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热水器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645发布日期:2018-07-24 23:0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热水器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热水用途也在不断扩展,如浴缸、母婴专用洗浴容器等对热水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用户在一些用水容器中使用热水时,例如浴缸洗澡,不仅仅是对热水供应有需求,还需要能够实现用水容器进行自动注水和用水保温功能。但在现有技术中,燃气热水器功能单一,只具有对外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无法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洗浴容器内热水热量散失而导致温度降低的用水保温需求和对用水容器进行自动注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用热水器,既能提供生活热水,又能用于实现对外自动供水和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用热水装置,能提供生活热水,并能实现对洗浴容器自动供水和洗浴容器内部用水进行保温。

为解决以上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热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的燃烧器、主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热水出水口,所述主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热水出水口连通,所述主换热器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壳体的控制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自吸式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第五水管、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水端口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端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第二电磁阀、循环水泵设于第二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水端口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第一循环通口连通,所述自吸式水泵设于第三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端口通过第四水管与所述第二循环通口连通;所述第五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五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水管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第五水管;所述控制器与循环水泵、自吸式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式水泵位于所述第五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水端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设于第五水管,所述单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水流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水流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水管,并位于所述自吸式水泵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水端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流检测装置为水流开关或水流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第二水流检测装置;

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设于进水管或出水管,用于检测主换热器的水流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设于出水管,并位于所述第五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换热器的出水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为水流量传感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热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两用热水器通过设置燃烧器、主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实现基本的提供生活热水功能;通过设置控制器、板式换热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循环水泵、自吸式水泵、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和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将主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连通,并在循环水泵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下以给板式换热器提供热源,第三水管、板式换热器、第四水管构成内部加热管路,利用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以将内部加热管路连接外部用水容器,板式换热器、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外部用水容器构成循环加热回路,在自吸式水泵的作用下能将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循环地在板式换热器中流动,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形成循环加热以达到保温目的;通过设置第五水管和第一电磁阀,连通在出水管与第三水管之间,实现通过第三水管、第一循环通口对外供水,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磁阀的控制,能用于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进行自动供水。因此,上述两用热水器,既能提供生活热水,又能用于实现对外自动供水和进行保温。

为解决以上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两用热水装置,所述两用热水装置包括:洗浴容器、冷水进水口以及两用热水器;

所述洗浴容器具有第一接水口和第二接水口;所述洗浴容器的第一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的第一循环通口连通,所述洗浴容器的第二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的第二循环通口连通;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冷热水两用接头;每个所述冷热水两用接头的热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的热水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冷热水两用接头的冷接水口与所述冷水进水口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热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两用热水装置通过两用热水器与洗浴容器的结合,能提供生活热水,并能实现对洗浴容器自动供水和洗浴容器内部用水进行保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热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燃烧器;2、主换热器;201、主换热器的出水端;202、主换热器的进水端;3、板式换热器;301、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水端口;302、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端口;303、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水端口;304、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端口;4、循环水泵;5、自吸式水泵;6、进水口;7、热水出水口;8、第一循环通口;9、第二循环通口;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单向阀;13、第一水流检测装置;14、第二水流检测装置;21、进水管;22、出水管;31、第一水管;32、第二水管;33、第三水管;34、第四水管;35、第五水管;210、两用热水器;220、洗浴容器;230、冷热水两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热水器,既能提供生活热水,又能用于实现对外自动供水和进行保温。

所述两用热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的燃烧器1、主换热器2、进水管21、出水管22、进水口6、热水出水口7,所述主换热器2的出水端201通过出水管22与所述热水出水口7连通,所述主换热器2的进水端202通过进水管21与所述进水口6连通,其中,

还包括设于壳体的控制器、板式换热器3、循环水泵4、自吸式水泵5、第一水管31、第二水管32、第三水管33、第四水管34、第五水管35、第一循环通口8、第二循环通口9、第一电磁阀10和第二电磁阀11;

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一进水端口301通过第一水管31与所述出水管22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一出水端口302通过第二水管32与所述进水管21连通,第二电磁阀11、循环水泵4设于第二水管32;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进水端口303通过第三水管33与所述第一循环通口8连通,所述自吸式水泵5设于第三水管33;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出水端口304通过第四水管34与所述第二循环通口9连通;所述第五水管35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管22连通,所述第五水管3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水管33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10设于第五水管35;所述控制器与循环水泵4、自吸式水泵5、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水通过进水管21流入所述主换热器2进水端经过主换热器2加热后热水从所述主换热器2的出水端流出;通过所述主换热器2的出水端201通过出水管22与所述热水出水口7连通,所述主换热器2的进水端202通过进水管21与所述进水口6连通,构成生活热水加热水路,生活用水由进水口6进入生活热水加热水路后经过主换热器2后被加热成热水从热水出水口7流出,实现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一进水端口301通过第一水管31与出水管22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一出水端口302通过第二水管32与所述进水管21连通,与所述主换热器2的第一端201连通,与所述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与主换热器2构成循环水回路;通过设在在第二水管32的循环水泵4和第二电磁阀11的配合使得在主换热器中被加热后的热水流入所述板式换热器3作为换热的热源;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进水端口303通过第三水管33与所述第一循环通口8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出水端口304通过第四水管34与所述第二循环通口9连通,构成内部加热管路;所述第二循环通口9通过外部用水容器连通到所述第一循环通口8后与内部加热管路构成循环加热回路,通过设置在第三水管33的自吸式水泵5的作用下外部用水容器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循环通口8流入,并经过板式换热器3加热后从所述第二循环通口9流出,进而重新回到外部用水容器中,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能够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循环加热,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形成循环加热以达到保温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主换热器加热后的生活热水通过出水管22流入第五水管35,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设置在第五水管35的第一电磁阀10的开关控制是否向外部用水容器进行自动供水,同时当外部用水容器中水温降低时时能够按照用户需求再次自动注入新的定量定温热水,实现所述两用热水器的对外自动供水功能。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1的开启和关闭能够控制热水是否流入所述板式换热器3作为换热的热源;当用户不开启所述两用热水器的保温功能时,所述第二电磁阀11和自吸式水泵5关闭,能够减少生活热水的损耗,避免板式换热器因过热而导致损坏;当用户使用所述两用热水器的自动供水功能即控制器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10时,所述两用热水器中的自吸式水泵5和所述恒温控制电磁阀11关闭;当用户使用所述两用热水器的保温功能时,所述两用热水器中的自吸式水泵5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1开启,所述两用热水器中的第一电磁阀10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式水泵5位于所述第五水管35的第二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进水端口30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单向阀12;

