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12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空气湿度是影响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和经常使用空调的场所,以及一些粉尘加工场所,因此增加环境湿度的加湿器越来越成为不少家庭的必备小家电。目前市面上的上加水式加湿器,在使用时可以直接从上方加水,具有加水方便快捷的优点。这类加湿器设置有容积较大的水箱,雾化器安装在水箱的底面,水箱设有出水口以供水流向雾化器,部分加湿器安装有浮力环,由于浮力环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5cm(水深),导致水箱底部留下5cm的水,不能完全使用,影响水质以及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减少积水,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湿器,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箱以及位于水箱下方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连接有雾化导向柱,所述雾化导向柱内安装有上下移动的浮力环,雾化导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壳体上端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出雾口;所述水箱的底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雾化器安装在容置槽的底部,所述水箱的底面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cm;所述雾化导向柱的下端安装在容置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箱内连接有浮子水位计,所述浮子水位计包括有导杆以及滑动套装在导杆上的浮子,所述水箱的底面设 置有凹槽,所述导杆连接在凹槽的底面,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13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可翻转的U型手柄,所述U型手柄的两端设置有固接于壳体的阻尼机构。

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排水筒,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排水筒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筒的高度低于水箱。

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筒上端连接有遮盖其开口的压盖,所述排水筒上端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压盖设置有插入该卡槽中的卡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设置有插入水箱内的裙板,所述裙板上设置有多条与水箱过盈配合的梯骨。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上连接有出雾组件,所述出雾口偏心设置在出雾组件上,所述出雾组件内设置有与浮力环中心对应的环形格栅。

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雾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三个周向均布的插脚,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插脚相匹配的弧形槽,所述插脚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以供凸块穿过。

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为倒锥形。

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箱中设置容置槽以安装雾化导向柱,雾化器安装在容置槽的底部,水箱的底面与雾化器之间预留5cm以上的高度,保证雾化器与浮力环存在5cm以上的水,可以将水箱中的水全部使用而不留积水,有利于提高水质以及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在水箱的水位降到零时,容置槽还存有5cm以上的水,避免雾化器干烧,提高安全系数;拆开壳体上端的上盖,即可加水,操作简易,同时便于用户清洁水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一种加湿器,包括有壳体1以及盖在壳体1上的上盖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箱11以及位于水箱11下方的雾化器3,所述雾化器3连接有雾化导向柱41,所述雾化导向柱41内安装有上下移动的浮力环4,雾化导向柱4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上盖2设置有出雾口21,所述水箱11的底面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雾化器3安装在容置槽12的底部,所述水箱11的底面与雾化器3之间的距离大于5cm,保证雾化器3与浮力环4之间存在5cm以上的水,可以将水箱11中的水全部使用而不留积水,有利于提高水质以及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在水箱11的水位降到零时,容置槽12还存有5cm以上的水,避免雾化器3干烧,提高安全系数;所述雾化导向柱41的下端安装在容置槽12中。优选的,所述水箱11内连接有浮子水位计5,所述浮子水位计5包括有导杆51以及滑动套装在导杆51上的浮子52,所述水箱11的底面设置有凹槽13,所述导杆51连接在凹槽13的底面,所述凹槽13的深度大于13mm,利用凹槽13的深度消除由于浮子52自身厚度而带来的底层水无法检测的问题,浮子52沉入凹槽13可以测量到水箱11的零位,避免因为浮子水位计5无法测量而在水箱11中留下底层水(13mm)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可翻转的U型手柄6,所述U型手柄6的两端设置有固接于壳体1的阻尼机构61,采用了阻尼机构61,U型手柄6可以任意翻转至各个角度,使用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水箱11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排水筒16, 所述壳体1设置有与排水筒16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筒16的高度低于水箱11。优选的,所述排水筒16上端连接有遮盖其开口的压盖14,所述排水筒16上端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压盖14设置有插入该卡槽中的卡板。采用上述结构,打开上盖2即可向水箱11加水,在加水过程中如果水量过多,即从排水筒16将多余的水排走,防止误操作水流进加湿机内导致电路短路,烧坏机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盖2设置有插入水箱11内的裙板22,所述裙板22上设置有多条与水箱11过盈配合的梯骨。梯骨与水箱11过盈配合作为防水结构,可以替代传统的防水圈,大大节约产品成本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盖2上连接有出雾组件7,所述出雾口21偏心设置在出雾组件7上,所述出雾组件7内设置有与浮力环4中心对应的环形格栅71,雾化器3产生的水柱向上喷射时,环形格栅71最大程度档水,个别水珠射向出雾口21马上回流,达到双重防水效果,可以达到最大的压缩空间,静音效果好,防止水柱冲击上盖2。优选的,所述出雾组件7的下端设置有三个周向均布的插脚,所述上盖2设置有与插脚相匹配的弧形槽,所述插脚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以供凸块穿过,三个插脚从弧形槽的缺口插入,然后转动出雾组件7,利用凸块压住上盖2的底面即可固定出雾组件7,拆装方便,简单易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置为倒锥形。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5,进气口15隐藏在环形凹槽内,加湿机的整体更加美观,也减少了吸入灰尘、杂物的几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 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