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5841发布日期:2018-09-04 21: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交换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不易于搬运,且耗电大,不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包括室外新鲜空气进口、制冷盘管、全热交换器、室内新风出口、室内污染空气进口、室外排风口、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模块、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CO2传感器控制模块、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自动风阀、隔风条,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制冷盘管都与全热交换器连通,所述自动风阀连接制冷盘管,所述室内污染空气进口连接室内污染空气进口,所述室外排风口与第一风机连接,所述室内新风出口与第二风机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制冷盘管,所述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CO2传感器控制模块都连接第一风机,所述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CO2传感器控制模块还都连接第二风机,所述CO2传感器控制模块还连接自动风阀,所述隔风条位于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之间,所述隔风条固定在空气交换系统内部。

所述室外新鲜空气进口、室内污染空气进口位于空气交换系统的两侧,所述室外排风口位于室外新鲜空气进口的上方,所述室内新风出口位于室内污染空气进口的上方。

所述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都为变频风机。

所述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位于空气交换系统的两侧,所述制冷盘管位于第一风机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搬运,且节能,资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包括室外新鲜空气进口7、制冷盘管5、全热交换器4、室内新风出口8、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室外排风口6、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模块11、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13、CO2传感器控制模块12、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自动风阀10、隔风条3,所述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制冷盘管5都与全热交换器4连通,所述自动风阀10连接制冷盘管 5,所述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连接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所述室外排风口6与第一风机1连接,所述室内新风出口8与第二风机2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模块11连接制冷盘管5,所述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13、CO2传感器控制模块12都连接第一风机1,所述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13、CO2传感器控制模块 12还都连接第二风机2,所述CO2传感器控制模块12还连接自动风阀10,所述隔风条3位于第一风机1与第二风机2之间,所述隔风条3固定在空气交换系统内部。所述室外新鲜空气进口7、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位于空气交换系统的两侧,所述室外排风口6位于室外新鲜空气进口7的上方,所述室内新风出口8 位于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都为变频风机。所述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2位于空气交换系统的两侧,所述制冷盘管5位于第一风机1的下方。

工作原理:

室外新鲜空气从室外新鲜空气进口7进入空气交换系统,然后通过制冷盘管5,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模块11控制制冷盘管5的开启或者停止工作,若室外新鲜空气湿度比较大,则制冷盘管5停止工作,不将室外新鲜空气制冷除湿直接进入全热交换器4,然后通过第二风机2从室内新风出口8排到室内;若室外新鲜空气湿度比较小,则制冷盘管5开启工作,将室外新鲜空气制冷除湿后进入全热交换器4,然后通过第二风机2从室内新风出口8排到室内。

室内污染空气从室内污染空气进口9进入,通过CO2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空气自动风阀的开启或者关闭,若CO2浓度大,则空气自动风阀的开启,室内污染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4,再通过第一风机1从室外排风口6将室内室内污染空气排出去,否则空气自动风阀的关闭,不需要排出空气。

通过PM2.5传感器控制模块13、CO2传感器控制模块12设定的值,自动调节两台变频风机风量的大小,更好的调节室内通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搬运,制冷盘管5不需要一直工作,因此节能,不耗电,资源利用率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