所述单向阀12设于第五水管35,所述单向阀12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0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12的水流导通方向为从热水出水口7流向第一循环通口8,由于第一循环通口8在两用热水器的自动供水功能中为热水出水口,而当用户使用所述两用热水器的保温功能为外部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时则作为水循环入口,通过设置单向阀12能够防止当用户使用所述两用热水器为外部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时,经过所述第一循环通口8的水流倒流。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水流检测装置13;

所述第一水流检测装置13设置在所述第三水管33,并位于所述自吸式水泵5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进水端口303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流检测装置13为水流开关或水流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第二水流检测装置14;

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14设于进水管21或出水管22,用于检测主换热器2的水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14设于出水管22,并位于所述第五水管35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换热器2的出水端201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流检测装置14为水流量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水流检测装置14能够实现对主换热器2的水流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所述两用热水器还包括对两用热水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当用户使用所述两用热水器的自动供水功能时,第二水流检测装置检测热水出水流量并发送检测信号给控制器,实现对生活热水水流量的检测,当水流量过小则不予启动点火保护用户不被烫伤;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流检测装置实现定量注水,即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二水流检测装置,第二水流检测装置根据控制信号对水流量进行控制后发送检测信号给控制器,实现所述两用热水器的定量自动注水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外部用水容器中没有水,用户还能够通过开启所述两用热水器的所述第一电磁阀10为外部用水容器注入定量定温的热水,通过本两用热水器的自动注水功能可以向洗浴容器注入特定量、特定温度的热水功能,实现自动注水;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10后,当用户长时间或者冬天使用导致所述外部用水容器中的水温降低时,用户能够通过启动所述自吸式水泵5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1,开启为外部用水容器内部的水进行循环加热的保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热水器,所述两用热水器通过设置燃烧器、主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实现基本的提供生活热水功能;通过设置控制器、板式换热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循环水泵、自吸式水泵、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和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将主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连通,并在循环水泵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下以给板式换热器提供热源,第三水管、板式换热器、第四水管构成内部加热管路,利用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以将内部加热管路连接外部用水容器,板式换热器、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外部用水容器构成循环加热回路,在自吸式水泵的作用下能将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循环地在板式换热器中流动,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形成循环加热以达到保温目的;通过设置第五水管和第一电磁阀,连通在出水管与第三水管之间,实现通过第三水管、第一循环通口对外供水,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磁阀的控制,能用于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进行自动供水。因此,上述两用热水器,既能提供生活热水,又能用于实现对外自动供水和进行保温。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热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解决以上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两用热水装置,所述两用热水装置包括:洗浴容器220、冷水进水口以及两用热水器210;

所述洗浴容器具有第一接水口和第二接水口;所述洗浴容器的第一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210的第一循环通口连通,所述洗浴容器的第二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210的第二循环通口连通;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210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两用热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冷热水两用接230头;每个所述冷热水两用接头230的热接水口与所述两用热水器210的热水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冷热水两用接头230的冷接水口与所述冷水进水口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热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两用热水装置通过两用热水器与洗浴容器的结合,能提供生活热水,并能实现对洗浴容器自动供水和洗浴容器内部用水进行保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热水器及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热水器通过设置燃烧器、主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实现基本的提供生活热水功能;通过设置控制器、板式换热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循环水泵、自吸式水泵、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和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将主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连通,并在循环水泵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下以给板式换热器提供热源,第三水管、板式换热器、第四水管构成内部加热管路,利用第一循环通口、第二循环通口以将内部加热管路连接外部用水容器,板式换热器、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外部用水容器构成循环加热回路,在自吸式水泵的作用下能将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循环地在板式换热器中流动,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的用水形成循环加热以达到保温目的;通过设置第五水管和第一电磁阀,连通在出水管与第三水管之间,实现通过第三水管、第一循环通口对外供水,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磁阀的控制,能用于实现对外部用水容器进行自动供水。因此,所述两用热水器,既能提供生活热水,又能用于实现对外自动供水和进行保温。两用热水装置通过所述两用热水器与洗浴容器的结合,能提供生活热水,并能实现对洗浴容器自动供水和洗浴容器内部用水进行保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