入口461包括新风入口和室内风入口。可以理解的是,新风入口可以与室外连通,将室外空气经过空气处理装置40通入室内,也就是说通过新风入口可以将室外空气换到室内,由此,可以在用户感觉室内较闷时,将室外空气引入以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两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4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壳体46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分别设在壳体460内,壳体460上设有空气入口461和空气出口462,壳体460内设有与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空气处理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横向延伸。

水处理模块410包括基座、水容器412、施水件411和抽水件413,水容器412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向施水件411供水,施水件411被构造成朝向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施水。施水件411位于水容器412的上方,抽水件413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将水容器412内的水抽向施水件411。导引风机420位于水处理模块410的正上方。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壳体46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导引风机420和水处理模块410分别设在壳体460内,壳体460上设有空气入口461和空气出口462,壳体460内设有与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空气处理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横向延伸。

水处理模块410包括基座、水容器412、施水件411和抽水件413,水容器412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向施水件411供水,施水件411被构造成朝向空气处理风道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施水。施水件411位于水容器412的上方,抽水件413与施水件411相连以将水容器412内的水抽向施水件411。导引风机420位于水处理模块410的侧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室内换热部分和空气处理装置40,室内换热部分包括外壳10、室内换热器30和室内风机20,室内换热器30和室内风机20设在外壳10内,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室内换热部分上。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装置40即可以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内部空间里,也可以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外侧。

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外侧,此时,空气处理装置40相当于一个单独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且由于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外侧,空气处理装置40的产生的净化气流与空调室内机1的室内换热部分产生的制冷/制热气流互不干扰。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可以同时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室内空调温度调节,且二者互不干扰。此外,由于空气处理装置上设有新风入口461a,由此可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通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内侧。此时,外壳10内设有第一空间110和第二空间120,第一空间110具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外壳10上设有与第二空间120连通的室内风通入口121、室内风通出口122和新风通入口124。室内换热器30和室内风机20分别设在第一空间110内,空气处理模块设在第二空间120内。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风道位于第一空间110内,空气处理风道位于第二空间120内。因此,第一空间110与第二空间120可以相隔离,或者第一空间110的除去换热风道的其余部分可以和第二空间120的除去空气处理风道的其余部分相连通。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第二空间120可以用空调室内机1的外壳10配合一个隔板形成,也可以直接由空气处理装置40的壳体460形成,也就是说空气处理装置40的壳体460可以是空调室内机1的外壳1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于外壳10之外的单独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室内机1正常工作时,一部分空气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11进入第一空间110,第一空间110内的空气气流可以流经室内换热器30进行热量交换后,在室内风机20的作用下从出风侧422吹出;另一部分空气气流可以从室内风通入口121和/或新风通入口124进入第二空间120,第二空间120内的空气气流经水处理模块410时,施水件411喷出的水滴可以对流经的空气气流进行除尘、加湿,经过除尘和加湿的空气气流可以在导引风机420的作用下从室内风通出口122流出。

根据上述叙述,经由第一空间110内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经由第二空间120内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对室内空气进行除尘和加湿的作用。由于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风道相互隔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可以同时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室内空调温度调节,且二者互不干扰。

