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129发布日期:2018-06-23 00:2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扇。



背景技术:

空调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取暖和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在短时间内送出等同于水温的风,皆可。与电风扇相比,空调扇更有加湿空气的功能,且空调扇在启动制冷时只需要60-80W和冰箱一样,所以不费电,但在价格上又比空调低得多,因而很受用户喜欢。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扇基本上都是通过对空调扇中设置在湿帘或换热管,并将水箱中的冰水抽至湿帘或换热管的上部,从上部喷淋而下,对湿帘或换热管进行冷却,风机吹出的风通过湿帘或换热管进而对吹出的风进行冷却例如中国专利CN201688518U公开一种能对空气除湿的多功能空调扇,为吹出的风通过湿帘进行冷却,但湿帘是被压折堆积在一起的材料构成,孔隙率低,风通过孔穿出加上冰水的喷淋使经过的风的阻力非常大,导致出风量小,客户舒适性差。

为此,中国专利CN2856805Y公开的一种水循环空调扇则将湿帘替换为换热管,风机的风通过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冷却。但是,在实际实用时,环境温度可能并没有达到需要开启制冷模式的程度,但不开又觉得太热,只想使用风扇模式,但换热管的设置对风的阻挡仍会降低风速、减小出风量,客户舒适性提高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扇由于换热装置的存在,在风扇模式下其风量受到换热装置的阻挡而不够,客户舒适性差,进而提供一种在风扇模式下其风量足够大客户舒适性好的空调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扇,其包括

中空外壳,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入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还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排风口处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在风扇模式时移出所述排风口,在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移至所述排风口处,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水箱连通。

所述换热盘管为铜管。

所述换热盘管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换热盘管进行加热。

所述换热盘管内设有防水层,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防水层之间的电加热丝。

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中的水泵连接。

所述水箱内配置有冷却盒。

若干所述进风口分布在竖直延伸的1~4个侧壁上。

各所述侧壁上的若干所述进风口阵列排布。

所述排风口正对所述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扫风叶片。

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所述换热盘管呈网格状排布。

所述换热盘管包括若干水平延伸的水平管和与所述水平管交叉分布的竖直管。

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导轨和适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支架,所述换热盘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其包括中空外壳,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入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还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排风口处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在风扇模式时移出所述排风口,在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移至所述排风口处,即在风扇模式而不需要制冷或制热的模式下,将换热盘管移出而不阻挡排风口出来的风,风量不会有任何减少,进而从出风口出的风量也增大,客户舒适性大大提高,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水箱连通,换热盘管在移动时软管可时时适应弯曲而不会对水的传送造成任何影响。

(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所述换热盘管为铜管,换热效果更好。

(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所述换热盘管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换热盘管进行加热,即在制冷模式下,冰水通过换热盘管内的管道冷却换热盘管,进而冷却风机吹出的风,而在制热模式下,通过电加热装置对换热盘管进行加热,进而加热风机吹出的风,制冷制热一体化设置,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加小。

(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所述换热盘管内设有防水层,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防水层之间的电加热丝,加热效果好,且电加热丝设置在内部不影响换热盘管的直径,结构更加紧凑。

(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若干所述进风口分布在竖直延伸的1~4个侧壁上,进风口设置在四个侧壁上时进风量大,且都只从一个排风口排出,制冷或制热时效果更好。

(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所述换热盘管呈网格状排布,风从网格状的换热盘管中通过,即减小对风的阻挡又能使风与换热盘管换热充分,制冷或制热效果进一步增强。

(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扇中,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导轨和适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支架,所述换热盘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结构简单,移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扇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述换热盘管的横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2-壳体,21-排风口,31-叶轮,32-电机,4-水泵,5-水箱,6-支架,7-换热盘管,71-电加热丝,72-防水层,8-扫风叶片,9-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调扇,其包括中空外壳1、风机组件,还包括换热装置,其中,中空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21的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的风机,风机包括电机32和与所述电机32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叶轮31,所述入风口与所述进风口11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排风口21处的换热盘管7,所述换热盘管7在风扇模式时移出所述排风口21,在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移至所述排风口21处,所述换热盘管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软管9与水箱5连通。所述换热盘管7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5中的水泵4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21处设置有导轨和适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支架6,所述换热盘管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6上。此外,所述风机还可以采用贯流风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管7为铜管,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金属材质的管件替换。

所述换热盘管7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换热盘管7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管7内设有防水层72,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7和所述防水层72之间的电加热丝71。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加热装置中的电加热丝71缠绕在所术换热盘管7外侧壁上。

所述水箱5内配置有冷却盒,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盒为冰袋,制冷时将冰袋放入所述水箱5内,冷却水箱5中的水。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21正对所述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处设置有扫风叶片8。当然,所述冷却盒也可以是冰晶盒,在冰箱中冷却完全后放入所述水箱5内,可反复使用。

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进风口11可以分布在竖直延伸的四个侧壁上,可以采用四面进风,最终的风都会通过换热盘管7,制冷效果好,风量大。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侧壁上的若干所述进风口11可以采用阵列排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管7呈网格状排布,具体的,所述换热盘管7包括若干水平延伸的水平管和与所述水平管交叉分布的竖直管。当然,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替换为斜向交叉排布的网格。

本实施例所述空调扇在使用时,需要制冷时,将换热盘管7移动至排风口21处,在所述水箱5中加入冰袋,开启风机;可选的,当需要制热时,将换热盘管7移动至排风口21处,打开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开关,对换热盘管7进行加热,并开启风机吹风;当即不需要制冷也不需要制热,仅是希望开启风机即风扇模式时,将换热盘管7移出排风口21,开启风机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