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4865发布日期:2018-07-13 19: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属于供热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网监控系统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热电厂、换热站、供热管道采用远程无线计算机技术监控,它能全面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工况,监视不利工况点的工艺参数,保证区域供热系统安全合理地运行,并可根据运行数据进行供热规划和科学调配,为供热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和有效的重要数据。这就要求供热管理、运行、调控等部门必须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能够为供热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和有效的重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热源侧设备、用户侧和换热器,热源侧设备的一次供水口经换热器连通用户侧的二次供水口,用户侧的二次回水口经换热器连通热源侧设备的一次回水口,依此实现一次网和二次网进行热交换;热源侧设备的一次供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本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均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实现监控系统读取实时数据并上传。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换热器和用户侧的二次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均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用户侧的二次回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均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换热器和热源侧设备的一次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均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热源侧设备的一次供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上设有开度传感器,开度传感器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用户侧的二次回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中,换热器和热源侧设备的一次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补水泵和流量传感器,补水泵和流量传感器均和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为供热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和有效的重要数据。通过采集、计量、分析,准确监测供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源消耗数据,例如热、水、电,并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2-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3-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4-电动调节阀,5-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6-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7-热源侧设备,8-换热器,9-用户侧,10-补水泵,11-流量传感器,12-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3-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4-补水管,15-循环泵,16-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7-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8-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19-监控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热源侧设备7、用户侧9和换热器8,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供水口经换热器8连通用户侧9的二次供水口,用户侧9的二次回水口经换热器8连通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回水口;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供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2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3,本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19,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2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3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换热器8和用户侧9的二次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5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6,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5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6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用户侧9的二次回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6、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7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18,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6、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7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18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换热器8和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2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3,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2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3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供热公司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热源侧设备7、用户侧9和换热器8,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供水口经换热器8连通用户侧9的二次供水口,用户侧9的二次回水口经换热器8连通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回水口;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供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2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3,本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19,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2和一次网供水流量传感器3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换热器8和用户侧9的二次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5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6,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5和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6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用户侧9的二次回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6、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7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18,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6、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7和二次网回水流量传感器18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换热器8和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2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3,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12和一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13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供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4,电动调节阀4上设有开度传感器,开度传感器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用户侧9的二次回水口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15,循环泵15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换热器8和热源侧设备7的一次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补水管14,补水管14上设有补水泵10和流量传感器11,补水泵10和流量传感器11均和所述监控系统19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采集、计量、分析,准确监测供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源消耗数据,例如热、水、电,并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各个传感器和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是通过监控系统19集中显示,将实时数据显示出来。

智能热网涵盖集中供热信息管理调度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热网建设对于保证供热系统优质供热、安全运行、经济节能、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智能热网系统可收集到供热过程的全部主要信息,集中监视、综合分析、协调调度、提高效率,使供热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供热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的损耗。

1、集中供热信息管理调度系统包括供热综合管理系统、生产调度及供热能耗采集分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热力公司数据上传系统几部分,其功能如下:

(1)、供热综合管理系统(含办公系统及设备巡检系统)

供热综合管理控制系统是供热智能管理系统最上层的管理平台,是供热多个系统平台的的整合,通过该系统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子系统,经营方面包括经营收费、财务分析报表、计划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客户服务、办公自动化等接口;生产方面包括生产调度、能耗分析、热网监测、换热站控制、热网平衡、地理信息、水力计算、设备巡检、生产缺陷及检修管理、分户计量、远程测温、视频监控等各个系统的接口;该系统可实现经营数据、财务分析报表上传,给上级公司管理者提供一个基层热力公司全方位的动态展现。热力公司供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包含所有业务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并进行图表、棒图、曲线形式进行加工分析,具有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汇总所有业务系统的进行展示,界面与能源所辖七家热力公司统一,便于管理者的访问及参考,同时可处理数据采集系统发来的基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按要求显示,并可根据管理需要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表,以备历史数据查询和打印;根据供热管网运行状态,计算生成及报表;融合各个系统模块进行功能整合,为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集成、部署、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提供高可用性、高合理性的体系架构。提供各个模块接口,是各个模块综合管理平台,是智能热网必要环节。

