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118发布日期:2018-10-16 20:1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霜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气能热水器的化霜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是利用热泵工作原理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来产生热水的装置,具体是让冷媒不断完成蒸发、压缩、冷凝、节流以及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将环境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空气能热水器的耗电量通常只有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而且不需要像太阳能热水器那样依赖阳光,并且电热元件不需要与水接触,也不会像电热水器那样存在漏电、干烧的安全隐患。但是,当气温较低时,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且小于0℃时,蒸发器表面会结霜,影响空气能热水器的制热效果。现有的最常用的技术是四通阀换向化霜,但是四通阀化霜耗费时间长,且导致热水变冷,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其通过喷淋热水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化霜时间短,且不会造成热水箱内的温度变冷。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包括:

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

热水箱,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

承压水箱,其接受所述冷凝器的热量,所述承压水箱上设置有冷水进管和热水出管,所述冷水进管与自来水系统连通,所述热水出管用于向热水箱供给热水,所述承压水箱上还与一喷淋机构连通,所述喷淋机构用于向所述蒸发器喷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环形导热板和导热管,每个环形导热板均呈上小下大的中空圆台状结构,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环形导热板上交替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导热管交替穿过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中心的喷淋总管,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封闭,所述喷淋总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喷口,所述多组喷口分别与所述多组环形导热板的位置一一对应,每组喷口均包括多个喷口,每个喷口上均连有一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设有电磁阀;

其中,每个环形导热板上均间隔设置有第一振动机和第二振动机,所述第一振动机的振动频率大于第二振动机的振动频率,所述第一振动机的振幅小于第二振动机的振幅,在所述喷淋支管开始喷水后,所述第一振动机开启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二振动机开启第二预设时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喷淋支管的自由端形成弧形缝状出水口,所述弧形缝状出水口的轮廓开口向下,并且弧度与所述环形导热板的弧度匹配,所述弧形缝状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对应环形导热板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第一振动机与所述第二振动机的振动频率相差5Hz,所述第一振动机与所述第二振动机的振幅相差1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环形导热板所在的圆台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70°,所述环形导热板的宽度为5厘米,相邻两个环形导热板间隔15厘米。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水喷淋化霜取代四通阀换向化霜,化霜速度快,不用停机化霜。

2、本实用新型由承压水箱为喷淋机构供应热水,不会降低热水箱内的水温,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3、本实用新型的承压水箱与自来水系统连接,始终保持较大压力,故在向喷淋机构供热水时不需要额外增加水泵。

4、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上的环形导热板上设置有第一振动机和第二振动机,在喷淋机构向环形导热板喷水时,第一振动机和第二振动机交替振动,进一步提高了去除环形导热板和导热管表面的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包括:

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

热水箱1,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

承压水箱2,其接受所述冷凝器的热量,所述承压水箱2上设置有冷水进管和热水出管11,所述冷水进管与自来水系统连通,所述热水出管11用于向热水箱1供给热水,所述承压水箱2上还与一喷淋机构连通,所述喷淋机构用于向所述蒸发器喷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的结构、连接方式、工作原理均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冷凝器对承压水箱2进行加热,产生热水,承压水箱2通过热水出管11将热水输入热水箱1内,热水箱1向用户提供热水。承压水箱2由自来水系统供给冷水,并使得承压水箱2内始终有较大压力。当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厚度达到预设值时,承压水箱2就向喷淋机构提供热水,喷淋机构将热水喷洒到蒸发器表面,清除蒸发器表面的霜,而且由于承压水箱2内有较大的水压,也不用使用水泵为喷淋机构供热水。可见,本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四通阀换向,除霜速度快、时间短,并且由于不换向,热水箱1内的水温也不会降低。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环形导热板5和导热管4,每个环形导热板5均呈上小下大的中空圆台状结构,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5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环形导热板5上交替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导热管4交替穿过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5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多个环形导热板5中心的喷淋总管3,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封闭,所述喷淋总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喷口,所述多组喷口分别与所述多组环形导热板5的位置一一对应,每组喷口均包括多个喷口,每个喷口上均连有一喷淋支管31,所述喷淋支管31上设有电磁阀;

其中,每个环形导热板5上均间隔设置有第一振动机和第二振动机,所述第一振动机的振动频率大于第二振动机的振动频率,所述第一振动机的振幅小于第二振动机的振幅,在所述喷淋支管31开始喷水后,所述第一振动机开启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二振动机开启第二预设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便于喷热水化霜的蒸发器及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喷淋总管3,喷淋总管3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淋支管31。蒸发器包围喷淋总管3,蒸发器的环形导热板5与喷淋支管31对应,环形导热板5呈如图3所示圆台结构,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上有导热管4穿设,导热管4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形成多次弯曲状结构,如图2所示,导热管4内用于冷媒的流动,与冷凝器进行循环,每个喷淋支管31上喷出的热水会正好落到其中一个环形导热板5上,将环形导热板5和导热管4上的霜层清除。并且,环形导热板5上还设置有第一振动机和第二振动机(图3中未示出),比如对称设置在环形导热板5的背面,振动让霜层一定程度上松动,便于热水对其进行消除,并且振动还可以使得热水在环形导热板5上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除霜效果。这里,第一振动电机高频率低振幅,第二振动电机低频率高振幅,利用两种不同的振动方式,提高了对霜层的松动效果和对热水的分散效果。相比于不用振动机只用热水的情形,相同条件下,除霜时间缩短40%,相比于只用种振动机的情形,相同条件下,除霜时间缩短12%。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喷淋支管31的自由端形成弧形缝状出水口,所述弧形缝状出水口的轮廓开口向下,并且弧度与所述环形导热板5的弧度匹配,所述弧形缝状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对应环形导热板5的高度。这里,提高了喷淋支管31的优选结构,弧形缝状出水口使热水在环状导热板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使得化霜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第一振动机与所述第二振动机的振动频率相差5Hz,所述第一振动机与所述第二振动机的振幅相差1毫米。这里提供了第一振动机与第二振动电机的优选频率差和振幅差,在该频率差和振幅差下,能够更好地提高化霜效果,当频率差和振幅差更高时,对化霜效果没有明显地提升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5厘米。这里,提供了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优选距离,使得蒸发器在单位体积下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便于吸热。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化霜装置,所述环形导热板5所在的圆台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70°,所述环形导热板5的宽度为5厘米,相邻两个环形导热板5间隔15厘米。这里,提供了换向导热板的优选设置方式,一方面使得蒸发器在单位体积下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便于吸热,另一方面便于热水除霜。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化霜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