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摊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2506发布日期:2018-08-07 23:15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摊凉机。



背景技术:

茶叶采摘后需要将新鲜茶叶吹干摊凉,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将茶叶直接露天或者室内控制温度方式进行摊凉,露天摊凉需要很长时间,白天采摘的茶叶经常要到晚上才能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且占地面积广,不符合实际生产需求,而控制温度的方式会使茶叶水分流失过快,影响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摊凉机,晾干速度快,茶叶品质不受影响,结构简单,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茶叶摊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带轮,两带轮上共同套有一网带,其中一滚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与电机相连,所述机体一端顶壁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底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网带下的机体内水平设置有3D网布,所述3D网布与机体底壁间倾斜设置有一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朝茶叶流动方向倾斜,所述进料口端机体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风机,所述3D网布上方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聚风板,所述聚风板均朝机体中心倾斜,所述出料口端的带轮下方设置有延伸到出料口处的导向板。

进一步,所述导向板顶部设置有伸向网带的刮板。

更进一步,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原料输送带。

再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干茶叶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摊凉机,网带的作用有传输茶叶及通风晾干的效果,其由滚轮带动,风机引入的风被挡风板引导至3D网布下,经3D网布分散后由两聚风板间流动至网带上对茶叶进行吹干,最后由机体顶部排除,结构简单,造价低,适于产业应用,能与前后加工工艺相衔接,能提高产业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茶叶摊凉机,包括机体1,机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带轮,两带轮上共同套有一网带2,其中一滚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与电机相连,网带的作用有传输茶叶及通风晾干的效果,其由滚轮带动,机体1一端顶壁设置有进料口3,另一端底壁设置有出料口4,网带1下的机体内水平设置有3D网布5,其能将风分散,3D网布5与机体底壁间倾斜设置有一挡风板6,挡风板6朝茶叶流动方向倾斜,将风引导至3D网布,进料口3端机体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7,进风口内设置有风机,3D网布5上方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聚风板8,聚风板均朝机体中心倾斜,出料口端的带轮下方设置有延伸到出料口4处的导向板9。

为了避免粘在网带上的部分茶叶进入3D网布上,导向板顶部设置有伸向网带的刮板。

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原料输送带,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干茶叶输送带,能与前后生产工序相衔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