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外机出风格栅及应用有该出风格栅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010发布日期:2018-10-16 20:1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空调外机出风格栅及应用有该出风格栅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美观要求愈高,已不再满足于室内的装修美观,同时也要求住房的外侧也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因此现阶段的主流建筑均将空调外机放置于围护结构预留的箱笼中。出于增大住房实际使用面积的目的,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箱笼一般很狭窄。目前,传统空调外机的风机腔与压缩机腔为左右并排设置,空调外机的进出风口一般偏向外机的一侧(常偏向左侧)。其中,在压缩机腔的遮挡下使得冷凝器两侧的进风极不均匀。并且由于箱笼的体积较狭窄,当将传统的空调外机放置于建筑物预留的箱笼中时,会导致空调外机的部分出风口被建筑物围护结构遮挡,从而影响空调外机的出风;同时,空调外机的进风面距围护结构的距离非常近,有的几乎贴在了围护结构上,致使依靠左侧和后面进风的传统空调外机无法正常吸风,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冷凝器两侧进风的不均匀性,进而对空调外机的性能造成极不利的影响,恶劣工况下甚至会出现停机保护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改进的空调外壳结构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内具有风机腔和压缩机腔;外壳主体上与风机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内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使风机腔通过进风口进风、且通过出风口出风;其中,进风口包括设置在外壳主体顶端的第一进风口。其中,因为外壳主体的顶端具有第一进风口,从而使空调外机可以从顶端进风,当将空调外机放置于围护结构的箱笼内时,位于顶端的第一进风口可以避免被围护结构遮挡,从而保证了空调外机进风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了空调外机的性能。

上述结构的空调外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进风的顺畅性,但是,空调器外机冷热风排出外机箱体未考虑冷热风循环倒吸吸入回风口现象,使得空调机组运行时负荷增加恶性循环,性能下降电能耗增加,严重时出现频繁跳机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避免冷热风倒吸的空调外机出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出风格栅的空调器,该空调器能有效避免出风口处冷热风倒吸。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外机出风格栅,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格栅架,所述格栅架具有若干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筋,所述的导风筋为若干个并分别设于出风口中,且所述导风筋的第一端与出风口外边缘的格栅架相连接,所述导风筋的第二端向出风口中部延伸。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格栅架包括若干环形条及能将环形条分隔为若干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条。

作为优选,所述框体中央部位形成有挡风部,所述径向条围绕该挡风部由内而外呈螺旋状布置。采用该结构,以提高导风筋的导风性能。

优选地,所述导风筋的第一端设于环形条上,所述导风筋的第二端朝向挡风部延伸。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导风筋的排布轨迹呈与所述径向条轨迹一致的螺旋状布置。

优选地,所述导风筋成形为三棱锥状,且导风筋的一边缘贴置在环形条上,导风筋的尖端朝向框体中央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风筋与框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30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框体为平面结构,所述导风筋与框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度。

一种应用有上述空调外机出风格栅的空调器,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该空调器出风口上的空调外机出风格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在格栅架的各出风口中设置了能对出风产生引导作用的导风筋,且各导风筋在出风口中均自外向内延伸,这样,就可以对出风产生螺旋形的引导从而解决因空气涡旋流动造成的倒吸回风问题,进而提高空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出风格栅包括框体1、格栅架2及导风筋3,格栅架2设置在框体1内,格栅架2具有若干个出风口21。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出风口21中可以设置一个导风筋3,也可以设置更多个。导风筋3的第一端与出风口21外边缘的格栅架2相连接,导风筋3的第二端向出风口21中部延伸。

具体的,格栅架2包括若干环形条22及能将环形条22分隔为若干出风口21的径向条23。框体1中央部位形成有挡风部11,径向条23围绕该挡风部11由内而外呈螺旋状布置,以提高导风筋3的导风性能。导风筋3的第一端设于环形条22上,导风筋3的第二端朝向挡风部11延伸。若干个导风筋3的排布轨迹呈与径向条23轨迹一致的螺旋状布置。导风筋3成形为三棱锥状,且导风筋3的一边缘贴置在环形条22上,导风筋3的一个尖端朝向框体1中央的挡风部11延伸。框体1为平面结构,导风筋3与框体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30度,优选为7度。本是实施中的框体1表面可为平面也可为弧面,当框体1为平面结构时,导风筋3凸出于框体1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5mm。

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合理,在格栅架2的各出风口21中设置了能对出风产生引导作用的导风筋3,且各导风筋3在出风口21中均自外向内延伸,这样,就可以对出风产生螺旋形的引导从而解决因空气涡旋流动造成的倒吸回风问题,进而提高空调性能。

本实施例中应用有上述出风格栅的空调器包括本体及设于该本体出风口上的出风格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