此外,新风通入口123可以将室外空气经过空气处理装置40通入室内,也就是说通过新风通入口123可以将室外空气换到室内,由此,可以在用户感觉室内较闷时,将室外空气引入以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根据本发用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由于室内换热部分吹出的气流与空气处理装置40吹出的气流互不干扰,且经由室内换热部分内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经由空气处理装置40吹出的空气气流起到了对室内空气进行除尘和加湿的作用,空调室内机1既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又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且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的同时并不影响空调室内机1的制冷/制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还可将室外的空气换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为壁挂机。如图所示,第二空间120位于外壳10的下部,室内风通出口122位于外壳10的底壁上。进风口111位于外壳10的前表面的中部,出风口为两个且位于进风口111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风通出口122设在外壳10的底壁上,能够防止由室内风通出口122吹出的空气气流直接吹向用户的现象发生,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室内风通出口122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室内风通出口122设在外壳10的前壁上。又例如,室内风通出口122为两个且分别设在空调室内机1的两个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为立式空调器。第二空间120位于外壳10的下部,室内风通出口122临近外壳10的中部设置。由此,经过空气处理装置40的空气气流能够吹的更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空间120的位置与室内风通出口122的位置还可以设在其他地方。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器形成为大体长方体形,第二空间120位于外壳10的上部,室内风通入口121位于外壳10的前壁上侧,室内风通出口122位于外壳10的后壁上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开关模块,当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内机1内部时开关模块与新风通入口123和室内风通入口121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新风通入口123和室内风通入口121,其中开关模块可以控制新风通入口123和室内风通入口121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可以控制空调室内机是否进行空气净化,在不需要净化室内空气时,关闭新风通入口123和室内风通入口121即可。由此,节约电能,绿色环保。当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内机1外部时,开关模块与空气入口461配合以打开或者关闭空气入口461,这样可以控制空调室内机是否进行空气净化,在不需要净化室内空气时,关闭空气入口461即可。由此,节约电能,绿色环保。

下面参考图3-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

实施例1: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为壁挂机,且包括外壳10、室内风机20(图未示出)、室内换热器30(图未示出)和空气处理装置40。外壳10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110和第二空间120,第一空间110设在外壳10的上部,且在外壳10的前表面的中部形成有进风口111,在外壳10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出风口112,室内风机20和室内换热器30设在第一空间110内。第二空间120设在外壳10的下部,且在外壳10的后表面的下部形成有室内风通入口121及新风通入口123,在外壳10的下表面上形成室内风通出口122。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第二空间120内。

如图5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净化模块430、水处理模块410及加湿模块450和用于强制对流的导引风机420。空气处理装置40的壳体460的后侧壁和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新风入口461a,底壁上设有空气出口46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为长方体形的立式空调器。如图6-图8所示,且包括外壳10、室内风机20、室内换热器30和空气处理装置40。外壳10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110和第二空间120,第一空间110设在外壳10的下部,且在外壳10的后表面的中部形成有进风口111,在外壳10的前表面设有间隔开的两个出风口112,室内风机20和室内换热器30设在第一空间110内。第二空间120设在外壳10的上部,且在外壳10的后表面的上部形成有室内风通入口121和新风通入口123,在外壳10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室内风通出口122,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第二空间120内。

如图8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净化模块430、温度调节单元470及用于强制对流的导引风机420,水处理模块410设在导引风机420的上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为圆柱体形的立式空调器。如图9-图11所示,且包括外壳10、室内风机20、室内换热器30和空气处理装置40。外壳10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110和第二空间120,第一空间110设在外壳10的上部,且在外壳10的前周壁的中部形成有进风口111,在外壳10的后周壁上设有间隔开的两个出风口112,室内风机20和室内换热器30设在第一空间110内。第二空间120设在外壳10的下部,且在外壳10的后周壁的下部形成有室内风通入口121和新风通入口123,在外壳10的后周壁的下部形成室内风通出口122,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第二空间120内。

如图1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4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净化模块430、温度调节单元470及用于强制对流的导引风机420,水处理模块410设在导引风机420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部分和前文所述空气处理装置40。室外换热部分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设在机壳内,空气处理装置设在室外换热部分上。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装置40即可以设在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空间里,也可以设在空调室外机的外侧。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外机的外侧,此时,空气处理装置40相当于一个单独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由于空气处理装置上设有新风入口461a,由此可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通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空调室外机的外侧。此时,机壳内设有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换热风道设在第三空间内,机壳设有与第四空间连通的新风通入孔和新风通出孔,新风通出孔与室内环境连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设在第三空间内。空气处理装置40设在第四空间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新风通出孔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也就是说空调室外机可以将室外的空气,经过空气处理装置40引入室内,由此,可以在用户感觉室内较闷时,将室外空气引入以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新风通出孔可以与室内环境直接连通,也可以连接在空调室内机1的新风通入口123之间存在管道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可以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通入室内,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