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1390发布日期:2018-07-27 21:3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空调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波斯人发明一种古式的空气调节系统,利用装置于屋顶的风杆,以外面的自然风穿过凉水并吹入室内,令室内的人感到凉快。空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空调在对室内进行降温时,会将室内水蒸气排出室外,室内湿度会随着空调的持续使用越来越低,使得室内空气干燥,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适宜人们生活的空气湿度在50%-60%,为了增加空气湿度,人们会选择辅助工具对室内进行空气加湿。

现有技术的空调排水加湿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给室内除湿时,不需要动力的加湿模块在集水槽出现冷凝水时仍会加湿,影响除湿效果;2、需要动力的加湿模块,除了需要加湿器之外还需要供水动力,结构较复杂,占用多余的空间,使用成本提高,在空调出风口使用加湿模块,影响空调出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湿控制不便、麻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包括挂壁空调框架和贯流风轮,所述挂壁空调框架的内部一端设置有空调控制板,且挂壁空调框架的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且第一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器模块,所述超声波加湿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浮子,所述挂壁空调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且挂壁空调框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贯流风轮安装在挂壁空调框架的内部中间,且贯流风轮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贯流风轮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组件,且贯流风轮的另一侧设置有风道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口一侧的排水管与控制阀一侧远离第二排水口的排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组件对应挂壁空调框架的内部表面一侧设置有接水盘。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加湿器模块上端一侧设置有加湿模块喷嘴,所述加湿模块喷嘴对应风道板的表面设置有通孔,且加湿模块喷嘴嵌入安装在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加湿器模块与浮子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超声波加湿器模块与浮子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水盘与集水槽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和超声波加湿器模块与空调控制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加湿模块和排水系统都可通过空调控制板控制独立运行,使用灵活;

2、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效果好,低耗能,噪音小;在空调出风口仅有加湿模块喷头露出,不影响空调出风,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超声波加湿模块直接安装在集水槽内部,不需要使用其他辅助元器件实现空气加湿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壁空调框架、2-集水槽、3-第一排水口、4-控制阀、5-排水管、6-第二排水口、7-空调控制板、8-接水盘、9-蒸发器组件、10-进风口、11-贯流风轮、12-风道板、13-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4-浮子、15-加湿模块喷嘴、16-出风口、1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包括挂壁空调框架1和贯流风轮11,挂壁空调框架1的内部一端设置有空调控制板7,且挂壁空调框架1的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集水槽2,集水槽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3,第一排水口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5,且第一排水口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口6,第二排水口6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4,控制阀4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管5,集水槽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的一侧设置有浮子14,挂壁空调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10,且挂壁空调框架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6,贯流风轮11安装在挂壁空调框架1的内部中间,且贯流风轮1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7,贯流风轮11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组件9,且贯流风轮11的另一侧设置有风道板12。

为了控制排水,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排水口3一侧的排水管5与控制阀4一侧远离第二排水口6的排水管5相连通。

为了接住从蒸发器组件9上流下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蒸发器组件9对应挂壁空调框架1的内部表面一侧设置有接水盘8。

为了方便加湿,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上端一侧设置有加湿模块喷嘴15,加湿模块喷嘴15对应风道板1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且加湿模块喷嘴15嵌入安装在通孔内部。

为了方便检测水位保护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与浮子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与浮子14之间滑动连接。

为了方便集水,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接水盘8与集水槽2之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控制阀4和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与空调控制板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4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控制阀由两个主要的组合件构成:阀体组合件和执行机构组合件(或执行机构系统),分为四大系列:单座系列控制阀、双座系列控制阀、套筒系列控制阀和自力式系列控制阀;控制阀4用以控制阀口的开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控制板7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实现了空调所需的遥控功能,控制板也是一种电路板,其运用的范围虽不如电路板来的宽泛,但却比普通的电路板来的智能、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中的蒸发器组件9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作用是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浮子14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是利用开关上面磁性浮子随液位升或降,使开关检测管内设定位置的干簧管芯片动作,发出接点开(关)转换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的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世界上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加湿强度大,加湿均匀,加湿效率高;节能、省电,耗电仅为电热加湿器的1/10至1/15;使用寿命长,湿度自动平衡,无水自动保护;超声波加湿器采用每秒200万次的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微米到5微米的超微粒子和负氧离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达到均匀加湿,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设计空调通电,当需要给空气加湿时,电机17转动带动贯流风轮11转动,贯流风轮11的转动带动空气流动,空气经进风口10进入空调挂机内部,经蒸发器组件9进行热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经过蒸发器组件9时,冷凝为水珠吸附在蒸发器组件9上,随着水珠的增大,水珠顺着蒸发器组件9滴落到接水盘8,冷凝水经接水盘8流到集水槽2中,水位增高带动浮子14移动,当水位达到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运行要求,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开始运行雾化冷凝水,雾化后的冷凝水经加湿模块喷嘴15释放到空气中,经出风口16流动的空气带入到室内,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平衡;多余的冷凝水经第一排水口3由排水管5导出排到室外;不需要给空气加湿时,空调控制板7操控控制阀4打开阀口,冷凝水经第二排水口6由排水管5导出排到室外,集水槽2内无积水,浮子14不移动,超声波加湿器模块13不运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