(2)生产调度及供热能耗采集分析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基于统一的热网调度运行、运行数据分析和应急指挥为一体的综合生产管理指挥系统。系统以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数据来源,对热力公司生产运行进行动态全过程的管理分析,保证热力公司能够以最佳的运行工况进行调度和运行;能耗分析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负荷预测:系统通过对气象、生产负荷、热源基本信息、换热站运行参数以及用户室内温度等生产运行相关的各类信息的分析,进行多种方式的负荷预测。可根据历史气象对新的采暖期进行运行方案的制定,同时对负荷、能源消耗量、能源成本作出预测,作为新采暖期调度运行的参考依据。(2)建立供热指标考核体系:系统通过对气温、生产等相关信息多种形式的展示、分析、挖掘,按照科学的计算方法加以人工的调整,建立热源、站以及用户各级包括水电热等各类能源消耗的指标,为科学核算供热成本及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依据。通过指标体系,对各个时段的供热质量、能耗的水平等进行评价分析,使公司相关的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项指标,从而有效地进行调控、管理以及监督。(3)建立成本目标体系:结合能源成本信息,另外增加生产所涉及的人工、材料、折旧等各类成本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出各级综合的运行成本情况。

通过自控站或采集系统监测供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源消耗数据,例如热、水、电,并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对比分析,制定能耗标准,建立强有力执行解决方案,完善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不断校核指标,修正管理办法。根据能源消耗分析系统得出的结论,制定、输出相应的策略,传递给热网运行控制系统,作为调节控制的目标、策略,达到节能降耗、经济运行的目的。

建设能耗采集分析系统可以与换热站自控系统同步建设,换热站内水电热耗指标采集后,通过换热站自控系统的PLC和通讯远传通道传至上位组态系统中实时显示存储,能耗采集分析系统再从组态系统中按需提取,实时分析。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和能耗采集系统可以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在一个平台管理,既节省资金,又便于操作,考虑历史数据的采集、调用、备份,两套系统用一个管理平台、两个硬件系统,目的是既便于管理,又实现不同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热网关键节点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网图形数据展现。

(3)地理信息系统(含水力计算)

本系统通过存储、管理、检索、维护和更新热力网管理中各类设备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基本数据储存整理的基础上,利用GIS拓扑分析的强大功能,根据热力工作需求,与专业理论、方法以及遥测、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实现热力管网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网管理以及供热综合业务、生产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的计算机一体化;辅助使用者更加方便、有效、节约的管理热力设施及组织生产。系统中建立的管网模型系统经过拓扑逻辑判断。

在地理信息平台上,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成供热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管理工作;将热源、热网、换热站、井室、设备等的设计图纸录入到地理信息中,并矢量化;系统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在系统中能查询到检测点的运行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的管网模型系统经过拓扑逻辑判断。

(4)热力公司数据上传系统

系统能够实现能源对热力公司的集中管理。系统将热力公司的生产、管理等应用数据上传至能源公司,在华电能源经营管理系统平台上可随时浏览各电厂热力公司间的生产数据、运行状况、指标分析、以及各种统计报表、对比图表等。使相关的管理人员更加方便、直观地了解辖属热力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逐步实现华电能源公司对辖属热力公司的生产管理集控化。

建立一套热供热公司数据采集系统,以及2M华电能源广域网专线,(初期不具备条件可使用VPN代替)。将热供热公司系统平台数据库上传至华电能源数据中心数据库。实现华电能源对热供热公司的集中管理。在华电能源经营管理系统平台上可随时浏览热供热公司的内部生产数据、运行状况、指标分析、以及各种统计报表,对比图表等。

通过能源公司热网经营管理系统联网建设,使能源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热供热公司生产、运行数据,使生产管理更加有地放矢,有效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技术水平。

热网智能建设成效

(1)管理效益

智能供热系统建成后,公司主要业务流程工作全部可以在智能综合管理平台中进行,能耗采集分析系统将提供经济运行的科学的分析和精细化调整;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管网设施设备信息化综合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信息可以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实时发布,各个业务部门可以通过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实时协同工作,提高了公司供热综合管理水平,为公司供热系统的规范化运营、科学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安全效益

热网智能供热系统可对热网各主要节点及换热站的供热运行参数及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不仅能及时了解、掌握热源、热网的参数与运行工况,供热系统发生异常及突发事件时,调度中心值班员可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相关部门领导,从而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使公司在热网安全管理上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评价结论

智能供热系统建成后,可全方位提升公司供热经营管理水平,将大大降低公司供热经营成本,夯实了公司安全供热、价值供热、和谐供热、智能供热的管理理念,为公司创建一流供热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