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499阅读:2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属于涡流管空调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缓解能源紧张和保护生态环境已然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对现有的空调进行原理改进,利用涡流管的能量分离特性代替传统的制冷装置,可实现空调的无运动部件、体积小、热惯性小的优点,目前主流的空调存在耗能大、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缓解电力峰谷现象、能源紧张;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需对现有空调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涡流管制冷技术与空调伞的完美结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能适用于交通岗亭、海滩浴场或驾驶室等恶劣环境,具有节能、环保、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从而使涡流管制冷技术与空调伞相结合,使空调伞利用更加环保、节约的能源实现空调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由外壳、热端风扇、固定支架、涡流管制冷器,冷端风扇、保温胶木板、内壳、热端管、冷端管和热风出风口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固定内外壳的固定支架,外壳和内壳的两侧面均为伞形形状,外壳和内壳的中部为与侧面伞形相接的平面,且内外壳之间形成有空间腔体;所述热端风扇设置在外壳和内壳的中部平面之间,热端风扇的上方外壳中部为热风出风口;所述冷端风扇设置在内壳中部平面的下方;所述涡流管制冷器设置在内壳的中部平板上,涡流管制冷器的热端管正对热端风扇,涡流管制冷器的冷端管正对冷端风扇,所述保温胶木板作为隔热层紧贴在内壳的中部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和内壳的伞形尾部还连接有遮流板,内外壳的遮流板流出的热气形成热风幕。

进一步,所述涡流管制冷器包括高压空气进气口喷嘴、热端管、热端调节阀、涡流室、冷孔板、冷端管,所述涡流室位于热端管和冷端管之间,且涡流室的内部空腔与热端管和冷端管的内部空腔相连,涡流室上设置有高压空气进气口喷嘴,所述热端管的出口处空腔内设置有热端调节阀,热端调节阀的两侧与热端管的出口内部形成热气体喷出的缝隙;所述冷孔板位于涡流室与冷端管之间的腔体之间,且冷孔板的中部设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管制冷技术原理为,高压空气进入涡流管后,流体在流经喷嘴时被减压增速,以马赫数为一的状态进入涡流室,在此高速旋转,流体沿涡流管壁面的螺旋运动和涡流管内部的回流运动,使得流体能量发生分离,沿涡流管壁面旋转的流体温度较高,内层流体温度较低,在热端调节阀出口处热流体流出,在涡流室冷孔板中心孔处冷流体流出,即高压空气流经涡流管发生温度分离现象,产生热端高温气体和冷端低温气体。

本实用新型涡流管空调伞的工作过程为:选用的工作介质为小型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流,例如,高压空气进入涡流管的温度为30°C,高压空气流体经涡流管后能量发生分离,沿涡流管壁面旋转的流体温度较高,内层流体温度较低,在热端调节阀出口处热流体流出,在涡流室冷孔板中心孔处冷流体流出,即高压空气流经涡流管发生温度分离现象,产生热端高温气体和冷端低温气体。热端气体经热端风扇加压后,经热风出风口和内外壳间导流槽喷出,导流槽喷出的热风气体形成热风幕。当室外温度高于30°C时,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温度大大低于30°C的冷端气体经冷端风扇加压后沿伞头径向和垂直于叶片方向导出,产生的冷量用于冷却卷吸进入伞内,冷却后的空气沿内壳和遮流板喷出,形成局域空调区域。本实用新型涡流管空调伞结构巧妙,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巧妙,携带方便,实用性强,能有效应用于交通岗亭、海滩浴场或驾驶室等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给人们带来凉爽。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涡流管制冷的原理,能有效缓解电力峰谷现象、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解决了现有空调的用电功率较大、能源利用率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管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热端风扇2、固定支架3、涡流管制冷器4,冷端风扇5、保温胶木板6、内壳7、遮流板8、高压空气进气口喷嘴9、热端管10、热端调节阀11、涡流室12、冷孔板13、冷端管14、热风出风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便携式涡流管空调伞,由外壳1、热端风扇2、固定支架3、涡流管制冷器4,冷端风扇5、保温胶木板6、内壳7、热端管10、冷端管14和热风出风口1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和内壳7之间设置有固定内外壳的固定支架3,外壳1和内壳7的两侧面均为伞形形状,外壳1和内壳7的中部为与侧面伞形相接的平面,且内外壳之间形成有空间腔体;所述热端风扇2设置在外壳1和内壳7的中部平面之间,热端风扇2的上方外壳中部为热风出风口15;所述冷端风扇5设置在内壳7中部平面的下方;所述涡流管制冷器4设置在内壳7的中部平板上,涡流管制冷器4的热端管10正对热端风扇2,涡流管制冷器4的冷端管14正对冷端风扇5,所述保温胶木板6作为隔热层紧贴在内壳7的中部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1和内壳7的伞形尾部还连接有遮流板8,内外壳的遮流板8流出的热气形成热风幕。

进一步,所述涡流管制冷器4包括高压空气进气口喷嘴9、热端管10、热端调节阀11、涡流室12、冷孔板13、冷端管14,所述涡流室12位于热端管10和冷端管14之间,且涡流室的内部空腔与热端管10和冷端管14的内部空腔相连,涡流室12上设置有高压空气进气口喷嘴9,所述热端管的出口处空腔内设置有热端调节阀11,热端调节阀11的两侧与热端管14的出口内部形成热气体喷出的缝隙;所述冷孔板13位于涡流室12与冷端管10之间的腔体之间,且冷孔板13的中部设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管制冷技术原理为,高压空气进入涡流管后,流体在流经喷嘴时被减压增速,以马赫数为一的状态进入涡流室,在此高速旋转,流体沿涡流管壁面的螺旋运动和涡流管内部的回流运动,使得流体能量发生分离,沿涡流管壁面旋转的流体温度较高,内层流体温度较低,在热端调节阀出口处热流体流出,在涡流室冷孔板中心孔处冷流体流出,即高压空气流经涡流管发生温度分离现象,产生热端高温气体和冷端低温气体。

本实用新型涡流管空调伞的工作过程为,选用的工作介质为小型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流,例如,高压空气进入涡流管的温度为30°C,高压空气流体经涡流管后能量发生分离,沿涡流管壁面旋转的流体温度较高,内层流体温度较低,在热端调节阀出口处热流体流出,在涡流室冷孔板中心孔处冷流体流出,即高压空气流经涡流管发生温度分离现象,产生热端高温气体和冷端低温气体。热端气体经热端风扇加压后,经热风出风口和内外壳间导流槽喷出,导流槽喷出的热风气体形成热风幕。当室外温度高于30°C时,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温度大大低于30°C的冷端气体经冷端风扇加压后沿伞头径向和垂直于叶片方向导出,产生的冷量用于冷却卷吸进入伞内,冷却后的空气沿内壳和遮流板喷出,形成局域空调区域。本实用新型涡流管空调伞结构巧妙,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